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性评价与初中作文教学
在教育评价领域,表现性评价最初只是一个与传统多项选择题目为代表的标准化测验相对立的术语,是以客观测验以外的一类以行动、作品、表演、展示、操作、写作、制作档案资料等更真实的表现来展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思维思考力、随机应变力、想象力创造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及学习成果与过程的测验。
表现性评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有助于测查高级思维能力。 2. 有助于测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问题的真实性与情境性。 3. 重视学生解决问题得出的结论,更重视评定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 4. 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的潜力尽可能得到发展。
我们以往的作文方式是“匡正”式,也就是说教师在学生作文上写上几条概括性极强的评语,学生拿到评语后,只知道自己作文还不好,却不知道不好在哪里,因为他们不懂那些评语,更不知道如何修正自己的作文。
而运用表现性评价的作文训练则是整体推进式的作文训练,讲究的是事前有整体推进目标,也就是所谓的“作文表现性评价标准”,学生在习作整个过程中,随机对照标准去审核自己的写作,就会明确自己哪方面存在不足,又因为学生对评价标准中的每一条都有感性和理性的认知与理解,并且通过平素的写作实践,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评价标准,因此学生不但能对照标准,明白自己哪方面还不到位,也能知道如何去提高。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力求做到四点:
1、让学生想写,也就是在写作前要通过各种策略,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产生写作欲望和冲动。
2、引导学生有的写。也就是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情境,引导学生回味、联想、想像,通过观察、思考等,有事可写,有景可描,有情可发,有理可悟。
3、教会学生能写。就是教会学生用适当的表达方式、写作方法把自己的情思悟表达出来。
4、要给予适切评价,以促进写作能力提升。这一点是我自主加上的,我感觉,学生写作的过程,不仅是写的过程,更是自我评价,自我提升的过程,因此,引导学生养成自主评价的习惯,学会自主评价的方法,形成接受多元评价的良好心态,很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