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上市后再评价-呼“冈"唤“雨” 角色、企业责任、科学方法的抉择 编者按:药品上市后再评价,是指根据医药学的最新学术水平,从药理学、药学、临床医学、药 物流行病学、药物经济学及药物等方面,对已批准上市的药品在社会人群中的疗效、安全性等是否 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原则做出科学评价的活动。目前,欧美许多发达国家已将药品上市后 的再评价作为药品上市后监管的重要内容。随着再评价工作的逐步推进,生物医药的研发、生产、流通 都进入了更加高效的发展阶段。 中国现阶段药品上市后的再评价工作现状如何,本刊从职能部门到企业再到专家,分别进行 了采访、约稿,阐述各方观点,观察行业动态。 做好现阶段再评价工作,进一步完善法规 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杜晓曦副主任 ■本r1】 ,孙玲 2 0 1 0年,是中国大力 实施医疗卫生改革启动的元 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 各项监管工作在落实医改任务当 中得以深化和加强。药品评价中 心负责全国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和上市后药品再评价工作,今年 的重点工作中包括按照医 改工作通知的要求,在今年年底 建立健全地市级药品不良反应监 测体系。 记者从药品评价中心获悉,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年初 开始向各个省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杜晓曦:谈到药品再评价工 作开展的意义,要从药品上市后 再评价的起因和作用谈起。药品 上市后再评价的起因多种多样, 其中最常见的是在药品上市后发 现了非预期的严重不良反应,以 及补充完善上市前的疗效和安全 性信息。再评价与上市前的评价 的核心内容不变,是对药物风险 效益的评价。通过再评价了解药 品在广泛使用情况下的安全性和 有效性,提升产品的安全性、有 l杜晓■简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专业毕业 90年 效性,例如长期用药以及合并用 药等情况,这些与上市前的临床 试验中有针对性地与目标人群展 开的评价疗效是不同的。在我看 下发问卷,从人员配置、办公情 况、信息化管理情况等,对全国 药品评价工作做了全面细致的清 查与了解,省级药品不良反应监 测机构已经全部建立,但是建设 水平存在差异。地市级药品不良 代初到日本近畿大学植物化学研究室进 修;曾就职于中日友好医院药剂科,完成 医院制剂的配制和检验工作:参与北京临 床药学药研究所植物化学室的中药质量评 价方法的研究。 来,药品和其他产品一样也有生 命周期,我们通过再评价工作淘 汰落后以及安全性差的产品,提 升优质产品的质量,这对行业发 1 993年 ̄_2009年初任职于卫生部药品 审评中心(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 品审评中心),先后担任药学专业审评员 反应监测机构尚未健全。通过药 品不良反应监测发现风险信号, 在评价的基础上采取风险控制措 和项目负责人、仿制药室主任、任审评一 部、审评二部;2006年1月任中 心副主任,主要承担中药新药、仿制药、 进口药的技术审评工作。 2009年2月到目前,就任国家药品不 良反应监测中心暨药品评价中心副主任, 主持工作并分管药品、医疗器械的不良反 展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目前,中国上市后的再评价 工作属于风险管理的范畴。上市 后的再评价工作现阶段是由 与药物生产企业共同来完成。药 品上市前的临床研究存在着局限 施,是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的有效 途径。 《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 理》:请您从药品评价中心的角度 谈谈,药品上市后的再评价工作对 中国医药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应监测和上市后的再评价。 性,临床试验病例数较少、研究 时间短、观察期相应短、试验对 象范围窄、试验目的单纯。药品 上市前的临床试验的观察指标只 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l 2010.08 23 囤 限于试验所规定内容,一些需要 批,促进临床药学和药物流行病学 较长时间应用才能发现或迟发的 的研究,对创新药品的研究与开发 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更多 起到很大作用,还有利于加强药品 人群应用的有效性等均未能及时 市场管理。 发现:药品上市后在临床应用过 程中,通过对其再评价,才能渐 《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 渐完善。 理》:从药品监管部门的角度来 药品不良反应是所有药品 考虑,您认为目前中国制药企业 所特有的性质,这一性质使药品 对现行的产品质量标准以及用药 的使用具有一定风险,药品监管 安全等问题,还存在哪些欠缺, 部门要客观科学地看待这些潜在 应该怎样改进? 的药品风险,在充分发挥药物治 杜晓曦:中国的生物制药企 疗作用的同时,通过药品安全性 业目前对药品安全性问题和药品 再评价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 再评价,已经由不认识到认识再 不良反应给公众健康带来的危 到重视的阶段。但是仅仅认识和 害。开展药品安全性再评价,是 重视还是不够的,制药企业要学 对上市药品进行风险管理,通过 习并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在药品 对上市药品利益与风险的分析评 的风险管理中争取主动。 估,对上市后药品采取召回、撤 企业目前对药品上市后存 销、使用和修改说明书等手 在风险的态度,有积极面对的, 段,保障公众安全合理用药。在 也有刻意回避的。当某个药物产 上市药品的风险管理中,药品监 品已经释放出风险信号才采取行 管部门承担着分析不良反应信号 动,上市并不是药品风险管理的 并向临床及时发布的责任,并在 结束,只是完成了一个阶段的工 公众监督下完善药品风险的管理 作。每种药品批准生产上市后, 体系。而药品生产企业则承担收 都应该进行再评价的工作,从而 集、报告药品不良反应,调查不 确保人民用药的安全有效,对企 良反应原因以及协助药品监管部 业而言也能更稳定地生产、销 门采取必要措施的责任。 售产品。我们中心会进一步开展 药品上市后再评价工作的开展 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建设 有利于为医药行政管理部门的 更完善的自发报告系统及综合数 制定与实施提供依据,提高医药监 据库,提高不良反应报告的自觉 管科学水平。国家基本药物遴选与 性,促进药品上市后的安全、合 调整、OTC产品的遴选与转换、药 理使用。在欧 ,企业在上市前 品撤市等行政措施,都需要以药品 会给监管部门k交一份风险管理 再评价工作为依据。同时还能指导 计划书,从梳理风险开始。现在 和规范临床合理用药,加快新药审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相关 24 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i 2010.08 工作也已经开始与国际接轨,只 是有些具体要求尚没有体现在法 规中。 目前,随着中国药品上市后 再评价工作的开展,很多企业在 认识上有了改变,开始接受和面 对。态度积极主动的企业在其内 部的管理中都有风险管理机制, 在企业内部有一个产品上市后实 施监测的管理部门,药物的疗效 和安全性得以最快的反馈,企业 对产品研发水平的改进,这些 工作都能促进企业高效稳定地发 展,很多企业开始由被动到主动 的开展上市后的再评价工作。企 业在对药品监测期内的产品做主 动监测,和我们监管部门的 被动监测方法不同,取得的效果 可以互补。许多企业主动地把安 全性监测的结果用于修订完善药 品说明书。但是也有个别企业, 不积极主动地收集报告不良反 应,也不能及时完善说明书。 总之建议企业不要回避药 品风险,要面对,不被动,要主 动,不要只做应急工作,要建立 长效的管理机制。 《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 理》:药品评价中心对企业产品 上市后在疗效评价、安全性评 价、经济学评价、药品质量评价 方面的在评审工作是怎么做的? 具体主抓哪方面的工作? 杜晓曦:国家食品药品监督 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是一个单位 两块牌子,职能既有药品又有医 e 瓣擎 ¨ 疗器械,既有不良反应监测又有 上市后的再评价,是国家药监局 系逐步建立、健全,其中,省中 心31家,省一级的中心34家已经 括为日监测、周汇总、月报告, 每月会有分析评价的报告,国家 中心与省中心、地市级中心的工 作重点有区别,地市级的工作重 点是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现、报 告、调查、核实,及时报告,国 家中心和省中心的重点是对严重 职能较为庞杂、社会责任也相对 较重的一个部门。工作包含日常 监测、重点监测、应急处置,上 全部落实,只是目前由于发展水 平参差不齐,在年初要求 建立地市级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 机构还有五个省没有到位,国家 药监局要求在今年年底之前全部 市后再评价,监测工作有法规支 持,有多年工作经验积累,组织 体系相对健全,体系内的人员配 置也很全面,到了一个平稳发展 的阶段,法规也还在进一步的完 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 落实到位。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 报告和评价是一项重大工作,也 是一项由下至上的工作,目前, 评价中心每年约有60万份的不 良反应事件的监测报告,都需要 从县、市、省的工作中展开。省 一报告的分析评价。国家药监局在 一些药品安全监测方面的国际性 的会议上也组织各个部门的专业 交流与学习。目前,评价中心对 药品上市后再评价的工作重点还 是1 999年颁布的,2004年经过 修订,我们目前使用的就是2004 年修订后的法规。近两年,经过  ̄,-j-论修订,进一步强化了各个方 面的责任,卫生部和国家药监局 将再一次颁布修订后的法规,未 来,药品评价中心的工作基础也 是针对安全性、有效性的评价, 对于经济性评价的探索性工作现 阶段还不适宜开展,但我们鼓励 有条件的企业可以提前涉足,这 对行业发展也是一种促进。 级中心从人员管理到编制到设 备配置,不良反应报告ADL处的 报告,对建立基本药物制度中要 求保证质量以及安全性的监测工 作,是基于中国医改主抓 的重点。 目前,中心药品上市后的评 价工作的弱项就是法规的缺失, 将更加坚实。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组织体 评价中心的日常工作可以概 在操作层面上的法规起草需要一 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I 2010.08 25 囹 个实践的过程,国家食品药品监 《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 督管理局2009年7月启动的对中 理》:作为药品评价中心,您认 药注射液的安全性再评价工作已 为药品安全问题除了生产企业必 经不再是针对某一个产品,是有 须严格把关,保证产品质量外, 整体构想的一个工作方案,这类 是否还有更多的影响因素?如药 产品会作为先行,完成安全性再 品流通环节的问题、临床用药的 评价工作。例如针对中药注射剂 不规范不合理等? 评价的基本技术要求,国家药监 杜哓曦 要解决药品安全的 局去年组织专家开始起草具体指 问题,要有一个全面的视觉观。 导原则,现在一共落实了七项, 药品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将 当时参与意见的包括企业、专业 药品风险最小化,把安全最大化 机构、临床医生,后来行业协会 的一个体系,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也参与了组织企业技术、质量部 和推动,这里面包含了药品研 门的会议讨论分析,国家药监局 发、生产、流通和使用,其中哪 在官方网站上也征求行业意见长 一个环节出现漏洞都不行。 达两个月。这样我们的药品评价 首先上市前从研发开始, 工作能慢慢从探索阶段到试点研 企业要真实、深切、严格地做研 究再到有法规依据地启动和开 究,研发的水平、临床数据的真 展。药品评价工作的完成、落 实性对药品审评工作影响也很 实,是整个流通领域共有的社会 大,不断研发是药品安全和药品 责任,不仅仅是相关部门的 疗效的一个重要关口。审评部门 职能工作,需要凝聚全行业的智 要严格把关,杜绝研发造假,要 慧和力量。 让药品安全上市。生产环节带来 26 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I 20t0 08 的风险一般是药品质量,主体是 药品生产企业,但国家药监局制 定的标准也很重要,目前国家药 监局认证中心也在进一步落实这 项工作。 药品的后续环节出现问题也 会带来隐患,如果在流通环节的 保存中出现问题,也很严重,这 类案例我们曾经出现。例如药品 经营企业在产品被水泡过之后更 换外包装再继续卖给医院,结果 令病患出现严重的菌毒症。医院 是使用环节,如医院对安全用药 管理不加强、不重视,过于疏忽 也会出现问题,针对医生护士在 药物使用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要进行培训,对药剂科的储藏条 件检查也必须严格把关。 患者在使用OTC产品的过程 中也要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媒 体的社会责任中,也包含了对舆 论正确的督导、宣传,在专业药 物的宣传方面,应该避免推荐使 用,避免对病患的误导。目前中 国的公众专业知识还相对缺乏, 如果误导,对病患的伤害非常 大,尤其是处方药,是需要医生 对患者一对一的指导。国家宣传 部门对电视媒体、纸媒、网络媒 体的医药、保健品广告都应该有 严格把关、监控的措施。 建设好药品安全体系,是全 社会相关各方共有的责任,需要 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相信它 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