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施工现场管理质量控制
摘要:本文针对县乡公路施工中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指出了现场施工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高效的保证了建设质量、施工工期及效益。
关键词:公路施工;现场管理;质量控制
1现场施工是关键中的关键
1. 1加强对原材料的控制与检测
工程材料由项目经理亲自抓,所有原材料进场前一律经过取样检验,必须由试验工程师签字后方可进场,进料过程中随时抽检。拌合场所进砂石料时严格分类堆放,并备有苫布覆盖。通过试验检测,能充分利用当地出产的材料,便于就地取材。例如:建设地点的粗粒土、基层稳定土用砂砾、砌筑用中粗砂和沥青级配用碎石、水泥混凝土配合比须先试验合格后选用。施工过程中,应借助试验检测手段,严格把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1)路用材料质量的控制。对于工程所需原材料(如,填料、砂、石、水泥等) ,均应按有关试验检测规程、技术规定进行检验。另外,对各种原材料除了要进行常规试验以外,有时还要进行一些必要的非常规试验,以确定该材料是否真正满足施工技术要求。在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向监理单位完整提供所使用材料的试验报告、出厂证明或质量证明书、合格证等资料,尤其是沥青必须每车检查针入度、延度、软化点。
(2)施工控制参数的确定。施工控制参数通常是指一些能够指导施工、控制施工质量的关键数据(例如,填土最佳含水和最大干密度、水泥砼面配合比、碎石和砂砾技术性能等参数) ,这些参数确定的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工程质量。
(3)现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的控制主要包括施工单位自检、监理抽检、监督等环节。对于施工方,要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试验检测制度,专人负责,专职质检,坚持“自检”制度;对于监理方,要坚持以试验检测数据为依据,严把试验检测关,禁止盲目凭经验施工,要防患于未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通过试验段施工,可以初步掌握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主要技术参数、施工进度、机械组合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协调情况,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环节。试验段施工之前要编制施工计划,明确施工方法、技术要求、试验检测内容以及达到的质量标准。施工中发现问题应及时调整,做好记录、分析、总结,为大面积施工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1. 2合理配置施工资源
(1)根据进度计划、质量要求和机械的生产能力选择主导机械,并留有适当的余量。
(2)全套机械的生产能力是由其中生产能力最小的机械决定的,因此,加强机械的统一调配,始终保持机械的最佳组合,提高机械的使用率。
(3) 操作手要服从管理人员安排,又要结合本机情况视情作业;操作手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随时观察设备的动态状况,及时排除各种隐患,杜绝因油水等问题影响正常运转;操作手要严格执行机械保养制度,避免过时保养,使机械保持良好的状态,对利用率高、易损坏、易出事故的设备应做好跟踪诊断,变事后修理为预防性修理。机械发生异常现象时应立即停机检查,并及时汇报给领导,以便迅速组织维修人员进行现场抢修;机械的易损坏件应做好储备,避免因构件周期过长影响公路工程施工。
1. 3现场施工质量控制
工程质量是公路建设永恒的主题,而现场施工是工程质量的核心。坚持开工前进行技术交底,在各分项工程开工前,由技术负责人向工长及施工人员、机械人员进行技术交底,详细讲述施工工艺、施工方案、技术标准及质量保证措施,使所有施工人员做到底码清楚;坚持现场办人员和监理旁站施工;加强对施工工艺操作过程的控制与检测,制定工序间的交接验收办法。如,路基和底层压路机的碾压先从两边向中间碾压,碾压变数的控制,碾压过程中是否开震动。如,水泥稳定土基层铺筑时水泥滴定试验至少每天做一次,掌握虚铺厚度分层填料压实,铺筑完成后及时的洒水养生至龄期,对完成后的路段7d后,对其段进行钻心取样,压实块的抗压强度试验检测,符合要求的认真清扫,铺撒透层油并浮砂保护;水泥稳定土基层弯沉和压实度不符合要求的进行处理,合格后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如,在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根据规范要求,在拌和站和摊铺现场设专人负责沥青混合料质量,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出料温度、摊铺温度和油石比。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碾压完成后,按规范要求对其各项技术指标进行检测,尤其是现场对面层平整度、厚度和路拱的检测并及时填写各项检测记录和原始记录。如,培路肩的夯实,砂砾铺层保护。如,排水中边沟伸缩缝是否是通缝,间距是否符合要求。
2重点治理质量通病
公路工程中的质量通病有:桥头涵顶跳车,路基不均匀沉降,路面平整度差等。加强现场质量管理,要以治理质量通病为突破口,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彻底处理软弱路基,确保路基整体稳定。
路基不均匀沉降会导致路面开裂、路基失稳,危及行车安全。主要原因是路基未充分压实。为此,现场质量控制要抓好地表清淤和路基分层填筑及压实;在路基填挖方交界处、施工分段接头等非连续地段要作为质量控制的关键点加强控制。
(2)认真处理路基与桥涵接头,防止桥头涵顶跳车。桥涵与路基施工往往不能同步进行,在路基与桥涵之间形成接头,若施工质量控制不好就会造成跳车,一般设置桥头搭板,铺设土工隔栅或土工布,改换填料等,这些措施如果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合理的施工工艺保证,仍然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因此,现场管理的重点是确保碾压到位,压实度符合质量标准。
(3)严格控制路线的线型与标高。纵横坡不适、平整度差等直接影响公路的外观质量和使用品质,影响服务对象的舒适度,故这些问题要从路基开始层层检查验收,达不到要求及时返工,谨防积重难返。
(4)确保构造物的内在和外观质量。公路是暴露在野外的线形结构物,既要满足行车要求,又要与周围的景观相协调,满足行人的视觉要求,为此,要达到内在质量与外观质量的统一。满足结构物的内在质量,必须控制关键材料、关键工序、关键工艺;满足结构物的外观质量,必须做到工艺精细、线条分明、线型顺适、层次清晰。
3强化资金管理
严禁分包转包;严禁材料与工程费捆起来结算支付;严禁将资金转移挪做他用,做到专款专用;严格履行计量支付手续,杜绝透支、空结现象。拨付工程款严格执行计量人签认制,即施工单位制表人、财务负责人、承包人签字—驻地监理工程师审核签认—监理负责人签认—现场办人员签字—项目负责人签认—业主代表审核签认—财务支付。其中最重要的是现场办人员的签字,管理工程就是管理资金,否则现场办形同虚设,毫无意义。
4项目文档管理
建立健全工程资料的规章制度,规范工程项目文件资料的真实和有效,必须落实到施工的全过程。在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真实记录单项工程、单位工程项目全过程,完整、真实的各类档案资料是鉴定建设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尤其施工日志的编写) ,也是每个项目法人单位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指定一名档案资料管理联络员,负责工程文件的收集整理工作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