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 术 交 底 书(一级)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编号: 工程名称 交底单位 6%石灰土 项目经理部 交底日期 接底人员 技术员 施工员 1、编制依据 1.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1.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1.3《公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 2、施工工艺及流程: 2.1施工工艺流程 严格按照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进行施工。 工艺流程:施工测量放样→卸料控制→摊铺→掺灰与拌合→石灰剂量检测→精平、整型→压路机碾压→检测验收→养护 2.2施工工艺 2.2.1施工测量 施工放样:根据设计断面图用全站仪准确测设线路中心桩及边桩。测量人员对线路中桩、两侧边桩进行放样,高程测量,准确定出路基中线、路基边线的位置,并做好标记,标明其轮廓。测量工程师将线路中桩进行报检,监理工程师签认合格后方可进行路基填筑施工。 2.2.2卸料控制 在施工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对该段路基进行布土,自卸汽车运土至铺筑场地。为了更好的控制松铺厚度,布土前用白石灰打成6×10米的方格。每方格布土一车,每段布土时,从一端开始,左右成排前后成行等距离布土。 2.2.3摊铺 根据试验段总结结果填土松铺系数为1.30,其松铺厚度控制在26cm,松铺厚度由技术员根据平面布置图,在路基中线和两侧路肩处,分别打入钢钎,钢钎上以油漆标示预定摊铺厚度,相邻两钢钎有醒目的红线连接,根据红线标高推土机首先进行粗平,然后平地机再进行精平,摊铺要求均匀,确保碾压前表面平整,再由测量工程师检测高程,最终控制松铺厚度。 2.2.4掺灰与拌合 ①素土根据拟定松铺厚度整平验收合格后,根据路基中线及边桩放样点位,采用石灰粉洒出方格; ②用装载机或自卸汽车将所需掺的消解石灰运至方格网内,根据消解石灰的松密度ρ消及方格子面积S,反算出方格子内掺灰的撒布厚度D= m0′/ρ消/S。 ③平地机刮灰、人工均匀撒布。掺灰时,由专人负责检查石灰摊铺是否均匀、厚度是否一致。对不均匀处及时由人工进行撒布,保证掺灰均匀。 ④采用稳定土方式采用路拌法拌合,拌合机械为路拌机,其稳定土拌和机拌和深度达30cm以上。按设计要求布好灰后,采用路拌机拌和、粉碎两遍。对石灰土的拌和、粉碎次数根据现场土颗粒大小、掺灰拌和均匀程度确定。以目测石灰土色泽一致,无灰条、灰团、花面及明显离析现象。 2.2.5灰剂量检测: 交底人: 接受人:见附表
技 术 交 底 书(一级)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编号: 工程名称 交底单位 6%石灰土 项目经理部 交底日期 接底人员 技术员 施工员 由工地实验室人员,现场随机多点取样实测灰剂量(滴定法),符合设计要求且多点实测值偏差不超过1%为准。如果现场实测灰剂量达不到要求,则必须进行二次补灰,为保证二次补灰的均匀性,在拌合好的灰土顶面采用石灰洒出方格线,根据消解石灰的松密度ρ消及方格子面积S,反算出每方格子内需要补掺石灰的撒布厚度D= m0′/ρ消/S。再次拌合,拌合好后检测灰计量直至合格后,才能转入下道工序。 2.2.6 精平、整形 ①灰土拌合完成后,立即用平地机初步整形。在直线段,平地机由两侧向路中心进行刮平;在平曲线段,平地机由内侧向外侧进行刮平,必要时,再返回刮一遍。 ②对于局部低洼处,采用齿耙将其表层5cm以上耙松,并用新拌的混合料进行找平。 ③如需再用平地机整形一次,将高处料直接刮出路外,不应形成薄层贴补现象。 ④在整形过程中,严禁任何车辆通行,并保持无明显的粗细集料离析现象。 ⑤在灰土整平后,每20m为一个断面测左中右三点高程h1。 2.2.7碾压 ①含水量:及时检测并控制土的碾压含水量,保证其在最佳含水量±2%以内压实。 ②碾压时灰土表面要潮湿,碾压遵循:先两侧后中间,先静压后振动再静压的操作程序压实,压路机行驶速度控制在2km/h以内,碾压分初压、复压和终压。 ③初压(即静压)采用22t中型压路机,关闭振动装置,先静压两遍,起整平和稳定混合料的作用。 ④复压时打开振动装置,先弱振一遍再强振五遍,当压实密度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时复压停止,终压时压路机静压1~2遍。 ⑤压路机碾压行走速度、碾压方式: 压路机的碾压速度应先慢后快头两遍的碾压速度不宜超过2Km/h,以后的碾压速度宜采用2~3Km/h。 压路机工作线路采用斜向进退法,即碾压时由两侧向中间沿线路方向进退式进行,以保证路拱,相邻两轮重叠不小于30cm,保证压实均匀,无漏压现象。 ⑥碾压时,区段交接处应重叠压实,每次碾压重叠压实1/3轮宽,横向同层接头处重叠2m,先横向碾压2~3边,再纵向碾压,在碾压过程中应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直到没有明显轮迹为止. 2.2.7检测 碾压结束后,按照规范要求频率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抽检,抽检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交底人:
接受人:见附表
技 术 交 底 书(一级)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编号: 工程名称 交底单位 6%石灰土 项目经理部 交底日期 接底人员 技术员 施工员 表4.2.2 土方路基实测项目 项次 1 2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96 15 +10,-15 50 符合设计要求 ±0.3 检查方法和频率 按附录B检查,每2000平米检测4处 3m直尺:每200m测4处×10尺 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 每200米测4个断面 尺量:每200m测4处 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 压实度(%) 平整度(mm) 3 纵断高程(mm) 4 5 6 中线偏位 宽度(mm) 横坡(%) 2.2.8养护 ①封闭施工现场,非施工人员及车辆不得进入养护路段。 ②严禁压路机和重型车辆在已成型的路段上行驶,洒水车等不得在成活的路面上调头或急刹车。 ③随时保持灰土基层表面的潮湿状态。 3、质量保证措施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成立由技术人员负责的管理小组,做到责任到人,提前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和施工过程中的细节工作。具体的要求如下: 3.1熟悉工作内容,严格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3.2严把质量关,质量人员采用蹲点监督、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加强质量管理; 3.3根据压实机械功率合理确定土方填筑厚度,初步确定压实厚度为20cm,松铺厚度为26cm,避免超厚,并严格控制灰土的厚度和均匀度。路基填筑完成后全面检查其宽度、纵坡、横坡、边坡以及各点相应的高程,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的要求后进行下步工序施工。 3.4做好施工前的路基填料检验取样等工作路基填筑材料的取土场,试验段开始前对取土场的土源填料进行包括液限、塑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数、颗粒大小分析、含水量、密度、相对密度、土的击实、土的强度、有机质含量等项目的试验。 3.5时检测素土的含水量,对于含水量超出最佳含水量的土进行翻挖晾晒;含水量不足的土进行洒水补水,洒水要均匀,禁止集中洒水。 交底人: 接受人:见附表
技 术 交 底 书(一级)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编号: 工程名称 交底单位 6%石灰土 项目经理部 交底日期 接底人员 技术员 施工员 3.6对进场材料做好材料的进场检测,严禁不合格材料、产品进入现场。 3.7在施工中记录好各项工作记录及检测数据,确保关键工序保质保量的完成。 4、安全保证措施 4.1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督促安全检查,每班作业前要开安全会,进行安全交底。 4.2施工前,应对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及安全防护设施等,进行全面检查,确认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施工。 4.3进入现场施工的所有人员必须配戴安全帽。 4.4机械操作人员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驾驶员必须服从正确的指挥,拒绝无指挥或违章指挥作业。 4.5施工道路危险地段设立醒目的标志,维修好施工便道、做好施工现场夜间照明。 4.6两台机械机在同一作业面作业时,前后两机相距不应小于8m,左右相距不应小于1.5m。 4.7自卸汽车卸料起斗时,应检查上空有无电线,防止挂断。 4.8注意防火、施工现场、工棚、储油罐、机具场等应按规定设置灭火器材。 5、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5.1建立健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5.2加强职工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体职工的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意识。 5.3施工现场设置标明名称、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旁站监理等内容的公告牌。 5.4合理布置施工场地,科学安排施工工序,减少施工中的噪音,尽量做到不扰民。 5.5路基便道保持一定的含水量,洒水车应经常洒水,减少车辆行走时的尘土污染大气 5.6运输车装料不能超高、超载,卸料后车斗放下后才能上路,避免污染当地道路。 5.7路基填筑前在路基两侧红线内先挖好临时排水沟,及时排干路基表面积水,避免雨水冲刷路基土污染农田。 交底人:
接受人:见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