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年第14卷第22期 ・l55 中医中药・ 探讨中药肉桂与食用桂皮的比较与鉴定分析 茹青堂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房,河南新乡453100)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中药肉桂与食用桂皮之间的比较和鉴定分析。方法将中药肉桂与食用桂皮做比较,观察其在性状、 显微等方面的差异,然后将61例痛经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服用桂皮,观察组31例服用肉桂,观察两组 的疼痛缓解情况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中药肉桂与食用桂皮在形态、性状、显微等方面有明显差异,两组在治疗痛经 的临床效果上,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9%,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肉桂与食用 桂皮有较大的差异,不能混用,在临床治疗上,中药肉桂对痛经寒凝血淤证的治疗作用明显优于食用桂皮,并且并发 证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 关键词:中药肉桂;食用桂皮;比较;鉴定分析 中图分类号:R2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 ̄.issn.1671-3141.2014.22.120 Comparative study and analysi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cassia and cinnamon. Ru green-Hall (FirstAfl ̄liatedHospitalofXinxiangMedicalCollegepharmacy,HenanXinxiang453100) ABSTRACT:0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innamon and comparison analys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cinnamon.Method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ssia and cinnamon compare.observe the morphologica1 and histological,differences and the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6 1 cases of dysmenorrhea into two groups, 3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aking cinnamon.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3 1 cases taking cinnamon.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pain relief and complications.Result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ssia and cinnamon in morphology,microscopic characters。there iS signiifcant difference.two groups of clinical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dysmenorrhea.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53_3%.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83.9%.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1 group.Conelusion There iS difierence,Chinese cinnamon and cinnamon do not mix,in clinica1 treatment,therapeutic effect on dysmenorrhea of congealing cold and blood stasis syndrome of cinnamon was obviously better than that of cinnamon, and after operation was signiif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KEYWoRD: Chinese cinnamon:cinnamon:comparative:analysis O 引言 中药肉桂是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皮及枝皮,味辛、甘, 性热;归肾、心、脾、肝经;香辣气厚,降而兼升,能走能守, 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作用,樟 床效果。 1.3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的经期腹痛程度明显减轻,不需要服用其他 止痛药。有效:患者的经期疼痛程度减轻。无效:患者的 经期疼痛症状无好转或加重。 科植物阴香的干燥树皮是食用桂皮,与肉桂属于同科植物, 虽然有类似于肉桂的功效,但两者存在差异,不能混用。 2 结果 2.1 肉桂与桂皮外在形态和气味比较 中药肉桂为灰棕色,呈简状或浅槽型,横切面呈棕红色, 厚度测量为2~8ram,质地脆且坚,有香浓气味,甜而辣; 食用桂皮的形状有板形、槽形和不规则形,横切面亦呈棕 红色,厚度测量为0.1~0.5ram,质地坚硬而且脆,味辛略 甜。从比较中证实中药肉桂的厚度明显高于食用桂皮。 l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从药材市场选取肉桂和桂皮各20份,观察两者在生 药性状、显微等方面的差异;然后我院妇科门诊的61例诊 断为痛经,符合中医寒凝血淤证型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患者年龄在14~25岁之间,患病时问在3个月一5年之间, 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服用桂皮,观察组31例服用肉桂治疗, 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疼痛程度等无明显差异,P>0.05, 有可比性。 2.2 肉桂与桂皮显微镜下观察比较 显微镜下可见桂皮的皮层细胞厚,皮层细胞与韧皮部细 胞均含草酸钙棱品和小柱晶,细胞呈散状排列,在韧皮的 1.2治疗方法 服药时间:月经周期正常者从经前1周开始服药,月经 后期者从第25日开始服药,均服至月经来潮停药,连续治 疗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桂皮15g,由我院制剂室制成免 煎颗粒,每日分两次温开水冲服。观察组:肉桂15g,服用 方法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在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观察临 位置细胞壁薄,其他地方增厚,有璧孔,能木化;肉桂的 横切面细胞整齐排列,皮层细胞含分泌细胞和石细胞,中 柱的石细胞排列呈环状,韧皮处细胞排列呈射线形,有油 细胞。 2.3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2.4两组患者服药的不良反应比较 见表2。 156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年第14卷第22期 3讨论 肉桂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药之一,为樟科植物肉桂和大叶 清化桂的干皮和枝皮,生于常绿阔叶林中,但多为栽培,广 西栽培为多,大多为人J二纯林,具有有补火助阳,引火归 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功效,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腰膝冷痛、 虑寒胃痛、慢性消化不良、腹痛吐泻、寒凝血淤痛经等疾 病 食用桂皮与肉桂为同科植物,均属于樟科,秦代以前, 桂皮在我国就已作为肉类的调味品与生姜齐名,香气馥郁, nr使肉类菜肴祛腥解腻,芳香可口,进而令人食欲大增。 两肯在形态和功能上有相似之处,但是不能混用。我们通 形态、性状、显微等方面的观察对比,两者之间的差异 L较容易分别。从成分来讲,肉桂中所含主要成分为桂皮醛、 桂皮酸、桂皮醇…,肉桂油对对细菌、真菌和酵母均有很强 的抑制作用,还有较好的驱虫、防霉和杀菌作用;肉桂醛 还能消灭病毒,本次临床观察,在寒凝血淤证痛经的治疗中, 观察组服用肉桂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服用桂皮,与 肉桂能扩张外周血管的药理学理论相符 J,并且服用后的不 良反应的发生明显少于对照组。鉴于两者之间的差异,桂 皮不能代替肉桂入药,应区别使用。 参考文献 [1]沈红仙.中药肉桂与食用桂皮的比较与鉴定『Jf.中闰药业,2010, 9(6):65—67. [2]刘亚静,张仲.中药肉桂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现代中西医结 合杂志,201 1,20(23):2989—2990. (上接第1 54页) 本组良、恶性乳腺肿块彩色多普勒血流检出率分别为13.5% 和85.6%,恶性肿瘤肿块内血流检 率明显高于良性,与文 献报道相似 j,良性肿块血流多位于周边部,如果肿块的中 心部 现血流信号,尤其是从周边进入至中心,则提示为 恶性肿块。乳腺恶性肿瘤滋养血管往往具有以下特征:血 管数量较多,形态不规则,粗细不均,走行迂曲,血管壁 以显示低速血流信号,应用多普勒技术测量血流速度及阻 力指数等。 南于小乳腺癌诊断准确率偏低,因此对于年龄在35岁 以上,乳腺内出现不均质偏低回声小肿块,形态不规则, 薄,无肌层,因而弹性差,局部易受压,多普勒取样常规 测量及高阻力频谱。本组中乳腺恶性肿瘤肿块内血流信号 分级多为Ⅱ~Ⅲ级,良性肿块其血流信号分级多为0~I级, 且恶性肿瘤滋养血管收缩期流速及阻力指数高于良性肿块, 两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块的局限性不同性 质的乳腺肿块声像图特点存在一定的交叉,如部分良性肿 块可表现为形态欠规则,包膜不明显,而部分恶性肿块亦 可表现为形态较规则,边界较清或呈囊性肿块;不同的乳 腺疾病同时存在,如乳腺增生的基础上合并乳腺癌,使得 声像图不典型,文献报道乳腺增生患者其乳腺癌较一般人 群高2倍以上。部分良性肿块,尤其是急性乳腺炎,由于炎 症造成局部血管扩张充血,彩色多普勒可探及较丰富的血 包膜结构不清,肿块内有微钙化点等不能排除恶性病变的 可能时,需要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以尽早明确诊断,提 高小乳癌的诊断率;另外老年女性在乳头周围m现的低回 声肿块亦应引起重视。 乳腺增生呈结节样改变者应定期观察,如发现病灶有增 大,或其内血流频谱阻力指数有增高倾向应引起高度重视。 详细询问病史:女性乳腺超声声像图受年龄、内分泌周 期、妊娠、哺乳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结合实验室检查及其他临床资料。 综上所述,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乳腺肿块有较高的 诊断价值,高频超声对乳腺疾病的定性诊断具有很高的准 确性,安全、无损伤,无痛苦,操作简便易行,重复性好, 更适合对可疑结节的随访观察和判断。随着超声技术的不 断发展,==三维成像、声学造影以及近年发展起来的弹性成像, 流信号,而部分乳腺癌在肿块较小时,南于影像学特征不 典型,新生血管尚未形成或流速较低致使彩色多普勒检查 时未能检出明显的血流,故小乳腺癌诊断准确率偏低。另外, 由于乳腺恶性肿块的滋养血流可能分别来源于腋动脉、胸 廓外侧动脉及肋间动脉,不同的血管来源使得多普勒血流 频谱分析结果出现较大的差别。亦有部分乳腺恶性肿瘤早 期榆 低阻力血流,上述情况使得乳腺良、恶性肿块的鉴 别出现困难。 为乳腺肿块的鉴别、早期发现乳腺癌提供了新的手段,必 将进一步提高超声技术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可作为诊断乳腺病变的首选检查手段。乳腺是血液供应较 丰富的器官,近年来乳腺疾病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大部分 乳腺疾病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如何提高诊断准确率及早期 诊断一直是超声学者关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君,黄红梅,刘吉凤.乳腺肿块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诊断与病理 基础研究分析lJl_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1,17(12):928—930. [21王小燕,贺榜福,黄向江.乳腺纤维瘤的高频声像网表现及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分析『J1.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1,17 (12):128—129. 4体会 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联合应用,结合多项 指标综合评价:超声诊断乳腺肿块应以二维声像图为基础, 同时密切结合肿块中是否检出血流信号及血流信号的丰富 程度,对于血流不丰富的肿块,注意调节CDFI相关条件, [3】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I.第5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 版社, 1999.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