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染整科技 。。。’。’。’。‘。。 印染(2008 No.22) 水或防污性能。Nano—Tex 公司还开发了其它一些表面处理技 6围外蒂整科技9 .<>.<>.<>.<>.<>.。. 术并注册了商标。Nano Touch是其中一种已注册的纳米技术, 用于处理“皮芯”型织物。在皮芯型纱线或织物中,芯层通常是 合成纤维,皮层是天然纤维,如棉。将这种织物的芯层通过纳 米处理,可具有高强度、永久抗静电性能和耐用性,而皮层则采 用传统处理方法,可获得理想的柔软性、舒适性和美观性。 Nano Care技术用于生产抗皱/免烫纤维素纤维织物(如 棉),“Nano Dry”技术可对合成纤维进行亲水整理。这种纳米 纺织品纳米技术的新进展 织物纳米整理技术的进展 对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织物进行整理,以获得需要的手 感、表面结构、颜色和其它特殊的外观及功能特性,是纺织品生 产的主要目的。在过去十年里,纳米技术的出现推动了纺织技 术的发展和革新。通过应用纳米技术,织物整理使用了新的方 整理的织物可使身体的水分/汗液通过织物迅速转移并蒸发, 法,并显现出巨大的潜力。 提高织物表面性能有很多种方法,如运用纳米技术进行适 当的表面整理、涂层和改性。图1列示了纳米技术在织物整理 方面的一些代表性应用。 紫外线和辐射防护 图1 纳米技术在提高织物性能方面的应用 纳米技术提供了大量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来生产所需要的 织物,主要是对织物进行表面改性。例如,防止液体润湿的织 物拒水或防污整理。“液体.织物”界面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和 理论背景,在Schrauth等人最近的论著中进行过论述。他们认 为通过改变织物表面微米级和纳米级的表面特征,可以对织物 润湿性能实现更有效的控制。这种对织物表面性质的改变能 够显示出“荷叶效应”,即叶子表面天然的拒水行为。这种能够 “再现”拒水行为的表面改性工程,可用于开发拒水或防污织物 的特殊化学整理。 最近几年,研究人员和产业界尝试利用类似纳米表面工程 改性的概念来开发高性能织物。在这方面最成功的例子是美 国的Nano—Tex 公司。通过应用纳米技术,该公司研发了几种 织物整理方法以提高织物品质,例如更好的耐用性、柔软性、撕 裂强力、摩擦牢度和抗皱性/保形性。实际上,这家公司是开发 织物涂层和整理技术的先驱,已开发了一系列高性能织物,例 如“Nano.Pel”技术(一种防污和拒油整理)就是利用表面工程 概念,其开发的拒水织物的表面,具有防液体和防污性能,同时 一些织物所需要的又有其它属性,如透气性、柔软性和舒适性。 基本上,这种表面处理可使织物的表面具有纳米级的毛茸结 构,使织物表面变得粗糙,从而避免“液体一表面”的相互作用, 以及随之而来的液体的渗透,处理后的织物就具有了永久的拒 从而让穿着者感觉更舒适。该公司还开发了一种Nano beads 技术,其可携截具有生物活性制剂或抗生物制剂、药品、麻醉 剂、防晒乳和染料,从而使纺织品获得需要的高性能。 最近,Beringer和Hofer研究证明,将羟磷灰石、TiO 、ZnO、 Fe O,纳米颗粒和其它有机物或无机物结合,对纺织品表面进行 适度的改性,可显著提高其耐磨性、拒水性、抗紫外性和防电磁 辐射/红外特性。例如将二氧化钛纳米颗粒应用到uV防护中。 类似地,将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作为涂层材料的添加剂,可以显著 改善纺织品的强力和阻燃性。对棉织物,在整理过程中应用纳 米工程交联剂可以实现抗皱性。除了抗皱性,这种整理排除了 有毒物质,同时保持了棉的舒适性。还有很多织物功能整理可 以通过微胶囊技术来实现,目前正广泛用于医疗领域。通过该 技术,可将若干种液体或固体试剂(香料、阻燃剂等)包裹于另一 相材料中。微胶囊技术可用于纺织品的除臭整理。防火和抗菌 整理剂也可进行微胶囊包裹,对织物进行高级整理。 基于纳米技术的几种新型纺织品 近几年,随着纳米技术在纺织纤维、纱线和织物整理上的 应用,出现了若干新型或改进的纺织品(图2)。这方面的相关 文献已非常多,为纳米技术在纺织业的广泛应用提供了指引。 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虽性能不同,但都适合制作服装。根据最 终用途,有些纤维性能是有利的,而有些性能会对最终产品的 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如前所述,纳米技术可将天然纤维和合成 纤维的优点结合起来,生产出的产品具有各组成纤维的优点。 一些生产终端产品的公司,如Nano-Tex在研发纳米服装方面取 得了显著的成果。经他们的技术整理的织物已广泛用于服装 业,如运动服、休闲服和商务服饰、制服等。这些新型产品已遍 布世界各地,消费者可从一些零售商,如Old Navy,GAP,Eddie Bauer和LL.Bean等公司购得。 最近,瑞士Scholler公司采用纳米技术开发出一系列品牌 产品,如其中的“Soft-Shells”,是一种功能性弹力多层织物。这 种织物及制成的服装能够进行动态气候控制,通过其“软性内 层”和“坚韧耐久的外层”,可在舒适性、透气性、挡风、拒水性 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该技术正应用于制作极冷环境下的外 衣、户外登山服、滑雪服和其它一些运动服。Scholler公司还开 发出一种创新的“Nano.SphereTM”织物整理技术,使织物具有自 清洁和拒污性能。该公司的Scholler@一PCM技术可使织物对 含湿量进行调节,同时还具有舒适性和保护功能。将Nano— Sphere 整理和Soft—Shells技术相结合,生产的织物或服装能够 抵御雨雪。几家面料和服装生产公司已采用该类技术开发用 49 印染(2008 No.22) 图2纳米在纺织品中的应用 途更广的特殊用途服装。例如,Allsport的滑雪服和夹克采用 3XDRY@吸湿排湿系统;Mnmmut公司登山系列夹克和裤子采 用该技术后性能极佳;还有Millet公司的攀岩服;Scholler@. Keprote@公司设计开发的耐磨、耐撕破鞋子,重量轻且透气 (材料由Springboost公司提供);以及Reusch和Swany公司生 产的手套。另外也有其它一些公司生产类似的产品,例如德国 Franz—Ziener公司推出了一种纳米涂层滑雪服,除了具有很好的 耐久性和手感外,还能够防风、防水并透气,借助这种整理,还 可赋予其防紫外线功能。如今,纳米技术的应用已不仅限于美 国和欧洲,亚洲的纳米技术也发展很快。在未来几年内,世界 范围内有望涌现出上万家从事纳米技术和纳米纤维的公司。 在纳米技术应用于制服和服装方面,军人纳米技术研 究院(ISN)是世界上最大的,或许也是唯一的研发中心,其研发 重点是下一代的士兵服面料。该研究院是由美国、马萨诸 塞州技术研究院(MIT)和几家工业组织组成的一个研究合作 协会。该协会的研究导向是致力于采用纳米技术生产先进的 军用纺织材料和产品。主要开发各种轻质(这样士兵身上的总 负荷会大大减少)、结实、耐磨、耐用、防水、可变色(可进行伪 装)、吸收热量(防弹)、温敏(对气候的改变进行控制)、可嵌入 多功能的微米/纳米级感应器的纺织品。另外,最近生产的几 种抗菌纺织品,可有效对抗大范围的物理/化学/生物危害。为 使作战用纺织品智能化,采用若干种不同的技术,如微胶囊技 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Breteler等人提出一个有趣的论述: 未来纺织品的发展方向是携带或含有各种生物活性组分。正 在开发含有纳米颗粒的纳米纤维,用于伤员服可望效用显著。 在Qu ̄tum集团最近的技术专利中,将纳米原纤维(0.4— 1 l'lm)与加固强力纤维或长丝,通过静电法纺制纱线或非织造 布,可用于生物组织工程。Otsuka Kagaku开发出一种新的导电 纳米纤维,可用以防电子辐射。另外,现正在研究其它一些屏 蔽辐射织物的生产技术。 'I’ cd/'n.CO///.cn 可以注意到,上述以纳米技术为基础的进步,不仅对军事 应用起到了积极影响,而且还影响了民用领域,如生物医学领 域。纳米功能纤维的发展已用于卫生织物。一些公司采用这 一新型纤维生产防臭织物,如短袜、长袜、内衣等。如果短袜中 含有纳米银粒子,就可以防止脚臭味。Nano.Tex公司正在开发 一种新技术,叫做“Nano—Fresh”,具有吸汗、快干、捕捉异味的功 能。其它一些高技术织物也在开发中,如排汗、防污、按摩,甚 至可以释放香味。生产内衣的Hanes公司采用微胶囊技术开 发出瘦身塑形类内衣。 以纳米为基础的纺织复合材料含有的其它部分,带动了工 程用新材料的发展。现在开发出一种强力石墨纳米纤维,其在 室温下可以承受更大的工程负荷和压力。比利时的一个研发 小组正在试图通过熔融挤出一定范围的“纳米添加剂”,从而开 发一种新纱线。该部分的研究已获得很多重要进展,如: (1)用于医护人员的抗SARS面具; (2)用于汽车纺织品中的吸音纤维; (3)用作生物活性培养基,纺织品纳米感应器和微电极的 纳米表面; (4)无线感应器件; (5)与碳纳米管结合生产Dyneema@(一种高性能聚乙烯 纤维); (6)与电子、化学、物理加工相结合,生产智能纺织品。 最近,美国农业部(USDA)的研究员发明了一项采用纳米 颗粒粘土生产纤维素基的纳米复合材料的专利技术,纤维素来 源广泛,如草、麻、棉纤维及棉作物等,价格便宜。这种复合材 料会提高纤维素的热稳定性,因此,可进一步开发成阻燃类产 品,如非织造布、特殊用途纸张、长丝、涂层织物等。 除了改良纺织品面料和材料,纳米技术在纺织品加工领域 也取得了进展。例如,用染料和其它化学药品对纺织品进行染 色和整理,不但成本高,还会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最近 几年发展迅速的纳米过滤膜技术,可将染料回收和再分离,一 定程度上解决了经济效益和环境问题,同时节约了水资源。纳 米过滤膜技术包括分离过程,通过该处理过程,相对较小的有 机分子会随着一些离子组分被纳米多孔薄膜截留下来。这种 接枝薄膜能够除去染料分子,而染液可回收,处理后的水可循 环使用。一种新的螺旋状卷绕膜技术,将纳米过滤器与超滤体 相结合,用于处理纺织废水。纳米技术还广泛用于织物染色印 花用的涂料。最近,利比里亚科技大学研究人员发明了一项 NanospiderMT专利技术,用于大批量生产纳米纤维。 结语 如果说信息技术是当今的浪潮,那么纳米技术将是未来的 浪潮。纳米技术在这十年中的发展是跳跃式的,无数的应用实 例,几乎遍布各个重要领域。在棉和其它纺织工业还将有很多 的应用潜能。纳米技术可更加经济地改善纺织加工过程和最 终产品的性质、性能,以至成本。占主要地位的棉纺织品可有 效地获得防火、防缩、抗皱、抗水、防污,甚至拒水等性能,而不 影响棉优异的舒适性和美观性。采用纳米技术,可有效地生产 (V下转第54页) 印染(2008 No.22) w .ctlfn.C01"11.cn 。…’。’。‘ 接混纺染料的分子量较大,所以较普通直接染料更难上染或褪 色。如果采用直接混纺染料套色,一旦产生色点色花将难以挽 救。因此,这类染料不宜用于纯棉纺织品增白浴中或增白处理 后的套色中。 O问与管2 .。.。.。.。. 问:荧光增白剂处理棉织物时可用哪些染/颜料套色? 答:按来样加工白色纯棉织物时,先用氧化剂或还原剂漂白,再 用荧光增白剂(棉用)处理,有时白度仍与标样存有差异。因 此,染厂还常需按标样采用蓝色或紫色予以套近,方能为客户 接受。有时采用直接混纺染料套色,但结果很不理想。其实, 可用以套色的染/颜料很多,关键取决于漂白程度和荧光增白 剂的品种及用量。 以下几种染/颜料可用于套色: ①直接耐晒染料如蓝RGL(青光)、蓝B2RL(红光)、紫 BB(C.I.直接紫51)等,必要时可加入适量Na2SO 促染。 ②活性染料 如艳蓝KN—R、蓝F-4G、紫KN-5R、KN-4R 等,但一般不宜选用上染速率快的双活性基团活性染料。此 外,增白浴中还需加入适量的Na2SO 促染。 首先,要了解棉纤维的漂白方法。 ③弱酸性染料如弱酸品蓝7BF、艳蓝RAW、紫P3R(红光 全棉织物漂白常用的两种工艺流程为: ①配缸一煮练一水洗一氧漂一水洗一增白一套色一脱水 紫)、艳紫BL(蓝光紫)等。棉用荧光增白剂VBL适宜pH值为 7~9,所以不宜选择强酸性和金属络合染料套色,同时处理浴 一干燥一检验一成品 中也不能加酸,尤其是无机强酸。 ②配缸一退/煮/漂一水洗一增白/套色一脱水一干燥一检 ④颜料(涂料) 如8301蓝FFG、8302艳蓝FBL、8701和 验一成品 8702青莲FFRN等,但切勿添加任何黏合剂。 在实践中,往往中高档产品采用工艺流程①,中低档产品 则采用工艺流程②。前者工艺流程较长、能耗大,但色光易控 此外,还需消除增自剂中的荧光。有些外贸漂白订单要求 在白度达标的同时不能带荧光。因此,加工时,可选用不带荧 制,且手感柔软;后者产量高、加工成本低,但很难达到标样近 光的增白剂(其实,至今尚无真正不带荧光的增白剂),或将织 似级。此外,还有采取全料一浴法漂白工艺的,即把碱剂、精练 物上沾染的荧光去除,如使用荧光沾污清除剂FN-9(广州市华 剂、退浆剂、双氧水、氧漂稳定剂和增白剂VBL等,全部加在一 年染料化工有限公司)进行处理,不仅能消除织物上的荧光,而 浴中进行退/煮/漂/增白加工,然后再选择相应的染/颜料进行 且也可以清洗使用过荧光增白剂的设备。 套色。实践证明,该法比工艺流程②的质量还要差,不可取。 FN-9用量为3~6 g/L。去除方法:①可在染机中处理织 无论采用还原剂还是氧化剂漂白,为了进一步提高白度, 物,浴比1:20,温度95~100℃,处理时间l0—20 mitt,然后边 都应添加荧光增白剂,如棉用荧光增白剂VBL效果较好。其 增白工艺举例如下: 排液边清洗,若再在70—8O℃热洗1次则效果更佳。②如清 洗沾污上荧光的印染设备,则用该助剂的热浓液(6—8 g/L)冲 织物14.8 tex×14.8 tex 524根/10 em×283根/10 em全 洗即可。笔者曾将其应用于出口的纯棉浴巾,原先外方因带荧 棉府绸(漂底) 光不予接受,经该助剂处理后得到认可。 设备卷染机 总之,漂白纯棉织物荧光增白时使用套染的染/颜料,必须 处方荧光增自剂VBL 0.5%(owl,下同);Na.2SO 5%一 对棉亲和力低,溶解度高,匀染性好。对选定的粉状或液状染/ 10%(促进荧光增白剂的提升);直接耐晒蓝B2RL 0.005%左 右(用于套蓝的染料用量,宜先打样确定) 颜料,称取后绝不能直接加入增白浴内,以免产生色点和套色 (上色)不匀而致色疵,而应将称取的染/颜料按1:1 000溶解、 工艺浴比1:3,把经过漂白的半成品进缸上卷,用流动 稀释,然后逐步计量加入溶液。荧光增白剂一般不耐金属离 水洗2道,排液干净,更换新浴。在中性偏弱碱性的条件下室 子,若水质硬度高或存在金属离子,对白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影 温加料(两头加),走2道,升温至4O qC走3道。取样,若发现 响。若水中的铁离子偏高,即使增加漂白剂、荧光增白剂用量 偏红时,可排除增白浴,清水走1道后再上卷(等于1道),出 缸、退卷、脱水、烘干(滚筒不仅要擦洗干净,且温度宜控制在 也无济于事。实践证明,在增白浴中添加1—2 g/L的草酸,可 8O一100 oC,不宜太高,以免泛红)。 洗除铁离子,届时再添加染/颜料按标样校正白度。需注意的 白度值漂底为78.5,增白后为112。 是,经草酸处理的纺织品一定要水洗,防止织物干燥后的脆损 和泛黄色变。∞ (朱善长) 直接混纺染料不宜用于漂白纺织品的套色。这是因为直 (▲上接第5O页) 知的健康危害。例如,采用传统的纺织加工经验和方法生产小 用途广泛的超强、耐久和特殊功能的纺织品,包括医疗、工业、 于200 nm的碳纤维,会非常困难和复杂。有关其产品对个人 军事、家庭、服装,家具等。现在正设想结合光导纤维、微镜、功 的安全健康,我们仍不知道其短期或长期的健康危害,尤其是 能涂层、电子等技术,定制生产一种特定的面料和服装,可根据 纳米颗粒对肺部疾病的影响。 消费者不同的要求和品味,来变换服装的颜色。纺织业拥有世 摘译自美国《纺织学报》 界上最大的消费群体,因此,未来纳米技术的发展将以顾客为 2008,No.8。731—737 导向,相应地,纺织业也将是主要的受益者之一。 车映红译陈颖校 但是,由于纳米技术发展快速,难免存在一些局限性和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