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编本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材 新人教版编部本于2018年秋期正式使用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组 教学主题:想象生活 课时:两课时
授课对象:三年级学生 设计者: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识认字250个,写字250个。 2、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和书写规则。
3、继续培养阅读的兴趣,培养经常阅读的习惯。在“自检”中,学生要自查、互查,交流阅读体会
4、、通过“语文天地”中设计的活动,创设写话的情境,使学生愿意写,有东西可写。 解读:“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对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学生在朗读上应注重语气、语调的培养。“体会词句”是让学生知道词句在文中的表达意图,既理解文本内容,又能理解语言,继而积累语言。“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对学生朗读习惯的培养,三年级学生在朗读上应注重语气、语调的培养。
2.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主要是围绕“预测”这个专题进行编排的。主要由《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不会叫的狗》三篇课文组成。编排意图是引导学生阅读这些童话故事,学会预测故事情节,续编故事。
本单元的重点是: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感受 阅读的乐趣。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安排了与预测有关的内容。《总也倒不了的老屋》练习根据故事情节预测故事,《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练习续编故事接下来的情节,《不会叫的狗》训练预测故事的结局。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预测训练。
3.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都是与学生紧密相连的。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情况下,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在这时,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的独特体验,使他们能主动地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在实践中感受,积累语言;在实践体验、丰富情感,形成良好的语感。
1
学习目标
1.会认“暴、凑”等8个生字,会写“晒、洞、准”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准备、吃饱、晒太阳”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想画面。
3.品味语言,感受故事独特的表达方式,并在反复朗读中预测将要发生的故事。并从课文中画出相关的依据。 评价任务
任务一:通过多种识字方法,会认“暴、凑”等8个生字,会写“晒、洞、准”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准备、吃饱、晒太阳”等词语。
任务二: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根据课文内容想想画面。
任务三:品味语言,感受故事独特的表达方式,并在反复朗读中预测将要发生的故事。并从课文中画出相关的依据。 教学过程 环节 学生的学 教师的教 你见过一百多年的环节一 导入新课 检查预习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老屋吗?想象一下老屋的样子,怎么想都可以,读童话就要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引导学生想象老屋之“老”)今天,就让我们去课文中找一找老屋总也不倒的原因吧! 环节二 初读课文 理清顺序 1.自由朗读全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个别读、分组读、齐读、带读,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PO1 评价要点 重点引导学生学生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顺序 PO2 环节三 这座老屋为什么总也倒不了? 品读课
PO2 相信同学们肯定知道其中的原2
文 因。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体会语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句 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读着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环节四 课外延伸 如果你是老屋,帮助了那么多遇到困难的人,你的心里会怎么助人为乐 想?又会怎么去做? PO3 附:板书设计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小猫 遇到了暴风雨 老母鸡 孵小鸡 蜘蛛 好助人为乐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