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课时
执笔人:李冬
课题:乘法计算、积的变化规律 内容:教材p62--63第7--12题 练习课
目标:1.使学生掌握乘法计算的方法及积的变化规律。
2.结合具体事例,使学生懂得应根据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
重点: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积的变化规律。 难点:选择适合的估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提纲导学:
(一)课堂导入: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乘法估算方法、积的变化规律,本节课我们将对前面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复习。
(二)明确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估算乘法的基本方法并能够正确进行估算
(三)出示导纲:
1.因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乘法如何快速计算? 2.积的变化规律都有哪些?
3.估算的方法是什么,估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四)自学解疑
二、合作互动:
(一)组内成员互动:小组长召集组内成员,交流完善解答,形成本组内的解答
意见。
(二)小组间生生互动:生1上台展示; 生2评价打分。 (三)师生互动:
师:因数末尾有0该怎么计算?
生: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末位添上0 师:积的变化规律都有哪些呢?
生: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也扩大相同的倍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几倍,积也缩小相同的倍数;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积不变。
(四)质疑解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结合课本p60内容,你还有那些不明白的问题?
(五)教师精讲:1.因数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 2.积的变化规律 3.乘法估算方法的选取
三、归纳导学:
1.教师引导: 2.学生归纳:
四、拓展训练:
(一)教师编题 1.基本训练
(1)340×3=( ) 32×40=( ) 24×50=( ) 480×5=( )
450×20=( ) 150×50=( ) 230×50=( )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5倍,积(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9倍,积( ),一个因数扩大1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10倍,积( )。
2.指导训练:根据积的变化规律填空
15×16=240 42×78=3276 60×16=( ) 42×39=( ) 15×320=( ) 84×78=( ) 3.综合训练
(1)450×300的积得末尾共有( )个0
(2)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12倍,积就( ),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12倍,积就( )
(3)201×19≈( ) 294×21≈( )
(4)已知125×8=1000,那么125×16=( ),125×40=( ) (5)列竖式计算 876×39 48×308 50×460 (二)学生编题
(三)评选质疑之星、优秀小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