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考数学冲刺——全等三角形(一)

中考数学冲刺——全等三角形(一)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专题课 全等三角形(一)

模块一 选择题

选择题的难度不大,主要是对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涉及角度和线段长度的计算 1.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5个) SSS三边对应相等 SAS两边及夹角对应相等 ASA两角及夹边对应相等

第1页共12页

AAS两角及一边对应相等

HL直角三角形中一直角边和斜边对应相等

【经典例题】

1. 如图,在方格纸中,以AB为一边作△ABP,使之与△ABC全等,从P1,P2,P3,P4四个点中找出符合条件的点P,则点P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

2. 如图,已知在△ABC中,CD是AB边上的高线,BE平分∠ABC,交CD于点E,BC=5,DE=2,则△BCE的面积等于( )

第2页共12页

A.10 B.7 C.5 D.4

3. 如图,△ABC中,AB=AC,D是BC的中点,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C、AD、AB于点E、O、F,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是( )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4. 如图,在△ABC中,已知∠1=∠2,BE=CD,AB=5,AE=2,则CE=( ) A.3 B.4 C.5 D.6

第3页共12页

5. 将两个斜边长相等的三角形纸片如图①放置,其中∠ACB=∠CED=90°,∠A=45°,∠D=30°.把△DCE绕点C顺时针旋转15°得到△D1CE1,如图②,连接D1BD1B,则∠E1D1B的度数为( ) A.10° B.20° C.7.5° D.15°

6. 如图,在矩形ABCD中,AD=√2AB,∠BAD的平分线交BC于点E,DH⊥AE于点H,连接BH并延长交CD于点F,连接DE交BF于点O,下列结论:

①∠AED=∠CED;②OE=OD;③BH=HF;④BC−CF=2HE;⑤AB=HF, 其中正确的有( )

第4页共12页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7.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2,BE=EC,将正方形边CD沿DE折叠到DF,延长EF交AB于G,连接DG,现在有如下4个结论:①△ADG≅△FDG;②GB=2AG;③△GDE∽BEF;④S△BEF= .在以上4个结论中,正确的有( ) A.1 B.2 C.3 D.4

8. 如图,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的顶点A在y轴上,顶点D在反比例函数y= (x>0)的图象上,已知点B的坐标是( , ),则k的值为( )

第5页共12页

A.4 B.6 C.8 D.10

模块二 填空题

【经典例题】

第6页共12页

1. 如图,在Rt△ABC中,∠ABC=90∘∠ABC=90∘,AB=BC=√2,将△ABC绕点C逆时针旋转60°,得到△MNC,连接BM,则BM的长是________.

2. 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O,△OEF是正三角形,且AE=BF,则∠AOE=________.

3. 如图,在菱形ABCD中,AB=4cm,∠ADC=120°,点E、F同时由A、C两点出发,分别沿AB、CB方向向点B匀速移动(到点B为止),点E的速度为1cm/s,点F的速度为2cm/s,经过t秒△DEF为等边三角形,则t的值为________.

第7页共12页

模块三 解答题

【经典例题】

1. 课间,小明拿着老师的等腰直角三角板玩,不小心掉到两墙之间,如图所示. (1)试判断DC与B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从三角板的刻度可知AC=25cm,请你帮小明求出砌墙砖的厚度a的大小(每块砖的厚度相等)

2. 如图,在 BC的同侧以△ABC的三边为一边分别作等边三角形△ABE,△BCF,△ACG. 第8页共12页

求证:四边形AEFG是平行四边形.

3.如图,在△ABC中,AD⊥BC于D,BD=AD,DG=DC,E,F分别是BG,AC的中点. (1)求证:DE=DF,DE⊥DF; (2)连接EF,若AC=10,求 EF的长.

4.如图,在△ABC中,∠ACB=90°,AC=BC,BE⊥CE于E,AD⊥CE于D.

BAGCEF

第9页共12页

(1)求证:△ADC≅△CEB.

(2)AD=5cm,DE=3cm,求BE的长度.

5. 已知,如图,△ABC中,∠BAC=60°,AD平分∠BAC,AC=AB+BD,求∠B的度数.

6.如图,在Rt△ABC中,∠C=90°, Rt△BAP中,∠BAP=90°,已知∠CBO=∠ABP,BP交AC于点O, E为AC上一点,且AE=OC.求证:(1)AP=AO;(2) PE⊥AO

第10页共12页

COEBPA7.如图1,在正方形ABCD中,P是对角线BD上的一点,点E在AD的延长线上,且PA=PE,PE交CD于F.

(1)证明:PC=PE; (2)求∠CPE的度数;

(3)如图2,把正方形ABCD改为菱形ABCD,其他条件不变,当∠ABC=120°时,连接CE,试探究

线段AP与线段C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第11页共12页

第12页共12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