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号 CN 211009844 U(45)授权公告日 2020.07.14
(21)申请号 202021050525.3(22)申请日 2020.06.10
(73)专利权人 山东威德福高原人工举升装备有
限公司
地址 257100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府前大
街28号(72)发明人 杨洪雪 陈文亮 胡悦 许哲
王耀琛 (74)专利代理机构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
公司 37107
代理人 罗文远(51)Int.Cl.
F16H 57/04(2010.01)E21B 43/00(2006.01)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
CN 211009844 U(54)实用新型名称
皮带抽油机减速箱润滑系统(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油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皮带抽油机减速箱润滑系统。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润滑油路、第二润滑油路、减速箱刹车盘端润滑油路装置、皮带轮端润滑油路装
第二润滑油路焊接固定在减置,第一润滑油路、
速箱的箱体内部,减速箱刹车盘端润滑油路装置、皮带轮端润滑油路装置分别安装在中间轴上中间齿轮的两侧,第一润滑油路与减速箱刹车盘端润滑油路装置连接,第二润滑油路与皮带轮端润滑油路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极大的降低了润滑油沿破损的油封唇口渗漏的可能,减少润滑油的用量,同时避免了因更换减速箱轴承时润滑油大量外流带来的污染,更环保。
CN 211009844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页
1.一种皮带抽油机减速箱润滑系统,在减速箱(16)箱体内设有输入端刹车盘端轴承(3)、输入侧皮带轮端轴承(4)、中间轴(5)、输出端轴(6),输入端刹车盘端轴承(3)位于减速箱(16)箱体一侧,输入侧皮带轮端轴承(4)位于减速箱(16)箱体另一侧,中间轴(5)上安装有中间齿轮,其特征是:还包括第一润滑油路(1)、第二润滑油路(2)、减速箱刹车盘端润滑油路装置(14)、皮带轮端润滑油路装置(15),第一润滑油路(1)、第二润滑油路(2)焊接固定在减速箱(16)箱体内部,减速箱刹车盘端润滑油路装置(14)安装在中间轴(5)上中间齿轮的一侧,皮带轮端润滑油路装置(15)安装在中间轴(5)上中间齿轮的另一侧,第一润滑油路(1)与减速箱刹车盘端润滑油路装置(14)连接,第二润滑油路(2)与皮带轮端润滑油路装置(15)连接;减速箱刹车盘端润滑油路装置(14)包括第一挂油器(7)、第一中间轴导流槽(8)、第一输出端轴导流槽(9)、输入端刹车盘端轴承导流槽(10),第一中间轴导流槽(8)、第一输出端轴导流槽(9)、输入端刹车盘端轴承导流槽(10)一体成型,在第一中间轴导流槽(8)的上部垂直焊接有第一挂油器(7),第一中间轴导流槽(8)的一侧为第一输出端轴导流槽(9),第一中间轴导流槽(8)的另一侧为输入端刹车盘端轴承导流槽(10);皮带轮端润滑油路装置(15)包括第二挂油器(17)、第二中间轴导流槽(11)、第二输出端轴导流槽(12)、输入侧皮带轮端轴承导流槽(13),第二中间轴导流槽(11)、第二输出端轴导流槽(12)、输入侧皮带轮端轴承导流槽(13)为一体成型设置,第二中间轴导流槽(11)的一侧为第二输出端轴导流槽(12),第二中间轴导流槽(11)的另一侧为输入侧皮带轮端轴承导流槽(13),第二中间轴导流槽(11)上垂直焊接有第二挂油器(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抽油机减速箱润滑系统,其特征是:第一中间轴导流槽(8)位于中间轴(5)的一侧轴承处,第一输出端轴导流槽(9)与第一润滑油路(1)连通,第一润滑油路(1)延伸至输出端轴(6)的一侧轴承处,输入端刹车盘端轴承导流槽(10)延伸至输入端刹车盘端轴承(3)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抽油机减速箱润滑系统,其特征是:第二挂油器(17)焊接在第二中间轴导流槽(11)的一端,第二中间轴导流槽(11)的另一端延伸至中间轴(5)的另一侧轴承处,第二输出端轴导流槽(12)与第二润滑油路(2)连通,第二润滑油路(2)延伸至输出端轴(6)的另一侧轴承处,输入侧皮带轮端轴承导流槽(13)延伸至输入侧皮带轮端轴承(4)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抽油机减速箱润滑系统,其特征是:第一输出端轴导流槽(9)与第二输出端轴导流槽(12)向下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抽油机减速箱润滑系统,其特征是:输入端刹车盘端轴承导流槽(10)与输入侧皮带轮端轴承导流槽(13)向下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抽油机减速箱润滑系统,其特征是:减速箱刹车盘端润滑油路装置(14)上的第一挂油器(7)位于中间轴(5)中间齿轮的一侧,皮带轮端润滑油路装置(15)上的第二挂油器(17)位于中间轴(5)中间齿轮的另一侧。
2
CN 211009844 U
说 明 书
皮带抽油机减速箱润滑系统
1/4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油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皮带抽油机减速箱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在石油工业中,皮带式抽油机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是一种纯机械传动的链条—皮带抽油机,特别适合于有杆泵的大泵提液、小泵深抽、稠油开采。[0003]但是,目前,国内皮带抽油机整箱式减速箱输入轴渗油问题一直无法彻底解决,由于油封为易损件,唇口磨损失效后,减速箱内润滑油液面较高很容易通过磨损处渗出,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皮带抽油机减速箱润滑系统,极大的降低了润滑油沿破损的油封唇口渗漏的可能,减少润滑油的用量,同时避免了因更换减速箱轴承时润滑油大量外流带来的污染,更环保。[0005]其技术方案是:在减速箱箱体内设有输入端刹车盘端轴承、输入侧皮带轮端轴承、中间轴、输出端轴,输入端刹车盘端轴承位于减速箱箱体一侧,输入侧皮带轮端轴承位于减速箱箱体另一侧,中间轴上安装有中间齿轮,还包括第一润滑油路、第二润滑油路、减速箱刹车盘端润滑油路装置、皮带轮端润滑油路装置,第一润滑油路、第二润滑油路焊接固定在减速箱箱体内部,减速箱刹车盘端润滑油路装置安装在中间轴上中间齿轮的一侧,皮带轮端润滑油路装置安装在中间轴上中间齿轮的另一侧,第一润滑油路与减速箱刹车盘端润滑油路装置连接,第二润滑油路与皮带轮端润滑油路装置连接;减速箱刹车盘端润滑油路装置包括第一挂油器、第一中间轴导流槽、第一输出端轴导流槽、输入端刹车盘端轴承导流槽,第一中间轴导流槽、第一输出端轴导流槽、输入端刹车盘端轴承导流槽一体成型,在第一中间轴导流槽的上部垂直焊接有第一挂油器,第一中间轴导流槽的一侧为第一输出端轴导流槽,第一中间轴导流槽的另一侧为输入端刹车盘端轴承导流槽;皮带轮端润滑油路装置包括第二挂油器、第二中间轴导流槽、第二输出端轴导流槽、输入侧皮带轮端轴承导流槽,第二中间轴导流槽、第二输出端轴导流槽、输入侧皮带轮端轴承导流槽为一体成型设置,第二中间轴导流槽的一侧为第二输出端轴导流槽,第二中间轴导流槽的另一侧为输入侧皮带轮端轴承导流槽,第二中间轴导流槽上垂直焊接有第二挂油器。[0006]优选的,第一中间轴导流槽位于中间轴的一侧轴承处,第一输出端轴导流槽与第一润滑油路连通,第一润滑油路延伸至输出端轴的一侧轴承处,输入端刹车盘端轴承导流槽延伸至输入端刹车盘端轴承处。[0007]优选的,第二挂油器焊接在第二中间轴导流槽的一端,第二中间轴导流槽的另一端延伸至中间轴的另一侧轴承处,第二输出端轴导流槽与第二润滑油路连通,第二润滑油路延伸至输出端轴的另一侧轴承处,输入侧皮带轮端轴承导流槽延伸至输入侧皮带轮端轴
3
CN 211009844 U
说 明 书
2/4页
承处。
[0008][0009]
优选的,第一输出端轴导流槽与第二输出端轴导流槽向下倾斜设置。优选的,输入端刹车盘端轴承导流槽与输入侧皮带轮端轴承导流槽向下倾斜设
置。
优选的,减速箱刹车盘端润滑油路装置上的第一挂油器位于中间轴中间齿轮的一
侧,皮带轮端润滑油路装置上的第二挂油器位于中间轴中间齿轮的另一侧。[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极大的降低了润滑油沿破损的油封唇口渗漏的可能,减少润滑油的用量,同时避免了因更换减速箱轴承时润滑油大量外流带来的污染,更环保,增加第一润滑油路、第二润滑油路,把减速箱轴承润滑方式由浸油润滑和飞溅润滑改为注油润滑,从而降低减速箱的箱体内润滑油液面高度,保证在抽油机工作时飞溅的润滑油无法大量的积存在油封附近,从而极大的降低了润滑油沿破损的油封唇口渗漏的可能。本实用新型是通过挂油器将中间轴大齿轮侧面的润滑油收集后沿润滑油路分别对输入端刹车盘端轴承、输入侧皮带轮端轴承、中间轴轴承、输出端轴轴承进行润滑,同时避免了因更换减速箱轴承时润滑油大量外流带来的污染。改进后减速箱润滑油用量减少为之前的二分之一。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减速箱内部结构示意图;[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0015]图4是减速箱刹车盘端润滑油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6]图5是皮带轮端润滑油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6是实施例2减速箱刹车盘端润滑油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8]图7是实施例2皮带轮端润滑油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0019]图中:第一润滑油路1、第二润滑油路2、输入端刹车盘端轴承3、输入侧皮带轮端轴承4、中间轴5、输出端轴6、第一挂油器7、第一中间轴导流槽8、第一输出端轴导流槽9、输入端刹车盘端轴承导流槽10、第二中间轴导流槽11、第二输出端轴导流槽12、输入侧皮带轮端轴承导流槽13、减速箱刹车盘端润滑油路装置14、皮带轮端润滑油路装置15、减速箱16、第二挂油器17。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皮带抽油机减速箱润滑系统,在减速箱16箱体内设有输入端刹车盘端轴承3、输入侧皮带轮端轴承4、中间轴5、输出端轴6,输入端刹车盘端轴承3位于减速箱16箱体一侧,输入侧皮带轮端轴承4位于减速箱16箱体另一侧,中间轴5上安装有中间齿轮,其改进之处是:还包括第一润滑油路1、第二润滑油路2、减速箱刹车盘端润滑油路装置14、皮带轮端润滑油路装置15,第一润滑油路1、第二润滑油路2焊接固
4
[0010]
CN 211009844 U
说 明 书
3/4页
定在减速箱16箱体内部,减速箱刹车盘端润滑油路装置14安装在中间轴5上中间齿轮的一侧,皮带轮端润滑油路装置15安装在中间轴5上中间齿轮的另一侧,第一润滑油路1与减速箱刹车盘端润滑油路装置14连接,第二润滑油路2与皮带轮端润滑油路装置15连接;减速箱刹车盘端润滑油路装置14包括第一挂油器7、第一中间轴导流槽8、第一输出端轴导流槽9、输入端刹车盘端轴承导流槽10,第一中间轴导流槽8、第一输出端轴导流槽9、输入端刹车盘端轴承导流槽10一体成型,在第一中间轴导流槽8的上部垂直焊接有第一挂油器7,第一中间轴导流槽8的一侧为第一输出端轴导流槽9,第一中间轴导流槽8的另一侧为输入端刹车盘端轴承导流槽10;皮带轮端润滑油路装置15包括第二挂油器17、第二中间轴导流槽11、第二输出端轴导流槽12、输入侧皮带轮端轴承导流槽13,第二中间轴导流槽11、第二输出端轴导流槽12、输入侧皮带轮端轴承导流槽13为一体成型设置,第二中间轴导流槽11的一侧为第二输出端轴导流槽12,第二中间轴导流槽11的另一侧为输入侧皮带轮端轴承导流槽13,第二中间轴导流槽11上垂直焊接有第二挂油器17,通过在减速箱16箱体内增加第一润滑油路1、第二润滑油路2,通过挂油器将中间轴5大齿轮侧面的润滑油收集后,通过减速箱刹车盘端润滑油路装置14、皮带轮端润滑油路装置15,对轴承进行润滑,减少了润滑油的用量,同时避免了因更换减速箱轴承时润滑油大量外流带来的污染。[0023]其中,第一中间轴导流槽8位于中间轴5的一侧轴承处,第一输出端轴导流槽9与第一润滑油路1连通,第一润滑油路1延伸至输出端轴6的一侧轴承处,输入端刹车盘端轴承导流槽10延伸至输入端刹车盘端轴承3处,实现对中间轴5一侧轴承、输出端轴6的一侧轴承、输入端刹车盘端轴承3的润滑。[0024]其中,第二挂油器17焊接在第二中间轴导流槽11的一端,第二中间轴导流槽11的另一端延伸至中间轴5的另一侧轴承处,第二输出端轴导流槽12与第二润滑油路2连通,第二润滑油路2延伸至输出端轴6的另一侧轴承处,输入侧皮带轮端轴承导流槽13延伸至输入侧皮带轮端轴承4处,实现对中间轴5另一侧轴承、输出端轴6的另一侧轴承、输入侧皮带轮端轴承4的润滑。[0025]另外,第一输出端轴导流槽9与第二输出端轴导流槽12向下倾斜设置,倾斜后使第一输出端轴导流槽9能够与第一润滑油路1连通,使润滑油流入第一润滑油路1,使第二输出端轴导流槽12能够与第二润滑油路2连通,使润滑油流入第二润滑油路2。[0026]另外,输入端刹车盘端轴承导流槽10与输入侧皮带轮端轴承导流槽13向下倾斜设置,实现输入端刹车盘端轴承导流槽10的端头位于输入端刹车盘端轴承3处,使润滑油通过输入端刹车盘端轴承导流槽10流在输入端刹车盘端轴承3处,实现对输入端刹车盘端轴承3进行润滑,输入侧皮带轮端轴承导流槽13的端头位于输入侧皮带轮端轴承4处,使润滑油通过输入侧皮带轮端轴承导流槽13流在输入侧皮带轮端轴承4处,实现对输入侧皮带轮端轴承4处进行润滑。[0027]还有,减速箱刹车盘端润滑油路装置14上的第一挂油器7位于中间轴5中间齿轮的一侧,皮带轮端润滑油路装置15上的第二挂油器17位于中间轴5中间齿轮的另一侧,通过两侧面挂油器实现对中间轴5中间齿轮两侧面润滑油的收集。[0028]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箱体内增加第一润滑油路1、第二润滑油路2,把减速箱轴承润滑方式由浸油润滑和飞溅润滑改为注油润滑,从而降低减速箱16箱体内润滑油液面高度,保证在抽油机工作时飞溅的润滑油无法大量的积存在油封附近,从而极大的降低了润滑油
5
CN 211009844 U
说 明 书
4/4页
沿破损的油封唇口渗漏的可能。本实用新型是通过挂油器将中间轴5大齿轮侧面的润滑油收集后沿润滑油路分别对输入端刹车盘端轴承3、输入侧皮带轮端轴承4、中间轴5轴承、输出端轴6轴承进行润滑,同时避免了因更换减速箱轴承时润滑油大量外流带来的污染。改进后减速箱润滑油用量减少为之前的二分之一。[0029]实施例2:
[0030]本实用新型提到的一种皮带抽油机减速箱润滑系统,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0031]如图6所示,第一中间轴导流槽8向第一输出端轴导流槽9、输入端刹车盘端轴承导流槽10方向倾斜,方便第一挂油器7收集的润滑油向第一输出端轴导流槽9、输入端刹车盘端轴承导流槽10方向流出。[0032]如图7所示,第二中间轴导流槽11焊接第二挂油器17的一端向第二输出端轴导流槽12、输入侧皮带轮端轴承导流槽13方向倾斜,方便第二挂油器17收集的润滑油向第二输出端轴导流槽12、输入侧皮带轮端轴承导流槽13方向流出。[003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6
CN 211009844 U
说 明 书 附 图
1/4页
图1
7
CN 211009844 U
说 明 书 附 图
2/4页
图2
图3
8
CN 211009844 U
说 明 书 附 图
3/4页
图4
图5
9
CN 211009844 U
说 明 书 附 图
图6
图7
10
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