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文言文译文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
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 古文翻译口诀
古文翻译,自有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先明主题,搜集信息,由段到句,从句到词, 全都理解,连贯一起,对待难句,则需心细, 照顾前文,联系后句,仔细斟酌,揣摩语气, 力求做到,合情合理,词句之间,联系紧密。
1
若有省略,补出本意,加上括号,表示增益。 人名地名,不必翻译,人身称谓,依照贯例, \"吾\"\"余\"为我,\"尔\"\"汝\"为你。省略倒装,都有规律。 实词虚词,随文释义,敏化语感,因句而异。 译完之后,还须仔细,逐句对照,体会语气, 句子流畅,再行搁笔。
4、孙权劝学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我)自认为(读书对我)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分开一段时间后,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8、木兰诗
译文
唧唧又唧唧,木兰姑娘在对着门织布。听不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只听见姑娘的叹息声。
问木兰在想什么,在思念什么呢。木兰没有想什么,木兰也没有思念什么。昨夜看见军中的文告,知道皇上在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每卷上面都有父亲的名字。父亲没有大儿子,木兰没有兄长,愿意为此去买鞍马,从此替代父亲去出征。
木兰跑遍东西南北各市去购买鞍马等战具。早晨辞别父母上路,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汹涌的流水声。早晨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脚下,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啾啾的鸣叫声。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北
2
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军战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许多年之后得胜而归。
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上(行赏)。给木兰记了很大的功劳,赏赐了很多财物。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愿做尚书省的官,只希望骑上一匹千里马,返回故乡。
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出外城来(迎接木兰);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梳妆打扮起来;小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准备杀猪宰羊。(木兰回到家里)每间房子都要开了门进去看看,到床上去坐坐,脱去我打仗时穿的战袍,穿上我以前的衣裙,当着窗户,对着镜子,整理像云那样的鬓发,在额上贴好花黄。出门去见同伍的伙伴,伙伴们都非常惊讶:同行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个姑娘。
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12、卖油翁
译文
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个人可与之相比,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射箭,很久也不离开。老翁见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支,只是微微点点头。
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 上,用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慢慢地用勺子舀油滴入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而铜钱没有被沾湿。于是老翁说:“我也没有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笑着让他走了。
16、短文两篇
《陋室铭》 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与我)谈笑的是学问渊博的人,和我
3
交往的没有粗鄙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使耳朵受到扰乱,没有公文使身体劳累。就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的呢?” 《爱莲说》译文
水上和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以喜爱的有很多。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自唐朝以来,世多喜爱牡丹。我则唯独喜爱莲——莲从淤积的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显得清幽,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 贴近去玩弄啊。
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而对于牡丹的喜爱,那应当是有很多的人了!
24、河中石兽
译文
沧州南部的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院正门倒塌在河中,(门前)两只石兽一起沉入河中。过了十多年,僧人募集钱款重修寺庙,并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到底没能找到。(寺僧)认为它们顺流而下,(于是)划着几只小船,拖着铁耙,(向下游)找了十多里,没找到(它们的)踪迹。
一位学者在寺庙里讲学,听了这件事笑着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应该是石头的特点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石兽)埋在沙里,越沉越深罢了。顺流而下寻找它们,难道不荒唐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是正确的观点。
一位老河兵听了这话,也笑着说:“凡是沉在河中的石头,应当从上游寻找它们。因为石头的特点是又硬又重,河沙的特点是又松又轻,水不能冲走石头,(但)水流的反冲力,一定会将石头底下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坑穴,(石下的沙坑)越冲越深,延伸到石头(底面)一半时,石头一定会栽倒在坑穴里。照这样再次冲刷,石头又会再次(向前)翻转。不停地翻转,于是(石头)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人们)依照他的说法(去做),果然在(上游)几里开外找到了(石头)。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一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呢?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