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
【篇一:北师大版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
1. 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 105帕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 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100度,把 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分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关系:t=t+273k,1 k=1℃。
2. 3.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测量前(1(2以便准确读数。测量时(1)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充分接触;(2)示数稳定后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对象;(4)视线与温度计标尺垂直。 4
56. 非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一类物质,如蜂蜡、松香、沥青、玻璃等。 9
说明:
(1) 晶体熔化(凝固)特点:温度达到熔点(凝固点);继续吸(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2)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3)
10. 液化:雨、雾、露、 白气 、玻璃窗出现小水珠。 11.凝华:雪、霜、玻璃窗出现冰花。
12.升华:樟脑球变小、冰冻衣服变干、碘的升华、干冰升华。 13.电冰箱内部(蒸发器)是汽化,外部(冷凝器)是液化。
14.航天:燃料:将氢液化减小体积,热值高;整流罩:光滑减小摩擦,发生熔化和汽化。
1.长度单位: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m)、纳米(nm)。 长度单位关系: 103 10 10 10
103103
2.测长度的工具:刻度尺。常用的有直尺、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3.刻度尺测长度方法:
测量前:(1)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及分度值的刻度尺。 (2)认。认清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时:(1)放。刻度尺与被测物平行,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物一端对齐。
(2)看。视线正对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 (3)读。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记录测量结果要有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4.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误差产生原因:测量工具不够准确;测量方法不够完善;观察不够细致。
减小误差的方法: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5.间接测量长度方法:(1)累计法;(2)化曲为直法;(3)配合法。
6.面积单位:m2、dm2、cm2、mm2。 面积单位关系: 102102102 22cm22
7.体积单位:m3、dm3、cm3、mm3、升(l)、毫升(ml)。测量液体体积工具:量筒。 关系:
103103103
m3dm3l)cm3ml)mm 4.质量单位:吨(t)、千克(kg)、克(g)、毫克(mg)。1t=103kg、1mg=10?6kg、1 g=10?3kg。 测质量的工具:天平(实验室);磅秤、台秤、杆秤和电子秤。
天平测质量方法:(1)使用前调节天平水平平衡。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侧零位,调节横梁平衡螺母,是指针指在分度标牌的刻度线上。(2)测量时:把待测物放在天平的左盘,估计被测物的质量,用镊子夹取适当的砝码到右盘,必要时移动游码使天平恢复平衡。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数加上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就是待测物的质量。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形状、状态、温度和位置无关。
5.密度单位:千克/米3(kg/m3)、克/厘米3(g/cm3)。1 g/cm3=103kg/m3。
把某中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是物质固有的一种特性。
公式: =vm= v 、 v= 。
水的密度:1.0 103kg/m3,表示每m3的水的质量是1.0 103kg。 6.测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方法;
7.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方法; 8.新材料及应用;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 m m
2.运动的描述
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 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方法: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曲线运动:沿曲线的运动 4.比较快慢方法
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 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 5.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v=s/t 单位:m/s、 km/h
关系:1 m/s=3.6 km/h; 1 km/h=1/3.6m/s 6.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 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公式:v=s/t 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描述运动的快慢 平均速度
定义: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快慢程度 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 公式: v=s/t
瞬时速度
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
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情况 8平均速度的测量 原理: v=s/t 工具:刻度尺、秒表
需测物理量:路程s;时间t
注意:一定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 实验报告:题目、目的、器材、步骤、记录、结果 声现象
1. 乐是靠管内空气柱振动发声,蝉鸣靠胸部的两片鼓膜振动,鸟是靠鸣膜振动发声,蟋蟀、蜜蜂、蚊子、苍蝇是靠翅膀振动发声。 2.
1 2.人听到声音的条件:(1(2(3 3脑,就产生了听觉。
3. 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4. 人耳区分原声与回声的最短时间间隔为最短距离为。。 1. 2.
3. 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反映物体振动的快慢。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4. 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弱。
5. 1. 从物理学角度,从环境保护角度,凡是影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是噪声。
2. 。把人们刚刚能听到的声音定为是较好的生活环境,超过就难以长时间忍受了。
3. 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123) 阻止噪声进入耳朵。 1. 声音的频率高于
2. 超声波的利用:(1)回声定位;(2)声呐;(3)b超;(4)工业超声探伤仪;(5)超声波
清洗;(6)超声波击碎胆结石。 光现象
1管、萤火虫、烛光鱼是光源;月亮不是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与人造光源。 2
3.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激光准直、站队成直线、射击时 三点一线 、木工检测木料表面是否平滑都是光的直线传播。
4.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是8m水中是空气中的,玻璃中是空气中的
5.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
7 8相等④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⑤像与物上下一致,左右对调。 9
10 11.光在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
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也增大(或减小)。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12.色散现象表明:白光不是单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 色光组成。
篇二: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1]
物态及其变化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
每一等分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关系:t=t+273k,1 k=1℃。 2. 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测量前(1(2便准确读数。测量时(1)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充分接触;(2)示数稳定后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对象;(4)视线与温度计标尺垂直。
4.晶体:有固定熔化温度的一类物质,如海波、奈、冰、食盐、明矾和各种金属。
6.非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一类物质,如蜂蜡、松香、沥青、玻璃等。 7
(1) 晶体熔化(凝固)特点:温度达到熔点(凝固点);继续吸(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2)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3) 液化:雨、雾、露、 白气 、玻璃窗出现小水珠。 9.凝华:雪、霜、玻璃窗出现冰花。
10.升华:樟脑球变小、冰冻衣服变干、碘的升华、干冰升华。 11.电冰箱内部(蒸发器)是汽化,外部(冷凝器)是液化。
12.航天:燃料:将氢液化减小体积,热值高;整流罩:光滑减小摩擦,发生熔化和汽化。 13.单元测试
物质世界的尺度
1.长度单位: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m)、纳米(nm)。 长度单位关系:
10 10 10 2.测长度的工具:刻度尺。常用的有直尺、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3.刻度尺测长度方法:
测量前:(1)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及分度值的刻度尺。 (2测量时:(1)放。刻度尺与被测物平行,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物一端 对齐。
(2)看。视线正对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 (3)读。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记录测量结果要有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4.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误差产生原因:测量工具不够准确;测量方法不够完善;观察不够细致。
减小误差的方法: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5.间接测量长度方法:(1)累计法;(2)化曲为直法;(3)配合法。
6.面积单位:、。 面积单位关系:
7.体积单位:m3、升(l)、毫升(ml)。测量液体体积工具:量筒。 关系:
l) (ml 8.质量单位:吨(t)、千克(kg)、克(g)、毫克(mg)。1t=、1mg=、1 g=。测质量的工具:天平(实验室);磅秤、台秤、杆秤和电子秤。天平测质量方法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形状、状态、温度和位置无关。 9.密度单位:千克/米3(kg/、克/厘米3(g/)。1 g/=
把某中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是物质固有的一种特性。
公式:变形公式: 水的密度:
10.测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方法; 11.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方法; 12.新材料及应用; 13.单元检测 物质的简单运动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 2.运动的描述 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 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方法: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曲线运动:沿曲线的运动 4.比较快慢方法
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 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 5.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v=s/t
单位:m/s、 km/h
关系:1 m/s=3.6 km/h; 1 km/h=1/3.6m/s 6.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 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公式:v=s/t 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 7.描述运动的快慢 平均速度
定义: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快慢程度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 公式: v=s/t瞬时速度
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
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情况 8平均速度的测量原理: v=s/t 工具:刻度尺、秒表
需测物理量:路程s;时间t
注意:一定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实验报告:题目、目的、器材、步骤、记录、结果 9.单元检测 声现象
1. 乐是靠管内空气柱振动发声,蝉鸣靠胸部的两片鼓膜振动,鸟是靠鸣膜振动发声,蟋蟀、蜜蜂、蚊子、苍蝇是靠翅膀振动发声。 2.
3 4.人听到声音的条件:(1(2(3
5脑,就产生了听觉。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人耳区分原声与回声的最短时间间隔为,最短距离为。 8. 9.
10.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反映物体振动的快慢。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
11.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弱。 12.
13.从物理学角度,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是噪声。
14.。把人们刚刚能听到的声音定为是较好的生活环境,超过 15.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123)阻止噪声进入耳朵。
16.声音的频率高于 17.超声波的利用:(1)回声定位;(2)声呐;(3)b超;(4)工业超声探伤仪;(5)超声波清洗;(6)超声波击碎胆结石。 18.单元检测 光现象
1.恒星、闪电、发光的白炽灯、发光的霓虹灯、发光二极管、萤火虫、
烛光鱼是光源;月亮不是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与人造光源。 2.
3. 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激光准直、站队成直线、射击时 三点一线 、木工检
测木料表面是否平滑都是光的直线传播。
4.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是,水中是空气中的5. 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
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 7.
8. 平面镜成像特点:连线与镜面垂直⑤像与物上下一致,左右对调。 9. 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
10
11.光在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
位于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也增大(或减小)。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12. 13.
色散现象表明:白光不是单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组成。
色光的三基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14.单元检测
注:物态及其变化(2-3次课)物质世界的尺度(3次课)物质的简单运动(2次课)声现象、光现象(3次课)
授课过程中尽可能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让孩子一开始就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孩子肯学物理、愿学物理,为以后的物理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
篇三:总结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1. 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1.01
每一等分称为1摄氏度,用符号℃表示。关系:t=t+273k,1 k=1℃。 2.
3.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测量前(1(21)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充分接触;(2)示数稳定后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对象;(4)视线与温度计标尺垂直。 4
5. 晶体:有固定熔化温度的一类物质,如海波、奈、冰、食盐、明矾和各种金属。
6. 非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一类物质,如蜂蜡、松香、沥青、玻璃等。 9
说明: ( 1)
晶体熔化(凝固)特点:温度达到熔点(凝固点);继续吸(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2)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3)
10. 液化:雨、雾、露、 白气 、玻璃窗出现小水珠。 11.凝华:雪、霜、玻璃窗出现冰花。
12.升华:樟脑球变小、冰冻衣服变干、碘的升华、干冰升华。 13.电冰箱内部(蒸发器)是汽化,外部(冷凝器)是液化。
14.航天:燃料:将氢液化减小体积,热值高;整流罩:光滑减小摩擦,发生熔化和汽化。
1.长度单位: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 m)、纳米(nm)。 长度单位关系: 10
kmmdmcmmm mnm
2.测长度的工具:刻度尺。常用的有直尺、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3.刻度尺测长度方法:
测量前:(1)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及分度值的刻度尺。 (2)认。认清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时:(1)放。刻度尺与被测物平行,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物一端对齐。
(2)看。视线正对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 (3)读。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记录测量结果要有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4.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误差产生原因:测量工具不够准确;测量方法不够完善;观察不够细致。
减小误差的方法: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5.间接测量长度方法:(1)累计法;(2)化曲为直法;(3)配合法。
6.面积单位:、 面积单位关系: 7.体积单位: 、
关系:
(l)(ml) 、升(l)、毫升(ml)。测量液体体积工具:量筒。 。
4.质量单位:吨(t)、千克(kg)、克(g)、毫克(mg)。1t=、1mg=、1 g=。
测质量的工具:天平(实验室);磅秤、台秤、杆秤和电子秤。
天平测质量方法:(1)使用前调节天平水平平衡。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侧零位,调节横梁平衡螺母,是指针指在分度标牌的刻度线上。(2)测量时:把待测物放在天平的左盘,估计被测物的质量,用镊子夹取适当的砝码到右盘,必要时移动游码使天平恢复平衡。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数加上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就是待测物的质量。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形状、状态、温度和位置无关。
5.密度单位:千克/米3(kg/、克/厘米3(g/)。1 g/=
把某中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是物质固有的一种特性。 公式:
水的密度:变形公式:m=v 、 v=。 ,表示每的水的质量是。
6.测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方法; 7.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方法; 8.新材料及应用;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 2.运动的描述
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 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方法: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曲线运动:沿曲线的运动 4.比较快慢方法
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 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 5.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v=s/t
单位:m/s、 km/h
关系:1 m/s=3.6 km/h; 1 km/h=1/3.6m/s 6.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 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公式:v=s/t 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描述运动的快慢 平均速度
定义: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快慢程度
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 公式: v=s/t 瞬时速度
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
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情况
8平均速度的测量 原理: v=s/t
工具:刻度尺、秒表
需测物理量:路程s;时间t
注意:一定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 实验报告:题目、目的、器材、步骤、记录、结果 声现象
1. 蝉鸣靠胸部的两片鼓膜振动,鸟是靠鸣膜振动发声,蟋蟀、蜜蜂、蚊子、苍蝇是靠翅膀振动发声。 2. 1
2.人听到声音的条件:(1(2(3 3
3. 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4. 人耳区分原声与回声的最短时间间隔为,最短距离为。回声测距公式: 1. 2.
3. 1s内振动的次数,反映物体振动的快慢。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hz。 4.
到的声音越弱。 5.
1. 从物理学角度,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是噪声。
2. 。把人们刚刚能听到的声音定为生活环境,超过70db就难以长时间忍受了。
3. 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123
1. 声音的频率高于的声波成为超声波。
2. 超声波的利用:(1)回声定位;(2)声呐;(3)b超;(4)工业超声探伤仪;(5)超声波清洗;(6)超声波击碎胆 结石。 光现象
1. 光源;月亮不是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与人造光源。 2.
3. 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激光准直、站队成直线、射击时 三点一线 、木工检测木料表面是 否平滑都是光的直线传播。 4.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是
,水中是空气中的玻璃中是空气中的
5. 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
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 7.
8. 垂直⑤像与物上下一致,左右对调。 9. 10
11.光在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
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也增大(或减小)。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12. 13.
色散现象表明:白光不是单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组成。
色光的三基色:红、绿、蓝。颜料的三原色:红、黄、蓝。
【篇二:北师大版初二物理上册知识点】
1? 摄氏温度的规定?在大气压为 1.01? ???帕时?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 ? 度?把 水的沸腾温度规定为 度?把 ? 度到 度之间分成 等分?每一等分称为 1 摄氏度?用符号℃表示。关系?t=t+273k?1 k=1℃。
2? 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原理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测量前?1?观察量称?以便选择合适温度计? ?2?观察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测量时?1?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充分接触? ?2?示数稳定后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对象? ?4?视线与温度计标尺垂直。
4? 温度计的分类? 分类 所装液体 量程 分度值 构造特点 读数 使用注意 5? 晶体?有固定熔化温度的一类物质?如海波、奈、冰、食盐、明矾和各种金属。
6? 非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一类物质?如蜂蜡、松香、沥青、玻璃等。
9?物态变化? 说明? ?1? 晶体熔化?凝固?特点?温度达到熔点?凝固点? ?继续吸?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2 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液化的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
3 10. 液化?雨、雾、露、 白气 、玻璃窗出现小水珠。 11?凝华:雪、霜、玻璃窗出现冰花。
12?升华?樟脑球变小、冰冻衣服变干、碘的升华、干冰升华。 13?电冰箱内部?蒸发器?是汽化?外部?冷凝器?是液化。
14?航天?燃料?将氢液化减小体积?热值高?整流罩?光滑减小摩擦?发生熔化和汽化。
实验室温度计 煤油、水银 20℃?110℃ 1℃ 无缩口 不能离开被测物 无 寒暑表 酒精 20℃?50℃ 0.1℃ 无缩口 不能离开被测物 无 体温计 水银 35℃?42℃ 1℃ 有一非常细的缩口 可离开人体读数 测量前要甩一甩 异同点 蒸发 任何温度下 液体表面 缓慢 液体的温度、表面积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 自身温度降低 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 沸腾 一定温度(沸点)下 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 剧烈 温度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自身温度不变 不 同 点 发生条件 发生部位 剧烈程度 影响因素 温度变化 相同点 凝华?放热? 液化?放热? 凝固?放热? 汽化?吸热? 升华?吸热? 熔化?吸热? 固体 液体 气体 1?长度单位?米?m? 、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 、微米? m? 、纳米?nm? 。
长度单位关系? ??? 10 10 10 ??? ??? km m dm cm mm m nm 2?测长度的工具?刻度尺。常用的有直尺、皮尺、 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
3?刻度尺测长度方法? 测量前? ?1?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及分度值的刻度尺。
2认。认清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测量时? ?1?放。刻度尺与被测物平行?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物一端对齐。
2看。视线正对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 3读。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记。记录测量结果要有准确值、估计值和单位。
4?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只能减小?不能消除。
误差产生原因?测量工具不够准确?测量方法不够完善?观察不够细致。 减小误差的方法?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5?间接测量长度方法:?1?累计法? ?2?化曲为直法? ?3?配合法。 6?面积单位、、、。
面积单位关系? ??? ??? ??? ?? ??? ??? ??? 7?体积单
位、、、、升(l)、毫升(ml)。测量液体体积工具?量筒。
关系? ??? ??? ??? ?? ??? ?l? ??? ?ml? ??? 4? 质量单位? 吨 ?t? 、 千克 ?kg? 、 克 ?g? 、 毫克 ?mg? 。 1t=、 1mg=、 1 g=。
测质量的工具?天平?实验室? ?磅秤、台秤、杆秤和电子秤。
天平测质量方法? ?1?使用前调节天平水平平衡。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侧零位?调节横梁平衡螺母?是指针指在分度标牌的刻度线上。
2测量时?把待测物放在天平的左盘?估计被测物的质量?用镊子夹取适当的砝码到右盘?必要时移动游码使天平恢复平衡。右盘中砝码的质量数加上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就是待测物的质量。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形状、状态、温度和位置无关。
5?密度单位?千克/米3?kg/、克/厘米3?g/ 。1 g/=??。
把某中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是物质固有的一种特性。
公式?? ?水的密度???? ? ????????,表示每??的水的质量是??? ? ?????。
6?测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方法? 7?测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方法? 8?新材料及应用? ?? 变形公式?m=?v 、 v=??。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 2?运动的描述 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选定的标准物体 判断物体运动或静止的方法?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选不同的参照物?对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3.运动的分类 匀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变 变速直线运动?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 曲线运动?沿曲线的运动 4?比较快慢方法 时间相同看路程?路程长的快 路程相同看时间?时间短的快 5?速度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v=s/t 单位?m/s、 km/h 关系:1 m/s=3.6 km/h? 1 km/h=1/3.6m/s 6?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沿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保持不 特点?任意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 公式?v=s/t 速度与时间路程变化无关 7.描述运动的快慢 平均速度 定义?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快慢程度 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快慢 公式? v=s/t 瞬时速度 定义?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 物理意义?反映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情况 8 平均速度的测量 原理? v=s/t 工具?刻度尺、秒表 需测物理量?路程 s?时间 t 注意?一定说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 实验报告?题目、目的、器材、步骤、记录、结果 声现象 1? 声音是由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人说话是靠声带振动发声?弦乐是靠弦的振动发声?管乐是靠管内空气柱振动发声? 蝉鸣靠胸部的两片鼓膜
振动? 鸟是靠鸣膜振动发声? 蟋蟀、蜜蜂、蚊子、苍蝇是靠翅膀振动发声。
2? 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1?声音靠介质并以声波的形式传播?一般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固体 液体 气体。
2?人听到声音的条件? ?1?有声源? ?2?有介质? ?3?有良好的耳朵。 3?声波传播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再经过其他组织刺激听神经?把这种信号传递给大脑?就产生了听觉。
3? 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4? 人耳区分原声与回声的最短时间间隔为 0.1s? 最短距离为 17m。 回声测距公式? s=1/2vt。
1? 乐音是指物体有规则振动所发出的声音。 2? 乐音的三个特征是?音调、响度和音色。
3? 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指物体在 1s 内振动的次数?反映物体振动的快慢。大多数人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hz。
4?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还跟人到发声体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听到的声音越弱。 5? 音色又叫音品?指声音的品质。与发声体本身有关。
1? 从物理学角度,噪声指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角度? 凡是影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是噪声。
2? 噪声强弱的等级用声级表示?单位是分贝?符号是?db。把人们刚刚能听到的声音定为0db?15db-40db 是较好的生活环境?超过 70db 就难以长时间忍受了。
3? 减弱噪声的三种途径? ?1? 在噪声的发源地减弱 ?2? 在传输路径上隔离和吸收声波 ?3?阻止噪声进入耳朵。
1? 声音的频率高于 20000hz 的声波成为超声波。
2? 超声波的利用? ?1?回声定位? ?2?声呐?(3)b 超? ?4?工业超声探伤仪? ?5?超声波清洗? ?6?超声波击碎胆结石。
光现象 1?发光的物体叫光源。恒星、闪电、发光的白炽灯、发光的霓虹灯、发光二极管、 萤火虫、 烛光鱼是光源? 月亮不是光源。 光源分为天然光源与人造光源。
2?光在同中均匀透明物质中沿直线传播。
3?影子、日食、 月食、小孔成像、激光准直、站队成直线、射击时 三点一线 、木工检测木料表面是否平滑都是光的直线传播。 4?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约是 3? ??? ??2 3。
5?光在发生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6?平面镜的应用?①改变光路②成像。 7?平面镜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实质?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8?平面镜成像特点?①成正立的虚像②像与物大小相等③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④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⑤像与物上下一致?左右对调。
9?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
10?凹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太阳灶、大型反射式望远镜、汽车头灯是凹面镜。
11?光在发生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时?折射角也增大?或减小? 。光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12? 色光组成。倚窗远眺,目光目光尽处必有一座山,那影影绰绰的黛绿色的影,
是春天的颜色。周遭流岚升腾,没露出那真实的面孔。面对那流转的薄雾,我会幻想,那里有一个世外桃源。在天阶夜色凉如水的夏夜,我会静静地,静静地,等待一场流星雨的来临…
许下一个愿望,不乞求去实现,至少,曾经,有那么一刻,我那还未枯萎的,青春的,诗意的心,在我最美的年华里,同星空做了一次灵魂的交流…
秋日里,阳光并不刺眼,天空是一碧如洗的蓝,点缀着飘逸的流云。偶尔,一片飞舞的落叶,会飘到我的窗前。斑驳的印迹里,携刻着深秋的颜色。在一个落雪的晨,这纷纷扬扬的雪,飘落着一如千年前的洁白。窗外,是未被污染的银白色世界。我会去迎接,这人间的圣洁。在这流转的岁月里,有着流转的四季,还有一颗流转的心,亘古不变的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