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治疗血管性痴呆方剂的组方配伍规律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治疗血管性痴呆方剂的组方配伍规律

来源:华佗小知识
《中国医学创新》第16卷 第3期(总第465期)2019年1月  医学综合 Yixuezonghe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治疗血管性痴呆方剂的

*

组方配伍规律

何欢① 文跃强② 魏江平② 付颖②

【摘要】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期刊与专利文献中治疗血管性痴呆(VD)  

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筛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gfang)和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与分析数据库(Patent Search and Analysis of SIPO)中近5年治疗VD的方剂,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构建方剂数据库,利用该软件集成的关联规则及熵聚类等数据挖掘算法,总结治疗VD方剂中的用药频次、常用药对、潜在药对及发现新方。结果:通过对155首治疗VD方剂所含药物的频次统计分析,得到治疗VD的常用药物19味,其中远志、黄芪、丹参、川芎和石菖蒲五味药物的使用频次最高;使用频次较高的药对有19个,其中川芎与石菖蒲、远志与石菖蒲、黄芪与石菖蒲配伍位居前3位;通过熵层次聚类分析算法发现关联系数较高的潜在药对26个及潜在新方13个。结论:CNKI、VIP、Wanfang、Patent Search and Analysis of SIPO中收录治疗VD的方剂多以活血化瘀、化痰开窍的药物为主,以益气安神、补肝益肾的药物为辅,挖掘得到的新方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和新药开发价值。

【关键词】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血管性痴呆; 方剂; 配伍规律

  Analysis on Composition Rules of Prescrip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Vascular Dementia Based on the Data Mining Technique/HE Huan,WEN Yueqiang,WEI Jiangping,et al.//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9,16(03):145-148

  【Abstract】 Objective:Based on the softwa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Assistance Platform(V2.5),to analyze the regularity of prescription medication for vascular dementia(VD)in periodicals and patent literature.Method:Screening of Chinese journal full-text database(CNKI),VIP journals resource integration service platform(VIP),Wanfang Data Knowledge Service Platform(Wanfang)and Patent Search and Analysis of SIPO in nearly five years prescriptions for treatment of VD.Through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Assistance Platform(V2.5)to build prescription database,using the software integration and entropy clustering data mining association rules algorithm,summarizes the treatment of vascular dementia drug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项目(17ZA0149);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2018JC013);成都中医药大学科技发展基金(ZRQN1611)

①四川省资阳市中医医院 四川 资阳 1300②成都中医药大学通信作者:文跃强

应用[J].医药,2016,2(11):00067.

[17]赵澎,王引言,曲更宝,等.基于微信的移动式学习模式

在研究生医学英语教学应用探讨[J].医学信息,2016,29(31):4-5.

[18]雷安乐.基于移动网络及手机学习软件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模式探究[J].校园英语,2017,12(37):18-19.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Vol.16, No.3 January,2019

[19]王婧婷,袁长蓉.移动医疗在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依从性

中的应用现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8):637-0.

[20]薛付忠.健康医疗大数据驱动的健康管理学理论方法体系[J].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55(6):1-29.

(收稿日期:2018-11-14) (本文编辑:程旭然)

- 145 -

《中国医学创新》第16卷 第3期(总第465期)2019年1月医学综合 Yixuezonghe  

use frequency of the prescriptions,commonly used medicines,potential drugs,and found the new prescriptions.Result:Through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frequencies of 155 prescriptions for VD,19 commonly used drugs for VD were obtained,among which Polygala tenuifolia,Astragalus membranaceus,Salvia miltiorrhiza,Ligusticum Chuanxiong and Acorus tatarinowii had the highest frequencies.19 pairs of medicines were used more frequently,among which Chuanxiong and Acorus tatarinowii,Polygala tenuifolia and Acorus tatarinowii,Astragalus membranaceus and Acorus tatarinowii were the top three.Entropy hierarchical clustering analysis was used to find 26 potential drugs with hig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and 13 potential new drugs.Conclusion:The prescriptions for VD were included in CNKI,VIP,Wanfang,Patent Search and Analysis of SIPO,most of them are drugs for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to dissipate blood stasis and dissipating phlegm for resuscitation,supplemented by drugs for benefiting qi for tranquillization and tonify the liver and kidney,the new discoveries have potential clinical applications and new drug development values.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heritance Assistant Platform; Vascular dementia; Prescription; Compatibility rule

  First-author’s address:Ziyang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Ziyang 13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9.03.038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由脑血管病变引起或与脑血管病变有关的一种获得性的慢性进行性智力损害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智能障碍,包括认知能力、记忆力、判断、思维能力和社会生活能力的减退,伴随着情感、性格的改变[1]。现有研究发现VD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第二大痴呆疾病,据统计我国55岁以上人口中VD占痴呆比例为30.6%[2-3]。本病的发生已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构成了严重威胁,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因此,如何有效防治VD则具有重大健康战略意义[4]。目前西药常选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脑循环改善剂及脑保护剂进行对症治疗,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现有研究表明中医药能显著改善VD患者的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且具有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的优势[5]。近年来,随着中医药治疗VD的研究不断深入,相关文献报道已逐渐增加。基于此,本文收集近5年来治疗VD的期刊与专利文献,挖掘出治疗VD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为VD的新药研发与临床治疗提供研究依据。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万方)中收载治疗VD的期刊文献,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与分析数据库(Patent Search and Analysis of SIPO)中收载治疗VD的专利文献。

- 146 -

1.2 处方筛选

1.2.1 文献检索 进入CNKI、VIP、万方中检索页面,选择“主题词检索”项,检索条件:检索词为“血管性痴呆”,检索项为“主题”,匹配为“模糊”;检索控制条件:发表时间为2013年1月1日-2018年5月1日。检索到与“血管性痴呆”相关文献记录4 96。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与分析数据库检索页面,选择“高级检索”项,检索条件:检索词为“血管性痴呆”,检索项为“专利名称”“摘要”“权利要求”,检索控制条件:专利申请日为2013年1月1日-2018年5月1日。检索到与“血管性痴呆”相关文献记录272条。逐一阅读上述文献,根据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最终共有155首方剂纳入研究,涉及202味中药。

1.2.2 纳入标准 选择治疗VD的临床研究文献,专家学术思想研究、药理实验研究中含有治疗VD方剂的期刊文献和专利文献。

1.2.3 排除标准 (1)个案报道和文献综述中记载的治疗VD的文献;(2)临床病例数低于30例的文献;(3)实验研究中重复出现相同方剂的文献; (4)临床总有效率低于85%的文献;(5)诊断为VD,但合并有其他疾病的文献;(6)民族医药治疗VD的文献;(7)未记载方剂组成的文献;(8)VD的理论研究文献。

1.3 处方录入与审核 将筛选后的方剂录入到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由第二人审核录入方剂的数据源,对于漏录的补录,错录的给予修正,以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Vol.16, No.3 January,2019

《中国医学创新》第16卷 第3期(总第465期)2019年1月  医学综合 Yixuezonghe

保证录入数据源的准确性。

1.4 数据分析 利用软件集成的关联规则及熵聚类算法进行数据挖掘,对相关数据进行系统性分析,具体包括:药物频次统计、提取组合、网络化展示、潜在药对及新方分析。2 结果

2.1 用药频次统计 在入选的155首治疗VD的方剂中,共包含有202味中药,通过“频次统计”得到各味中药的使用频次,其中使用频次达到20次以上的药物有19味,见表1。

表1 用药频次达到20次以上的中药

编号123456710

药物名称石菖蒲川芎丹参黄芪远志当归人参熟地黄甘草何首乌

频次88694841413936323131

编号111213141516171819

药物名称地龙水蛭茯苓枸杞子益智仁郁金红花赤芍天麻

频次312928272323212120

2.2 治疗VD的常用药物组合 采用软件集成的关联规则算法,将支持度设为“20”(表示至少在 20首方剂中出现),置信度设为0.6,得到常用药对19个,见表2。

表2 支持度为20的常用药物组合频次表

序号123456710

药物组合川芎,石菖蒲远志,石菖蒲黄芪,石菖蒲川芎,当归川芎,黄芪丹参,石菖蒲茯苓,石菖蒲甘草,石菖蒲川芎,远志川芎,丹参

频次41343029272725242424

序号111213141516171819

药物组合熟地黄,川芎何首乌,石菖蒲当归,石菖蒲熟地黄,石菖蒲郁金,石菖蒲川芎,黄芪,石菖蒲地龙,石菖蒲枸杞子,石菖蒲人参,石菖蒲

频次232323232221202020

2.3 基于熵层次聚类分析的抗VD方剂中的潜在药对及新方 根据采集的方剂数量,将相关度设置为8,惩罚度设置为2,通过软件集成的熵层次聚类算法提取相关组合,挖掘得到能够配伍治疗VD的潜在药对和潜在新方,其中潜在药对26个、潜在新方13个,见表3、4。

表3 用于熵层次聚类的潜在药对

序号123456710111213

全蝎,水蛭,乳香栀子,钩藤,秦艽钩藤,天麻,羌活石菖蒲,天竺黄,郁金菊花,刺蒺藜,血竭安息香,扁担杆,波缘楤木甘草,半夏,陈皮半夏,柴胡,香附柴胡,陈皮,紫苏子女贞子,丹参,墨旱莲黄芩,生姜,浙贝母,柏子仁山药,山茱萸,肉苁蓉,怀牛膝

潜在药对

熟地黄,远志,肉苁蓉

序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潜在药对

何首乌,益智仁,远志,枸杞子全蝎,水蛭,蜈蚣,紫河车栀子,钩藤,石决明钩藤,天麻,益母草石菖蒲,郁金,茯苓菊花,刺蒺藜,牛尾菜安息香,打碗花,波缘楤木甘草,桃仁,红花柴胡,香附,大腹皮柴胡,陈皮,大腹皮女贞子,丹参,地龙黄芩,生姜,浙贝母,瓜蒌山药,山茱萸,巴戟天,杜仲

表4 用于熵层次聚类的潜在新方

序号1234567

潜在新方

熟地黄,远志,肉苁蓉,何首乌,益智仁,枸杞子全蝎,水蛭,乳香,蜈蚣,紫河车栀子,钩藤,秦艽,石决明钩藤,天麻,羌活,益母草石菖蒲,天竺黄,郁金,茯苓

山药,山茱萸,肉苁蓉,怀牛膝,巴戟天,杜仲菊花,刺蒺藜,血竭,牛尾菜

序号10111213

潜在新方

安息香,扁担杆,波缘楤木,打碗花甘草,半夏,陈皮,桃仁,红花半夏,柴胡,香附,大腹皮柴胡,陈皮,紫苏子,大腹皮黄芩,生姜,浙贝母,柏子仁,瓜蒌女贞子,丹参,墨旱莲,地龙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Vol.16, No.3 January,2019

- 147 -

《中国医学创新》第16卷 第3期(总第465期)2019年1月医学综合 Yixuezonghe  

3 讨论

  “痴呆”一词首见于《华佗神医秘传》,随后在《杂病源流犀烛》中记载有“中风后善忘”,这一记载对VD有了初步认识。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年迈久病,积损正衰,或脏腑功能失调,风、火、痰、瘀诸邪内生,蒙蔽清窍,或饮食劳倦,七情失调,致人体精、气、血亏虚,髓减脑消,神明失养,神机失用而发病[6-8]。同时认为本病的发生息风定惊,方10、11则偏于疏肝理气化痰,上述5首方剂与现有治疗VD方剂的组方思路存在较大差异。

  综上所述,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的数据挖掘可以获得新的潜在药对和发现新的治疗方剂,而这些新的潜在药对和方剂为临床治疗VD的选方用药提供了新的技术启示和新的组方思路,但其实用价值还需在临床上进一步评价。

与人体五脏六腑均有密切的关系,其中与肝、肾、脾、心等脏腑尤为密切,根据其临床表现将VD归属于“呆病”“痴证”“文痴”“健忘”“善忘”“郁证”等范畴[9-10]。

  本研究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对155首治疗VD的方剂进行药物使用频次统计,通过常用药物功效分类可看出,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药物最多,其次是益气健脾化痰和补肝益肾的药物。从药物的功效可以推测这种药物配伍模式主要是针对痰和瘀的基本病机,该病机刚好与多数医家认为“痰瘀互结、脑络痹阻为VD的主要致病因素”的认识相一致

[11-14]

。另外,从这些

常用药物的性味及归经统计来看,方中所选药物以温性、甘味及归肝经的药物最多,从治法角度讲,这类方剂治疗VD多从肝而治,以甘温的药物去温化痰瘀。

  通过本软件系统集成的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及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算法[15-16],不仅挖掘出现有临床医家治疗VD方剂的常用药对19个,还挖掘出隐藏于方剂配伍之中的而没有被医家所重视的潜在药对26个。通过药物配伍分析可见,现有临床医家选用的药对主要发挥活血化瘀、化痰开窍和益气健脾的功效。对于潜在药对,部分药对与现有临床医家选用的药对功效基本一致,均具有活血化瘀、化痰开窍和益气健脾的功效。但是也有部分潜在药对具有完全不同的新功效,比如药对(山药,山茱萸,肉苁蓉,怀牛膝)和(山药,山茱萸,巴戟天,杜仲)具有补益肝肾的功效,药对(柴胡,香附,大腹皮)和(柴胡,陈皮,大腹皮)具有疏肝理气利水的功效。

  另外,本次研究通过数据挖掘发现了13首新方,其中方2、4、5、7、8、9、13均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且每首方剂兼有其他功效,这种配伍模式与现有治疗VD的方剂配伍基本类似。然而,方1、6则偏于补益肝脾肾,方3偏于清肝明目、

- 148 -

参考文献

[1]钟汝佳,陶定波,乐卫东.血管性痴呆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转化医学杂志,2015,4(4):193-198.

[2] Iadecola C.The pathobiology of vascular dementia[J].Neuron,2013,80(4):844-866.

[3]曲艳吉,卓琳,王华丽,等.1980-2011年中国社区55岁及以上人群中血管性痴呆流行病学的Meta分析[J].中国卒中杂志,2013,8(7):533-543.

[4]赵艳青,滕晶.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的血管性痴呆组方用药规律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6):739-741.

[5]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写作组.血管性认知障碍诊治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44(2):142-147.

[6]朱崇瑞.“益气调血、扶本培元”针法结合黄地散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D].南京: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7]马青,唐民科,孙文燕.血管性痴呆中医发病机制现代研究述要[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1):212-215.[8]郭清,宫洪涛.从中医五脏论血管性痴呆的病机[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16(1):71-72.

[9]王新志,韩群英.中风脑病诊疗全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267-337.

[10]任浩,陈杰.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J].

山西中医,2014,30(9):13-14.

[11]王静,热孜万.痰瘀同治治疗血管性痴呆[J].中医药,

2005,23(5):3-5.

[12]周强.痰瘀同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机理探析[J].福建中医药,

2011,42(5):63-.

[13]吴春岚,王骏,刘云,等.痰瘀同治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

理论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2):225-226.

[14]傅会娟.宫洪涛教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学术经验总结[D].郑

州:河南中医药大学,2015.

[15]唐仕欢,陈建新,杨洪军,等.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方法的

中药新药处方发现研究思路[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9,11(2):225-228.

[16]陈建新.中医证候的复杂系统建模及其与疾病的相关性研

究[D].北京: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2008.

(收稿日期:2018-08-01) (本文编辑:董悦)

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Vol.16, No.3 January,20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