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 不同尺度的地理区域

2011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训练: 不同尺度的地理区域

来源:华佗小知识


第二单元 中国地理

第6节 不同尺度的地理区域

一、选择题

读下列经纬网图,回答1~3题。

1.下列关于四地区农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A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季风水田农业 B.B地区是我国著名的商品棉产区 C.C地区是我国著名的糖料作物产区 D.D地区的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和玉米

解析:阅读经纬网图可判断A地区是松嫩平原,B地区是珠江三角洲,C地区是四川盆 地,D地区是北疆,因此可以判断出C选项正确,四川盆地是我国的甘蔗主产区之一。 答案:C

2.下列关于四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A地区要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B地区要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发展以出口为主的农业 C.C地区要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提高粮食产量 D.D地区要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解析:B地区是珠江三角洲,由于光热充足,位置优越,故发展了以出口为主的蔬菜、 花卉等农业。 答案:B

3.图中四地区在农业发展过程中,与其主要性条件组合正确的是 ( )

①A—热量条件 ②B—土壤条件 ③C—光照条件 ④D—水源条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松嫩平原纬度较高,热量不足是其农业发展的主要性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势 低洼影响了其农业的发展,四川盆地光照不足影响了其农业的发展,水源不足为其 农业发展的主要性条件。 答案:D

走到尽头的广东产业旧模式需要转型,如何努力把“广东制造”转变为“广东创

造”、“广东设计”,已成为广东保持平稳、快速和持续发展的关键。据此回答4~5题。 4.广东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有 ( )

①资金缺少,产业发展滞缓 ②产业升级困难

③国际油价攀升,能源价格上涨,土地、水资源的约束导致生产成本上升 ④交通和自然灾害引起投资环境恶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广东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是生产成本上升和本省产业升级困难。 答案:B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广东制造”转变为“广东创造”、“广东设计”,有利于广东制造业的升级换代 ②把生产“广东制造”商品的企业全部迁到粤西、粤北地区 ③产业成本的降低可以缓解广东企业目前面临的困境

④只要能源问题解决,广东产业不必转型也可以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广东制造”转变为“广东创造”、“广东设计”有利于广东制造业的升级;生 产成本降低可以缓解企业面临的压力。 答案:C

下图中甲、乙为两个岛屿。读图回答6~7题。

6.有关甲、乙两个岛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岛屿都盛产柑橘、香蕉、菠萝、苹果和椰子等水果 B.两岛屿西部盐场的形成具有相似的气候和地形原因

C.从东侧海域流经的日本暖流,对两岛屿高温多雨气候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D.人口和城市都集中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区

7.与甲岛比较起来,乙岛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主要表现在 ( )

A.有比甲岛更优越的地理区位优势

B.拥有丰富的煤、铁、石油和有色金属矿产资源 C.劳动力素质较高,数量较多 D.较少的人口数量和独特的热带资源

解析:根据经纬度能判断甲和乙分别是岛和海南岛,海南岛是热带季风气候,不会 盛产暖温带的苹果;海南岛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西部由于地处背风坡降水少、 光照足且有低平的地形而形成著名的盐场;日本暖流对海南岛作用很小。海南岛与 岛相比最主要的优势是全部是热带地区、人口较少,故开发潜力巨大。 答案:6.B 7.D

读我国部分海岛和海域简图,完成8~9题。

8.莺歌海盐场、布袋盐场形成的共同自然条件是 ( )

A.都位于季风区,降水多 B.附近海域海水盐度都很高 C.都位于热带区域,气温高 D.都位于山地背风坡地段

解析:这两个盐场都位于南方的湿润区,但它们都位于山地的背风坡,因此降水量较少, 有利于晒盐。 答案:D

9.舟山渔场成为我国最大渔场的原因是 ( )

①位置适中,海洋灾害较少 ②有寒暖流交汇 ③有众多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④位于架,阳光可直射海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舟山渔场位于架海域,有暖流和南下的沿岸寒流交汇,又有长江和钱塘江等 河川径流带来营养盐类,形成了我国最大的渔场。 答案:B

2010年7月1日是回归祖国十三周年纪念日,回归以来,在和祖国 内地的全力支持下,克服了世界金融危机和H1N1疫情的冲击和影响,继续保持了自由港和 国际大都市的特色,继续保持了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地位,保证了的稳定与繁 荣,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据此完成10~12题。

10.关于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北邻经济特区珠海市 B.位于珠江口西侧 C.东、南、西、北四面环海 D.北部与深圳特区相邻

11.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 )

①有丰富的森林 ②有丰富的铁矿 ③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 ④有优良的海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2.对外贸易比澳门发达,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人口比澳门多

B.有可停泊海洋巨轮的天然深水港湾 C.澳门与广州间没有铁路运输 D.澳门的自然资源没有丰富

解析:该题组借助回归十三周年纪念日设题考查了、澳门的有关内容。 自然资源不丰富,地域小,没有丰富的森林和铁矿,但位置优越,有优良的海港,对 外贸易条件优越。港澳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和祖国内地的支持。 答案:10.D 11.C 12.B 二、综合题

13.史载,公元208年12月25日到公元209年1月23日,历史上发生了著名的赤壁

之战。结合下面的赤壁之战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华容所在的地形区是 ,其农业地域类型为 。 (2)你认为如今最有可能成为区域中心的是图中哪个城市。简述其理由。

(3)《三国演义》中记载:曹军劳师、水土不服、短于水战、战马无粮,这些弱点正是 曹军失败的基础。试从地理角度分析曹军具有这些弱点的原因。

解析:这一组题以古赤壁之战为背景。第(1)小题图中华容介于长江和汉水之间,属于 江汉平原。第(2)小题考查交通位置的重要性,可从铁路、公路、水路等多方面加以分 析。第(3)小题曹军长期生活在北方地区,答题时可从南北方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 入手。

答案:(1)江汉平原 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2)夏口(武汉) 纺织业、钢铁工业发达;高等院校多,高新技术产业占有重要地位; 位于长江与汉江交汇处,与京广、汉丹铁路相接,水陆交通发达,经济腹地广阔。 (3)曹军从北方长途跋涉至湖北地区,作战路线长,故“劳师”;南方地区温度高、湿 度大,故“水土不服”;北方平原广阔,河流少故“短于水战”;此时为冬季,草木 枯死,故“战马无粮”。

14.联合国第2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了中国“三江并流”自然景观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

录》。“三江并流”区域内,南北向的大江与大山相间排列,从空中望去,三条大江由北往南纵贯全区,平行流动近170千米,形成了“四山并列、三江并流”这一世界独 有的地理奇观。读“三江并流”自然景观的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与“三江并流”自然景观所在省区相邻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

(2)“三江并流”地区是世界上罕见的高山深谷地貌的代表地区,说出该区域内主要的 外力作用形式。

(3)“三江并流”地区冬干夏雨,干湿季非常明显。分析“三江并流”地区夏季降水的 水汽来源地。

(4)分析“三江并流”地区所在省区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至少写出四个方面)。

(5)图中省会城市所在地形区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根据该地形的具体情况,应如何充 分、合理地利用当地的农业资源?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文字和图中的省区轮廓、国界线等有用信息,确定“三江并流” 自然景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横断山区。根据云南省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既受来自 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又受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抓住云南省所在地形 区的特点:属于山区(云贵高原和横断山区),地势的相对高度大,并与东南亚有国界 线等。

答案:(1)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四川省、自治区。 (2)流水侵蚀作用、冰川作用、风化作用等。

(3)“三江并流”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其降水的水汽来源地有两个:既受到来自 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又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的影响。

(4)“三江并流”地区位于云南省境内,其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有:矿产资源丰富;水 能资源(或能源资源)丰富;旅游资源丰富;生物资源丰富;与东南亚地区有较长的边 境线,发展边境贸易的条件较优越等。

(5)图中省会城市所在地形区为云贵高原,其主要特征有: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 不平。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走立体农业之路;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 或发展特色农业。

15.(2010·江西联考)读山东省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碱化问题突出,试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原因。

(2)图中B地区享有“中国蔬菜之乡”的美誉,也是冬季蔬菜大棚生产的发源地。简要 分析该市农业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

(3)近年来,有些专家提出在渤海莱州湾与黄海胶州湾之间,开挖一条长约130千米的 横跨山东半岛的人工海河(胶莱运河)的构想。若开通胶莱运河,将会对沿岸地区的自 然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答案:(1)地势低平,地下水水位高;频繁的旱涝气候变化,干旱时节,尤其是春季蒸 发旺盛。

(2)冬季晴天多,日照条件好;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 (3)促进莱州湾与胶州湾的水体交换,提高莱州湾水体的净化能力;如果防渗漏措施不 当,会导致沿岸地区的土壤盐碱化和地下水水质变坏;调节沿岸地区的局部气候,改 变生态环境;使莱州湾的污染海水可能进入胶州湾,加剧胶州湾的海水污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