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__年下半年中二班游戏总结
教师:陶
游戏是幼儿园的教育手段之一,是幼儿喜欢的活动。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知识,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得到了身体的锻炼,增强了幼儿的体质。游戏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是学前期重要的教育手段。德国学者席认为:游戏更多是享受,愉快是从游戏中得来的。游戏是一种本能表现,是自发的、愉快的、自由的,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活动,通过游戏他们反映成人的社会生活,在游戏中他们社会交往能力、口语表达能力、想象创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有了提高。但是,幼儿在游戏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不同的幼儿,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个性、他们之间也存在着能力上的差异等。本学期,我们按照期初时所制定的计划,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自主性游戏。有开发智力的,有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有竞赛性的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内,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培养了他们活泼开朗的性格,身心得到了健康的发展。现就游戏计划的实施与收益做一总结。
一、加强计划、记录工作,确保游戏的有序开展。
首先,对本班的幼儿游戏活动进行细致的分析,做到心中有数,使活动的开展有的放矢,如对朱、徐等对活动有兴趣、能力较强的幼儿重点引导他们在游戏中扮演主要角色,而对朱、夏等能力较差的幼儿重点个别辅导,对曹、周等对游戏活动没兴趣的幼儿重点在于激发他们的活动兴趣。同时,我们制订了这学期的游戏总目标,并认真做好每一次活动的记录,活动前有目标,活动
后有反馈,从而确保活动的有序开展,每次活动后的反馈,记录了小朋友的活动情况,为下一次的活动开展提供了依据,更为个别幼儿的教育提供了方便。
二、转变观念,激发兴趣,主动活动
在幼儿区域、角色、表演等游戏的开展过程中,也是我们老师的教育观念的转变过程。在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常规是基础、前提,更不用讲在各项游戏中的作用了,所以,本学期的各项游戏首先是在常规培养中开始的,针对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为了让每个小朋友愿意参与各项游戏,激发他们的活动兴趣,培养良好的各种习惯,使幼儿在无形中养成轻拿轻放,不乱扔积木习惯时,我说:“小朋友,当心点,别弄疼了积木宝宝,积木宝宝要睡觉了”,无形中,小朋友养成了轻拿轻放的习惯,在讲评中指示幼儿的错误时,也是这样说的:小鸡,你喜欢这幢房子呢为什么皱眉头呀原来房子没搭平,快帮帮忙。小朋友就知道房子、积木要搭平。
三、循序渐进,发展幼儿的非智力因素。
游戏开始后,我们主要以游戏伙伴的身份与幼儿共同游戏,共享幼儿游戏的情感和快乐,并以我们的表情、动作和简洁的话语来鼓励、肯定幼儿在游戏中的表现。当部分幼儿不是很愿意参与时,我们采用表扬、示范让幼儿有信心,自己参与体验游戏的快乐。游戏中幼儿有争执,产生过激行为,出现不安全情形,想玩新的主题新的情节却又没有足够的经验时,我们是通过平行活动对操作技能、方式予以示范,或是以"扮角色”方式去引导幼儿,使主题情节得以更丰富深入逐步发展幼儿的创造、想象力,在期末向全园教师开放自主性游戏活
动及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中,小朋友搭出了各式各样的,各种小动物以及汽车、房子等。现在本班的幼儿已非常愿意参与各项游戏活动,并能较好的遵守各项游戏的规则。
经过一学期自主性游戏的开展,我班幼儿的游戏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大部分的幼儿能自选活动,活动时间也较长;使用材料目的较明确,能正确充分运用;交往也表现出一定的目的性,较少无所事事旁观他人的行为;幼儿能共商玩法、分配角色,出现了合作游戏的行为;游戏中较少出现相互追随模仿行为,幼儿游戏的社会性水平及社交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当出现争执时,幼儿也能想办法解决。
当然,游戏中还是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幼儿的游戏行为创造性不强,游戏情节单调,还需进一步的丰富及新颖,依游戏的开展探索多样化的指导方式,积极影响幼儿的游戏行为,让幼儿爱玩会玩,特别要注重引导幼儿共同建立和执行活动区游戏规则,使幼儿的游戏质量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