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卷第2期 2018年4月 潍坊学院学报 Journal of Weifang University V01.18 NO.2 Apr.2018 新工科背景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曹淑华,林翠花 (潍坊学院,山东潍坊261061) 摘 要:本文结合地方高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育实际,以培养具有较强行业背景知识、工程实践能力、 胜任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从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了我校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为化工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工科;化学工程与工艺;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卜4288(2018)02—008卜03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得以普及,同时,社会对应用型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开始转变,不但要 求毕业生具有相应的理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工程意识、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等,要求学生 成为高素质复合型工程人才u0】。当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凸显,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毕业生不能及 时就业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所学知识与社会职业的需求不一致,专业设置及培养目标不尽合理,从而 导致供求错位,人力资源的结构性矛盾十分明显,这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紧迫而现实的任务。 为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创新,2017年2月18日,教育部在复旦大学召开了高等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 并形成了“复旦共识”【3 ;同年4月8日,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了新工科建设研讨会,形成了新工科建 设行动路线(“天大行动”)【4】。潍坊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主动适应地方经济 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要求,把握行业人才需求方向,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形成自 己的办学特色。 1根据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确定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 根据潍坊学院“应用型高校”的办学定位,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的要求、 岗位需求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强化实践和应用能力、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加强工程素质教育,建立了 化工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1.1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科交叉及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突出以“海洋化工、石油化工、能源化工、医药化工、精细化工”为主的生产工艺、 化工设计及应用知识的培养,注重现代化工基本专业素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始终坚持把学生 培养成为具有较强行业背景知识、工程实践能力、胜任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培养 目标。 1.2改革创新,形成以创新实践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紧密依托潍坊的区位优势、海水资源优势及化工行业优势办学,密切结合及服务 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深入推进以专业教育、创新实践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效 收稿日期:2017-12-20 作者简介:潍坊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6YJ005) 作者简介:曹淑华(1973-),女,山东寿光人,潍坊学院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绿色 化学与工程。 一81— 潍坊学院学报 2018年4月 构建了“3平台+3模块”(即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专业基础、专业主干、 专业拓展)教学课程体系;探索形成了“2+1+1”(即2年通识和学科基础教育+1年专业培养+1年创新实践) 分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校企、校地、校际联合办学的新路子,采用“校企协同育人,分段实施” 和科研促进教学等手段,形成了“基础实验一专业实验一综合创新实验+开放实践”的“3+1”的实践育 人模式。 2以综合素质及工程实践能力为主线,构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课程体系 2.1加强通识教育,使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 在通识教育中,对大学英语、大学IT等课程进行改革。大学英语实施分类、分级教学。加强马克思 主义理论和实践教育。为提高学生对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增加专业通识课程《化工导 论》,使学生能够尽早接触专业知识,也对自己将来从事的行业方向做到心中有数,激起学生对化工的热 爱和专业的兴趣。压缩必修课学时,增加选修课学时,增加学生的自主权;加强国学素养教育,培养学生 的政治素质、人文素质、道德素质。 2.2调整课程结构,构建特色鲜明的专业教育课程体系 在专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构建了专业基础一专业主干一专业拓展课程体系,其中,专业基础和专业主 干为必修课程,专业拓展模块为选修课程,供学生自主选择,有利于学生多元发展。根据社会的发展和需 求及时调整、补充授课内容,例如,增加化工流程模拟软件实训、化工技术经济、化工仿真等课程。同时, 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调整专业方向,开设卤水资源化工工艺模块,以适应当地卤水资源丰富, 盐化工发展迅速的特点。 2.3注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是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本专业在近几年的改革和建设中 取得显著成效的特色领域。实践环节中,设置了认识实习、化工仿真训练、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工程训 练项目以企业为主导的教学模块【6,与学校教学环节中的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工工艺课程设计、化工原 6]理实验、化工专业实验等项目相结合,循序渐进的教给学生化学工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结合专业特点和 人才培养要求,加强实验、课程设计和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实践教学学时数达 34.1%。 2.4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大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每年都会派出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大赛,例如:山东省教育厅主办的大学生化工 过程实验技能竞赛;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工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化工教育协会组织的全国大学生化 工实验大赛;中国化工学会、中国化工教育协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主 办的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大赛等。通过这些比赛,进一步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了 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更重要的是在竞赛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工艺设计理念,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进 行系统的综合运用和提升,为学生将来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采用“引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科专业建设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教师主动适应这样的变化,形成了一支专业水平高,工程实践能力强的教师队伍。 3.1建设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通过积极引进和内部培养等方式,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老中青教师的比例结构达到了3:3:5.学历方面, 博士学历的教师占72%以上,青年教师博士占比达到100%;同时,注重引进国内外重点大学毕业的博士, 充分融合各重点高校的办学特色及科研方向。 3.2加强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通过到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每年都会选拔1—2名教师到 企业挂职锻炼,担任企业的高级工程师或企业高管,参与企业的生产管理和科研工作,与企业工程技术人 员一起解决企业生产难题,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参加行业协会组织的培训班,提高教师的工程设计 一82— 第2期 曾淑华,林翠花:新工科背景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能力,中国化工协会等行业协会经常会聘请各大设计院的高级工程师,讲解目前常用的设计软件及设计 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每年都会派出教师参加培训,提高教师的工程设计能力。 4结束语 培养具有较强行业背景知识、工程实践能力、胜任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学 生具有宽广的知识面,注重学科交叉和渗透,采用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突出学 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更好的主动适应地方 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申延明,刘东斌,樊丽辉,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1】J】.化工高等教育,2014,3:1.3. [2]蒋赣.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改革[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l,12:216.218. 【3】胡波,冯辉,韩伟力,等.加快新工科建设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创新~“综合性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战略研讨会 综述[J].复旦{。 育论坛,2017,15(2):20-27. [4】陈悦.挑战与应对:新工科背景下工程实践教育的思考[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4):89.91. 【5】高利斌,王红斌,刘天成,等.以就业为导向构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大学教育,2016,5:98.1(I¨ 【6]朱岩,张光旭,马定桂,等.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9探索[J】.化工高等教育,2013,4:1.3. (责任编辑:肖恩忠) 一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