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建设 林木栽培中的地膜覆盖技术 黄平江 (余庆县林业局贵州余庆564400) 摘要:地膜覆盖能提高土壤温度,促使土壤深层水上移,增加膜下土壤湿度,改善土壤环境。地膜覆盖技术有利于提 高育苗成活率和苗木质量,对植树造林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简述了地膜技术的引进与发展应用,研究地膜覆盖技术对林木 栽培的影响,旨在提高林木栽培中育苗的成活率和苗木质量。 关键词:地膜覆盖;土壤;干旱;林木栽培 中图分类号:¥5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897(2017)06—0096—02 1引言 1978年,我国从国外引进地膜覆盖技术,1979年开始在华 北、东北、西北及长江流域一些地区进行试验、示范、推广。目前, 3.1.1提高土壤温度 地膜覆盖后,因为地膜与地面之间距离短、空间小,所以容易 产生温室效应,使土壤中的热量容易保存在地膜内。根据实验数 蔬菜栽培、大田作物、林业、花卉经济作物的生产都应用到地膜 据表明,在早春的蔬菜上覆盖透明地模后,土壤深表层的温度可 覆盖技术。由于采用地膜覆盖后生产效果显著,地膜覆盖技术不 提高5℃左右,定植后蔬菜可迅速缓苗,且生长速度明显加快。1.2防自然灾害 推自广,目前为止,己有几十种杲林苗木及作物采用地膜覆盖技 3.术。地膜可用于早春覆盖、夏秋高温季节覆盖、多雨季节覆盖和 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覆盖,具有防寒、防旱、防雨、排涝等功能。 地膜将土壤与大气隔开,土壤水分在地膜内循环,减少了水 分向大气中蒸发,保持了土壤的湿度。降雨时.由于地膜覆盖,雨 水顺着地膜流入沟中,避免过多的雨水淹死育苗。无雨时,地膜 2地膜覆盖技术分析 地膜具有增温、保湿、促进土壤养分分解、抑制杂草生长等作 用,它是一项新的保护性生产措施,在水稻育秧、玉米种植、蔬菜 下土壤温差较大,土壤内较深层的水分可以向上转移,沟中积聚 的水分向沟中间转移,从而为育苗根系供水。天旱时,地膜可减 种植、烟草种植及经济林木种植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如:黑 龙江历年来由于低温、干旱不能种植花生,采用地膜覆盖栽培获 得了亩产花生150kg以上。在内蒙古干旱高寒地区,利用地膜覆 盖技术可使农作物提前3-10d上市,增加亩产,降低春季温度不 高,干燥少雨的气候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对贵州等地干旱地区的 地膜覆盖栽培可达到保温、保湿、保肥、抑制杂草、减轻病虫害、 早熟和增产的效果。农村一些老菜地土地盐碱化严重,采用地膜 覆盖后土地表层的盐碱含量大大降低。 少土壤水分蒸发,保持水分,因此可以减少农田的灌溉次数。在 盐碱地覆盖地膜后,可大大减少土壤中全盐含量和全碱含量。 3.1.3防养分流失 地膜覆盖后,土壤温度提高、湿度增加,有益于土壤内微生物 的生长繁殖。土壤内腐殖质转化成无机盐速度加快,为树苗提供 了足够的养分。据测定,地膜覆盖后,土壤的速效性氮含量可增 加大约40%,钾10~20%,磷20~30%。地膜覆盖技术可控制养分 的淋溶、流失、挥发,提高养分的利用率,节省肥料用量1/3。 3.1.4防土壤板结 许多学者对覆膜处理下土壤的物理性状、微生物数量、有机 碳库以及作物的光合特性和养分吸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 究,主要集中在花生、小麦、玉米、水稻和莴苣等农作物上,而对 大田林木覆膜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 传统的造林方法时直接把种子播种到地上而培育林木到方 覆膜可有效避免土壤表面的风吹雨淋、人工作业的践踏和因 为灌溉活雨水冲刷而造成的土壤板结现象.使土壤保持疏松和 良好的通透性。研究结杲显示,覆膜以后,土壤的总孔隙增加了 1~10%,土壤的温度团粒增加了1.55,土壤的肥、水、期、热、条件 得到了协调。 3.1.5减少草害 杂草会与苗木争夺土壤内的水分、养分以及生长的空间,还 会诱发病虫害,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后,由于膜下温度高、不通气, 杂草出芽后容易死亡。 法,简称“直播造林’,o目前,在我国造林绿化工作不断深入,造林 绿化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覆盖到深远的山区以及贫瘠山区。由于 干旱瘠薄山地的裸岩较多,土层薄,水分供应状况差等立地因子 的制约,林木成活率低,即使造林成活,其林木生长状况也较差, 林木保存率低。地膜覆盖实施方便、节省工力、节约资金、可用于 大面积的工程造林,较好地解决了干旱贫瘠山区造林难的技术 瓶颈。 3.2劣势 地膜覆盖后会导致浇灌,施肥不易,难以渗水充分,容易出现 3林木栽培中的地膜覆盖技术优劣势 3.1优势 畦心干旱和后期脱靶甚至作物早衰等问题。地膜长时间受泥土 污染后会降低透光率,由于覆盖也不利于机械化生产。目前,地膜 覆盖一般采用透明地膜与黑地膜,透明地膜覆盖会导致杂草害。 地膜因为透光性好,保温性强,不宜透水,在增温、保水、报 若换成透光率为5%的黑地膜后,地面杂草由于光照不足难以生 废、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虫 长,但与透明地膜相比黑地膜升温慢,保温性较弱,难以降解。 海、增产增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花卉FLoWER¥l201 7.3 林业建 探讨武江区优化林木采伐管理模式 周细威 (韶关市武江区国营樟源林场广东韶关5 12050) 摘要:为使武江区林木采伐管理能够适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森林可持续经营和林业科学发展的需要,本文针对该 区林木采伐管理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优化林木采伐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优化;林木;采伐;管理 中图分类号:F3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7897(2017)06—0097—02 武江区地处南岭山脉南麓的盆地之中,位于韶关市区武江、 状、存在问题深入地了解,提出优化林木采伐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北江河的西面,东与浈江区隔河相望,南与曲江区接壤,西与乳 谨供参考。 源瑶族自治县毗邻,北与浈江区的犁市镇相邻。全区林业用地面 积52814hm ,占国土面积的77%;森林覆盖率达72.23%,森林蓄 1武江区林木采伐管理现状 近年来,武江区采取了一系列得力的措施,切实加强森林资 积量416万m 。2014~2016年,全区共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蓄积 源的保护管理,严格控制森林资源的消耗.确保了森林资源的稳 12.O8万m 、出材量9.04万m 。以2016年为例,全区共核发林木 定增长。 采伐证79份,采伐面积445.43hm。,采伐蓄积6.15万m 、出材 4.84万m 。 (1)实行各级行政首长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责任制,把管护 森林资源责任落到实处。自“九五”以来,建立健全了领导干部保 随着林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森林经营主体的多元化使原有的 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任期目标制,层层分解和落实森林资源林政管 林木采伐指标分配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研究改革传统的林木 理的各项工作责任。从而巩固了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成果,确保 采伐指标分配方法,增强采伐指标分配的科学性和透明度。既是 了森林资源的安全。 规范行政权力的需要,又是当前林业配套改革的需要,也是林业 (2)继续加强和改进采伐限额管理,充分发挥采伐限额制度 长远发展的需要。为进一步规范林木采伐指标分配,优化林木采 在保护森林资源中的重要作用。我区认真按照“分类经营、分类 伐管理模式,笔者进行了广泛调研,对武江区林木采伐管理现 4林木栽培中的地膜覆盖技术要点 4.1整地技术 须通过耕翻、施肥、灌水、耙地、做畦、整地等一系列措施。地膜保 4.4除草 幼苗是要注意除草,坚持早除、除净的原则,保证膜下、地上 为了给林木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地膜在覆盖前必 及人行道内无杂草。除草时要注意不要破坏苗根。5结语 综上所述,地膜覆盖技术大多应用于农业领域,而在林业种 护的基本技术包括整地做畦及全层施肥两部分。施肥前要将土 地平整细碎,保证耕层土壤表里细碎疏松一致。一般情下,新栽 植上,地膜覆盖技术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地膜覆盖技术大大增 林木选用0.9m左右宽的地膜,结果树选1.2m左右宽的地膜,畦 加了农作物的产量及林木的存活率和保存率。同时,地膜覆盖也 垄高度约10cm,畦垄的方向为控制土壤冲刷为准,通常向南北方 有不可忽视的缺点,需要通过不断的研究试验进行改进来提高 向延长,畦长因地制宜,一般约9m。 地膜覆盖技术。 参考文献 [2]李林光.探讨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JJ_中国林业产业,2016,8 (7):132~135. 4.2施肥技术 育苗阶段要保证底肥充足。施肥后,将地膜平铺在畦地上,整 1】杨晓东.地膜覆盖技术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6.10(4):9~10. 平畦地,浇足水后用泥土压实地膜。雨季前需对育苗追肥,追肥 [需在3 ̄6月期间,追肥时将地膜揭开即可。追肥后,为使育苗长 出地膜需在地膜顶端穿洞。 4.3覆盖技术 地膜覆盖前先整平树穴,再将塑料薄膜剪成正方形,然后在 薄膜顶端穿孔,将树苗从孔中穿过后压实地膜。地膜从土壤化冻 到封冻阶段要覆盖,以春、夏覆盖效果最好。雨季时需将地膜穿 [3】严文昌,何文青,刘恩科,林涛.作物地膜覆盖安全其概念和估算方法 探讨Ⅱ].农业工程学报,2015,5(12):12~15. [4]董德云.黑地膜覆盖水稻田坎田壁防止杂草技术lJ】.南京农业,2016,10 (12):97~100. 几个孔以便雨水透入土中。在树干周围和树冠投影的外缘挖几 收稿日期:2017—2—21 厘米深的坑可便于浇水,如需锄草或全面施肥则应揭开地膜进 作者简介:黄平江(1967一),男,汉族,贵州余庆人,高级工程师, 行完后再覆盖。 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