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古代书信漫谈

古代书信漫谈

来源:华佗小知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代书信漫谈

作者:韩 枫

来源:《文学教育》2010年第04期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文卷轶中,书信体散文是一朵姹紫嫣红的奇葩。我国书信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名家辈出,佳作不断。历代书信作品,是今天可以尽情享用的文化宝藏。徜徉其中作美的巡礼,必将是一次难得的精神盛宴。

自从有了文字,人们就开始了书信交流。随着人们社交活动的频繁,书信这种社会必需的应用文体,以它独物的魅力,日益为人们所青睐。书信有“书”、“简”、“札”、“启”、“笺”、“帖”、“表”、“疏”、“函”、“封事”、“尺牍”、“尺素”等不同的称谓,经历了从朝廷官府到寻常百姓生活,从公函国书到一般文人沟通交流的的演变过程。亲朋故旧间的私人书信往来,强烈的个性风格、自主意识、真情实感达到了新的思想境界与审美高度,为书信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 两汉在我国书信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书信冲破以往王公贵胄垄断的局面,真正成为抒发个人情感的工具。魏晋南北朝是书信蓬勃发展时期。不仅以书信论时事、谈文学、荐人才、叙友情、寄山水,还可以逞才气、草华章。骈文的兴起,使书信在表达上更注重艺术性,语言优美,对仗工整。唐宋是书信的成熟时期。逐渐摆脱六朝骈俪浮艳文风,把叙事、议理和抒情融为一体,使书信的写作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受韩柳古文运动的影响,书信实用性增强了。书信中频多论文艺、论学术、论政治的内容,特别是许多进步文人把自己的悲欢和当时的政治联系起来,直陈时弊,使书信成了揭露黑暗、的犀利武器。明清至近代,政治,大兴,文学上复古,书信的发展进入低潮。但在明末清初近百年间抒发性灵的小品文兴盛,对书信产生影响,出现了不少传世之作。特别值得提出的是这一时期对前人书信的整理、刊行,为后世书信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贡献巨大。

西汉人马援,又称“伏波将军”。很有口才,说话有哲理,他的一些精彩言论“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都给后人留下了鲜明的印象。他言行一致,六十二岁高龄仍披挂上马给皇帝看,而被光武帝盛赞为“矍铄哉是翁也!”他为教导两个喜欢评论是非、讥刺时政、结交游侠的侄子,在远征交趾的时候,还万里致书,告诫他们。他在《诫兄子严敦书》一信中所宣扬的去浮华、返质朴的立身处世之道,在封建社会是有典型意义的。信中所言“吾欲汝曹闻人过失,如闻父母之名,耳可得闻,口不可得言也。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恶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至今仍轰然作响于耳畔。

鲍照是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为七言诗的繁荣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擅长诗赋和骈文,尤善乐府,作品风格俊逸,对唐代诗人李白等很有影响。杜甫《春日忆李白》诗中的“俊逸鲍参军”,就是赞美李白的诗有鲍照的俊逸风格。少有才情,但一直是沉沦下僚,常常是在贫病交迫中艰难度日;“才秀人微”,故他的诗文多愤世嫉俗之作,表达对门阀制度压抑人才的强烈愤慨。他写给妹妹鲍令晖的书信《登大雷岸与妹书》,是一封骈文家书,不言家事、琐事,却以写景如绘、色彩瑰丽而千古流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书中描绘了登大雷岸所见的江上胜景,从不同角度铺叙了不同的景色,笔墨淋漓,仪态万方。尤其是对九江、庐山一带山容水貌和云蒸霞蔚、青霜紫霄的奇幻景色的描写,极为壮丽。这时的鲍照只有二十五六岁,初涉仕途,信心十足,故信中没有后来诗歌中慷慨任气之情,虽羁旅劳顿,形单影只,却充满了饱览大好山河的勃勃兴致。通篇写景气势放纵,抒情悲凉慷慨,境界超迈,为后人所称赞。

历代的书信作家,以严谨的态度写作,思想精警;以真挚的情感交流,趣味深淳。书信中或倡导爱国主义,或暴露社会黑暗,或讨论品德修养,或商榷治学方法,或抒发个人情感,或描绘祖国山水,或叙写生活琐事,以丰富的思想内容体现着社会历史科学的文献价值。很多的研究领域,都无法回避使用书信文献。

历代的书信作家,披肝沥胆,直抒胸臆,以自觉的文学意识,驰骋才华,追求美的境界。以强烈的审美意识在书信的构思、立意、修辞、用典、章法、结构、炼字等方面体现出审美风范。历代书信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令人瞩目的审美价值成为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的的艺术典范。 为了拓宽视野,启迪智慧,陶冶情操,提高文学修养,更为了弘扬祖国优秀的书信文化,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我们不妨多读读古人的书信,相信一定会有所启迪,受益匪浅!

韩枫,辽宁省葫芦岛市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师范教育系教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