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案 新人教版
课 题 课 型 新授课 课 时 1课时 使用人 主备人 编 号 日 期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南昌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反动统治的第一,认识这个事件是中国党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的开始。通过学习秋收和井冈山会师的内容,引导学生分析和认识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把带向农村,开辟了井冈山道路,这是把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教 学 目 标 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过程与方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识别地图,使学生能够把历史材料和地图联系起来进行想象,建立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念。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新旧知识联系的学习方法,以及全面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中国从走苏俄的路到走自己的路,老一辈无产阶级家、朱德等为此作出伟大的贡献,从而激发学生对老一辈无产阶级家们的崇敬之情,同时培养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 点 南昌 秋收 为什么要领导向农村进军? 阅读、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讲述等 图片、视频展示;导读导议;讲解。 难 点 学 法 教 法 板 书 设 计 第12课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一、南昌 1、北景 2、时间、地点:1927.8.1 南昌 3、经过:周恩来、贺龙、朱德等 4、意义:第一 二、秋收和井冈山会师 1、秋收:1927.09 2、井冈山根据地创立:第一个农村根据地 3、井冈山会:中国工农军——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4、意义:领导、创建、农村根据地的开始。 教 学 过 程 环 节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估时 导 入 新 课 八一军旗图 投放军旗图片,问:为什么军旗上缀有“八一”吗?想知道吗?今天学习第12课《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回答问题 激发兴趣 2’ 理 解 课 标 知道南昌,讲述朱德和井冈山会师的故事,了解中国党创建工农红军和农村根据地的意义。 投放课标内容 阅读课标内容 明确学习目标 1’ 同步探究过程 落 实 课 标 指导自主探究 组织展示交流 进行评价 展示交流 作出评价 6’ 解 读 课 标 一、南昌 1、北景 2、时间、地点:1927.8.1 南昌 3、经过:周恩来、贺龙、朱德等 4、意义:第一 1、展示李大钊烈士走向刑场图、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图、者数据统计表。 问:中国路在何方?面对的血腥:中国党人如何在这血雨腥风中探索新的道路? 2、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掌握南昌的时间、领导人、结果、意义。 看图文资料 了解领导武装的原因。 阅读课文 掌握基础知识 8’ 教 学 过 程 环 节 知识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估时 落 实 课 标 解 答 课 标 二、秋收和井冈山会师 1、秋收:1927.09 2、井冈山根据地创立: 第一个农村根据地 3、井冈山会师: 中国工农军——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4、意义: 领导、创建、农村根据地的开始。 1、引导学生看书,掌握秋收的时间、领导人、结果。战士像片。 2、为什么要到井冈山建立农村根据地?展示井冈山图片,导看南昌、秋收和井冈山会师图。 3、展示红军歌谣。问:这首歌谣体现了工农军的什么精神? 4、导看1929-1933年农村根据地形势图,认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读书掌握知识 看像片 小组思考讨论 展示交流 得出结论 12’ 读歌谣,思考得出结论 读图 认识的“星星之火”已造成“燎原”之势。 运 用 课 标 指导完成,方法点拨 同步探究的开放作业 小组讨论 得出结论 代表展示 10’ 反 思 完 善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何收获?(提示:学习了哪些重大事件?你有何感悟和认识?还有哪些疑惑?) 合作探究 说说自己的收获和心得 6’ 教 学 小 结 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特点,我借助多媒体播放了《南昌》的电影片段,展示了《八一军旗》,同时也请学生展示了他们课外搜集的相关资料,叙述历史故事,对学生课前的准备和绘声绘色的故事讲述给以肯定和表扬。这样既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也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营造了热烈、积极、轻松的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