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电工实习

电工实习

来源:华佗小知识


电工技能实训报告

评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实习日期: 2011.5.23- 2011.5.27

一. 实习目的:

电工实习是普通高等专科教育中的重要实现教学环节。它对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运用基本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增强实践能力,达到高等专科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通过一个星期的电工实习,使我对电器元件及电路的连接与调试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打好了日后学习电工技术课的基础。同时实习使我获得了自动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际连接技能,培养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了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工作的能力。最主要的是培养了我与其他同学的团队合作、共同探讨、共同前进的精神。 具体如下:

1. 1)了解电气安全常识。

2)了解常用的绝缘材料,常用的导电材料,常用导线的选择。掌握导线的连接与绝缘恢复,以及网线的制作与测试作过程。

2. 1)掌握电度表、自动空气开关、漏电保护开关、交流接触器、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

2)掌握室内布线的基本知识,室内照明线路工艺要求。

3)能够进行单相低压配电盘的设计、安装及照明电路的安装。 3. 能够安装电动机启停及正反转的控制电路

4. 能够掌握焊接的基本知识以及断线报警器,多路电子彩灯的焊接

二. 实习设备:(常用电工工具与器件)

尖嘴钳、螺丝刀、剥线钳、电工刀、电度表、接触器、短路保护开关、漏电保护开关. 控制电路板、插座 、双控开关、网线钳、测线仪、网线、水晶头内热式电烙铁、电烙铁支架、瓷片电容电、解电容、电阻、小杨声器。

三. 实习内容:

1 用电安全

1)安全用电知识

在用电过程中,必须特别注意电气安全,如果稍有麻痹或疏忽,就可能造成严重的人身触电事故,或者引起火灾或爆炸,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极大的损失。

安全电压:

交流工频安全电压的上限值,在任何情况下,两导体间或任一导体与地之间

都不得超过50V。我国的安全电压的额定值为42、36、24、12、6V。如手提照明灯、危险环境的携带式电动工具,应采用36V安全电压,金属容器内、隧道内、矿井内等工作场合,狭窄、行动不便及周围有大面积接地导体的环境,应采用24或12V安全电压,以防止因触电而造成的人身伤害。

2)电工安全操作知识

(1)在进行电工安装与维修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各种安全操作规程,不得玩忽失职。

(2)进行电工操作时,要严格遵守停、送电操作规定,确实做好突然送电的各项安全措施,不准进行约时送电。

(3)在邻近带电部分进行电工操作时,一定要保持可靠的安全距离。

(4)严禁采用一线一地、两线一地、三线一地(指大地)安装用电设备和器具。

(5)在一个插座或灯座上不可引接功率过大的用电器具。

(6)不可用潮湿的手去触及开关、插座和灯座等用电装置,更不可用湿抹 布去揩抹电气装置和用电器具。

(7)操作工具的绝缘手柄,绝缘鞋和手套的绝缘性能必须良好,并作定期检查。登高工具必须牢固可靠,也应作定期检查。

(8)在潮湿环境中使用移动电器时,一定要采用36V安全低压电源。在金属容器内(如锅炉、蒸发器或管道等)使用移动电器时,必须采用12V安全电源,并应有人在容器外监护。

(9)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断开电源,采取正确的抢救措施抢救触电者。

3)触电的危害性与急救

人体是导电体,一旦有电流通过时,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由于触电的种类、方式及条件的不同,受伤害的后果也不一样。 (1)单相触电

这是常见的触电方式。人体的某一部分接触带电体的同时,另一部分又与大地或中性线相接,电流从带电体流经人体到大地(或中性线)形成回路 (2)两相触电

人体的不同部分同时接触两相电源时造成的触电,如图1-5所示。对于这种情况,无论电网中性点是否接地,人体所承受的线电压将比单相触电时高,危险更大。

(3)跨步电压触电

对于外壳接地的电气设备,当绝缘损坏而使外壳带电,或导线断落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电流由设备外壳经接地线、接地体(或由断落导线经接地点)流地,向四周扩散。如果此时人站立在设备附近地面上,两脚之间也会承受一定的电压,称为跨步电压。跨步电压的大小与接地电流、土壤电阻率、设备接地电阻及人体位置有关。当接地电流较大时,跨步电压会超过允许值,发

生人身触电事故。特别是在发生高压接地故障或雷击时,会产生很高的跨步电压,跨步电压触电也是危险性较大的一种触电方式。

4)触电急救

触电急救的要点是要动作迅速,救护得法,切不可惊慌失措、束手无策。 1.首先要尽快地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人触电以后,可能由于痉挛或失去知觉等原因而紧抓带电体,不能自行摆脱电源。这时,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是救活触电者的首要因素。

(1)低压触电事故 对于低压触电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1) 触电地点附近有电源开关或插头,可立即断开开关或拔掉电源插头,切断电源。

2) 电源开关远离触电地点,可用有绝缘柄的电工钳或干燥木柄的斧头分相切断电线,断开电源;或干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断电流。

3) 电线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棒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线,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2)高压触电事故 对于高压触电事故,可以采用下列方法使触电者脱电源。

1)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停电。

2)戴上绝缘手套,穿上绝缘靴,用相应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断开开关。 3) 抛掷裸金属线使线路短路接地,迫使保护装置动作,断开电源。注意在抛掷金属线前,应将金属线的一端可靠地接地,然后抛掷另一端。 (3)脱离电源的注意事项

1)救护人员不可以直接用手或其它金属及潮湿的物件作为救护工具,而必须采用适当的绝缘工具且单手操作,以防止自身触电。

2)防止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可能造成的摔伤。

3)如果触电事故发生在夜间,应当迅速解决临时照明问题,以利于抢救,并避免扩大事故。 2.现场急救方法

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当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迅速地对症进行救护。

现场应用的主要救护方法是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

(1)对症进行救护 触电者需要救治时,大体上按照以下三种情况分别处理:

1) 如果触电者伤势不重,神智清醒,但是有些心慌、四肢发麻、全身无力;或者触电者在触电的过程中曾经一度昏迷,但已经恢复清醒。在这重情况下,应当使触电者安静休息,不要走动,严密观察,并请医生前来诊治或送往医院。

2) 如果触电者伤势比较严重,已经失去知觉,但仍有心跳和呼吸,这时应当使触电者舒适、安静地平卧,保持空气流通。同时揭开他的衣服,以利于呼吸,如果天气寒冷,要注意保温,并要立即请医生诊治或送医院。

3) 如果触电者伤势严重,呼吸停止或心脏停止跳动或两者都已停止时,则应立即实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挤压,并迅速请医生诊治或送往医院。应当注意,急救要尽快地进行,不能等候医生的到来,在送往医院的途中,也不能中止急救。

(2)口对口人工呼吸法 是在触电者呼吸停止后应用的急救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

1) 触电者仰卧,迅速解开其衣领和腰带。

2) 触电者头偏向一侧,清除口腔中的异物,使其呼吸畅通,必要时可用金属匙柄由口角伸入,使口张开。

3) 救护者站在触电者的一边,一只手捏紧触电者的鼻子,一只手托在触电者颈后,使触电者颈部上抬,头部后仰,然后深吸一口气,用嘴紧贴触电者嘴,大口吹气,接着放松触电者的鼻子,让气体从触电者肺部排出。每5s吹气一次,不断重复地进行,直到触电者苏醒为止,对儿童施行此法时,不必捏鼻。开口困难时,可以使其嘴唇紧闭,对准鼻孔吹气(即口对鼻人工呼吸),效果相似。 (3)胸外心脏挤压法 是触电者心脏跳动停止后采用的急救方法。

具体操作步骤:

1) 触电者仰卧在结实的平地或木板上,松开衣领和腰带,是其头部稍后仰(颈部可枕垫软物),抢救者跪跨在触电者腰部两侧。

2) 抢救者将右手掌放在触电者胸骨处,中指指尖对准其颈部凹陷的下端,左手掌复压在右手背上(对儿童可用一只手),如图1-8b所示。

3) 抢救者借身体重量向下用力挤压,压下3~ 4cm,突然松开,如图1-8d所示。挤压和放松动作要有节奏,每秒钟进行一次,每分钟宜挤压60次左右,不可中断,直至触电者苏醒为止。要求挤压定位要准确,用力要适当,防止用力过猛给触电者造成内伤和用力过小挤压无效。对儿童用力要适当小些。 (4)触电者呼吸和心跳都停止时,允许同时采用“口对口人工呼吸法”和“胸外心脏挤压法”。单人救护时,可先吹气2~ 3次,再挤压10~ 15次,交替进行。双人救护时,每5s吹气一次,每秒钟挤压一次,两人同时进行操作,如图1-9所示。

抢救既要迅速又要有耐心,即使在送往医院途中也不能停止急救。此外不能给触电者打强心针、泼冷水或压木板等。

2 常用的绝缘材料,常用的导线材料

绝缘材料种类:

可分气体、液体、固体三大类。常用的气体绝缘材料有空气、氮气、六氟化硫 等。液体绝缘材料主要有矿物绝缘油、合成绝缘油(硅油、十二烷基苯、聚异丁烯、异丙基联苯、二芳基乙烷等)两类。固体绝缘材料可分有机、无机两类。有机固体绝缘材料包括绝缘漆、绝缘胶、绝缘纸、绝缘纤维制品、塑料、橡胶、漆布漆管及绝缘浸渍纤维制品、电工用薄膜、复合制品和粘带、电工用层压制品等。无机固体绝缘材料主要有云母、玻璃、陶瓷及其制品 常用的金属导电材料可分为:

金属元素、合金(铜合金、铝合金等)、复合金属以及不以导电为主要功能的其他特殊用途的导电材料4类: ①金属元素(按电导率大小排列)有:银(Ag)、铜(Cu)、金(Au)、铝(Al)、纳(Na)、钼(Mo)、 钨(W)、锌(Zn)、镍(Ni)、铁(Fe)、铂(Pt)、锡(Sn)、铅(Pb)等。 ②合金,铜合金有:银铜、镉铜、铬铜、铍铜、锆铜等;铝合金有:铝镁硅、铝镁、铝镁铁、铝锆等。 ③复合金属,可由3种加工方法获得:利用塑性加工进行复合;利用热扩散进行复合;利用镀层进行复合。高机械强度的复合金属有:铝包钢、钢铝电车线、铜包钢等;高电导率复合金属有:铜包铝、银复铝等;高弹性复合金属有:铜复铍、弹簧铜复铜等;耐高温复合金属有:铝复铁、铝黄铜复铜、镍包铜、镍包银等;耐腐蚀复合金属有:不锈钢复铜、银包铜、镀锡铜、镀银铜包钢等。 ④特殊功能导电材料是指不以导电为主要功能,而在电热、电磁、电光、电化学效应方面具有良好性能的导体材料。它们广泛应用在电工仪表、热工仪表、电器、电子及自动化装置的技术领域。如高电阻合金、电触头材料、电热材料、测温控温热电材料。重要的有银、镉、钨、铂、钯等元素的合金,铁铬铝合金、碳化硅、石墨等材料。 主要性能 导电材料的电特性主要用电阻率表征。影响电阻率的因素有温度、杂质含量、冷变形、热处理等。

3 导线的连接与恢复 1导线连接

1、单股铜线的直线连接:

l )首先把两线头的芯线做X形相交,互相紧密缠绕2-3 圈,如图3-17a 所示。

2 )接着把两线头扳直,如图3-17b 所示。

3 )然后将每个线头围绕芯线紧密缠绕6 圈,并用钢丝钳把余下的芯线切去,最后钳平芯线的末端,如图3-17c 所示。

图3-17 单股铜线的直线连接

2、单股铜线的T 字形连接

l )如果导线直径较小,可按图3-18a 所示方法绕制成结状,然后再把支路芯线线头拉紧扳直,紧密地缠绕6-8 圈后,剪去多余芯线,并钳平毛刺。 2 )如果导线直径较大,先将支路芯线的线头与干线芯线做十字相交,使支路芯线根部留出约3-5mm ,然后缠绕支路芯线,缠绕6-8 圈后,用钢丝钳切去余下的芯线,并钳平芯线末端,如图3-18b 所示。 3、7 芯铜线的直线连接 l )先将剖去绝缘层的芯线头散开并拉直,然后把靠近绝缘层约1/3 线段的芯线绞紧,接着把余下的2/3 芯线分散成伞状,并将每根芯线拉直,如图3-19a 所示。

2 )把两个伞状芯线隔根对叉,并将两端芯线拉平,如图3-19b 所示。 3 )把其中一端的7 股芯线按两根、三根分成三组,把第一组两根芯线扳起,垂直于芯线紧密缠绕,如图3-19c 所示。

4 )缠绕两圈后,把余下的芯线向右拉直,把第二组的两根芯线扳直,与第一组芯线的方向一致,压着前两根扳直的芯线紧密缠绕,如图3-19d 所示。 5 )缠绕两圈后,也将余下的芯线向右扳直,把第三组的三根芯线扳直,与前两组芯线的方向一致,压着前四根扳直的芯线紧密缠绕,如图3-19e 所示。

6 )缠绕三圈后,切去每组多余的芯线,钳平线端,如图3-19f 所示。 7 )除了芯线缠绕方向相反,另一侧的制作方法与3-19相同。

图3-18 单股铜线的T 字形连接

图3-19 7芯铜线的直线连接

4、7 芯铜线的T 字形连接

l )把分支芯线散开钳平,将距离绝缘层1-8 处的芯线绞紧,再把支路线头7/8 的芯线分成4 根和3 根两组,并排齐;然后用螺钉旋具把干线的芯线撬开分为两组,把支线中4 根芯线的一组插入干线两组芯线之间,把支线中另外3 根芯线放在干线芯线的前面,如图3-20a 所示。 2 )把3 根芯线的一组在干线右边紧密缠绕3-4 圈,钳平线端;再把4 根芯线的一组按相反方向在干线左边紧密缠绕,如图3-20b 所示。缠绕4-5 圈后,钳平线端,如图3-20C 所示。

图3-20 7芯铜线的T 字形连接

7芯铜线的直线连接方法同样适用于19 芯铜导线,只是芯线太多可剪去中间的几根芯线;连接后,需要在连接处进行钎焊处理,这样可以改善导电性能和增加其力学强度。19 芯铜线的T字形分支连接方法与7 芯铜线也基本相同。将支路导线的芯线分成10 根和9 根两组,而把其中10根芯线那组插人干线中进行绕制。

2 导线恢复

直线连接接头的绝缘恢复:

1 )首先将黄蜡带从导线左侧完整的绝缘层上开始包缠,包缠两根带宽后再进入无绝缘层的接头部分,如图3-25a 所示。

2 )包缠时,应将黄蜡带与导线保持约55。的倾斜角,每圈叠压带宽的1 /2 左右,如图3-25b 所示。

3 )包缠一层黄蜡带后,把黑胶布接在黄蜡带的尾端,按另一斜叠方向再包缠一层黑胶布,每圈仍要压叠带宽的1 / 2 ,如图3-25c 、d 所示。

图3 一25 直线连接接头的绝缘恢复

T 字形连接接头的绝缘恢复:

l )首先将黄蜡带从接头左端开始包缠,每圈叠压带宽的l / 2 左右,如图3-26a 所示。

2 )缠绕至支线时,用左手拇指顶住左侧直角处的带面,使它紧贴于转角处芯线,而且要使处于接头顶部的带面尽量向右侧斜压,如图3-6b 所示。

3 )当围绕到右侧转角处时,用手指顶住右侧直角处带面,将带面在干线顶部向左侧斜压,使其与被压在下边的带面呈X 状交叉,然后把带再回绕到左侧转角处,如图3-6c 所不。

4 )使黄蜡带从接头交叉处开始在支线上向下包缠,并使黄蜡带向右侧倾斜,如图3-26d 所示。

5 )在支线上绕至绝缘层上约两个带宽时,黄蜡带折回向上包缠,并使黄蜡带向左侧倾斜,绕至接头交叉处,使黄蜡带围绕过干线顶部,然后开始在干线右侧芯线上进行包缠。如图3-26e 所示。

6 )包缠至干线右端的完好绝缘层后,再接上黑胶带,按上述方法包缠一层即可,如图3-26f 所示。

图3-26 T 字形连接接头的绝缘恢复

4 网线的连接

1、RJ-45水晶头的制作

RJ-45水晶头由金属片和塑料构成,制作网线所需要的RJ-45水晶接头前端有8个凹僧,简称“SE”(Position,位置),实物如右图所示。

RJ-45水晶头凹槽内的金属触点共有8个,简称“ 8C ”(Contact,触点),因此IC业界对此有“ 8P8C ”的别称。特别需要注意的是 RJ45水晶头引脚序号,当金属片面对我们的时候从左至右引脚序号是1~8,序号对于网络连线非常重要,千万不能搞错。

双绞线的最大传输距离为100m。如果要加大传输距离,在两段双绞线之间可安装中继器,最多可安装4个中继器。如安装4个中继器连接5个网段,则最大传输距离可达500m。 EIA/TIA的布线标准中规定了两种双绞线的线序568A和与568B。其中568A标准为:绿白(1)—绿(2),橙白(3)—蓝(4),蓝白(5)—橙(6),棕白(7)—棕(8)。

568B标准为:橙白(1)—橙(2),绿白(3)—蓝(4),蓝白(5)—绿(6),棕白(7)—棕(8)。

为保持最佳的兼容性,普遍采用EIA/TIA568B来制作网线。我们本次实训也采用EIA/TIA568B制作网线水晶头。

制作步骤如下:

(1)利用斜口错剪下所需要的双绞线长度,至少 0.6米,最多不超过 100米。然后再利用双绞线剥线器(实际用什么剪都可以)将双绞线的外皮除去

2-3厘米。 有一些双绞线电缆上含有一条柔软的尼龙绳,如果您在剥除双绞线的外皮时,觉得裸露出的部分太短,而不利于制作RJ-45接头时,可以紧握双绞线外皮,再捏住尼龙线往外皮的下方剥开,就可以得到较长的裸露线。如右图示。

(2)剥线完成后的双绞线电缆如右图所示。

(3)接下来就要进行拨线的操作。将裸露的双绞线中的橙色对线拨向自己的前方,棕色对线拨向自己的方向,绿色对线剥向左方,蓝色对线剥向右方,即上→橙; 左→绿; 下→棕; 右→蓝。如右图所示。

(4)将绿色对线与蓝色对线放在中间位置,而橙色对线与棕色对线保持不动, 即放在靠外的位置,调整线的排序为以下顺序:左一→橙; 左二→蓝; 左三→绿; 左四→棕。如右图所示。

(5)小心剥开每一对线,混白线在前、单色在后。遵循EIA/TIA 568B的标准,线对颜色应严格按照: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的顺序排列。排列时特别需要注意绿色条线应该跨越蓝色对线。这里最容易犯错的地方就是将白绿线与绿线相邻放在一起,这样会造成串扰,使传输效率降低。

常见的错误接法是将绿色线放到第 4只脚的位置。

应该将绿色线放在第6只脚的位置才是正确的,因为在100BaseT网络中,第3只脚与第6只脚是同一对的,所以需要使用同一对残。(见标准EIA/TIA 568B) 左起: 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

(6)将裸露出的双绞线用剪刀或斜口钳剪下只剩约13mm的长度,之所以留下这个长度是为了符合EIA/TIA的标准(在制作过程中我们可以参阅有关用RJ-45接头和双绞线制作标准)。最后再将双绞线的每一根线依序放入RJ-45接头的引脚内,第一只引脚内应该放白橙色的线,其余类推,如右图所示。

(7)确定双绞线的每根线已经正确放置之后,就可以用RJ-45网线钳压接RJ-45接头,网线钳如下左图所示。

2

、直通线的制作

直通线制作中的双绞线的两端都要按照568B标准制作水晶头,两个水晶头的制作步骤均与上述操作相同。直通线通常用在两个异性设备端口的连接(如计算机——交换机/路由器)。直通线制作完毕,其例如上右图所示。

3、测线器的使用及各种线缆的通断和线序测试

(1)测线器的端口:BNC口,RJ-11口,RJ-45口;

(2)测线器的指示灯:通则主端和远端对应指示灯都亮,在测直通线时,指示灯应按1~8的顺序依次闪亮,如有不亮,则不通,如果远端灯亮顺序不对,则说明线序不对。

5电度表,自动空气开关,漏电开关的结构图:

电度表工作原理:

电度表是利用电压和电流在铝盘上产生的涡流与交变磁通相互作用产生电磁力,使铝盘转动,同时引入制动力矩,使铝盘转速与负载功率成正比,通过轴向齿轮传动,由计度器计算出转盘转数而测出电能。电度表主要结构是由电压线圈、电流线圈、转盘、转轴、制动磁铁、齿轮、计度器等组成 。

自动空气开关原理:

指具有保护自动分断功能并在空气介质中完成分断灭弧作用的自动断路器,一般常用的多具有过负荷热脱扣和短路瞬间电磁脱扣作用,脱扣后可以重新合闸。

断路器与隔离开关最大的区别,除自动脱扣功能外就是灭弧功能,它利用附加的灭弧装置(灭弧罩、磁吹原理)能快速分断因空气电离产生的电弧。

热、磁脱扣作用,利用双金属片热变形做过热保护驱动,利用电磁线圈(电磁铁)做短路瞬间保护驱动。 漏电开关原理:

当电路无漏电时,电源线流进和流出的电流一样,方向相反,不会在变压器的次级线圈感生电压。一旦电路内部对地漏电,则返回的电流必然小于流进的电流,则次级将有感生电压。漏电开关内部的电子电路对这感生电压进行比较,当大于一定值,就启动继电器,断开开关。

室内照明电路布线图

配线图

(3) 步骤:

a.按图接好导线,排好线;检查线路;

b.接线时注意电度表的进出脚,不要接反, c.通入电源,通过开关控制日光灯和灯泡, d.切断电源,拆除导线,

交流接触器原理:

主接点一般只有常开接点,而辅助接点常有两对具有常开和常闭功能的接点,小型的接触器也经常作为中间继电器配合主电路使用,交流接触器的接点,由银钨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高温烧蚀性,󰀀交流接触器的动作动力来源于交流电磁铁,电磁铁由两个“山”字形的幼硅钢片叠成,其中一个固定,在上面套上线圈,工作电压有多种供选择,为了使磁力稳定,铁芯的吸合面,加上短路环,交流接触器在失电后,依靠弹簧复位;另一半是活动铁芯,构造和固定铁芯一样,用以带动主接点和辅助接点的开短,20安培以上的接触器加有灭弧罩,利用断开电路时产生的电磁力,快速拉断电弧,以保护接点。 󰀀

热过载继电器的简单原理:

使用时,将热继电器的三相热元件分别串接在电动机的三相主电路中,动断触点串接在控制电路的接触器线圈回路中。当电动机过载时,流过电阻丝 (热元件)的电流增大,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使金属片弯曲,经过一定时间后,弯曲位移增大,推动导板移动,使其动断触点断开,动合触点闭合,使接触器线圈断电,接触器触点断开,将电源切除起过载保护作用。

6 电机启停控制和正反转原理图

步骤:

1. 用万用表的电阻挡分出线合中四根端线,确定哪两根属于同一绕组,并确

定两个绕组的头尾。并用万用表的电阻挡检查接触器、热继电器和按钮的触点通断状况是否良好。

2.在断电情况下,按图4-1接线。通常先用粗线接好主电路,然后再用细线接控制电路,并且按“先接串联电路,后接并联电路”的方法进行接线。要求在任以连接点上不超过两根导线,以保证接线的可靠、安全。

3.线路接好后,依次检查,在确认所接线正确无误,经教师检查认可后,便可合闸机进行控制操作。

4.先进行点动试验,接上KM自锁触点,再进行直接起动及停车试验。

7 三相定子绕组下线

8 电子多路彩灯,断线报警器

8.实训体会

通过这一个星期的电工技术实习,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这些都是平时在课堂理论学习中无法学到的,我主要的收获有以下几点:

1.对电工技术的理论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几种基本的电工工具的使用,导线与导线的连接方法,导线与接线柱的连接方法,了解了电路安装中走线、元件布局等基本常识,对以后的电工技术课的学习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更是有着现实意义。

2.本次实习大大增强了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了我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和细心严谨的作风。

综上所述,这次实习给我们上了一堂很有意义的社会实践课,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们的综合素质,使我们的理论知识能融入实践当中,让我对所学专业更有信心。

建议: 1.本次实习中,一些工具数量太少,经常出现几个小组共用一件工具的情况,建议以后能增加工具的数量; 2.建议将仪器存储柜中有故障的仪器和无故障的分开,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最后,特别感谢在实习过程中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