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础知识习题集

基础知识习题集

来源:华佗小知识


第一章 基础心理学知识习题

一、单项选择

1、基础心理学是研究正常成人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 2、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 3、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

4、个体的心理特性表现为他的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

5、心理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6、动物心理发展经历了感觉、知觉和思维萌芽三个阶段。

7、灵长类动物能够认识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因此它们的心理发展到了思维萌芽的阶段。 8、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 9、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的学科。 10、冯特和铁钦纳是构造心理学派的创始人。 11、机能主义心理学(杜威、安吉尔)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12、格式塔心理学(克勒)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 13、行为主义的创始人是华生、斯金纳、巴甫洛夫。 14、人本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罗杰斯和马斯洛。 15、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16、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17、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组成。 18、神经元中接受外界刺激或接受前一神经元传来的神经冲动的部位是树突。 19、前一个神经元和后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 20、神经系统是由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组成的。 21、外周神经系统是把中枢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内脏器官联系起来的神经结构。 22、外周神经系统从解剖上分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 23、从功能上划分,可以把外周神经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24、自主神经系统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组成。 25、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脊髓和脑组成。 26、脑是由脑干、间脑、小脑、端脑构成的。 27、脑干包括桥脑、中脑和延脑。 28、网状结构是调节睡眠和觉醒的神经结构。 29、大脑两半球和身体两侧的神经纤维是对侧传导和支配的,这是因为在延脑里有个椎体交叉的缘故。

30、丘脑是皮层下较高级的感觉中枢。

31、皮层下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中枢位于下丘脑。 32、额叶上靠近沟的回叫前回。 33、顶叶上靠近沟的回叫后回。 34、视觉中枢位于枕叶的枕极。 35、听觉中枢位于颞上回和颞中回。 36、躯体感觉中枢位于后回。 37、躯体运动中枢位于前回。

38、对一般人来说,大脑两半球的功能左右是不对称的。

39、对于一般人来说,大脑两半球的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

40、对于一般人来说,他的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占优势。 41、1860年法国医生布洛卡发现了运动性言语中枢。

42、罗杰·斯佩里通过割裂脑实验证明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43、20世纪60年代通过割裂脑实验证明大脑两半球功能不对称的神经心理学家是罗杰·斯佩里。

44、反射是指有机体在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回答。 45、把反射活动的结果又返回传到神经中枢的过程叫反馈。 46、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

47、巴甫洛夫所研究的条件反射叫经典条件反射。

48、条件反射正在进行的时候突然出现的强烈刺激,会使条件反射受到抑制,条件反射的这种抑制叫外抑制。 49、不再对条件刺激进行强化而产生的条件反射的抑制叫消退抑制。 50、当一种神经过程进行的时候可以引起另一种神经过程的出现,这叫相互诱导。 51、对刺激的定型系统所形成的反应定型系统叫动力定型。 52、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53、按照刺激的来源可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 54、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 55、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绝对感觉阈限。 56、绝对感受性的高低可以用刚刚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来度量。 57、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的关系是反比关系。 58、一个人的感觉阈限低说明他的感受性高。 59、一个人的感觉阈限高说明他的感受性低。 60、刺激的物理强度和它所引起的心理强度之间的关系是,刺激的物理强度单位按对数级数增加时,它所引起的心理强度单位是按算术级数增加的。 61、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62、对光适应是在强光作用下视觉阈限迅速提高的过程。 63、对暗适应是在暗环境中视觉感受性不断提高的过程。 、为了保护对暗适应只要戴上一个红色的眼镜就可以。 65、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一段时间的感觉形象叫感觉后像。 66、感觉后像可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 67、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 68、同样亮的两张灰色纸分别放在黑色纸和白色纸上,看起来在黑色纸上的灰比白色纸上的灰亮。 69、红花还得绿叶配是说绿色背景上的红色看起来更红了,这种现象叫颜色后像。 70、联觉是指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71、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在380~780纳米之间的电磁波。 72、视网膜视细胞层上的视觉神经细胞是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

73、杆体细胞能分辨物体的轮廓和明暗。锥体细胞能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74、颜色的属性包括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75、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变成了灰,这两种颜色叫互补色。

76、按照色觉异常的程度可把色觉异常分为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

77、女孩子色觉异常是由色觉异常的外祖父通过母亲和色觉异常的父亲一起传给她的。 78、在现实生活中,女性色盲的人数大大少于男性色盲的人数。

79、人耳感受性和耐受性都比较高的声音频率范围是1000~4000Hz。 80、听觉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 81、听觉的感受器是科蒂氏器官。

82、老年人听觉感受性降低的特点是首先丧失对高频声音的听觉。

83、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使听觉阈限升高的现象叫声音掩蔽。 84、声音强度太大或声音作用时间太长,引起听觉感受性在一定时间内降低的现象叫听觉疲劳。

85、心理的噪音是指人们不愿听的,对人的工作、学习和情绪造成消极影响的声音。 86、嗅觉适宜刺激的主要特性是具有挥发性、有气味。 87、嗅觉的感受器是鼻腔上膜的嗅细胞。

88、从种族发展的角度看,最古老的感觉是嗅觉。 、能溶于液体的物质是味觉适宜刺激的主要特点。 90、基本的味觉有甜、咸、苦、酸。 91、味觉的感受器是味蕾。 92、生理零度是指皮肤表面的温度。 93、内脏感觉包括饥饿、饱胀、窒息、疲劳、便意和性。 94、内脏器官的活动处于正常状态时引不起内脏感觉。 95、痛觉没有适宜刺激。 96、知觉是指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97、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属性结合成一个整体加以反映的知觉特性叫知觉的整体性。 98、一幅图画,把白色当作知觉的对象看起来是个花瓶,把黑色当作知觉的对象看起来是两个对着的人脸,这说明知觉具有选择性。 99、一个人离我近时他在我视网膜上形成的视像大,离我远时形成的视像小,但我看这个人却是一样高,这说明知觉具有恒常性。 100、一块煤在太阳光下,比一块石灰在黑暗的屋里投射出来的光的绝对强度要大很多,但看起来煤还是黑的,石灰还是白的,这说明知觉具有恒常性。 101、会看看门道,不会看看热闹,说的是知觉具有理解性。 102、在用双耳听觉来判断方位的时候,最容易判断的方位是左右。 103、站在铁路上看两根铁轨,距离越远看起来两根铁轨的距离越近,到视线的尽头就交叉到一点了,这在判断距离时提供的线索叫线条透视。 104、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叫时间知觉。 105、机体生理变化的节律会引起人的行为活动也表现出一定的节律,这种节律叫生物节律。 106、生物节律给人提供了判断时间的信息,所以,这种节律也可叫生物钟。 107、只要具备了错觉产生的条件,错觉就必然会产生。 108、错觉是一种歪曲的知觉,这种歪曲所有的人都是一致的,没有例外。 109、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

110、对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叫语义记忆。 111、按照是否意识到,可以把记忆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112、个体并没有意识到,过去的经验却对当前的活动产生了影响,这种记忆叫内隐记忆。 113、可以用语言传授并一次性获得,但需要意识的参与才能加以提取的记忆叫陈述性记忆。 114、需要通过多次识记才能获得,在利用时又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的记忆叫程序性记忆。 115、一般认为,记忆的广度为7±2个项目。 116、长时记忆的容量种类和数量都是无限的。

117、记忆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是识记、保持、回忆和再认。

118、学生回答选择题时所进行的记忆活动叫再认。

119、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的现象叫遗忘。 120、对记忆和遗忘进行实验研究的创始人是艾宾浩斯。 121、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122、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 123、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 124、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叫系列位置效应。 125、通过思维,能从已知推断出未知来,这说明思维具有间接性的特点。 126、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称为概念的内涵。 127、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叫概念的外延。 128、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是相反的关系。 129、个体借助于语言从成人那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叫掌握概念。 130、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叫迁移。 131、会骑自行车有助于学骑摩托车,这是正迁移。 132、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受到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叫原型启发。 133、瓦特看到蒸汽能把壶盖顶起来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这是原型启发的作用。 134、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叫定势。 135、一大一小但一样重的两个木盒,掂起来总觉得小的重,这是由于定势的作用。 136、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叫言语。 137、讲课时用的言语形式主要是独白言语。 138、用来支持思维活动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叫内部言语。 139、布洛卡中枢又叫言语运动中枢。 140、威尔尼克中枢又叫听觉性言语中枢。 141、布洛卡中枢受到损伤将会发生表达性失语症。 142、患者发音器官正常但说话困难,说不出连贯的话语,这种失语症叫表达性失语症。 143、威尔尼克中枢受到损伤会造成接受性失语症。 144、患者听觉器官正常,能听到声音但不能分别语音,对字词也失去了理解的能力,是因为威尔尼克中枢受到损伤造成的。 145、视觉性言语中枢受到损伤的病人理解字词的含义发生了困难。 146、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表象。 147、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叫想象。 148、想象可以分成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149、看了《阿Q正传》后,头脑里可以呈现出阿Q的鲜明形象,这是再造想象。 150、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是幻想。 151、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是意识最主要的特点。

152、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为4个阶段。 153、梦境出现在睡眠的快速眼动阶段。

154、从入睡到醒来的过程中,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时间越来越长。 155、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注意。 156、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的状态。

157、学生正在专心听讲,门咣当一声响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是无意注意。 158、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叫注意的广度。 159、一般情况下,人们的注意广度大约是7±2个项目。

160、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定地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叫注意的稳定性。

161、在注意稳定的条件下,感受性发生周期性增强和减弱的现象叫注意的动摇。 162、和注意的稳定性相反的注意品质是注意的分散。

163、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叫注意的分散。 1、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叫注意的转移。 165、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这是注意的分配。 166、需要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167、从需要产生的角度可把需要分为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168、就满足需要的对象而言,可把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169、反映社会要求而产生的社会需要又叫获得性需要。

170、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的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内部动力是动机。

171、由生理需要引起的,推动个体为恢复机体内部平衡的唤醒状态叫内驱力。 172、能够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叫诱因。 173、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 174、按照动机产生的根源可把动机划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175、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是按照是否能意识到自己活动的目的作标准区分出来的。 176、定势往往是一种无意识动机。 177、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叫兴趣。 178、当兴趣不是指向对某种对象的认识,而是指向某种活动时便成了爱好。 179、1968年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美国心理学家是马斯洛。 180、马斯洛把人对秩序、稳定,免除恐惧和焦虑的需要叫安全需要。 181、衣食足而知荣辱符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即人的需要具有层次性。 182、马斯洛把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即希望最大限度发挥自己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叫自我实现的需要。 183、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境界是少数人能够达到的。 184、情绪和情感是以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反映形式。 185、情绪和情感是以内心体验或感受为其反映形式的。 186、情绪变化的外部表现模式叫表情。 187、情绪和情感可以传递信息、沟通思想,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信号的功能。 188、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可以调节和促进活动,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则可破坏和瓦解活动,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组织功能。 1、有爱就有恨,有喜悦就有悲伤,有紧张就有轻松,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两极对立的特性。 190、增力和减力是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从动力性上度量的表现。 191、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可把情绪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192、近代研究中常把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列为情绪的基本形式。 193、按情绪发生的速度、强度和持续时间对情绪进行的划分叫情绪状态。 194、按情绪状态可把情绪分为心境、激情、应激。

195、微弱、持久而又具有弥漫性的情绪体验状态叫心境。 196、强烈的、爆发式的、持续时间较短的情绪状态叫激情。

197、在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叫应激。 198、意志行为的基本阶段分为准备阶段和执行阶段。

199、在遇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所体验到的动机冲突属于双趋式冲突。

200、怕货币贬值,存钱会带来损失,花钱买东西,又没值得买的东西时的动机冲突属于双避式冲突。

201、想吃糖又怕胖,想考个好学校,又怕报名的人太多,竞争太激烈考不上的矛盾心理就是动机的趋避式冲突。

202、有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都有利也有弊,权衡利弊拿不定主意时的矛盾心情是双重趋避式冲突。

203、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的认识,能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意志品质叫自觉性。

204、和意志自觉性相反的品质是受暗示性。

205、迅速地、不失时机地采取决定的意志品质叫果断性。 206、和意志果断性相反的品质是优柔寡断。 207、和意志坚韧性相反的品质是虎头蛇尾。 208、和意志自制性相反的品质是任性和懦弱。

209、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 210、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即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叫智力。 211、在组成智力的各种因素中,代表智力发展水平,是组成智力的支柱和核心的因素是思维力。 212、按照能力发展的高低程度可把能力分为能力、才能、天才等几个层次。 213、按照能力的构造可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214、按照能力与先天禀赋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可把能力分为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215、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较少依赖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取决于个人禀赋的能力叫液体能力。 216、取决于后天学习,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的能力叫晶体能力。 217、能力发展水平上的差异的特点是就人数来讲呈正态分布,两头人数少、中间人数多。 218、能力类型的差异是指在感知能力、想象力以及音乐、美术、体育运动等特殊能力方面。 219、影响能力发展的遗传因素主要指的是一个人的素质。 220、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构成了一个人的人格。 221、构成人格的主要成分包括气质和性格。 222、包含在人格中的各种心理特征彼此交织,相互影响,使人具有独特的精神风貌,说明人格具有整体性。 223、外界环境的刺激只有通过人格的中介才起作用,即人格对个人的行为具有调节的功能,说明人格具有功能性。 224、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构成了人的气质。 225、希波克拉底把人划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实际上这就是最早的气质分类和气质类型学说。

226、巴甫洛夫根据实验结果把高级神经活动划分成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等几种类型。

227、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由两种基本神经过程的三个特性的不同组合构成的。

228、胆汁质气质类型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特点是强、不平衡。

229、黏液质气质类型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特点是强、平衡、不灵活。 230、强、平衡、灵活的神经过程是多血质气质类型的神经基础。 231、弱型的神经过程是抑郁质气质类型的神经基础。

232、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是一个人的气质在一生中是比较稳定的。 233、气质类型影响性格特征形成的难易。

234、气质类型在一生中是比较稳定地,但又不是不能变化的。 235、气质类型影响对环境的适应,因而也影响心理健康的水平。

236、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叫性格。 237、一个人对人、物或思想观念的反应倾向性叫态度。

238、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是性格结构的组成部分。

239、性格的动态结构指的是从性格结构的几个方面的联系上,从不同的生活情景中来考察性格。

240、人格结构动力理论的典型代表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241、荣格把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等类型。 242、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是奥尔波特。 243、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244、卡特尔找出了16种相互的根源特质,并据此编制了16种人格因素调查表。 二、多项选择 245、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动物的心理现象、儿童的心理现象、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精神病人的心理现象。 246、人格包括一个人的气质、性格。 247、人的心理是脑的机能、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一种主观的现象。 248、心理现象的产生是以能对具有生物学意义的信号刺激做出反应为标志的,以能形成条件反射为标志的,和神经系统的出现相联系的。 249、人的心理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所以只有人的心理才能叫思维、意识、精神。 250、人的心理具有能动性、主观性,是脑活动的结果,是客观世界在脑中的反映。 251、心理反映的形式可以是事物的形象、概念、体验、欲望和要求。 252、心理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心理支配人的行为,人的心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253、科学心理学诞生以前,对心理现象的研究主要用的是总结个人经验、思辨的方法。 254、机能主义的创始人的杜威、安吉尔。 255、机能主义心理学是在达尔文的进化论、詹姆士的实用主义的思想影响下产生的。 256、机能主义心理学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反对把心理学只看作一门纯科学,重视心理学的实际应用。 257、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查明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可以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可以通过控制环境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 258、格式塔心理学的创始人是韦特海默、克勒、考夫卡。 259、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人的心理包含着两个主要的部分:意识和无意识,人的心理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发展平衡就是健全的人格;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层次发展不平衡就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