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心理因素与竞赛成绩

心理因素与竞赛成绩

来源:华佗小知识
第7卷第5期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01.7 N0.5 Oct.2008 2008年l0月 Journal of Chang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 ̄' 心理因素与竞赛成绩 张俊辉 (常州工学院江苏常州213002) 摘要:就运动员心理因素对竞赛成绩的影响进行分析,了解田径运动员心理品质的状况,阐述在运动竞赛过程中运动员各 种心理因素的特点,及这些心理因素对竞赛成绩的影响。 关键词:心理因素;动机;竞赛成绩 中图分类号:G 80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34(2008)05-0088-03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Factors and Competition Results ZHANG Jun-hui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zhou 213002,China) AhI由憎醴: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influence of athletes’psychological factors upon competition results and makes research into the status of athletes’psychological characters.It also sets forth the features ofdifferent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sports compe- titions and the influence oftheses psychological factors upon competition resu ̄s. 1 :psychological factors;initiative;competition results O.引言 运动竞赛是一种特殊的体育形式,它有着如下 究心理因素对运动员竞赛成绩的影响具有重要意 义。 几个特点:①运动员尽可能取得优异的成绩;②运动 员的训练程度和训练水平比较一致;③运动员的体 力和心理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这些特点不仅影 响比赛的成绩,而且对运动员的心理也有复杂的 影响。 1.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参加常州市高校田径运动会 的运动员,从比赛的秩序册中随机抽样110名运动 员,对他们进行心理调查,了解他们是提高还是降低 了平时训练成绩。 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是良好的素 质、技术、战术以及心理品质综合作用的结果。随着 现代竞技运动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运动竞赛越来 越激烈,优异的比赛成绩的取得和比赛的胜负往往 1.2研究方法 (1)观察法和谈话法面访了教练员和运动员。 对运动员在比赛前、中、 取决于动员心理能力的强弱。人们愈来愈认识到, 现代运动竞赛不仅是运动员身体能力和技战术水平 的竞争,而且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因此,研 收稿日期:2008-09.15 后的心理状态的表现情况进行观察,并就某些问题 (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表对研究对象 作者简介:张俊辉(1962.),男,硕士,讲师,从事研究方向:体育教学研究与方法 第7卷第5期 张俊辉:心理因素与竞赛成绩 89 在比赛前、中、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揭示这些心 部动力,即参加比赛并且提高成绩的欲望和意向。 参赛动机对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也产生一定的影响。 根据参赛动机调查,结果表明:在E匕赛中提高和保持 自己的平时训练成绩的运动员中,有90.6%的参赛 动机是良好的。其具体表现为集体荣誉感强、个人 理状态对运动员竞赛成绩的影响。 2.研究结果与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有48.2%的运动员在这次比赛 中提高了自己的平时训练成绩;有26.7%的运动员 在比赛中保持了自己的平时训练成绩;有25.1%的 运动员在比赛中降低了自己的平时训练成绩。 另外,在这次田径比赛中,保持和超过平时训练 成绩的运动员中,有56.1%的运动员平时训练成绩 相对较差,难以取得前六名的成绩,他们所代表的学 校几乎没指望他们能在这次比赛中取胜;除此以外 的43.9%的运动员的平时训练成绩较好,他们所代 表的学校希望他们在运动会上充分发挥自己的平时 训练水平,为学校争光。在比赛中,降低了自己的平 时训练成绩的运动员中,有63.4%是平时训练成绩 较好的,非常有希望进人前六名,他们所代表的学校 对他们的期望很高;而另外的36.6%运动员的平时 训练成绩就较差,学校对他们取得好成绩并没抱什 么希望。 2.1心理品质分析 通过对110名参赛的运动员进行心理品质测 量,结果表明,在比赛中提高自己平时训练成绩并取 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都表现为良好的心理状态。其 具体表现为强烈的进取心和竞争性、良好的集中注 意力和对精神紧张的控制能力,善于自我暗示、鼓舞 斗志、自信心强,同时还表现为良好的情绪状态等良 好的心理品质。在竞赛中未能超过自己平时成绩的 运动员,其心理品质明显不如上述的运动员好。具 体表现为进取心和竞争性一般、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不强、自我暗示能力一般、对精神紧张的控制力一 般、排除各种干扰的能力不强,但他们的情绪状态有 91%是较好的。比赛中降低了自己平时训练成绩的 运动员中,有863%的运动员心理品质较差,其具体 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能力差、容易受外 界刺激的干扰、竞争性不强、斗志涣散、自我暗示的 能力差、自信心不强、自我调整力差、兴奋性不高等 不良的心理品质。在比赛中降低了自己平时训练成 绩的运动员中,平时训练成绩较高的有94.2%表现 为上述较差的心理品质。 2.2参赛动机的分析 运动员的参赛动机是促使运动员参加比赛的内 进取心强,在训练中刻苦训练,希望在比赛中取得好 成绩,这类运动员的人数占总测量人数的70.2%;而 另外的29.8%的运动员则参加比赛的动机不良,他 们中的86.5%降低了自己的比赛成绩,具体表现为 参加市级运动会只是由于个人的需要、社会的压力 或只是想见识一下市级运动会的情形,并未打算取 得优异成绩为学校争光。因而他们在训练中不刻 苦,这就是他们中大多数人竞赛成绩差的原因之一。 2.3赛前心理状态分析 赛前心理状态就是指运动员为参加比赛而进行 一定的准备之后,心理方面所处的状态。平时所说 的最佳竞技状态,是包括最佳技术状态、最佳机能状 态和最佳心理状态三个方面。而最佳心理状态的核 心内容是最佳情绪状态。现代运动竞赛日趋激烈, 运动员的情绪往往对竞赛成绩起着关键的作用,情 绪的稳定是技术稳定发挥的重要保证。 在这次市田径运动会的检录处,笔者观察发现 运动员在比赛前心理状态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有 的明显表现为过度的兴奋、呼吸急促、心跳过速、动 作忙乱,检录裁判两次点到他们的参赛号码时,他们 都显得无动于衷,有的甚至出现不耐烦,抵触教练的 指导;也有一些运动员显得意志消沉、情绪低落、一 声不吭、反应迟钝;有的则表现为浮躁、不冷静,看起 来比较兴奋,但通过谈话发现他们的内心比较空虚; 有的则表现为精神饱满,精力充沛且注意力集中,动 作协调。把运动员的这些赛前心理状态的表现归纳 起来分为以下四种:赛前过分激动状态;赛前冷漠状 态;赛前盲目自信状态;最佳战斗状态。 通过运动员赛前状态的调查统计表明:处于前 三种赛前心理状态的运动员占总调查人数的 62.4%,处于第四种赛前心理状态的运动员占 37.6%。在比赛中提高了自己的平时训练成绩的运 动员中,有86.1%人数处予第四种赛前心理状态。 同样,在比赛中没有提高和降低自己的平时训练成 绩的运动员中,有84.4%处于前三种赛前心理状态。 2.4 比赛中心理状态的分析 在这次田径运动会的比赛中,笔者观察发现有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10月 少数运动员肌肉发抖、面红耳赤、动作僵硬、大量出 汗、语言不清;而又有一些运动员显得精神饱满、热 情洋溢、肌肉放松有弹性、动作准确协调。对于这些 现象,前者是运动员在比赛中过度紧张引起的;后者 是因为比赛经验丰富、自我控制力强、自信心强,并 且善于自我暗示。 通过对运动员在比赛中心理状态的调查,发现 76.2%的运动员在比赛中自信心强,62%的运动员 具有良好的意志力,56.5%的运动员自我控制能力 较好,64.1%的运动员情绪比较稳定,而这些运动员 中的83.2%都发挥出或超过自己的平时训练水平; 调查结果还表明:在比赛中降低了自己的平时训练 成绩的运动员,有71.4%自信心弱,66.1%自我控制 力差,54.4%对比赛产生恐惧感,61.6%的运动员情 绪不稳定。 2.5 比赛后心理状态的分析 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成功和失败,会造成运动员 在比赛后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活动,并伴随着各种 情绪体验。根据运动心理学的理论,对运动员在赛 后的心理状态的几种典型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一般来说,无论是比赛的成功者或失败者,其情 绪体验都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比赛成功者的积极情绪体验为:对胜利充满自 豪感,对所获得的成绩产生一种满足感,并希望继续 参加比赛,取得更好的成绩;消极情绪体验为:骄傲 自满,对自己的估价过高,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 足,对今后的训练和比赛漠不关心,不愿付出更大的 努力,盲目自信。 比赛失败者的积极情绪体验表现为:发现自己 的缺点和不足,并想方设法去克服,渴望尽快提高自 己的运动技术水平,争取下次比赛中取得成功,因此 决心继续进行艰苦的训练;消极情绪体验表现为:情 绪消沉,无精打采,体力衰竭丧失信心,认为比赛毫 无趣味,甚至于再也不想从事这项运动。 通过对运动员比赛后心理状态的调查,结果显 示表明:在比赛中发挥出自己平时训练成绩并取得 前六名的运动员中,有67.8%在比赛后表现出积极 的情绪体验状态,有32.2%表现出消极的情绪体验 状态;而未能发挥出自己平时训练成绩并且也未能 取得前六名的运动中,有71.0%表现出积极的情绪 体验状态,除此以外的28.9%表现出消极的情绪体 验状态。 2.6综合心理因素分析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心理品质、赛前心理状态和 比赛中心理状态与竞赛成绩呈高相关;参赛动机与 竞赛成绩呈中相关;赛后心理状态与竞赛成绩呈低 相关。 3.结论 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的运动员在比赛中都提高 或保持了自己的平时训练成绩;而在比赛中降低了 自己平时训练成绩的运动员中有86.3%心理品质 较差。 具有良好的参赛动机的运动员中,有82.1%提 高或发挥出自己的平时训练成绩。 具有良好的赛前心理状态和良好的赛中心理状 态的运动员,大多数在比赛时提高或发挥出自己的 平时训练成绩。 在诸多心理因素中,赛中心理状态、赛前心理状 态和心理品质对竞赛成绩的影响最大,参赛动机对 竞赛成绩也有较大的影响。 4.建议 对运动员的参赛动机,领队和教练员要做到心 里有数,努力激发他们具有良好的参赛时机,同时纠 正少数运动员的不良参赛动机。 教练员在指导运动队训练时,不但要重视技术、 战术、身体素质的训练和提高,还要重视运动员心理 品质的提高,以便运动员在比赛中充分发挥水平、挖 掘潜力。 教练员要注意学习运动心理学的理论,指导运 动员的心理训练,掌握如何解决或纠正不良心理因 素的方法,保障运动员在比赛中发挥技术水平,取得 好成绩。 参考文献: [1]王则珊.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M].北京:北 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5 [2]周登嵩.体育科研概论[M].北京:北京体育 大学出版社,1995 [3]邢文华,李晋裕等.体育测量与评价[M].北 京: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