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探讨
姚兴武
关键词:学习兴趣 培养 激发
摘要:针对小学生对数学学习普遍感觉枯燥、乏味的问题,本文通过巧设疑问、运用多媒体技术、巧举应用、一题多解巧解、语言生动幽默、讲中外数学家的小故事等方面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著名教育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论语》中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其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浓厚的兴趣可激起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自强不息、努力学习。学习兴趣不仅直接影响学习的质量,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对人的一生都起到重要的作用。有人说:“兴趣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能让人从平淡中发现瑰丽, 从困难中奋然而起,它能点燃人的激情和毅力,它能增加人的勇气和信心。”因此说:学生对数学兴趣的浓厚决定了学生学习质量的高低。兴趣又对传授数学知识,提高数学能力,增效减负,学习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数学老师应努力使学生热爱数学,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下面我结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的经验,就如何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谈几点体会。 一、巧设疑问,激发兴趣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 - 1 -
的基础,是产生求知欲望和兴趣的源泉。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设疑来鼓励和激发学生思考、积极探索,点燃其智慧的火花。同时少年儿童对事物充满着兴趣和好奇心,这也是开创思维的开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不断提出新问题,使学生始终处于探索之中,激发学生的思维与灵感,增加他们的求知欲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学源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用设置疑问来激发求知欲望,可以吸引学生寻根究底,深入到学科知识的内核中去,从而成为不断催发智能的刺激素。如果学生形成一个善疑乐学的学习习惯,那就意味着他们获得了创造力的潜能。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兴趣
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广泛使用,对数学课堂教学产生了全方位的优化作用,它可以在数学课堂上创生出内涵丰富的数学内容,使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实践证明,以多媒体为核心的辅助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极强的交互性,使学生有了充分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和空间,因此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三、巧举应用,激发兴趣
数学教改发展到今天,它与社会的关联越来越紧密,应用也越来越强烈。强调数学教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对此,《数学课标》指出:“数学课程的内容一定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活动轨迹,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与教科书
- 2 -
上数学的联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由于受教材的内容所限,教材的呈现形式往往是一些经过精心组织的、条理清晰的数学模型,它虽然看上去很完美,但却割断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自己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解读和重现。还原教材的本来面目,让教材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开展数学学习、沟通生活与数系的有效素材,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应当成为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认真研究的课题。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有用数学”大概就由此得出。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后,在运用的过程中,让学生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体验数学的价值,体会学习的快乐,从而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四、一题多解,一题巧解,培养兴趣
数学课堂上,教师用一些巧妙的方法解题或用多种方法解题,是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好的解题方法不仅能事半功倍,而且还能促进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伴随着巧解题目成功的喜悦,又必然激励学生去进一步攻克新的数学难关,使学生在“求技巧→兴趣→再求技巧”的良性循环中,培养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五、语言生动幽默,引发兴趣
数学教师的语言艺术修养,直接影响着数学教学的趣味性和效果。枯燥的数学内容配以教师生动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便会相得益彰,取得意想不到的课堂效果。因为,教师的语言艺术可以使抽象的数学内容具体化,使深刻的数学道理通俗化,使难懂的数学理论形象化,易于诱发学生学习数
- 3 -
学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用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语言,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教师自己教的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从而极大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六、讲述数学故事,培养兴趣
数学史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摇篮,它孕育着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了这两者我们的课堂就不再会枯燥乏味了。实践表明,学生都喜欢听有趣的故事,尤其老师在课堂上讲一些与当天学习内容有关的数学小故事,可以使他们对所学习的内容留下更加深刻、具体的印象。因此,教师结合教材,在课堂上适时适当地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史、古今中外数学家的小故事和数学趣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另外,通过这些小故事和数学趣闻,不仅可用数学家的勤奋治学的精神激励学生努力学习,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公式、概念等理论的创始与发展过程,特别是数学思维方法的形成,更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借鉴。
总之,兴趣是学习活动中重要的动力,是学习获得良好效果的重要条件。因此,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以数学发展的历史、数学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课堂上以生动幽默的语言,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平时指导练习时注重探索解题技巧,通过问题巧解、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辅以适当的语言刺激(鼓励、表扬、肯定学生的成绩),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就一定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