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语文七年级下课外古诗十首

语文七年级下课外古诗十首

来源:华佗小知识


山中杂诗 (吴均)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大意:青山茫远,与天相接,忽见有云烟环绕,在幽深的竹影中可见落日余辉。鸟在人家的房檐上飞来飞去,最有趣的是云彩竟然从窗里飘出来。

主题:这首诗描写了诗人住在山中的有趣生活,表达了作者闲适恬淡之情。

鉴赏: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二句最妙,是作者的神来之笔,尤其是云从窗里出的描写,写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体,语虽平淡,意境遥远。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大意:我独坐在幽深的竹林,一边弹琴一边啸歌。寂静的竹林深处无人相伴,唯有明月似解人意,偏来相伴。

主题: 本诗通过描绘幽深宁静的竹林,表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鉴赏: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自己独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表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其实却是匠心独具,妙手回天的大手笔。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向三峡,思君不见下。

大意:半轮明月映照着峨眉山的深秋,月影倒入平羌江那澄碧的水流中。在夜色中,我从清溪驿向三峡进发,想见你家乡的明月啊——此时你却偏偏不照在古老的渝州。

主题: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鉴赏: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作者连夜从清溪驿出发,向三峡赶去。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考点:《峨眉山月歌》中连用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这五个地名是:峨眉山, 平羌 ,清溪,三峡,渝州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大意:不知谁家暗暗飞出动人的笛声,随着春风传遍了整个洛阳城。夜晚听到这《折杨柳》的曲子,谁能不起思乡之情呢?

主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鉴赏:“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指出笛中所奏,是伤离别的乐曲《折杨柳》。“折柳”二字不仅指曲名,还代表一种习俗,一种情绪,它代表离别,它勾起乡愁。“何人不起”,本是自己闻笛而生故园之情,但由于诗人的这种感情太强烈了,就认为是洛城人所共具。

“笛声”常被用来寄托相思别情。王之涣:“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大意: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满面泪水沾湿了两袖,涕泪依然不干。途中与君马上相逢,想写信却无纸笔;唯有托你捎个口信,回家报个平安。

主题:表达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鉴赏:三四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气。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 , 野渡无人舟自横。

大意:我独爱这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树阴深处,黄鹂鸟发出诱人的叫声。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空空的小船自由自在地漂浮在河边上。

主题:全诗表露了作者悠闲、恬淡的情怀。

鉴赏:“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引人思索。诗人借景述意,胸襟恬淡,情怀悠闲,都自然地流露出来。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大意: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主题: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抒发了诗人抚今追昔,感时伤世之情。

鉴赏:“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落花时节”既是明叙相逢的季节,又暗喻唐帝国由盛入衰的局面,作为人生的岁月,两人又到了落花时节的暮年。这四字写得十分深沉含蓄。“又”字抒发了诗人抚今追昔,感时伤世之情。

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 青山独归远。

大意:遥望苍苍山林中的竹林寺,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寺。灵澈背着斗笠,披着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

主题: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往往黯然情伤,但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适、淡泊的意境。

鉴赏:“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诗中有画,是这首诗的明显特点。这首送别诗表露出诗人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因而构成一种闲淡的意境。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大意: 梅子黄时,家家户户都笼罩在烟雨之中。远远近近那长满青草的池塘里,传出蛙声阵阵。已约请好的客人说来却还没有来,时间一晃就过了午夜。我手拿棋子轻轻地敲击着桌面,等着客人,只看到灯花隔一会儿就落下一朵……

主题:全诗通过对撩人思绪的环境及“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动作的渲染,既写了诗人雨夜候客来访的情景,也写出约客未至的寂寞的心情。

鉴赏:前二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蛙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读来使人如身临其境,仿佛细雨就在身边飘,蛙声就在身边叫。这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实际上诗人要反衬出它的“寂静”。

第四句“闲敲棋子”是一个细节描写,诗人约客久候不到,灯芯很长,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而笃笃的敲棋声又将灯花都震落了,含而不露地表现了作者的寂寞心情。

论诗 (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 各领风骚数百年。

大意:诗的前两句以李白、杜甫的诗为例来说理:李白、杜甫的诗歌万古流传,无人能与之相比,然而,就是如此伟大的诗篇,至今也觉得不新鲜了。可见,国家代代都有很多有才情的人出现,他们各自的影响也不过几百年而已。

主题:此诗是以议论为诗的一个实例,作者认为诗歌创作贵在创新。各个历史时代都会有自己的杰出的诗人,并创作出具有时代特色的诗篇。

鉴赏: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诗人,以切合当时社会需要的、富有创造性的诗篇,领导着当代的诗坛,开一代新的诗风。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