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长沙理工土木工程材料考试题和答案

长沙理工土木工程材料考试题和答案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一、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耐久性

用于构筑物的材料在环境各种因素影响下,能长久地保持其性能的性质。 2.合理砂率

水和水泥用量一定时,可使混凝土拌和物获得最大流动性且保持良好粘聚性和保水性的砂率。 3.沥青老化

大气因素作用下,沥青各组分发生递变,即油分→树脂→地沥青质,沥青粘性增大,塑性降低,变硬变脆。 4.钢材的条件屈服强度

有些钢材(如高碳钢)无明显的屈服现象,通常以发生微量塑性变形(0.2%)时的应力作为该钢材的屈服强度。 5.木材的纤维饱和点 当木材中无自由水,而细胞壁内吸附水达到饱和时,这时的木材含水率称为纤维饱和点。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空,每空2分,共20分) 1.沥青胶的标号是根据( 耐热度 )划分的。

2.国标规定,用(煮沸法或饼法或雷氏法)方法检验水泥体积安定性。 3.砂浆的流动性用( 沉入度 )表示。

4.硅酸盐水泥终凝时间规定为( 不超过6.5小时 )。 5.建筑石膏在硬化初期具有( 微膨胀 )的特点,决定了其成型性能好。 6.建筑石油沥青随牌号的减小,针入度( 减小 )。

7.碳素钢随着含碳量的增加塑性、韧性( 下降 )。 8.煤沥青的主要技术性能都不如石油沥青,但它的( 耐腐蚀 )性能好。 9.在大气因素作用下,石油沥青各组分会逐渐递变,其递变的顺序是(油分→树脂→地沥青质 )。

10.钢结构设计中,以( 屈服强度 )作为设计应力的依据。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混凝土强度等级C20中,20表示 ( b ) a.抗压强度平均值位20 Mpa b.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0 Mpa c.抗折强度平均值位20 Mpa d.抗折强度标准值为20 Mpa 2.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中,水化速度最快的是 ( c ) a.C3S b.C2S c.C3A d.C4AF

3.体积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如何处理 ( d ) a.降低标号 b.用于拌制砂浆 c.掺入新水泥中 d.不准使用 4.砌筑砖墙时,砂浆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a.水泥标号和水泥用量 b.水泥标号和水灰比 c.基材的吸水多少 d.水泥用量和水灰比

5.火山灰质水泥中的活性混合材的掺量为 ( c ) a.<15% b.20-40% c.20-50% d.20-70%

6.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不宜使用 ( c ) a.火山灰水泥 b.矿渣水泥 c.普通水泥 d.粉煤灰水泥 7.建筑工程中主要应用的碳素钢是 ( b ) a.Q215 b.Q235 c.Q255 d.Q275

8.钢材的屈强比(бs∕бb)越大,则其 ( a ) a.利用率越高,安全性越低 b.利用率越低,安全性越低 c.利用率越高,安全性越高 d.利用率越低,安全性越高 9.钢材中,可明显增加其冷脆性的化学元素是 ( b ) a.碳 b.磷 c.硫 d.锰

10.经常位于水下或受潮严重的重要结构物的材料软化系数不小于( d )。 a.0.55 b.0.65 c.0.75 d.0.85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材料的孔隙率对材料的主要性质有何影响?

(1)孔隙率增大,材料的表观密度减小,强度下降。 (3分)

(2)孔隙率增大,材料的吸水性增大,抗渗性、抗冻性下降, (3分)

(3)孔隙率增大,保温性增强。 (1分) 2.防止水泥石腐蚀的措施有哪些?

(1)根据工程的环境特点,合理选择水泥品种。(2分)

(2)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减少水泥石结构的孔隙率。(3分)

(3)在水泥石结构的表面设置保护层。(2分)

3.矿渣硅酸盐水泥的特性有哪些?

(1)凝结硬化慢,早期低,后期增长较快。(2分)

(2)水化热低。(1分)

(3)抗冻性、抗渗性差。(1分)

(4)耐蚀性好。(1分)

(5)干缩性大。(1分)

(6)耐热性好。(1分)

4.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的四项要求是什么?为什么?

(1)和易性:为满足施工条件,以便操作。(2分)

(2)强度:为满足设计要求,保证安全性。(2分)

(3)耐久性:满足工环境条件,以减少维修费用,延长使用寿命。(2分)

(4)经济性:满足上述要求前提下,降低水泥用量,节约成本。(1分)

5.提高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的措施有哪些?

(1)水灰比不变,增加水泥浆用量 。 (2分)

(2)选用较粗的砂、石。 (2分)

(3)掺用减水剂、引气剂 。 (2分)

(4)尽量采用较小的砂率 (1分)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道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某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砂子:石子:水=1:2.2:4.4:0.6,已知水泥的密度为3.10g/cm3,砂子的表观密度为2.60g/cm3,石子表观密度为2.65g/cm3,求1m3混凝土中各材料用量? 解:

C:S:G:W=1:2.2:4.4:0.6

S=2.2C G=4.4C W=0.6C (2分) C /ρC+ W /ρW+ S /ρos+ G /ρoG+0.01α=1 (2分) C /3100+ 0.6C/1000+ 2.2C/2600+ 4.4C/2650+0.01 =1 (2分) 得:C=2 kg (1分) S=2.2C=635 kg (1分) G=4.4C=1270 kg (1分)

W=0.6C=173 kg (1分)

2.某砂样500g,筛分结果见下表,试评定砂的粗细与级配。(砂的颗粒级配区范围要求见附表)。

筛分结果 筛孔(mm) 5.00 2.50 1.25 0.630 0.315 0.160 〈0.16 筛余量(g) 20 40 100 160 100 80 4 附表 筛孔尺寸 累计筛余(%) (mm) 1区 2区 3区 5.00(4.75) 10~0 10~0 10~0 2.50(2.36) 35~5 25~0 15~0 1.25(1.18) 65~35 50~10 25~0 0.630(0.60) 85~71 70~41 40~16 0.315(0.30) 95~80 92~70 85~35 0.160(0.15) 100~90 100~90 100~90 解:

筛孔尺寸 (mm) 5.00(4.75) 2.50(2.36) 1.25(1.18) 0.630(0.60) 筛余量(g) 20 40 100 160 分计筛余(%) 累计筛余(%) 4 8 20 32 4 12 32 0.315(0.30) 0.160(0.15) 100 80 20 16 84 100 (2分) (2分)

(A2A3A4A5A6)5A1细度模数 (2分) Mx100A1 =(12+32++84+100-5×4)/(100-4)

=2.83 (2分)

评定结果:将累计筛余百分率与附表作对照,此砂处于2区,级配良好;细度模数为2.83,属中砂。 (2分)

土木工程材料考试题和答案

是非判断题

1、石料的孔隙率是石料的孔隙体积占其实体积的百分率。 2、石料的软化系数越小,耐水性能越好。 3、细度模数越大,表示细集料越粗。 4、矿质混合料仅可以选择连续级配类型。

5、过火石灰用于建筑结构物中,使用时缺乏粘结力,但危害不大。

6、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硬化,而水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水中硬化。 7、石膏浆体的凝结硬化实际上是碳化作用。 8、在空气中贮存过久的生石灰,不应照常使用。

9、生石灰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越高,表示未分解完全的碳酸盐含量越高,则(CaO+MgO)含量相对降低,影响石灰的胶结性能。

10、硅酸盐水泥中C2S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高,而C3S正好相反。 11、在生产水泥中,石膏加入量越多越好。

12、用沸煮法可以全面检验硅酸盐水泥的体积安定性是否良好。 13、按规范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迟于45min。

14、水泥是水硬性胶凝材料,所以在运输和贮存中不怕受潮。 15、硅酸盐水泥的细度越细越好。

16、用粒化高炉矿渣加入少量石膏共同磨细,即可制得矿渣硅酸盐水泥。 17、两种砂子的细度模数相同,它们的级配不一定相同。 18、在拌制混凝土中砂越细越好。

19、试拌混凝土时若测定混凝土的坍落度满足要求,则混凝土的工作性良好。 20、卵石混凝土比同条件配合比拌制的碎石混凝土的流动性好,但强度则低一些。 21、混凝土拌和物中水泥浆越多和易性越好。 22、普通混凝土的强度与其水灰比成线性关系。

23、在混凝土中掺入引气剂,则混凝土密实度降度,因而其抗冻性亦降低。 24、计算混凝土的水灰比时,要考虑使用水泥的实际强度。

25、普通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中,可以不考虑耐久性的要求。 26、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和试验配合比二者的水灰比相同。

27、混凝土外加剂是一种能使混凝土强度大幅度提高的填充料。

28、混凝土的强度平均值和标准差,都是说明混凝土质量的离散程度的。 29、在混凝土施工中,统计得出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越大,则表明混凝土生产质量不稳定,施工水平越差。

30、高性能混凝土就是指高强度的混凝土。 31、砂浆的流动性是用分层度表示的。

32、烧结普通砖的质量等级是采用10块砖的强度试验评定的。

33、石油沥青的三组分分析法是将石油沥青分离为:油分、沥青和沥青酸。 34、含蜡沥青会使沥青路面的抗滑性降低,影响路面的行车安全。 35、针入度指数(PI)值越大,表示沥青的感温性越高。

36、碱性石料与石油沥青的粘附性较酸性石料与石油沥青的粘附性好。 37、道路石油沥青的标号是按针入度值划分的。

38、与石油沥青相比,煤沥青温度稳定性和与矿质集料的粘附性均较差。 39、沥青质是石油沥青化学组分中性能最好的一个组分。 40、粘度是沥青材料最重要的技术性质之一。

41、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复合材料,由沥青、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以及外加剂所组成。 42、悬浮-密实结构的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良好。

43、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主要取决于粘聚力和内摩擦角两个参数。 44、沥青混合料的粘聚力随着沥青粘度的提高而降低。

45、沥青混合料中如果矿粉颗粒之间接触是自由沥青所连接,则具有较大的粘聚力。 46、沥青用量只影响沥青混合料的粘聚力,不影响其内摩擦角。

47、粘聚力值随温度升高而显著降低,但内摩擦角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48、我国现行国标规定,采用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49、即使在夏季,为防止水的渗入和阳光紫外线对沥青的老化作用,沥青混合料空隙越少越好。

50、常温沥青混合料可以用于高速公路表面层。 51、沥青混合料的试验配合比设计可分为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和沥青最佳用量确定两部分。

52、沥青混合料主要技术性质为: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耐久性、抗滑性和施工和易性。

53、合成高分子材料加工性能优良,强度高。

54、高分子化合物按其链节在空间排列的几何形状,可分为线型聚合物和体型聚合物两类。

55、抗拉强度是钢材开始丧失对变形的抵抗能力时所承受的最大拉应力。 56、锰对钢的性能产生一系列不良的影响,是一种有害元素。 57、钢中的氧为有益元素。

58、Q215AF表示屈服点为215MPa的A级沸腾钢。 59、木材的持久强度等于其极限强度。

60、木材平衡含水率随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而变化。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填空题

1、石料饱水率是在规定试验条件下,石料试件_____占烘干石料试件质量的百分率。

2、我国现行抗冻性的试验方法是_____。

3、按克罗斯的分类方法,化学组成中SiO2含量大于65%的石料称为_____ 4、路用石料的强度等级划分指标包括_____和_____。

5、根据粒径的大小可将水泥混凝土用集料分为两种:凡粒径小于_____者称为细集料,大于_____者称为粗集料。

6、粗集料的堆积密度由于颗粒排列的松紧程度不同又可分为_____与_____。 7、集料级配的表征参数有_____、_____和_____。 8、集料磨耗值越高,表示其耐磨性越_____。 9、石灰的主要化学成分是_____和_____。

10、石灰硬化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强度有_____、_____和_____。 11、石灰中起粘结作用的有效成分有_____和_____。

12、土木工程中通常使用的五大品种硅酸盐水泥是_____、_____、____

_、_____和_____。

13、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生产原料主要有_____和_____。

14、石灰石质原料主要提供_____,粘土质原料主要提供_____、_____和_____。

15、为调节水泥的凝结速度,在磨制水泥过程中需要加入适量的_____。 16、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组成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

17、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中,释热量最大的是_____,释热量最小的是_____。

18、水泥的凝结时间可分为_____和_____。

19、由于三氧化硫引起的水泥安定性不良,可用_____方法检验,而由氧化镁引起的安定性不良,可采用_____方法检验。

20、水泥的物理力学性质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 21、专供道路路面和机场道面用的道路水泥,在强度方面的显著特点是_____。 22、建筑石灰按其氧化镁的含量划分为_____和_____。 23、水泥混凝土按表观密度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 24、混凝土的工作性可通过_____、_____和_____三个方面评价。 25、我国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的试验方法有_____和_____两种方法。 26、混凝土的试拌坍落度若低于设计坍落度时,通常采取_____措施。

27、混凝土的变形主要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四类。 28、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通过_____、_____两个方面控制混凝土的耐久性。

29、混凝土的三大技术性质指_____、_____、_____。 30、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表示方法有_____、_____两种。 3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考虑满足_____和_____的要求。

32、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分为_____、_____、_____三个步骤完成。 33、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依据_____划分的。 34、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要依据砂石的_____进行折算。 35、建筑砂浆按其用途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类。 36、砂浆的和易性包括_____和_____。

37、砂从干到湿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状态。 38、评价烧结普通砖的强度等级时,若δ≤0.21,应依据_____和_____评定。 39、沥青按其在自然界中获得的方式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大类。 40、土木工程中最常采用的沥青为_____。

41、沥青在常温下,可以呈_____、_____、和_____状态。

42、沥青材料是由高分子的碳氢化合物及其非金属_____、_____、_____等的衍生物组成的混合物

43、石油沥青的三组分分析法是将石油沥青分离为_____、_____和_____。

44、石油沥青的四组分分析法是将沥青分离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

45、石油沥青的胶体结构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个类型。 46、软化点的数值随采用的仪器不同而异,我国现行试验法是采用_____法。 47、评价粘稠石油沥青路用性能最常用的经验指标是_____、_____、_____,通称为三大指标。

48、评价沥青与粗集料粘附性的方法主要有_____和_____。

49、我国现行标准将道路用石油沥青分为_____、_____、_____三个等级。

50、评价石油沥青大气稳定性的指标有_____、_____、_____。 51、乳化沥青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组分所组

成。

52、石油沥青的闪点是表示_____性的一项指标。

53、改性沥青的改性材料主要有_____、_____、_____。 54、目前沥青掺配主要是指同源沥青的掺配,同源沥青指_____。

55、目前最常用的沥青路面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 56、沥青混合料按施工温度可分为_____和_____。

57、沥青混合料按混合料密实度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 58、沥青混合料是_____和_____的总称。

59、沥青混合料的强度理论是研究高温状态对_____的影响。

60、通常沥青-集料混合料按其组成结构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类。

61、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主要取决于_____和_____两个参数。

62、我国现行标准规定,采用_____、_____方法来评定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

63、我国现行规范采用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指标来表征沥青混合料的耐久性。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包括_____、_____和 三个阶段。 65、沥青混合料试验室配合比设计可分为_____和_____两个步骤。 66、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如不符合要求,可采用掺加_____的方法来提高水稳定性。 67、马歇尔模数是_____和_____的比值,可以间接反映沥青混合料的_____能力。

68、沥青混合料的主要技术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 。

69、根据分子的排列不同,聚合物可分为_____和_____。 70、塑料的主要组成包括_____和_____。

71、合成高分子材料的缺点有_____、_____、_____。 72、建筑上常用的塑料可分为_____和_____。

73、按冶炼钢时脱氧程度分类,钢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

74、建筑钢材最主要的技术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5、钢结构设计时碳素结构钢以_____强度作为设计计算取值的依据。 76、钢材的冷弯性能是以规定尺寸的试件,在常温条件下进行_____试验检验。 77、碳素结构钢按其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牌号。 78、LL650指_____。

79、树木是由_____、_____和_____三部分组成,建筑使用的木材主要是_____。

80、木材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不致引起破坏的最大强度称为_____。

答案:

1、最大吸水的质量 2、直接冻融法 3、酸性石料

4、极限饱水抗压强度 磨耗率 5、5mm、5mm

6、自然堆积密度 振实堆积密度

7、分计筛余百分率 累计筛余百分率 通过百分率 8、越差

9、氧化钙 氧化镁

10、自由水蒸发产生的附加强度 结晶强度 碳化强度 11、活性氧化钙 氧化镁

12、硅酸盐水泥 普通硅酸盐水泥 矿渣硅酸盐水泥 火山灰质硅酸盐泥 粉煤灰硅酸盐水泥

13、石灰质原料 粘土质原料 14、CaO SiO2 Al2O3 Fe2O3 15、石膏

16、硅酸三钙 硅酸二钙 铝酸三钙 铁铝酸四钙 l7、C3A C2S

18、初凝时间 终凝时间 19、沸煮法 压蒸法

20、细度 凝结时间 安定性 强度 21、高抗折强度 22、钙质石灰 镁质石灰

23、重混凝土 普通混凝土 轻混凝土 24、流动性 保水性 粘聚性 25、坍落度试验 维勃稠度试验 26、保持W/C不变,增大水泥浆量

27、弹性变形 收缩变形 徐变变形 温度变形 28、最大水灰比 最小水泥用量 29、工作性 力学性质 耐久性 30、单位用量表示法 相对用量表示法 31、三大技术性质 经济

32、初步配合比 试验室配合比 施工配合比 33、抗压强度标准值

34、实际含水率 35、砌筑砂浆 抹面砂浆 36、流动性 保水性

37、全干状态 气干状态 饱和面干状态 湿润状态 38、平均抗压强度 抗压强度标准值 39、地沥青 焦油沥青 40、石油沥青

41、固态 半固态 粘性液态 42、氧 硫 氮 43、油分 树脂 沥青质

44、饱和分 芳香分 胶质 沥青质

45、溶胶型结构 溶-凝胶型结构 凝胶型结构 46、环与球

47、针入度 软化点 延度 48、水蒸法 水浸法 49、A B C

50、蒸发损失百分率 针入度比 残留物延度 51、沥青 乳化剂 稳定剂 水 52、安全性

53、橡胶 树脂 矿物填料 54、同属石油沥青或同属煤沥青

55、沥青表面处治 沥青贯入式 沥青碎石 沥青混凝土 56、热拌热铺沥青混合料 常温沥青混合料

57、密级配沥青混合料 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 58、沥青混凝土 沥青碎石

59、抗剪强度

60、悬浮-密实结构 骨架-空隙结构 密实-骨架结构 61、粘聚力 内摩擦角

62、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动稳定度试验 63、空隙率、饱和度 矿料间隙率 残留稳定度 、试验室配合比设计 生产配合比设计 试验路段验证 65、矿质混合料配合组成设计 沥青最佳用量确定 66、抗剥剂

67、稳定度 流值 抗车辙

68、高温稳定性 低温抗裂性 耐久性 抗滑性 施工和易性 69、线型聚合物 体型聚合物 70、合成树脂 添加剂

71、易老化 可燃性及毒性 耐热性差 72、热塑性塑料 热固性塑料

73、沸腾钢 镇静钢 半镇静钢 特殊镇静钢 74、拉伸性能 冷弯性能 冲击韧性 耐疲劳性 75、屈服 76、弯曲

77、Q195 Q215 Q235 Q255 Q275

78、抗拉强度不小于650MPa的冷轧带肋钢筋 79、树皮 木质部 髓心 木质部 80、持久强度

选择题(多项选择)

1、石料的饱水率较吸水率( ),而两者的计算方法( )。 A、大 相似 B、小 相似 C、大 不同 D、小 不同 2、石料耐冻系数大于( )者,认为抗冻性合格。

A、0.75 B、0.70 C、0.80 D、0.85

3、碱性石料的化学性质是按其SiO2的含量小于( )划分的。 A、52% B、65% C、45% D、32%

4、为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在选择石料时应优先考虑( )。 A、酸性石料 B、碱性石料 C、中性石料 D、以上均不对

5、粗集料的毛体积密度是在规定条件下,单位毛体积的质量。其中毛体积包括( )。 A、矿质实体 B、闭口孔隙 C、开口孔隙 D、颗粒间空隙

6、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抗滑层用粗集料除应满足基本质量要求外,还需要检测与沥青的粘附性和( )指标。

A、含泥量 B、磨耗值 C、针片状颗粒含量 D、磨光值 7、中砂的细度模数MX为( )。

A、3.7~3.1 B、3.0~2.3 C、2.2~1.6 D、1.4

8、矿质混合料的最大密度曲线是通过试验提出的一种( )。 A、实际曲线 B、理论曲线 C、理想曲线 D、理论直线。

9、( )属于水硬性胶凝材料,而( )属于气硬性胶凝材料。 A、石灰 石膏 B、水泥 石灰 C、水泥 石膏 D、石膏 石灰

10、石灰消化时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可在消化后\"陈伏\"( )左右。 A、半年 B、三月 C、半月 D、三天

11、氧化镁含量为( )是划分钙质石灰和镁质石灰的界限。 A、5% B、10% C、15% D、20%

12、硅酸盐水泥中最主要的矿物组分是( )。

A、硅酸三钙 B、硅酸二钙 C、铝酸三钙 D、铁铝酸四钙

13、各硅酸盐水泥熟料反应速度的特点是:硅酸三钙( ),铝酸三钙( ),硅酸二钙( )。

A、最快 最慢 中等 B、最慢 中等 最快 C、中等最慢 最快 D、中等 最快 最慢 14、C3A的水化产物为()。

A、氢氧化钙 B、钙矾石 C、单硫型水化铝酸钙 D、水化铁铝酸钙 15、水泥细度可用下列方法表示:( )。

A、筛析法 B、比表面积法 C、试饼法 D、雷氏法 16、影响水泥体积安定性的因素主要有:( )

A、熟料中氧化镁含量 B、熟料中硅酸三钙含量 C、水泥的细度 D、水泥中三氧化硫含量

17、水泥石的腐蚀包括( )。

A、溶析性侵蚀 B、硫酸盐的侵蚀 C、镁盐的侵蚀 D、碳酸的侵蚀 18、水泥的活性混合材料包括( )。

A、石英砂 B、粒化高炉矿渣 C、粉煤灰 D、粘土 19、五大品种水泥中,抗冻性好的是( )。

A、硅酸盐水泥 B、粉煤灰水泥 C、矿渣水泥 D、普通硅酸盐水泥 20、( )的耐热性最好。

A、硅酸盐水泥 B、粉煤灰水泥 C、矿渣水泥 D、硅酸盐水泥 21、抗渗性最差的水泥是( )。

A、普通硅酸盐水泥 B、粉煤灰水泥 C、矿渣水泥 D、硅酸盐水泥 22、道路水泥中( )的含量高。

A、C2S C4AF B、C3S C4AF C、C3A C4AF D、C2S C3S

23、轻混凝土通常干表观密度轻达( )kg/m3以下。 A、900 B、1900 C、2400 D、2900

24、坍落度小于( )的新拌混凝土,采用维勃稠度仪测定其工作性。 A、20mm B、15mm C、10mm D、5mm

25、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水灰比越大,其强度(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一定

26、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选择可依据( )。

A、工程结构物的断面尺寸 B、钢筋配置的疏密程度 C、捣实的机械类型 D、施工方法和施工水平

27、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混凝土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 )。

A、15% B、10% C、5% D、3%

28、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件的标准尺寸为( )。

A、10mm×10mm×10mm B、15mm×15mm×15mm C、20mm×20mm×20mm D、7.07mm×7.07mm×7.07mm

29、以下品种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在高湿度环境中或永远处在水下效果最差的是( )。 A、普通水泥 B、矿渣水泥 C、火山灰水泥 D、粉煤灰水泥

30、下列水泥不能用于配制严寒地区处在水位升降范围内的混凝土的是( )。 A、普通水泥 B、矿渣水泥 C、火山灰水泥 D、粉煤灰水泥 31、集料中有害杂质包括( )。

A、含泥量和泥块含量 B、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 C、轻物质含量 D、云母含量 32、( )是既满足强度要求又满足工作性要求的配合比设计。 A、初步配合比 B、基本配合比 C、试验室配合比 D、工地配合比 3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必须按耐久性要求校核( )。 A、砂率 B、单位水泥用量 C、浆集比 D、水灰比

34、在混凝土中掺入( ),对混凝土抗冻性有明显改善。 A、引气剂 B、减水剂 C、缓凝剂 D、早强剂 35、粉煤灰的技术指标包括( )。

A、细度 B、需水量比 C、烧失量 D、三氧化硫含量 36、通常情况下轻集料的破坏一般是( )。

A、沿着砂、石与水泥结合面破坏 B、轻集料本身强度较低,首先破坏 C、A和B均正确 D、A和B均错误

37、砂浆的保水性是采用( )来表示的。 A、稠度 B、坍落度 C、维勃时间 D、分层度

38、对于砖、多孔混凝土或其它多孔材料用砂浆,其强度主要取决于( )。 A、水灰比 B、单位用水量 C、水泥强度 D、水泥用量

39、烧结普通砖的强度等级评定,当δ>0.21时,采用()。 A、强度最小值和强度平均值 B、强度最小值和强度标准值

C、强度标准值和强度平均值 D、强度最小值、强度平均值和强度标准值

40、按现行常规工艺,作为生产石油沥青原料的原油基属,最好是选用( )原油。 A、中间基 B、石蜡基 C、环烷基 D、以上均不对

1、A 2、A 3、C 4、B 5、ABC 6、D 7、B 8、BC 9、BC 10、C 11、A 12、A 13、D 14、BC 15、AB 16、AD 17、ABCD 18、BC l9、AD 20、D 21、C 22、A

23、B 24、C 25、B 26、ABCD 27、C 28、B 29、B 30、BCD 31、ABCD 32、C 33、BD 34、A 35、ABCD 36、B 37、D 38、CD 39、A 40、C

41、粘稠石油沥青通常包括( )。

A、氧化沥青和直流沥青 B、氧化沥青 C、直流沥青 D、氧化沥青和液体沥青 42、石油沥青的三组分析法是采用( )。

A、沉淀法 B、溶解-吸附法 C、蒸馏法 D、氧化法

43、在相同稠度等级的沥青中,沥青质含量增加,使沥青的高温稳定性得到( ),但低温抗裂性也相应( )。

A、提高 提高 B、降低 降低 C、提高 降低 D、降低 提高

44、饱和分含量增加,可使沥青稠度( );树脂含量增加,可使沥青的延性( )。 A、降低 降低 B、增加 增加 C、增加 降低 D、降低 增加

45、在沥青的三种胶体结构中,( )具有较好的自愈性和低温时变形能力,但温度感应性较差。

A、凝胶型结构 B、溶-凝胶型结构 C、溶胶型结构 D、固胶型结构 46、修筑现代高等级沥青路面用的沥青,都应属于( )。

A、凝胶型结构 B、溶-凝胶型结构 C、溶胶型结构 D、固胶型结构

47、( )的沥青当施加荷载很小时,或在荷载作用时间很短时,具有明显的弹性变形。 A、凝胶型结构 B、溶-凝胶型结构 C、溶胶型结构 D、固胶型结构 48、为工程使用方便,通常采用( )确定沥青胶体结构的类型。

A、针入度指数法 B、马歇尔稳定度试验法 C、环与球法 D、溶解-吸附法 49、( )是沥青标号划分的主要依据。

A、针入度 B、软化点 C、沥青质含量 D、含硫量

50、用标准粘度计测沥青粘度时,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孔径条件下,流出时间越长,表示沥青的粘度( )

A、越大 B、越小 C、无相关关系 D、不变

51、针入度指数越大,表示沥青的感温性( )。 A、越大 B、越小 C、无相关关系 D、不变 52、沥青是一种典型的( )材料。

A、粘性 B、弹性 C、塑性 D、以上均不是

53、水煮法是将沥青裹覆后的集料在蒸馏水中侵煮3min,按沥青膜剥落的情况分为( )个等级。

A、3 B、4 C、5 D、6

54、可用( )指标表征沥青材料的使用安全性。 A、闪点 B、软化点 C、脆点 D、燃点

55、煤沥青的游离碳含量增加,可( )其粘度和温度稳定性,但低温脆性会( )。 A、提高,减小 B、提高,增加 C、降低,减小 D、降低,增加 56、( )沥青可以生产乳化沥青。

A、液体沥青 B、煤沥青 C、道路沥青 D、石油沥青 57、煤沥青与石油沥青相比( )。

A、温度稳定性较高 B、温度稳定性较低

C、与矿质集料的粘附性较好 D、与矿质集料的粘附性较差

58、煤沥青中含有( ),在施工加热时易产生泡沫和爆沸现象。 A、油分 B、气体 C、水分 D、以上均不是

59、乳化沥青具有许多优越性,其主要优点为( )。

A、冷态施工,节约能源 B、利于施工 C、节约沥青 D、保护环境,保障健康 60、乳化沥青形成的机理是( )。

A、乳化剂提高界面张力的作用 B、乳化剂降低界面张力的作用 C、界面膜的保护作用 D、双电层的稳定结构 61、可以用作沥青微填料的物质是( )。 A、炭黑 B、高钙粉煤灰 C、火山灰 D、页岩粉

62、我国现行国标规定:SMA沥青混合料60℃时动稳定度宜不小于( )次/mm。 A、600 B、1200 C、3000 D、900

63、改善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的方法是( )。

A、掺加高效抗剥剂 B、掺加无机类材料,活化集料表面

C、掺加有机酸类,提高沥青活性 D、掺加重金属皂类,降低沥青与集料的界面张力 、沥青混合料的粘聚力是随着沥青粘度的提高而( )。 A、增加 B、减小 C、无相关关系 D、不变

65、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可通过( )方法应用莫尔-库仑包络线方程求得。 A、磨耗试验 B、三轴试验 C、标准粘度计法 D、以上均不是 66、沥青混合料的强度形成与矿料中( )的用量关系最密切。 A、细集料 B、粗集料 C、沥青 D、填料 67、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结构类型有( )。

A、密实结构 B、密实-悬浮结构 C、骨架-空隙结构 D、骨架-密实结构 68、矿料之间以( )沥青粘结,粘聚力大。

A、石油沥青 B、乳化沥青 C、自由沥青 D、结构沥青

69、SBS改性沥青混合料较原始沥青混合料在技术性能上有以下( )改善。 A、提高了高温时的稳定性 B、提高了低温时的变形能力 C、降低了沥青混合料的成本 D、A和B均正确 70、含碳量低于( )的碳铁合金称为碳素钢。 A、2% B、3% C、4% D、5%

71、钢材的屈强比越小,则结构的可靠性( )。 A、越低 B、越高 C、不变 D、二者无关

72、我国现行国家标准测定金属硬度的方法有( )。 A、布氏硬度 B、络氏硬度 C、维氏硬度 D、摩氏硬度

73、存在于钢材的杂质,对钢材的性能产生良好影响的是( )。 A、硫 B、氧 C、锰 D、硅

74、用于土木建筑的钢材,根据工程使用条件和特点,应具备下列技术要求( )。 A、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B、良好的焊接性 C、良好的抗蚀性 D、越小越好的屈强比 75、随着钢材牌号增大,屈服点和抗拉强度随之( ),伸长率随之( )。 A、提高 提高 B、提高 降低 C、降低 提高 D、降低 降低

76、预应力混凝土配筋用钢绞线是由( )根圆形截面钢丝绞捻而成的。 A、5 B、6 C、7 D、8

77、木材的力学指标是以木材含水率为( )时为标准的。 A、12% B、14% C、16% D、18%

78、温度升高并在长期受热条件下,木材的力学强度( ),脆性( )。 A、降低 降低 B降低 增加 C、增加 增加 D、增加 增加 79、建筑木材的力学性质与( )等有密切关系。

A、含水率 B、温度 C、荷载状态 D、木材缺陷

80、从力学性能出发,木材强度由大到小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 A、顺纹抗拉强度-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横纹抗压强度 B、顺纹抗拉强度-横纹抗压强度-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 C、抗弯强度-顺纹抗压强度-横纹抗压强度-顺纹抗拉强度 41、A 42、B 43、C

44、D 45、C 46、B 47、A 48、A 49、A 50、A 51、B 52、D 53、C 54、AD 55、B 56、BD 57、BC 58、C 59、ABCD 60、BCD 61、ABCD 62、C 63、ABCD 、A 65、B 66、D 67、BCD 68、D 69、D 70、A 71、B 72、ABC 73、CD 74、ABC 75、B 76、C 77、A 78、B 79、ABCD 80、A

名词解释 (每题2分,共12分)

1.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2、水泥活性混合材料是指磨成细粉后,与石灰或与石灰和石膏拌和在一起,并加水后,在常温下,能生成具有胶凝性水化产物,既能在水中,又能在空气中硬化的混和材料。 3.砂浆的流动性是指砂浆在自重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流动的性质。

4、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和养护的边长为150mm 的立方体试件,在28d 龄期,用标准试验方法测得的强度总体分布中具有不低于95 %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

5、钢材的冷弯性是指刚才在常温下承受弯曲变形的能力。 6、石油沥青的针入度是指在规定温度25 ℃条件下,以规定重量100g 的标准针,经历规定时间5s 贯入试样中的深度。

例1-2 某石材在气干、绝干、水饱和情况下测得的抗压强度分别为174,178,165mpa,求该石材的软化系数,并判断该石材可否用于水下工程。: P1 [2 S9 O\" w3 q

答:该石材软化系数kr=fb/fg=165/178=0.93: ∵ 该石材的软化系数为0.93>0.85,为耐水石材 ∴ 可用于水下工程。: L6 S: M' ^8 W' J1 w 例5-1 混凝土中,骨料级配良好的标准是什么? 答:骨料级配是指骨料中不同粒径颗粒的组配情况。骨料级配良好的标准是骨料的空隙率和总表面积均较小。使用良好级配的骨料,不仅所需水泥浆量较少,经济性好,而且还可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密实度和强度。

例4-2 石灰不耐水,但为什么配制的石灰土或三合土却可以用于基础的垫层、道路的基层等潮湿部位?/ D( ]$ S4 A) \\6 F% s' V* a) p 答:原因1.石灰土或三合土是由消石灰粉和粘土等按比例配制而成,加适量的水充分拌合后,经碾压或夯实,在潮湿环境中石灰与粘土表面的活性氧化硅或氧化铝反应,生成具有水硬性的水化硅酸钙或水化铝酸钙,所以石灰土或三合土的强度和耐水性会随使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高,适于在潮湿环境中使用。7 e- `' p5 Y q: j. e

原因2.由于石灰的可塑性好,与粘土等拌合后经压实或夯实,使其密实度大大提高,降低了

孔隙率,水的侵入大为减少。因此,灰土或三合土可以用于基础的垫层、道路的基层等潮湿部位

例5-5 某框架结构工程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30,施工要求混凝土拥落度为30~50mm,根据施工单位历史资料统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差σ=5mpa。可供应以下原材料:水泥: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密度为ρc=3.log/cm3,水泥的富余系数为1.08;中砂:级配合格,砂子表观密度ρ0s=2.60g/cm3;石子:5~30mm碎石,级配合格,石子表观密度ρ0g=2.65g/cm3。 设计要求: (1) 混凝土计算配合比;

(2) 若经试配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等均符合要求,无需作调整。又知现场砂子含水率为 3%,石子含水率为1%,试计算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解:(1) 求混凝土计算配合比。; ^* y) H; B( g 1) 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fcu,o fcu,o = fcu,k + 1.5σ= 30 + 1.5×5 = 38.2 mpa

2) 确定水灰比 (w/c) fce =γc•fce,k = 1.08×42.5 = 45.9 mpa2 Y, A5 e2 \\! U; D w/c =0.53

∵框架结构混凝土梁处于干燥环境,查表得容许最大水灰比为0.65,∴可确定水灰比为 0.53。 3) 确定用水量 mw0

对于最大粒径为30mm的碎石混凝土,当所需拥落度为30~50mm时,查表得:lm3混凝土的用水量可选用185kg。 4) 计算水泥用量 mco

mco = mw0/(w/c)= 185/0.53 = 349 kg/m3 查表,对于干燥环境的钢筋混凝土,最小水泥用量为260 kg/m3,取mco=349kg/m3。 5) 确定砂率βs

对于采用最大粒径为40mm的碎石,当水灰比为0.53时,查表得砂率值可选取32%~37%,取βs=35%。 6) 计算砂、石用量mso、mgo 用体积法计算, 得:mso= 1kg,mgo =l192kg。

7) 该混凝土计算配合比为 水泥:砂:石子 = 1:1.84:3.42,w/c=0.53。 (2) 确定施工配合比

现场砂子含水率为3%,石子含水率为1%,则施工配合比为 水泥 mc = mco=349kg

砂 ms = mso(1+3%) = 1×(l+3%)=660kg 石子 mg = mgo(1+1%) =1192×(1+1%)=1204kg 水 mw = mwo-mso×3% - mω×1% = 185-1×3% - 1192×1% = 154kg 【评注】耐久性问题是混凝土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所有混凝土均应考虑。因此,国家规范规定所有混凝土在配合比设计时都应当按该混凝土使用时所处的环境条件,考虑其满足耐久性要求所必要的水灰比及水泥用量值。 3.硅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有何规定?对施工方面的意义又哪些? 答: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不得小于45min,终凝时间不得大于390min。

意义:对保证水泥在施工时有充足的时间完成搅拌、运输、振捣、成型等及施工完毕后希望水泥尽快硬化,有利于下一步工序的开展有重要的意义。

填空题( 每题1分,共25分)

1当材料的孔隙率增大时,则其密度 _不变___,松散密度 _减小___,强度 _降低___,吸水率 _增大___,抗渗性 _降低___,抗冻性 _降低___。

2建筑石膏硬化后,在潮湿环境中,其强度显著 _下降___,遇水则 _破坏___,受冻后 _破坏___。

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W/C由 _强度___和 _耐久性___确定。

4砌筑多孔砌体的砂浆的强度取决于 _水泥强度___和 _水泥用量___。 5配制混凝土需用 _合理___砂率,这样可以在水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获得最大的 _流动性___,或者在 _坍落

度___一定的情况下, _水泥用量___最少。 6炼钢过程中,由于脱氧程度不同,钢可分为 _沸腾__钢, _镇静___钢和 _半镇静___钢三种。其中 _镇静___钢脱氧完全, _沸腾___钢吸氧很不完全。 7评定石油沥青塑性的指标是 _延度___,评定沥青粘滞性的指标是 _针入度___;评定沥青耐热性的指标是 _软化点___。

计算题 (共18分)

1.某材料的密度为2.78g/cm3,干表观密度为1680Kg/m3,现将一重930g的该材料浸入水中,吸水饱和后取出称重为1025g,试求该材料的孔隙率、重量吸水率、开口孔隙率及闭口孔隙率。 (5分)

2.某混凝土配合比为 1∶ 2.43 ∶ 4.71 , W/C = 0.62 ,设混凝土表观密度为 2400 kg / m 3 计,求各材料用量。 (6分)

3.今有软化点分别为95℃和25℃的两种石油沥青。某工程的屋面防水要求使用软化点为75℃的石油沥青,问应如何配制?

1.解:孔隙率 P =( 1 - ρ0/ρ )× 100 %=( 1-1.8/2.7 )× 100 % =33 %; 重量吸水率 mw =( m水/m )× 100 % = [(1020-920)/920] × 100 % =11 %;

开口孔隙率= V开/V0 =[ (1020-920)/ ( 920/1.8 ) ] × 100 %= 19.6 % 闭口孔隙率= 33 %- 19.6 %= 13.4 %

所以,该材料的孔隙率、重量吸水率、开口孔隙率及闭口孔隙率分别为: 33 %; 11 %; 19.6 %; 13.4 %。 (5分) 2.解:设水泥的质量为CKg , 则 W = 0.62CKg ; S = 2.43CKg ; G = 4.71CKg ; 按假定表观密度法有: C+S+G+W= ρ0h

所以, C + 0.62C + 2.43C + 4.71C= 2400

由上式可得: C= 274Kg ; W = 170Kg ; S = 666Kg ; G = 1290Kg 。 所以,各种材料的用量为: C= 274Kg ; W = 170Kg ; S = 666Kg ; G = 1290Kg 。(6分)

3、解:软化点为 95℃ 的石油沥青用量 = (95℃-75℃)/(95 ℃- 25℃)× 100 % = 28.6 % 软化点为 25℃ 的石油沥青用量 =100 %- 28.6 %= 71.4 % 所以,软化点为 95℃ 的石油沥青用量为 28.6 %;软化点为 25℃ 的石油沥青用量为 71.4 %。 (7分)

一、 填空题(每空 1分,共计20分)

1.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用( 润湿边角 )来表示,材料的吸湿性用( 含水率 )来表示。材料的吸水性用( 吸水率 )来表示。 2.石膏的硬化时体积是( 膨胀的 ),硬化后孔隙率较( 大 )。

3.石灰浆体在空气中硬化,是由( 结晶 )作用和( 碳化 )作用同时进行的过程来完成,故石灰属于( 气硬性 )胶凝材料。

4.硅酸盐水泥熟料中四种矿物成分的分子式是( C3A )、( C2S )、( C3S )、( C4AF )。 5.混凝土的合理砂率是指在( 用水量 )和( 水泥用量 )一定的情况下,能使混凝土获得最大的流动性,并能获得良好粘聚性和保水性的砂率。

6.砌筑砂浆的流动性用( 沉入度 )表示,保水性用( 分层度 )来表示。 7.钢结构设计时碳素结构钢以( 屈服 )强度作为设计计算取值的依据。 8、石油沥青按三组分划分分别为( 油分)、( 树脂)、( 地沥青质 )。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干括号内划‘√’,错误的划‘×’。每小题2分,。共16分) 1.材料的吸水性用含水率来表示。( × )

2.气硬性胶凝材料,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 × ) 3.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成分中,水化速度最快的是C3A。(√ ) 4.有抗渗性要求的混凝土不宜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 ) 5.混凝土的流动性用沉入度来表示。( × ) 6、相对湿度越大,混凝土碳化的速度就越快。( × ) 7.伸长率越大,钢材的塑性越好。( √ )

8.石油沥青的温度敏感性用针入度表示。 ( × )

三 、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内的质量。

2.普通硅酸盐水泥: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混材料和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 水硬性胶凝材料,称普通硅酸盐水泥。

3.碱骨料反应:水泥混凝土中水泥的碱与某些碱活性骨抖发生化学反应,可引 起混凝土产生膨胀、开裂甚至破坏,这种化学反应称为碱一骨料反应。

4.钢的冷弯性能:冷弯性能是钢材在常温条件下承受的弯曲变形的能力。 5.沥青的温度敏感性:沥青的粘性和塑性随温度的升降而变化的性能。 四、问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现有甲、乙两水泥厂生产的硅酸盐水泥熟料,其矿物成分如下: 生产厂 C3S(%) C2S(%) C3A(%) C4AF(%) 甲 54 20 10 16 乙 45 28 7 20

若用上述熟料分别制成硅酸盐水泥,试估计它们的强度发展速度、水化热、 耐腐蚀性、28d龄期强度有何差异?

2、什么是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易性包括哪几方面内容?影响和易性的因素有哪些? 3、简述引气剂加入到混凝土中,混凝土性能的变化? 4、说明下列钢材牌号的含义:Q235Ab,45Mn。

5、表征石油沥青性能的三大技术指标是什么?分别表征沥青的什么性能? 答:1、由上表可知甲厂硅酸盐水泥熟料配制的硅酸盐水泥的强度发展速度、水

化热、28d 时的强度均高于由乙厂的硅酸盐水泥,但耐腐蚀性则低于由乙厂的硅酸盐水泥。 2、和易性:混凝土易于施工操作(搅拌、运输、浇筑、捣实),并获是质 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混凝土的性能。

和易性包括三方面内容: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 影响和易性的因素:

(1)水泥浆的数量和水灰比 (2)砂率

(3)温度和时间性 (4)组成材料 3、(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 (2)、提高的混凝土的抗渗性、抗冻性。 (3)、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

4、Q235Ab表示屈服点等级为235Mpa,质量等级为A级的半镇静钢。45Mn表示含碳量

为0.45%较高含锰量的钢。

5、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粘性、塑性、温度敏感性

五、计算题(其中1题9分,2题10分,共计19分)

1、一块标准的普通粘土砖,其尺寸为240×115×53mm,已知密度为2.7g/cm3,干燥时质量为2500g,吸水饱和时质量为2900g。 求:(1)材料的干表观密度。 (2)材料的孔隙率。 (3)材料的体积吸水率。

解: (1)根据1、ρ0=m/v=2500/240×115×53=1.7 g/cm3 (2)、P=1-ρ0/ρ=1-1.7/2.7=37%

(3)、Wv= Wmρ0=(2900-2500)/2500·1.7=27%

2、计算某大桥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40,强度标准差为6.0Mpa,用52.5级硅酸盐水泥,实测28d的抗压强度为58.5 Mpa,已知水泥密度ρC=3.10g/cm3,中砂,砂子表观密度 ρOS=3.10g/cm3,碎石,石子表观密度ρOG=278g/cm3。自来水。已知:A=0.46,B=0.07,单位用水量为195kg/m3,砂率Sp=0.32 含气量百分数为ɑ=1,求该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W/C最大水灰比为0.60,水泥最小用量为280 kg/m3) 解:(1) fcu,t=fcu,k+1.5σ fcu,t=40+1.5×6= 49.87Mpa (2) W/C=Afce/fcu,t+ABfce W/C=0.46×58.5/49.87+0.46×0.07×58.5=0.52

(3) 因为0.52<0.60,所以C0=W0/W/C=195/0.52=375kg,因为375>280, 所以C0=375kg

(4) 根据体积法求砂、石用量

C0/ρC+W0/ρW+S0/ρos+G0/ρoG+0.01α=1 S0/ S0+G0=SP 所以 375/3100+195/1000+ S0/3100+G0/2780+0.01 =1 S0/ S0+G0=0.32 所以S0=616 G0=1310

率+开口孔隙率,开口孔隙率约等于体积吸水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