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农业学报2014,26(4):43~45ActaAgriculturaeJiangxi江西省耕地土壤酸化现状与改良措施朱安繁,邵华+,张龙华(江西省土壤肥料技术推广站,江西南昌330046)摘要:根据江西省1979—1983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和2005—2012年测土配方施肥时期的耕地土壤pH值数据,分析了全省耕地土壤酸化的现状。结果表明:2005—2012年全省耕地土壤pH平均值是5.2,比1979—1983年下降了0.3;土壤pH值低于6.5的酸化耕地面积比例为98.72%,比1979—1983年提高了7.48个百分点。江西耕地土壤酸化的本质原因是酸性的成土母质,主要原因是长期大量施用生理酸性化肥。合理施用石灰、科学施肥是改良酸化耕地的有效措施。关键词:江西;耕地;土壤酸化;现状;改良措施中图分类号:S15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581(2014)04—0043—03CurrentSituationandImprovementMeasuresofCultivatedLandSoilAcidificationinJiangxiProvinceZHUAn—fan,SHAOHua+,ZHANGLong—hua(SoilandFertilizerTechniquePopularizationStationofJiangxiProvince,Nanchang330046,China)Abstract:AccordingtothedataofcultivatedlandsoilpH—valueduring1979~1983andduring2005~2012inJiangxiprov・currentince.thispaperanalyzedtheeragesituationofcultivatedlandsoilacidificationinthisprovince.Theresultsindicatedthattheav—pH—valueofcultivatedlandsoilinthisprovinceduring2005—2012was5.2.whichwas0.3lowerthanthatduring1979—1983;theareaproportionofacidifiedcultivatedland(soilpH—value<6.5)during2005~2012was98.72%,whichWas7.48higherthanthatduring1979~1983.TheacidicsoilparentmaterialwastheinnatereasonpercentforsoilacidificationofcultivatedlandinJiangxiprovince,andthelong—termandplentifulapplicationofphysiologicalacidicchemicalfertilizerWasthemajorreasonforthis.Suitablelimeapplicationandscientificfertilizationweretheeffectivemeasuresfortheimprovementofacidifiedcultivatedland.Keywords:Jiangxi;Cultivatedland;Soilacidification;Currentsituation;Improvementmeasures耕地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发展的载体,耕地质量的优劣关系到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健康、状态良好的土壤维持着一定的酸碱平衡,应当是中性、微酸性或微碱性的,pH值在7.O左右…。土壤酸化是土壤内部产生和外部输入的氢离子引起土壤pH值降低和盐基饱和度减少的过程‘2。。土壤酸化过程在自然界是固然存在的,它是在地壳表面诸因子影响下由土壤化学抑或地球化学过程的本质所决定的”。。耕地土壤的酸化,往往导致土壤板结,造成作物缺素,影响作物生长,对作物产生毒害等后果,是耕地退化的一种表现…。近几十年来,随着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人为因素对耕地酸化的作用增强,耕地酸化形势变得愈发严峻。我们对比江西省1979~1983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时期和2005~2012年测土配方施肥时期的耕地土壤pH值数据,分析了江西省耕地土壤酸化的现状、变化趋势及成因,并据此提出了改良措施,希望为各级管理部门开展酸化耕地改良工作提供收稿日期:2013—1l一21基金项目:国家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决策依据。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区概况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交接处的南岸。地处北纬24。29’~30。4’、东经1130347~118028’之间,省境南北长约620km,东西宽约490km,总面积16.69万km2。境内除北部较为平坦外,东西南部三面环山,中部丘陵起伏,成为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往北开口的巨大盆地。区内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8℃左右,南北大约相差3℃;年均降水量1341~1940mm,一般表现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山区多盆地少。全省耕地面积2819768hm2,其中,水田2270269hm2,占80.5%;旱地549499hm2,占19.5%。区内粮食生产以水稻为主,其他主要的农作物有油菜、棉花等。耕地成土母质主要为第四纪红色粘土等酸性母质,还有少量的碳酸盐岩类风化物等中性至微碱性母质。作者简介:朱安繁(1977一),男,农艺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肥技术推广工作。+通讯作者:邵华。万方数据江西农业学报26卷1.2样品采集与处理2005—2012年土壤pH值数据来源于2005—2012年江西全省测土配方施肥田问调查采集的土壤样品测试结果;土壤样本总数11062个,其中水田土壤样本数10464个,旱地土壤样本598个;土样采集深度为0~20cm,测试方法为电位法。1979~1983年的土壤pH值数据来源于1979~1983年第二次土壤普查绘制的江西全省土壤酸碱度图及有关成果资料。1.3数据处理方法数据统计主要在ArcGIS9.3中完成,配合使用Excel软件。研究区水田土壤pH值空间分布图采用ArcGIS9.3绘制。7.5;4级,5.5~6.5;5级,4.5~5.5;6级,<4.5。据此进行土壤酸碱程度分类,并分别统计面积和占比,结果见表1。2005—2012年江西全省耕地总面积为2819768hm2,耕地土壤pH平均值为5.2。在2005~2012年的各类耕地中,微碱性耕地面积2538hm2,占耕地总面积的0.09%;中性耕地面积33555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19%;微酸性耕地面积389974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3.83%;酸性耕地面积2374809hm2,占耕地总面积的84.22%;强酸性耕地面积18892hm2,占耕地总面积的0.67%。由此可见,全省耕地土壤总体上偏酸,土壤pH值低于6.5的不同程度酸化耕地面积合计达到2783675hm2,占比达到98.72%。与1979~19832结果与分析2.1耕地土壤pH值现状2.1.1年相比,2005~2012年全省耕地土壤pH平均值下降了0.3,酸化面积增加了320183hm2,酸化面积占比提高了7.48个百分点。耕地土壤根据pH值,将耕地土壤划分为6个等级:l级,pH值>8.5;2级,7.5—8.5;3级,6.5~表1江西省耕地土壤pH值等级分布情况2.1.2水田土壤由表l可以看出,2005—2012年江西全省水田总面积为2270269hm2,水田土壤pH平均值为5.1。在各类水田中,中性水田面积9535hm2,占水田总面积的0.42%;微酸性水田面积298994hm2,占水田总面积的13.17%;酸性水田面积1946529hm2,占水田总面积的85.74%;强酸性水田面积15211hm2,占水田总面积的0.67%。可见,全省水田土壤总体偏酸,土壤pH值低于6.5的不同程度酸化水田面积合计达到2260734hm2,占比达到99.58%。与1979—1983年总面积的70.03%;强酸性旱地面积3737hm2,占旱地总面积的0.68%。可见,全省旱地土壤总体偏酸,土壤pH值低于6.5的不同程度酸化旱地面积合计达到498121hm2,占比为90.65%,比水田的酸化面积占比下降了8.93个百分点。与1979~1983年相比,2005~2012年全省旱地土壤pH平均值下降了0.4,酸化面积增加了152394hm2,酸化面积占比提高了7.11个百分点。2.2全省水田土壤pH值空间分布特征江西以水田为主,故采用Kriging插值法对全省水田土壤样点的pH值进行插值,生成了全省水田土壤pH值空间分布图(图1)。图1显示:强酸性水田土壤(pH值小于4.5)主要在赣中和赣南呈零星分布;酸性水田土壤(pH值为4.5~5.5)在全省大范围呈片状分布;微酸性水田土壤(pH值为5.5~6.5)主要在赣南、赣西、赣北、赣东北呈零星块状分布,在赣中呈零星分布,总体上呈现周边多中间少的趋势;中性水田土壤(pH值为6.5~7.5)主要在赣西、赣北呈零星分布。相比,2005~2012年全省水田土壤pH平均值下降了0.4,酸化面积增加了156546hm2,酸化面积占比提高了7.54个百分点。2.1.3旱地土壤2005~2012江西全省旱地总面积为549499hm2,旱地土壤pH平均值为5.4,比水田高0.3。在各类旱地中,微碱性旱地面积5385hm2,占旱地总面积的0.98%;中性旱地面积45993hm2,占旱地总面积的8.37%;微酸性旱地面积109570hm2,占旱地总面积的19.94%;酸性旱地面积384814hm2,占旱地万方数据4期宋安繁等:江l{q竹树}:地上壤酸化现状与改良措施45、51.4%,其中,复合肥用量由8.0万t增加到53.7万t,增加了571.3%。江西以水稻种植为主,当前双季稻产量平均水平为11538kg/hm2。水稻吸收最多的阳离子是NH。+和K+,若暂不考虑水稻对NH4+和K+之外的其他阳离子的吸收,则根据“同荷等价”交换原理进行推算,每年由施入酸性氮肥和钾肥引起的土壤H+增量大概是25170mol/hm2,其中,由氮肥引起的H+增量占比为74%。这是全省耕地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3.1.3酸雨的影响酸雨是指pH值低于5.6的雨水、冻雨、雪、雹、露等降水,其主要是由工业生产、民用生活燃烧煤炭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硫(SO:),燃烧石油以及汽车尾气排放出来的氮氧化物(NO,)在大气或水滴中转化为硫酸和所致冲-。中国环境总站组织开展的2002、2004、2005年全国酸雨普查结果川表明:江西省城市酸雨离子组分有S0。2。、NO,一、F一、C1一、NH。+、K+、ca2+、M92+、Na+等;降水pH值平均为4.9;降水中阴阳离子总当量浓度基本持平,主要致酸离子硫酸根与根之和与碱性离子钙与铵之和之比在0.9~1.1之间;硫酸根离子的年均沉降量为7.1t/km2,根图I江西省21)05~2012年水田土壤pH值的空间分布离子的年均沉降量是2.1t/hm2。据此推算,江西省每3结论与讨论年由致酸离子硫酸根与根引起的土壤H+增量是3.1土壤酸化主要原因分析1818mol/hm2,大概是上述施用生理酸性肥料引起土壤3.1.1成土母质的影响江西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H+增量的7%。由于与致酸离子一起沉降到土壤中的候区,高温多湿,雨量充沛,且分布不均。该省的成土还有相当当量的钙和铵等碱性阳离子,因此酸雨对土母质主要是第四纪红色粘土等酸性母质,还有少量的壤酸化的影响可能非常有限。碳酸盐岩类风化物等中性至微碱性母质。成土母质由3.2耕地土壤酸化改良措施于在地史期强烈风化与淋溶,多数母质的风化度很深,3.2.1施用石灰,调酸增钙施用石灰不仅可以中和脱硅富铝化作用明显,使全省的大多数土壤都成为脱土壤中的活性酸和潜性酸,还能增加土壤中交换性钙硅富铝化土壤。41。耕地虽然经过人类的耕种熟化过的含量。施用石灰时要注意其用量,过多施用石灰不程,其土壤肥力得到了发展,但仍与母质有着不可分割仅会降低磷、锌、硼、钼的有效性,还会引起有机质过度的联系,这是全省耕地土壤总体偏酸的本质原因。赣分解,导致腐殖质积累减少、土壤板结、通透性不良等。西、赣北等地区的水田土壤pH值相对较高,土壤呈微一般当土壤pH值小于5.6时才需要施用石灰。通常,酸性或中性,与这些区域存在碳酸盐岩类风化物土壤没有必要把土壤pH值调整至中性。在生产实践中,母质且其中的钙和镁含量较高有关。pH值在4.5~5.5的耕地,每公顷可施用石灰450~7503.1.2施用化肥的影响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对不同kg;对于pH值小于4.5的耕地,石灰施用量可以酌养分离子的需求不同,从而出现了植物对离子的选择情提高到750~1500kg/hm2。吸收现象。由于植物细胞内总的正负电荷必须保持平3.2.2科学施肥,改善土壤一是要尽量选择施用中衡,因此植物在吸收阳离子或阴离子的同时,植物细胞性至碱性的化学肥料,氮肥尽量选择尿素和碳酸氢铵必须按照“同荷等价”的原理,向外排出H+或OH一、等品种。二是要增施有机肥、种植绿肥、秸秆还田,改HCO,叫“。将生理酸性肥料(如氯化铵、氯化钾等)施善土壤的理化性状,增加土壤的缓冲能力。三是要测入土壤后,由于作物在选择性吸收阳离子的同时要向土配方施肥,避免不合理过度施用化肥。外排出H+,因而使土壤pH值下降。而这样的生理酸参考文献:性肥料正是被长期大量施用的肥料品种,尤其是近年[1]李继红.我国土壤酸化的成因与防控研究[J].农业灾害研来,这些肥料作为复合肥的原料,其施用量呈逐年快速究,2012,2(6):42—45.增长趋势。据统计,从1991年至2011年,全省粮食产[2]周秀平,秦文娟.华南三省(区)土壤对酸雨的敏感性及其分量从1625.70万t增加到2052.79万t,增加了26.3%;区图[J].环境科学学报,1992,12(1):78—83.但化肥施用量由93.2万t增加到141.1万t,增加了(下转第49页)万方数据4期黄功标等:连续2年稻草还田腐熟对连作烟田土壤性状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493结论与讨论相比处理1(CK),连续2年稻草还田,改良土壤、参考文献:培肥地力效果明显,土壤容重降低,土壤有机质、全氮[1]李明德,肖汉乾,汤海涛,等.稻草还田对烟田土壤性状和烟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06(6):41和速效钾含量提升显著;对土壤有效磷及pH影响不明—44.显,但促进了土壤养分与酸碱平衡。处理1(CK)与基[2]刘巽浩,高旺盛,朱文珊.秸秆还田的机理与技术模式[M].础土样相比,土壤养分指标均有所提高,表明烤烟施肥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存在一定净残留;烟田土壤结构性、通气性和缓冲性明[3]沙涛,程立忠,王国华,等.秸秆还田对植烟土壤中微生物结显提升与改善,保肥与供肥能力得到加强,为烤烟高构和数量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00,21(3):40—42.产、稳产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4]王绍坤,张晓海,李金培,等.秸秆还田对烟区土壤和烟叶产相比处理1(CK),稻草还田对大田烟株生育期影质量的效应[J].中国农学通报,2000,16(5):11一13.响不明显,但生育中后期表现株高增加、茎秆增粗、叶[5]李彦东,罗成刚,温亮,等.秸秆还田对烟株生长发育及烟叶片开面增大;稻草还田降低烟株黑颈病、根腐病、烟瘟产质量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1(20):43—44.病病情指数,尤其以稻草还田腐熟处理效果更加明显,[6]田艳洪,刘文志,赵晓锋,等.秸秆还田对连作烟田土壤性状及烟株生长的影响[J].现代化农业,2011(11):29—31.具体的稻草还田配施秸秆腐熟剂对烟田土壤微生物活[7]鲁如坤.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动,降低病菌的影响机理,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版社。2000.连续稻草还田对提高烤烟产量,改善烟叶品质效[8]国家烟草专卖局.YC/T159--2002烟草行业国家标准分析果显著。2011~2012年2年烟叶产量、产值统计,稻草法[s].还田腐熟、稻草直接还田处理烤烟产量比CK增产[9]杨帆,李荣,崔勇,等.我国南方秸秆还田的培肥增产效应9.0%和6.4%、烤烟产值比CK提高13.6%和10.1%;[J].中国土壤与肥料,2011(1):10—14.稻草还田腐熟对提高烤烟产量、产值效果优于稻草直[10]林景亮,郭辉煌,赖理清,等.福建土壤[M].福州:福建科学接还田,且第2年的增产效果大于第1年。烟叶内在技术出版社,1991.化学成分均在比较适宜的范围内,上中等烟叶比例均[11]刘添毅,赖禄祥.福建省植烟土壤改良技术应用初报[J].中国烟草学报,2003,9(B11):26—29.达90%以上。[12]唐莉娜,马仲文.福建植烟土壤硫素营养状况与施用硫肥的综上所述,稻草还田方法简单,资源极为丰富,既效应[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7(3):可减少稻草焚烧带来的污染,又提升耕地地力水平,提312—315.高烟叶产量与品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生态效益。稻[13]杨文钰,王兰英.作物秸秆还田的现状和展望[J].四川农草还田配施秸秆腐熟剂加速了稻草腐解与养分释放速业大学学报,1999,17(2):21l一216.度,促进烤烟持续增产增收¨3|。目前,这项技术在我省闽西北重点烟区得到广泛认同并迅速推广。..(责任编辑:许晶晶)母∥。护掣帝q护掣摩矿唧虑护矿q护矿峥席妒学府泸掣离妒娜扁、护峥廊时廊、矿母摩峥府叫Ⅳ8妒峄席却席b,矗飞,碚妒岬廊学府咧虑b,瘟、毫卢护峥虑、8声、—、—N护q厣b扁、a,赫(上接第45页)[6]吴建明,邹海波,贺志明.江西酸雨变化特征及其与气象条[3]潘根兴.土壤酸化过程的土壤化学分析[J].生态学杂志,件的关系[J].气象与减灾研究,2012,35(2):45—50.1990,9(6):48—52.[7]王琳.江西省降水中化学组分变化规律研究[J].江西科学,[4]江西省土地利用管理局,江西省土壤普查办公室.江西土壤2007,25(6):781—783.[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1:12—14.[5]王忠.植物生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100(责任编辑:黄荣华)—103.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