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教师与学生融洽相处的艺术

浅谈教师与学生融洽相处的艺术

来源:华佗小知识


浅谈教师与学生融洽相处的艺术

摘要

教师如何与学生相处?是教师们必修的课题。不论课堂上还是课余时间,与学生相处的方式,真的是一门艺术。与学生相处得好,就能快乐地教学。作为教师的我,在这个岗位工作了十多年,自然与学生相处了十多年。在这些相处中,我从中悟出了一些浅显的道理。那就是,教师自身首先具备高尚的人格,才能与学生很好的相处。乌申斯基说:“教育中的一切都应该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所以,教师必须是学识渊博的,生活态度是积极乐观的,性格开朗活泼的,最重要的一点是,对学生一视同仁,大公无私的。这样的教师,才能获得学生的敬重,学生才更愿意亲近。

关键词:教师 高尚人格 学生 融洽 相处的艺术

一个有才华,而又大公无私,平易近人的教师对学生所产生的吸引力那是不能预估的。学生更愿意接近这样的教师。反之,那种思想猥琐的,学生则敬而远之。

首先,教师与学生相处,要时时处处做学生学习的榜样。比如,教师自己都懒怠学习,如何让学生勤奋学习?教师要学生讲究卫生,教师自己看到地上有垃圾也不屑于弯腰去捡,如何要求学生去做?与学生的相处,需要教师付出热情,才能激发学生的热情。为什么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教师,受到学生的喜爱?仅仅是因为他们年轻吗?不,是因为他们热情地与学生相处。在课堂上,他们热情的传授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给学生。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授对象(学生),由不同的教师来教,效果往往不一样,其中的原因就跟教师与学生相处的能力有关。如果教师

1

在教学工作中能展示出极强的人格魅力,就能对学生产生吸引力,吸引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甚至会使那些原先不喜欢这个科目的学生因为喜欢这个老师而改变想法,喜欢上该科目,愿意投入时间精力去学好该科目。反之,如果一个教师没有人格魅力,就没办法对学生产生吸引力,难于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甚至会使一些本来对这个科目感兴趣的的学生因不喜欢这个老师而疏远该科目。

其次,教师要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沟通,让学生爱上老师。我们平时只强调老师怎么去爱学生,认为只要对学生付出所有的爱,就是好老师。其实不尽然,让学生爱老师也很重要,如果学生爱这位老师,他(她)就会竭尽全力去做好,否则他(她)会觉得对不住这位老师。所以教师与学生的相处,不能只限于课堂上,课余时间也要善于和学生沟通。我任教的班上有个女生,她非常的喜欢我,她不知道怎样表达她对我的爱,就利用周末时间,到山上为我打了一捆的蕨菜(也称龙爪菜),星期一拿给我,第二天还迫不及待的问我好不好吃。能不好吃吗?吃的可是学生的一片心意呀。我也不能落后,我给了她两颗糖,她高兴得什么似的。再说,现代化的通讯工具这么发达,教师可以利用通讯工具与学生沟通,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比如,短信,电话,QQ等等。我就经常与学生在QQ上聊天。和他们海阔天空的神聊,在空间里了解他们的心情。他们都喜欢粘着我,和我说他们的快乐,他们的不开心。在这个青少年都善于封闭心灵的年代,我觉得这点真的好难得。每天晚上,我都会花一定的时间与他们交流,不管是现在的学生,还是已经毕业的学生,我都和他们有说不完的话,及时了解他们现在的生活,他们的心情。聊天之余不忘督促他们学习,聊得开心,督促他们学习就不会遭到排斥。反而他们会很乐意去做。与学生相处,要舍得花时间。

再就是,与学生的相处,教师要具备大公无私的精神,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教师在学校的第二大工作就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这个工作本身就是要求教师用自身的言行去影响学生,让学生从中领悟出做人的道理,寻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比如举个简单的例子,

2

有的老师就一天到晚盯着学生,巴不得学生24小时就学他(她)那一科。你说这样自私的老师,学生会喜欢吗?对学生的人格发展会好吗?相反,有的老师却常教导学生,不要偏科,尽力做到均衡发展,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学生解答各科难题。学生虽小,心里跟明镜似的,你说他们会喜欢谁呢?所以只有教师本身的品行端正,人格健全,思想高尚才能从正面上去影响学生,让学生以教师为榜样,塑造自身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如果教师本身品行不端、人格扭曲,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仅难以让学生信服,而且还会将学生引向人生的歧途。如果那样的话,将会是教育的失败。学生从三岁进入幼儿园到读完九年义务教育,期间至少有十三年的时间是在老师的陪伴下成长的,而这期间也是学生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教师的言行举止、性格态度、待人接物的方法方式等都会对学生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楷模,首先充分体现在教师热爱学生上,这是养成健全人格的情感基础。教育学生是个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自觉不自觉地对学生起着作用,产生影响,正面的或负面的,一个教师如果用真诚、和善、言行一致的原则与学生相处,不偏不袒,公正无私地处理学生中的问题,并用高尚的信仰、追求来引导学生、以身示范,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仰慕感、敬爱感,学生就会有意无意地效仿老师,甚至追随老师,而有的教师平时个人行为不注意,在学生面前不注意形象,而学生模仿能力也很强,这样就可能将自己的恶习传给学生。如某学校一个学生有着纯洁的心灵,关心集体,积极参加学校的活动,敢于同不良的行为作斗争,但有一次轮到他在学校负责停车值日,只因要求老师按学校的规定将车停好,遭到这位老师的白眼和大声训斥,使他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创伤,他发誓从今以后不管闲事了,这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结果。教师的言行,就像空气,不管学生愿不愿意,都会自觉或不自觉的被迫吸进肺里。熏陶着他们的灵魂。

最后,教师与学生融洽相处,也要具备一定的素养:一、为人正直,品行端正,对待公事,出于公心。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因学生的家庭条件不同或学习成绩各异而在态度上区别对待,更不能有假公济私、以公报私的思想行为。二、谦虚谨慎、宽以待人。

3

教师要有虚怀若谷的精神和自知之明的态度,不骄傲自满,能虚心学习他人的优点,肯于接受批评,勇于改正缺点。教师还需具备严谨的治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轻率鲁莽,要防微杜渐。教师之间、师生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要学会宽容别人的缺点,原谅别人的过错。三、心胸开阔、豁达大度。做人要大度,做教师更要大度,教师在工作中不能为一己私利的得失而斤斤计较,牵肠挂肚,更不能有睚眦必报的情结。为人处世要顾全大局,不能只考虑个人利益。四、要有强烈的现代意识,关心教育改革和发展,重视自身的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的提高,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具有民主意识、法律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五、知识渊博,善于学习 。教师除了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广泛的涉猎其他专业的知识,构筑深厚、丰富的知识功底才能在教学中教给学生更多的知识。此外,教师还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的学习,对自身的知识进行拓展和更新,做到终身学习、终身发展。只有具备这些素质,与学生相处时,自己才能具备一些心理优势,也能让学生从中学到知识。这就是所谓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感染他们,使师生关系处的更加融洽。

十多年从教生活让我深刻的体会到:教师的教育,并非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学习怎样和学生融洽相处的过程。因此,我们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不要忘了在每个学生心中撒下爱并播下诚实、正直、善良的种子,将整个师爱均匀地撒向每一个学生,让这份爱感染他们、激励他们、教育他们、造就他们。这既是教师职业神圣之所在,更是教师高尚人格的最大体现。在与学生相处的每一刻,用自身良好的品格、睿智去点亮学生智慧的火花,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用最灿烂的微笑迎接每一天太阳的升起,并最终成为一颗颗耀眼的星星。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