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农村生态水环境建设 藩与措狍搽析 * ◎郝倩 摘要:目前,世界的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严重问题十分突出,形势不容乐观。而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水体污染将严 重影响农业生产,水质安全更是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质量和农业生产效益。本文在借鉴了国内外改善水环境建设措施的基础 上,就新农村生态化建设中安全用水(给、排水)的防污、治污、村屯绿化、环境卫生处理等方面加以研究和探讨,力求通 过新农村生态水环境的建设和治理,使我国早日形成山青水秀的农村绿色生态人居环境。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态化建设生态水环境污水回收 一、目前我国农村生态水环境存在的问题 是真正意义上的水土保持,这已经在美国水土保持界形成了 生态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条件,也是经济可持续 共识。对我国来说,虽然生态环境恶化的总体趋势还未得到 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的基础,近些年来,伴随着社会经济的 根本遏制,但借鉴美国综合考虑生态系统问题的做法对我们 迅速发展,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已经严重制约农村经济的发 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发展流域示范区生态建设颇有裨益。 展,并将造成愈来愈大的危害。如化肥的流失加剧了湖泊和 (二)德国的水资源保护措施 海洋等水体的富营养化,造成地下水和蔬菜中硝态氮含量超 德国是对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国 标,影响了土壤的自净能力;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农业废 家,德国生态村的建设在2o多年的实践探索中成为建筑新技 弃物造成农村水体和农田污染;规模化养殖场排放的大量粪 术的展示地,在太阳能利用、节能、节水、绿化以及材料绿 尿与废水现已成为许多城市和农村的新兴污染源,他们大多 色化、技术集成化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水平。生态村的建设 未经过妥善回收利用、处理及处置就直接排放,渗入到地下 也是新生活模式的探索,生态村里节约物质和能源的精神以 或进入地表水,使水资源中硝态氮、硬度和细菌总数超标, 及自然质朴的环境正在孕育着一种节俭、健康、文明的新生 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尤其对水体富营养化产生了极其不良 活方式。 的影响,同时也严重威胁着居民饮用水的安全。加之农村工 德国的生态村为了节约用水,几乎所有住宅的屋檐下都 农业化排放的废气、废水,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的增加,造 安装有半圆形的檐沟和雨落管,用来收集屋面的雨水。收集 成农村地区水源开始恶化,空气质量急剧下降,严重危害农 起来的雨水用途甚广,有些用作冲厕,有些用来浇地,还可 民的身心健康。因此,国内外很多国家已开展了农村生态水 以把雨水放入渗水池补充地下水。厕所冲洗用水占到生活用 环境的改善与治理工作。 水的l/3~l/2,为了节约冲洗用水,汉堡的乌恩霍夫・布拉姆 二、国内外农村生态水环境建设措施的比较 威奇生态村的住户采用了一种不用水的“旱”厕所。相比之 (一)美国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措施 下,我国农村和城市的住宅建设收集雨水的设施基本没有, 美国对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很重视,大部分资金 不用水的无水(无电)生态厕所虽然已经研发出来,但没有 投入都由承担,并义务为农民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由 在城市和农村广泛使用。 于措施得力、资金充足,农民参与生态保护不仅没有经济损 (三)国内外普遍使用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 失,往往还会获得更好、更直接的经济收入。相比之下,受 相对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并形成产业的城市污水处理而 国家财政状况的,我国水土保持资金投入太少,还远远 言,农村的污水处理还是目前环境治理的一道难题。受制于 满足不了生态建设的需要。我国还应进一步加大对水土 生产、生活方式、经济发展程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 保持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投入力度。 生活污水已经成为潜在的污染。但由于农村村镇居住相对分 20世纪后期,美国的水土保持走上了进一步改善环境质 散,村镇几乎没有完善的排水管网,污水量虽然不大,但波 量、保持生态系统稳定协调发展的新阶段,传统水土保持技 动很大,污水收集与集中处理困难。农村村镇生活污水与市 术的设计理念也逐步发展到以保证区域总体生态质量为指导。 政污水相比污染物浓度偏低,属于中低浓度生活污水,并且 以一个小流域为例,只有乔、灌、草等植物措施与坡面水系 大都以有机污染物为主,处理起来相对比较容易。归纳国内 等沟坡工程措施和科学的农耕措施有机结合,有利于流域内 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主要有:以土地处理为主的治理 生态环境恢复、生物多样性和经济生产条件的综合改善,才 技术,稳定塘处理系统,蚯蚓生态滤池处理系统,生态厕所 ※基金项目:衡阳市社会科学基金2011年度重点委托项目《新农村生态水环境建设问题研究》部分研究成果。 一34— 农业经济2011112 技术,集中型污水处理厌氧一好氧工艺, “Living 化、藻类大爆发的现象。流动的水体不仅给周围的景观注入 Machine”生态处理系统、高效藻类塘+生物浮床+生物促 生气,而且有利于大气和水体的氧气交换,提高水体自净能 生+水产养殖组合技术等。 三、我国新农村生态水环境建设的方法及措施 (一)积极开展植树造林工作 力,对恢复城乡水体的良眭生态系统有促进作用。 3、农村污水回用于补充水源。用经过处理的农村污水作 为补充水源,是一种相对易行的间接回用方式,已有较长的 l、植树造林能净化水源。俗话说:山青才能水秀。因为 历史和实践经验。农村污水回用于补充地表水,其目的主要 森林不仅能过滤水中的农药等污染物,而且森林本身还是一 是补充河流、湖泊的水源,作为各种用途的间接回用。经污 个极佳的蓄水库。纽约的一项研究表明,与用森林来保护城 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污水排入河道,既补充了河湖水量,为 市的饮用水源比,建造水处理厂I掏代价要高出7倍。据资料 下游提供了水源,同时也利用了水体的自净能力进一步处理 介绍,从某处无森林的山坡上流下来的水中的污染物质含量 污水,改善了河道水环境。在我国,农村污水再生后补充地 是从有森林的山坡上流下的水中的含量的五倍。树林还可以 减少水中细菌的数量,在通过30~40m宽的林带后,lL水中 所含的细菌数量要比不通过林带的减少l/2;通过50m宽的 林带后,细菌数量能减少9O%以上。 2、植树造林可使水土得到保持。我国许多地方植被覆盖 率低,特别是西北、华北、西南地区,森林覆盖率更低,大 面积森林被砍伐,天然植被遭到破坏,致使蓄水保土、涵养 水源等功能大大降低,水土流失严重,特别是黄河流域,由 于土质松散,每到雨季,雨水冲刷,大量泥沙流入黄河,致 使河水变浑,水质很差,下流河床增高,给防洪防汛工作带 来了巨大的困难;而一遇干旱季节,由于黄河、长江的蓄水、 涵养水源的功能变差,许多地方会出现断流和干涸现象。树 木有庞大的根系,这些根系像一只只巨手牢牢抓住土壤,土 壤中的水分,就被树根吸收蓄存。据统计,667mz树林比无 林地区多蓄水20f。因此多植树,可以控制水土的流失,保持 水土,改善水质。 (二)农村污水回收与再利用 农村污水经处理后作为再生水回用,与开发其它水资源 相比,在经济上有一定的优势。污水经过处理再利用不仅能 够有效缓解农村水资源短缺的压力,而且可以减少污染排放、 节约能源,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顺利完成节能减排的目 标,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 大的现实意义,并将显现越来越重要的价值。 l、农村污水回用于农村杂用水。在农村发展和人民生活 水平提高的过程中,家庭卫生设备的完善,绿化面积的增加, 城镇面积的扩大,加剧了农村水资源短缺的矛盾。同时,农 村杂用水具有水量相对较大、水质要求相对较低的特点,农 村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后,回用于乡镇杂用水, 如城乡绿化用水、冲厕用水、街道清扫用水、车辆冲洗用水、 建筑施工用水和消防用水可以替代大量的优质水,符合农村 用水“优质优用、低质低用”的原则。 2、农村污水回用于景观环境用水。经净化处理的农村污 水达到一定的水质要求后,回用到城乡景观水体中,作为景 观水体的水源补充方式之一,可以增加水体水量,避免或减 少单纯调用清洁水源补充景观水体而造成的水资源浪费,缓 解我国农村饮用水资源紧张、水质型缺水的现状。利用农村 污水回用的补水方式,可以获得稳定的补充水量保证,改变 单纯利用筑坝蓄水形成死水而造成的水质恶化或水体富营养 下水无疑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回用技术,但在大规模推广 应用之前,尚需结合国情,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从技 术、工程、环境、法律、经济等多方面研究和分析,在安全、 经济、合理的前提下,使农村污水再生水补充地下水成为整 个地下水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4、农村污水回用于农业。国内外的大量农村污水回用于 农业的实践证明,利用经过适当处理、达到使用要求的农村 污水灌溉农田是污水资源化和农业增产的有效途径。农村污 水经处理合格后回用于农业的优点十分明显,但必须在保护 环境和维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全面规划,加强管理,采用 适当的灌溉技术,严格控制有害物指标,确保农业生态环境 和人们身体健康不受到影响。 (三)治污系统的研发与成套建设 如果将治污成套系统和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投入 到新农村建设的生态化建设中,构成一个基本的治污生产链 条,将可以使投入的能量和物质在整个新农村生态化建设系 统内达到利用效率最大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入和 经济效益。基本可以解决目前我国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五大 隐患中的饮水安全隐患、给排水和生活垃圾造成的环境安全 隐患、因人畜混杂和卫生防疫而引起的公共安全隐患以及因 竖向规划不利而引发的社会不和谐隐患。这将对新农村建设 的治污能力、节能环保、废料的循环利用做出极大地贡献。 可以促进农业内部的各个系统相互协调,优化配置,加强备 个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改善新农村生态环境,为新农村循 环经济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王军霞,王丽华,王桂珍.国外生态环境建设简介【Jl现 代农业,20o6。(04). f2】陈文胜新农村建设热点、难点、着力点【Ml北京:国家 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 【3】李惠茹,夏李莹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循环型农业发展 模式的构建【j】农业经济,2Oo8,l。7). 【4l覃永晖新农村建设整治规划原理【Ml四川:西南交通大 学出版社,2olO I5l李建明.湖南省水污染防治主要手段[Jl湖南水利水电, 2OO6.(O2). I6l戴逸璩农村水环境整治应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Jl浙 江建筑。2O09。《O8} .●作者单位:衡阳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贸易系湖南衡阳421002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