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 饲料工 2辑靴醚瓶 癌FEE鼢} 轴 j嚣 RY 011-N。11 m11 ̄lf m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我国饲料领域的应用现状 穆怀彬 。,侯向阳 ,米福贵 (1.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2.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0) 摘 要:近红外光谱技术是一项快速、无损检测技术,在我国饲料领域中被应用于成分的定量检测、真假鉴别、原 料溯源以及在线检测与质量控制,它与传统分析方法相比有着更广泛的用途及重要的意义。结合目前国内在此 方面所做的研究,综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我国饲料领域的应用现状。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技术;定量分析;溯源;甄别;在线检测;质量控制;饲料 中图分类号:¥816.1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3—6202(2011)11—0061—03 近红外光谱技术(Near infrared reflectance 应用作一综述。 spectroscopy,简称NIRS)是20世纪70年代后发展 起来的一项无损检测技术。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可 1 定量分析 实现在线分析和生物体的非介入分析和监测,具有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饲料成分的定量分析应用是 快速、方便、准确、非侵入式分析的优点。近年来,近 近红外光谱技术使用中人们最为熟知的一面。国外 红外光谱技术应用领域遍及农产品、食品、饲料、化 学者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饲料的常规营养成分分 工、医药、纺织工业等,特别是在农产品加工领域,如 析已做了大量的研究。我国近红外光谱技术研究起 饲料、面粉、油脂生产厂,近红外分析具有其独特的 步较晚,但在近几年已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主要包 优势。我国饲料行业在20世纪9O年代中期开始引 括:饲料的常规营养成分分析、饲料中氨基酸的测 进光谱技术,该技术在饲料行业中的使用得到逐步 定、矿物元素的检测以及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等几 推广。现对近年来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饲料领域中的 个方面,所做的部分工作见表1。 表1 近年我国利用NIRS对饲料成分的部分研究工作 秸秆青贮饲料 pH值、乳酸、乙酸、丙酸、丁 pH值的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和透射光谱的分析效果均较好,校正模型决定系数R 和验证集的 相关系决定系数,都大于0.80,干燥粉碎、新鲜和浸提液样品的相对分析误差RPD值分别为 酸、氨态氮 3.44、2.50和2.27;3种状态样品的乳酸、乙酸、丁酸和氨态氮的R 在o.64~O.85之间[ ] 目前国内学者对饲料原料中化学成分的研究比 菜籽粕、麦麸、鱼粉中的粗蛋白质进行了近红外光谱 较多,起初以饲料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糖、淀粉、 分析研究;苏彩珠等 ¨ 利用近红外透射技术初步建 纤维素等测定较多,如丁丽敏等 对豆粕、棉籽粕、 立了肉骨粉中蛋白质的检测方法;红等Ⅲ运用 收稿日期:2on o6 01;修回日期:2o¨1o—l8 作者简介:穆怀彬(1978一),女,博士,副研究员,从事草业科学方向研究工作。 ■ 穆怀彬等: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我国饲料领域的应用现状/2011年■11明 料中肉骨粉含量的可行性,结果证明该技术可以很 好的检测各种饲料中肉骨粉的含量。国内牛智有等 学者,建立了鸡饲料、猪饲料和牛饲料中肉骨粉含量 的近红外光谱技术定量分析模型,可以较好的检测 饲料中肉骨粉含量。杨增玲等_1。 利用近红外反射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定量测定进口鱼粉中的蛋白 质、脂肪、水分和灰分,等等。随着对近红外光谱技 术的逐渐深入了解,使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测定饲料 成分由常规营养成分的定标模型建立,逐渐向无机 矿物质元素的检测过度,成功对鱼粉等饲料成分中 的常规营养成分及钙、磷、盐分等矿物元素建立了近 红外定量测定模型。鱼粉常规成分的近红外光谱分 析定标结果为:决定系数R。和交互验证标准差分 别为0.955 9和0.216(水分),0.965 1和o.386(粗 蛋白质),0.942 1和0.288(粗脂肪),0.889 9和 光谱法分析了精补料中肉骨粉的含量。此项技术的 完成,对于丰富我国饲料安全性快速检测手段具有 重要意义。 饲料掺假是影响饲料质量与安全的另一因素, 也是影响饲料行业管理的一个难点。中国农业科学 o.249(钙),o.955 3和o.085(eI),0.923 5和0.135 (盐分);验证结果:决定系数R 和标准差RMSEP 分别为0.939 5和0.314(水分),0.908和0.827(粗 蛋白质),0.910 1和0.613(粗脂肪),0.835 3和 0.474(钙),0.83和0.294(总磷),0.923 8和o.393 (盐分)。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饲料领域的使用逐步深 入和广泛,2007年刘贤等建立了青贮秸秆饲料pH 值、挥发性有机酸及氨态氮的近红外定标模型。近 红外光谱技术除了可测定饲料中的常量和微量营养 成分外,还能快速测定饲料中的某些有毒有害成分、 抗营养因子及药物成分,如棉酚、植酸磷和葡萄苷 等,以及氨基酸、可消化氨基酸、消化能、代谢能的测 定等,实现对饲料原料和成品营养成分的快速检测。 王文杰[2 曾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预混料中VA、 喹乙醇、土霉素。 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饲料领域,显示了检测 速度快,可同时测定多项指标,获取被测物信息全 面,可更综合表现被测物特异性等优点。对于所建 立的近红外模型准确率高可作为定量测定饲料成分 的快速检测手段,弥补传统化学分析耗时长的不足。 2溯源、甄别 饲料工业涉及农产品、医药、化工等多个领域, 需要完备的技术手段才能更好的保证饲料质量与安 全,才能有助于饲料行业的监管以及养殖业的健康 发展。而近红外光谱技术不仅在饲料成分上可以与 传统化学分析方法相媲美,而且有着快速甄别成分 产地以及真假判别的功能,这使近红外光谱技术在 饲料行业中有着特殊的作用。 原料是影响饲料质量的最基本因素。原料来源 不同的配合饲料不仅直接影响动物机体对饲料吸收 利用的效果,而且原料特性对动物生长存在着潜在 的、复杂的、难以预测的影响,如动物源性蛋白用于 反刍动物饲料中造成“疯牛病”的大范围传播就是最 具代表性的例子。我国农业部也于2001—03—01发 布了《关于禁止在反刍动物精料补充料中添加和使 用动物性饲料的通知》。因此,在评价饲料品质时, 饲料原料的来源关乎其安全性,对饲料来源的追溯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肉骨粉检测方面,国外 学者Dolores等_1。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检测饲 院饲料研究所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成功研究开发 了“添加剂产品近红外指纹图谱鉴别技术”,将近红 外特征指纹图谱技术创新性地应用到饲料添加剂产 品的鉴别中,从而将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直接 的检测技术来应用。图谱比较法建立的氯化胆碱等 25种添加剂产品的比较分析系统,对掺假含量5 以上的假冒产品的鉴别准确率为100 ;模型判别 法可以对产品进行快速的定性定量分析,准确判定 产品的合格性,对掺假含量超过1 的样品的鉴别 准确率为100 9/6。近红外光谱技术对于产品的溯源 管理和鉴别的应用,为饲料行业的管理提供了新的 技术支撑。 3在线检测及质量控制 由于近红外光在光纤中有良好的传输特性,通 过光纤可以使仪器远离采样现场,实现远距离在线 测量,生产中可以在生产流水线上装配近红外装置。 对原料和成品及半成品进行连续在线检测,及时监 测原料及产品品质的变化,维持产品质量的稳定。 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在线检测功能与传统化学分析方 法相比有着显著的特点,避免了以往化学分析结果 的滞后性,达到了瞬间检测的效果,测试成本低,分 析速度快,便于在线实时监测,可满足现场测量的 要求。 杨海锋等_l ]通过选择大豆原料、浸出粕、豆粕 成品作为在线监控位点,并针对每一监控位点的监 控指标,研究建立相应的定标模型,完成了对豆粕生 产过程质量的在线监控。 另外,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还可用于在线监控 产品加工中物理参数的变化,如物料的混合均匀度、 粉碎粒度、淀粉糊化度、硬度等与加工质量直接相关 的指标。LU等建立了淀粉糊化度、黏度等理化特 性的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可进一步用于监控饲料 生产过程中的调质和制粒效果;Fretas等以高效液 相色谱法为对照方法,发现可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 术分析药片的溶解度和溶解曲线,建立的预测模型 的相关系数达到0.8O~O.92,此技术可推广用于测 定水产颗粒饲料崩解速度,从而对生产参数做出相 应调整,更有效的监控和保证饲料的质量。 穆怀彬等:近红外光谱技术在我国饲料领域的应用现状/2011年■l1圈 ■ 4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饲料业应用的展望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饲料质量安全控制领域的应 用仅有20多年历史,但与化学分析法、生物试验、饲 养试验等传统的饲料质量评价方法相比,该技术具 有快速无损、样品前处理简单、无需化学试剂,能同 时分析多项指标等传统分析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该技术的准确性能够满足饲料工 业的要求;2002年底,国家正式颁布了近红外分析 的国家标准(GB/T 18868--2002),这标志着这项检 [2]王文杰,穆淑琴,刘兰兰,等.近红外光谱法检测预混料中的维 生素A[J].天津畜牧兽医,I998,15(2):12—14. [3-1赵枝新,金岭梅.粉碎粒度对近红外分析仪测定鱼粉和豆粕氨 基酸含量的影响[J].中国饲料,2002(6):21—22. [4] 红,吴文听,冯劲华.进El鱼粉品质的NIRS定量分析与验 证[J].检验检疫科学,2004,14(1):18—21. [5]方景春,赵敬.近红外分析仪在酒糟饲料生产控制及质量检 测中的应用[刀.粮食与食品工业,2006,13(2):51-53. [6]韩冉,王康宁,李静.傅里叶近红外快速测菜籽粕的中、酸 性洗涤纤维的研究[J].饲料工业,2007,28(17):36—38. [7-1刘贤,韩鲁佳,杨增玲,等.近红外光谱快速分析青贮饲料 测技术在我国已成为标准的饲料检测方法。因此, pH值和发酵产物口].化学分析,2007,35(9):1 285—1 289. 近红外光谱技术成为饲料质量和安全监控中不可缺 [8]牛智有,韩鲁佳.基于近红外光谱的反刍动物饲料营养指标的 少的技术 。 检测方法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26(5):657—660. [9] 董娟娟.传统检测方法与近红外分析技术检测饲料营养成分值 近红外光谱技术最初应用于农副产品中,相对 差异分析[J].饲料工业,2010,31(11):43—45. 其他领域而言,近红外光谱技术对农副产品的检测 [10-1丁丽敏.近红外光谱技术预测饲料中氨基酸和真可消化氨基 较为成熟,具有更好的研究基础。从近红外光谱技 酸含量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1997. 术的应用发展过程:首先用于饲草原料和谷物类原 [11]苏彩珠,伊平河,肖 昕,等.近红外透射技术检测肉骨粉中蛋 白质地方法及初步应用[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3(9),48- 料中水分和粗蛋白质含量的检测,随后利用该技术 49. 分析鉴定饲草原料的品质,测定常规营养成分含量, r12]Dolores C,Garrido Ana,Guerrero J E,et a1.Near-infrared re— 后对饲料的氨基酸成分进行逐项检测,并且发展到 flectance spectroscopy(NIRS)for the mandatory labeling of 从常规成分的测定到维生素、无机物的测定以及青 compound feeding stuff,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open-decla— 贮饲料中发酵产生的挥发性等物质的测定的发展过 ration[J].Animal Fe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4,116 (24):333-349. 程。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饲料领域的发展,要依靠社 [13]杨增玲,韩鲁佳,李琼飞,等.反刍动物精料补充料中肉骨粉 会的进步、企业的认知来一步一步完成。随着近红 快速检测近红外光谱法[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8(6): 外光谱技术的日趋完善,它在饲料领域的应用将具 l 278—1 282. 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14-1杨海锋,吕小文,秦玉昌.近红外光谱技术在豆粕质量监控中 的应用研究[J].饲料工业,2006,27(19):31—34. [15-1李辉,秦玉昌.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饲料质量安全评价 [参考文献] 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农业工程学报,2006(22):264—268. [1] 刘晓敏.NIR 1501型近红外分析仪检测饲料的研究[J].中国 (责任编辑:苏幔) 饲料,1996(16):35—36. 《农业机械・粮油加工》杂志2012年征订启事 (月刊) 《农业机械・粮油加工》(原《粮油加工》)是中国粮油学会油脂专业分会会刊。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 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全文人编期刊、万方数据期刊数 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等。 《农业机械・粮油加工》杂志将继续坚持“全面、领先、实用”的办刊宗旨,奉行“立足粮油工业,关注行 业热点,探求行业发展,注重实用技术”的办刊理念。 《农业机械・粮油加工》杂志国内统一刊号:CNll一1875/S,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0— 9868,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朝工商广字第0004号。 《农业机械・粮油加工》杂志,自办发行,每月18日出版,大】6开本,每期定价1O.O0元,全年120. O0元,需订阅者可随时与杂志社联系订阅。 地址:(100083)北京德胜门外北沙滩1号16信箱《农业机械・粮油加工》杂志社 电话:(01o)648826 ̄3 64882565 传真:(olo)64882329 64870803 E—mail:cnlyjg@163.tom 联系人:赵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