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邱发林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信息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33)
[摘 要]就高素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进行研究,提出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实施岗位能力教育为本位,以实践技能培养为主线,突出实践教学,促进产学结合,培养双师队伍,改进考核方式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技术, 人才培养模式,工学结合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紧缺已成为云南振兴经济的一大障碍。如今平面设计、网页设计、动画设计、音视频设计等人才是就业市场上的主要岗位,而这类职位用人需求大且门槛较低,职位要求看上去大同小异,都是要求设计类专业,大专以上学历,有工作经验,熟悉各类设计软件。针对我校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相对比较差,以编程为主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把改革的重心放在实践设计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上。因此,确定应用型设计人才作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主要人才培养方向。由于目前我国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课程设置存在不足,专业特色不突出;办学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与岗位要求脱节;师资力量不足等突出问题,如何培养高素质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成为当前我们必须思考的重要问题,因此,就高素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构建进行研究,提出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以实施岗位能力教育为本位,以理论与实践技能培养为主线,突出实践教学,促进产学结合,大力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性复合型人才。
一、以就业为导向,按市场需求进行专业定位,培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
根据市场调研和单位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专业能力的要求,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主要定位在5个核心岗位(平面设计师、动画设计师、影视编辑员、网站设计师和IT产品营销师),3个相关岗位(文秘、排版技术员和程序员)的培养目标,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业务范围明细
业务范围 职业岗位 工作内容 职业行动领域 企业、机关、学校、医院、的资料收集与处理 文秘 (相关岗位) (1)办公软件使用 (1)办公自动化软件使用 (2)工具软件使用 (2)各种工具软件应用 (3)信息检索与网络应用 (1)专业排版软件使用 (2)文字校对 (1)专业排版软件使用 印刷、出版行业排版 排版技术员(相关岗业务范围 职业岗位 位) 工作内容 职业行动领域 (2)文学知识运用 电视台、庆典公司、各单位宣传部门影视编缉 平面设计公司广告设计、美工设计 动漫制作公司动画制作 影视编辑员(核心岗位) 美工、平面设计师(核心岗位) 动画设计师(核心岗位) (1)影视剪辑 (2)特效合成 (1)影视剪辑 (2)特效合成 (1)使图像处理软件设计(1)平面设计软件的开发 使用 (3)进行颜色搭配与处理 (2)美术知识运用 使用三维动画软件进行动画设计 三维动画软件的使用 企业、机关、学校、医院、电(1)商业策划 子商务网站等信网站设计师、网站维(2)网站设计 息中心、数据中 (3)网页制作 心、网络中心的护技术员(核心岗位)(4)网站维护 网站设计开和网站维护 国有与私营企业、机关、学校、医院、外包软件企业软件公司等信息技术中心、软件开发部门软件设计与开发 (1)网页设计制作 (2)网页开发和维护语言使用 (3)网站建立维护 程序员 (相关岗位) (1)运用Java、C#、C++等工具开发中小型数据库应用管理系统 (2)运用Java、C#、C++等工具开发中小型开发商业软件 (1)UML建模 (2)SQL 数据库 (3)设计C/S程序编程 (4)B/S程序编程 (5)中间件技术应用 计算机软、硬件IT产品营销师(核心公司IT产品销售 岗位) (1)向客户阐述IT产品的功能和特点 (3)编写销售策划书 (4)解决客户使用IT产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IT产品营销 (2)指定IT产品的技术支持 (3)软、硬件升级维护 (4)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二、根据专业培养定位,建立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五大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要改变传统学科型的课程模式,根据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设置课程,突出五大核心能力的培养,构建模块化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即将所有专业课程分为五大模块:平面设计课程、动画设计课程、影视编辑课程、网站设计课程、IT产品营销课程。
平面设计课程:色彩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和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等。 动画设计课程:Maya动画设计与制作、Flash动画设计与制作和3D MAX动画设计与制作等。
影视编辑课程:摄影摄像技术、Premiere音视频处理技术和After Effects影视特效合成技术等。
网站设计课程:计算机网络基础、组网与维护、网页设计与制作和动态网页技术及网站建设等。
IT产品营销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和IT市场营销等。 三、以实践教学为核心,实施分段教学的新培养模式
在以往的教学中,每门课程都是从开学到学期结束,导致学生边学边忘,到最后还是不能很好地做出作品。根据设计类课程特点,把每个学期分为4个短学期,每段5个星期,每个短学期只安排两门左右的课程,集中进行教学。在这5个星期内,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谈化理论教学,强化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完成作品为目标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四、建立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践教学 1、积极实施“双证书”制度。
使毕业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至少获得一种以上职业资格证书。要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课程标准相衔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顺利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并学到相应的技能。
2、通过各个实践环节的改进和加强来实现和保证。 如课程设计与毕业设计,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根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育的特点,加强过程监控,突出学生实践能力、职业能力的养成和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
3、大力搞好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建设好、管理好一批规模适中、功能全面、现代化水平较高的实习实训基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实践性十分突出,如果没有一定规模和层次的实习实训基地,无法达到人才培养的预定目标。努力把实习实训基地打造成平台化、产业化、高新技术化,并且还要求建立一套详细的评估细则和实施方案。
五、建立“双师型”师资队伍,为职业能力教育提供保障 强化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在于打造一支既能熟练教授本专业知识,又具备较强实践技能和实践技能指导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这是以实施岗位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师资队伍提出的客观要求。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多年来一贯坚持和提倡的做法。但在师资队伍中存在的实践能力参差不齐、整体水平相对较弱的状况也比较突出。打造一支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是办好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保证,也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要建立专业教师实践培训制度,安排教师定期到企业和相关用人单位进行顶岗锻炼和岗位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实践教学能力;二是要注重从企事业单位或科研单位引进既有工作经验,又有扎实理论基础的专业技术人员充实师资队伍,增加“双师型”比例;三是要积极聘请龙头企业中高级技术人员等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作为学校师资队伍的补充,形成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这是
一项改变学校教师结构,适应人才培养和专业变化需要,加强学校与企业联系的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任务。
六、完善考核制度,适应新时期高职教育要求
在考核模式上,突出实践教学的考核要求。以项目或者作品考核代替笔试。“高分低能”是我国课程教学长期存在的问题,学生通常只要到期末临时突击背书便可混过考试。对一些操作性强的课程,抛弃传统的笔试考核,以自由发挥创作为主,提供的主题和素材,由学生创造性地设计,教师则根据学生设计的作品在宣传主题、创意、作品构成和视觉效果等几个部分进行评分。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必须在设计上花很多时间和精力,通过作品设计又可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必和主动性,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保证教学效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根据课程的设置安排设计作品展,将平时学生自由创作设计的作品进行展示。这种以成果汇报(作品展览)方式进行的考核,促进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并且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计算机类设计大赛。
七、小结
通过多年对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在今后的人才培养中必需继续以就业为导向,以实施岗位能力教育为本位,以实践技能培养为主线,突出实践教学,促进产学结合,培养双师队伍,为IT行业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严志嘉,秦学礼.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协作式工学结合模式的研究[J]. 计算机时代, 2010, (06) .
[2] 蔡敏华. 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分阶段螺旋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职业技术教育, 2010, (20) .
[3] 周爱霞,唐靖. 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 教育与职业, 2009, (29) .
[4] 梁西陈. 双证结合的高职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 职业技术教育, 2010, (17) .
[5] 潘洪涛.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实践[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0, (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