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25讲 城市的地域结构与合理规划
考题演练 人教版
下图为广州城市规划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影响广州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
A.河流 B.地形 C.资源 D.能源
解析:选A。广州位于河流入海口,河流是城市形成的主导因素。
2.广州市城市规划的功能分区中,其服务范围最具嵌套关系的是( ) A.西南组团与西江组团 B.广州新城与广州老城 C.广州新机场与广州新客站 D.中心组团与大沥组团
解析:选D。答案从图中可以得出。
3.广州城市规划所确定的城市空间结构可以( )
①减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②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③减少占用耕地面积 ④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选D。从图中可以看出广州市城市形态为组团式,可以减小城市区域人口集聚的规模,缓解交通压力,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近几年,城市中不断上涨的房价和拥堵的交通备受关注。图1是“我国某城市平均房价等值线(单位:元/平方米)分布示意图”,图2是“该城市某一区域不同时间的地铁使用量统计图”。据此完成4~6题。
4.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住宅区是仅次于工业用地的土地利用方式 B.郊区高级住宅区的地价低于市中心地价 C.文化程度是住宅区分化的主要因素 D.住宅区趋向于沿街角路口分布
5.图1中P处房价明显偏高,其原因可能是( ) ①依山傍水临近风景区,环境优美 ②附近有公路,交通便捷
③接近文化区,有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 ④地势平坦,有工厂在此集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图2所示的地铁人口流量来自图1中的( ) A.M B.F C.N D.P
解析:第4题,住宅区是城市中最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环境条件及经济水平是住宅区分化的主要因素,商业区趋向于沿街角路口分布。读图可知郊区高级住宅区的地价低于市中心地价。第5题,靠近工厂不会成为房价高的条件,相反会影响房价。第6题,图1中的P为远离市区的高级住宅区,早晨人员会大量离开生活区去市区上班,傍晚会下班回住宅区休息,图2正反映了这样的规律。
答案:4.B 5.A 6.D
7.下图为“黄河中下游位于第二亚欧桥附近的某城市平面图”,该城市人口在40万以上。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为了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A、B、C三地选择__________建大型飞机场合适,理由是________。
(2)E、F、H三地选择________建高科技工业区合适,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①~⑨工业基地有一处布局明显不合理,图中数码代号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加入WTO后,该城市抓住发展机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该市原有工业部门中应加快发展__________业,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工厂和城市功能区的布局,难度较低,在正确审题的基础上作答即可。 答案:(1)A 地势开阔,远离高层建筑物;交通发达 (2)H 接近科学文化城,环境洁净优美
(3)⑧ 化工厂有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不能建在居民区;不宜建在城市主导风向上风地带和河流上游
(4)纺织工业或时装 该市可大面积种植棉花,进出口方便;我国劳动力资源充足,纺织工业和时装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一、选择题
(2011·高考山东卷)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1982~2000年,两城市的边缘区常住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 D.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2.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处 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处 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1.读图可知,1982~2000年,甲城市的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在逐渐下降,乙城市的市中心常住人口密度在逐渐上升,故A项错误;1982~2000年,两城市的边缘区常住人口密度都在上升,故B项错误;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密度不论在哪个地段都大于乙城市,且甲城市的占地面积远大于乙城市,说明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大,故C项错误;比较甲、乙两个城市,不论人口还是占地面积,甲城市都远远大于乙城市,说明甲城市的等级高于乙城市,故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小,故D项正确。2.根据图中2000年甲乙两城市的商务楼相对高度可知,甲城市的M处不是商务楼最高处,说明M处不是中心商务区,故①错误;乙城市的P处是商务楼最高处,说明P处是中心商务区,故②正确;甲城市的N处人口比周围地区多,且商务楼的高度比周围地区高,说明N处分布着卫星城,故③正确;乙城市的Q处人口数量不比周围地区多,商务楼高度也不比周围地区高,说明没有卫星城分布,故④错误。综上所述,B项正确。
答案:1.D 2.B
下图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 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完成3~4题。
3.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解析:选C。读图可知,1970年该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和夜间人口密度相同,说明其住宅区与商务区无明显分区。1970年以后,该城市中心商务区夜间人口密度比白天人口密度小了很多,说明其住宅区与商务区明显分离。
4.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解析:选B。读图可知,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密度大,夜间人口密度小,说明一天之中人口在商务区和住宅区之间流动。实现人口的快速流动,需要依赖发达的交通。
(2012·辽宁鞍山一中模拟)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1980年和2009年城市功能区分布图”,比较两幅图,完成5~6题。
5.关于该城市区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980年菜地和饲养场位于城市东北和西南,冬季严重污染城市大气环境 B.1980年钢铁机械工业区位于铁矿区附近,铁路运输条件较好
C.为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该城市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迁向东南郊区 D.城市化和交通的改善使菜地和饲养场规模缩小,并布置于交通便利的地区 6.2009年,行政文教区C以北的广大区域(B区周围)最有可能成为( ) A.低级住宅区 B.中心商务区 C.工业园产区 D.高级住宅区
解析:第5题,华北地区冬季盛行西北季风,夏季盛行东南季风。随城市化和交通的改善,菜地和饲养场规模在不断扩大。第6题,高级住宅区一般布局在城市外缘环境好的地段,接近行政文教区。
答案:5.B 6.D
(2012·河北唐山模拟)读“我国某城市平面示意图”,回答7~9题。
7.该城市的布局形式表现为( ) A.分散疏松 B.组团成群 C.集中紧凑 D.条带放射 8.①②③④四地最有必要建卫生防护带的是(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9.该城市高档住宅区最有可能分布在(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解析:第7题,从图中看,住宅区连片分布在地势低平的河流沿岸地带,工业区沿河流和铁路线分布,有公路与住宅区相联系,整个城市连为一体。布局形式表现为集中紧凑。第8题,从风频图可知该地盛行东北风和东南风,工业区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的城市西部,
④地紧邻文化区,无工业污染,可以紧邻住宅区;无须防护带;①地已有河流与住宅区隔开;②地远离住宅区且在最小风频的下风向,③地位于住宅区和工业区之间,最有必要建卫生防护带。第9题,工业区附近一般是低级住宅区,高档住宅区一般选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带。根据图中工业区的位置,可以判断高级住宅区最有可能分布在④地。
答案:7.C 8.C 9.D
(2012·广东三校联考)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图1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图2示意地租变化。读图完成10~11题。
10.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 ) A.西风;自西向东 B.西北风;自东向西 C.东南风;自东向西 D.东风;自西向东 11.图2中曲线能反映图1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第10题,根据图中的指向标、轻工业区和重化工业区的位置可以判断出该城市主导风向为西风,河流的大致流向是自西向东。第11题,地租的高低取决于离城市中心距离的远近和交通的通达性。图1中甲乙一线依次经过铁路、河流和两条主要公路,郊外铁路两侧远离市区,交通不便,地租最低;河流和两条主要公路两侧地租较高,其中左边公路贯穿整个城市,交通通达性最好,地租最高。
答案:10.A 11.D 二、综合题
12.(2012·山东济南模拟)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________。 (2)除考虑风向外,从图中分析该市工业布局的合理性有哪些? (3)F、G所示两地中,表示商业中心的是________地。
(4)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地,原因是什么?
解析:第(1)题,工业区布局在该市的北部,可推测该市主导风向是偏南风。第(2)题,从交通、河流、与居住区之间有隔离带等方面分析。第(3)题,商业中心一般位于城市的中心处。第(4)题,A处靠近河流上游和风景区,地处盛行风向的上风向,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
答案:(1)偏南风
(2)靠近铁路和河流,运输便利;靠近河流,用水方便;河流下游,减少污染;和居住区之间有河流作为隔离带。
(3)G
(4)A 盛行风向的上风向,靠近河流上游和风景区。 13.(2012·江苏南京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天津滨海新区。
图1
材料2:上海浦东新区功能区划图。
图2
(1)据图推测“天津蜂巢”兴建的地址位于图1中的( ) A.天津市中心城区 B.大港城区 C.汉沽城区 D.塘沽城区
(2)天津滨海新区定位为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基地、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试分析其发展的区位优势。
(3)图2中D区是科学教育园区。将图中其他代号填入下表适当空格中。
小区职能 代号 出口加工区 基本无污染工业区 商贸、金融、房地产和对外服 务区 城郊农业区 港区和保税仓库区(有特大 型电厂) (4)浦东金融贸易区区位选择考虑到何种历史因素? 解析:第(1)题,作为滨海新区商务区标志性建筑应兴建在新区的中心位置。第(2)题,从交通、资源、工业基础、等方面分析。第(3)题,考查城市各功能区的合理规划。第(4)题,浦东金融贸易区与外滩隔苏州河布置,通过便捷的交通共同形成上海目前的中心商务区。
答案:(1)D
(2)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中心部位,海、陆、空交通发达,土地面积广阔,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具有优势等。
(3)自上而下依次是B E C F A
(4)历史上外滩一直是上海的商务中心,浦东金融贸易区与外滩隔苏州河布置,并通过便捷的交通将二者联系起来,共同形成上海目前的中心商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