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者强,⾃强者胜。现在的⼈很喜欢讨论“格局”这个问题,往往更愿意给⾃⼰许下美好的“⼤格局”愿望。不同的⼈,在同⼀时间内所做的事情以及事情的结果不⼀样,所以不同的⼈,格局便会不⼀样。 “格局”也可以认为是⼀个⼈对事物所处的位置及未来的变化的认知程度,但有句话说得很好:志向远⼤不⼀定格局⼤。 何以理解呢,⽬标定得过⼤,期望就过⾼,就会发现⾃⼰的能⼒在格局⾯前变得渺⼩,想致⼒于远⼤的志愿,却不知从何做起,只恨微薄之⼒⽆法成全内⼼满腔抱负,各种潜能有待开发,需要⾃我了解的地⽅就更多了,不⾜之处愈多,⾃胜之路便会愈发艰难。 “胜任者有⼒”在战胜对⼿上,只能证明在某些能⼒上⽐对⼿更胜⼀筹,⼀定不要把⾃信变成⾃负,“⼈⽆完⼈”是说给每⼀个⼈听的道理。 所谓“⾃胜”,要克服⾃⾝的弱点和局限,要战胜⾃⾝的⾃矜、⾃伐、⾃骄、⾃卑、躁动、患得患失,才能变得刚强。 ⼀⽇⼦夏去拜访曾⼦,曾⼦见⾯就说:“⽼兄,⼏年不见,发福了。” ⼦夏回答说:“我⾃⼰战胜了⾃⼰,所以长胖了。”曾⼦⼤惑不解。⼦夏说:“以前读到描写⾼风亮节的就⾮常敬仰,出门看到别⼈享受荣华富贵⼜很羡慕,既想做⼀个品⾏⾼尚的君⼦,⼜想贪图眼前的利禄富贵。这两种⼒量在⼼⾥相持不下,长期不分胜负,所以⼈越来越消瘦。现在圣贤的道德战胜了享受的要求,崇⾼镇住了卑劣,见到别⼈⼤把⼤把花钱也不眼红,⼼⾥感到⾮常平静,⽣活清贫也很快乐,这样下去怎么会不胖呢?” 当然⼦夏可能是⽤了⼀个很幽默的⽐喻,讲述了⾃胜的经过,在⼦夏的⼈⽣格局⾥,既想品⾏⾼尚,⼜想贪图富贵,贪念就是⼦夏的弱点,在⽭盾⼼理的作⽤下承受着巨⼤的压⼒,他克制了贪图富贵的念头,变得崇⾼,不再受贪念的控制,解脱了,便是⼀种⾃胜。 “不战⽽屈⼈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兵法认为是以武⼒战胜别⼈不为上策,不战⽽胜,才是⾼明。不战⽽胜的前提是,有⾜够的能⼒和⽓场让对⼿闻风丧胆,能⼒和⽓场的形成,只能战胜⾃我,不断完善⾃我,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态。 只有那些善于战胜⾃⼰⼼理弱点障碍,充分发挥⾃⼰优势取得胜利的⾃胜者,才是真正的强者。⾃胜先强⼼,⽅能刚强不摧。—— 红尘静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