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装配工艺设计实验

装配工艺设计实验

来源:华佗小知识


《装配工艺设计实验》

Assembly process design experiments

实验报告

院系名称: 商学院 实验班级: 11物流管理2班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日 期:2013 — 2014年第一学期

武夷学院实验报告

课程名项目名生产运营管理 装配工艺设计实验 称 称: 专班姓名 物流管理 2班 业 级 一、实验目的 学时 学号 成绩 1、通过装配工艺设计实验,掌握装配流程程序分析的方法,掌握绘制流程图的方法; 2、通过流程分析,掌握紧前工序的处理方法; 3、学会用“5W1H”方法提问技术发掘问题,用“ECRS“原则改进流程。 二、实验要求 1、根据玩具小车的组装流程,确定玩具小车装配流程; 2、分解装配作业任务,确定紧前关系; 3、用“5W1H”方法发掘装配流程中存在的问题,用“ECRS“原则改进装配流程; 4、通过秒表发进行装配工艺时间研究,确定标准作业时间。 三、实验内容 1、工艺流程图 根据原代说明书,以及之前熟悉过的组装过程完成了下面的工艺流程图。(由于是初步绘制的,中间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 所有车轮加皮 放马达 6 8 两个转向轮 24 车轮加轴加圈 8 放齿轮 2 后轮加齿轮组装 14 加后左轮 4 加盖 4 前轮加齿轮组装 7 加左前轮 4 连杆轴 3 安装马达 5 放开关 4 开关片加盖 电池盖 10 2 龙头凤尾安装 24 上下组装 7 如何确定标准作业:标准作业是以人的动作为中心、以没有浪费的操作顺序有效地进行生产的作业方法。它由节拍时间、作业顺序、标准手持三要素组成。 ① 节拍时间,是指应该用多长时间、即几分几秒生产一个或一件产品的目标时间值。 ② 作业顺序,作业者能够效率最好地生产合格品的生产作业顺序。它是实现高效率的重要保证。 ③ 标准手持,能够让标准作业顺利进行的最少的中间在制品数量。 2、装配作业任务及操作时间、紧前关系表、紧前关系图 工序 工序内容 紧前工序 0 四驱车 工时 104" 1 2 3 4 5 6 7 组装马达(放 马达) 所有车轮安装 两个转向轮 12" 4" 20" 6" 8" 8" 14" 组装马达(放1 齿轮) 车轮加轴加圈 2 组装马达(加4 盖) 前、后轮加齿5 轮组装,加前、后左轮 连杆轴 7 安装马达 放开关 开关片加盖 电池盖 8 9 10 11 8 9 10 11 12 13 14 4" 10" 3" 3" 5" 20" 13" 龙头凤尾安装 12 上下组装 13 四驱车紧前工序表 1 4 6 0 2 5 7 8 9 10 11 12 13 14 3 紧前关系工序图 下面是装好的及部分组装图: 整车效果图 底盘 前轮安装图 马达安装效果图 后轮安装图 车面组装图 3、在实验中每一个装配任务的作业时间是如何确定的?都考虑到了什么影响因素?经过实验检验,所确定的时间是否合理?是否对实验结果造成了影响? 3.1在实验中每一个装配任务的作业时间是如何确定的? 在实验中每一个装配任务的作业时间是根据操作条件、熟练程度、作业方法、劳动强度与速度以及质量标准等。 (1)、操作条件:工作条件及环境条件都符合作业内容要求并且不易于引起疲劳的条件,如女工搬运重量不超过4.5公斤 (2)、熟练程度:大多数普通中等偏上水平作业者的熟练度,作业者要了解流程,懂得机器和工具的操作和使用 (3)、作业方法:作业标准规定的方法 (4)、劳动强大和速度:适合大多数普通作业者的强度与速度。如21秒走完30米的空走速度 (5)、以产品的质量为准,基本原则,是操作者通过自检和互检完成 3.2都考虑到了什么影响因素? 在确定装配作业时间,都考虑到了生产节拍、工艺程序和流程、时间定额、移动距离、作业顺序、标准手持等因素。 3.3经过实验检验,所确定的时间是否合理?是否对实验结果造成了影响? 众所周知,由于我们的熟练程度、环境条件、作业方法等因素的影响,我们所确定的时间是不大合理的。这导致了生产时间加长,效率低下、浪费了时间,为此,我们进行了一定的改进: (1)、平时有时间就到实验室多练习组装,提高自己的熟练程度 (2)、改善作业方法 (3)、加强团队合作 四、实验总结(体会和感受) (1)实验中的收获 1)对书本知识的学习 实验本身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课本内的知识。但是我们以前做的实验,基本上是课前没有准备,实验课上按照老师演示的步骤做下来,处理数据又是模仿几位学习成绩好的,有的实验甚至是只由本组的一个人完成。这样的情况使得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根本没有在实验中得到锻炼。本次实验,过程中需要反复的查书,有些部分需要自主学习。要知道,大学生上课的听课效率其实很低,课后复习也十分的少。而这样的实验,老师不会给你现场指导,遇到问题逼着你不得不仔细看书。就以实验装配图的测定为例,我们就需要反复查阅书本,并且反复运用,也就熟练的掌握了。 2)团队合作 以前的实验虽然也有过分组,但是合作的元素依然很少。而本次实验,从时间的协调、任务的分工、方案的设计均由大家共同完成,尤其是存在彼此不协调的时候,如何处理这些问题锻炼了我们的团队协作能力,这对以后的工作十分有益。这在以前的实验是做不到的,时间是规定死的,方案是老师设计好的,也就是任务分工可能还需要协调一下(但多数情况下基本是由一两个同学自己承担了)。 3)时间概念 以往的实验在安排好的时间段做好后,就是在实验报告上交的截止时间前把报告赶出来就好,没有什么时间概念。此次实验则不同,整个实验进度都有自己掌握,如何避免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实验中遇到瓶颈、学校突然开展活动等等),保证在最后日期完成实验都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之内。在时间协调上,因为实验贯穿整个课程,最开始的时候,平时上课也惦记着实验,这样课没有上好,实验也没有进展,直到后来才适应了这种情况,学会了“专项任务”与日常学习生活合理的协调。我想这对以后的工作也是有意的。 4)不同的实验方法 中国学生从小做实验就是按部就班的根据老师讲的和实验指导书中所介绍的做实验,仅仅有限的培养了动手能力,但是对于学生思考问题、探索未知方面少有培养。这次试验虽然也有老师的指导,但是与以前实验老师一步一步讲给你不同,仅仅是告诉我们大的方向;此外没有实验指导书和前人经验,几乎所有步骤都是自己查书、探讨、反复来自己确定的。这就和以后的工作情况比较相似,你的上司只给你下达任务,不会太多的给你其他任何指导。其实这也是我们大学生面临的重要问题——没有模版就很难完成任务,并且总是希望实验做出的结果是标准的、正确的答案。总结 综合来讲,实验过程中我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很大增强,基本顺利的完成了实验任务。但由于之前没做过之类的,如上文所说,遇到了许多问题,装配作业任务及操作时间以及作业时间是如何确定的都没做好,如果下一届的学生也做此类实验,相信只要协调的好,实验效果会更加明显。这里要特别要强调的是,学生的实验不要只看结果。即使是实验最后失败了,但只要同学经过了自己认真的努力就应当是成功的,这要比应付以前的那种实验更有益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