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湿热处理对棉籽饼粕脱毒作用试验

湿热处理对棉籽饼粕脱毒作用试验

来源:华佗小知识
湿热处理对棉籽饼粕脱毒作用试验 曲连发王定杰王生民(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区农业局628000) 摘要:研究湿热法对棉籽饼粕脱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同一湿度下.棉粕游离棉酚脱毒率随着温度的提高呈显著 线性上升(P<O.05),随着湿度的提高,游离棉酚脱毒率未呈 现显著的互作作用(P>O.05)。结果提示,在湿度为50%,温 度为120 ̄(2的条件下.棉籽饼粕脱毒效果最好。 关键词:湿热法;棉籽饼粕;游离棉酚;试验 榨、有机溶剂浸提)、化学法(硫酸亚铁、氢氧化钙)以及 微生物发酵法。本试验尝试从简单人手.深入研究热处理的 脱毒方法,旨在解决农户个人棉籽饼粕脱毒的问题。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棉籽饼粕采自中纺粮油广元公司。 1.2方法 棉籽粕(Cottonseed meal,CSM)是棉籽经脱壳、加热、 压扁成薄片用溶剂浸 油后,所剩余的副产品。棉籽粕中含 粗蛋白40%以上,还含有丰富的赖氨酸、蛋氨酸.由于饲料 将棉籽饼粕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处理30rain. 50%和60%。 ℃ 眦啦一一一肌 踮  温度分别为75、85、100、110和120℃,湿度分别为40%、 2结果与分析 蛋白质资源的紧缺,使得棉籽饼粕成为畜禽饲料中非常重要 的一种原料。我国是一个产棉大国,每年有800万t以上的 2.1 未处理棉粕营养成分及棉酚含量 未处理棉粕干物质含量为89.12%,粗蛋白质含量39.27%。 2.2湿热处理对棉粕棉酚脱毒的影响 棉籽,年可产棉籽饼粕300万t以上,资源量全球第一。棉 籽饼粕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植物蛋白饲料资源.但棉籽饼 粕中含有棉酚,按其存在形式可将其分为游离棉酚和结合棉 酚。结合棉酚不具有活性,不溶于油脂.也难以被动物消化 吸收.故没有毒性:而游离棉酚是一种有毒化学物质。会对 动物的生产、发育和繁殖等方而产生不良影响.从而了 处理时间30min,研究不同湿度和温度对棉粕脱毒效果 的互作效应。从附表可见,在同一湿度下,棉粕脱毒率随着 温度的提高呈显著线性上升(19<0.05),随着湿度的提高,棉 粕脱毒率未呈现显著的互作作用(P>O.05)。湿热处理对于脱 毒率具有极显著的互作作用(P<O.O1)。湿热处理对棉粕干物 棉籽饼粕安全而有效地用作动物蛋白饲料,部分地区将其作 肥料,造成饲料资源的严重浪费。 棉籽饼粕的主要脱毒方法有物理法(热处理、机械压 附表指标 脱 牢 质和粗蛋白质均未产生显著影响(P>O.05),湿热处理对棉粕 营养指标未产生显著影响( O.05)。 湿热法对棉粕脱毒的影响 湿度/% 75 85 ll0 84.9--4-0.91 l2O ■■一0.Oll9 0.0208 0.0202  加 50 60 8o.8±0.7O 82.4±1.56 83.2±1.46 0.144 82.4±2.05 83.4±1.29 83.9±2.33 0.649 88.6±0.76 86.4±2.14 88.3±1.50 86.5±1.79 {j6 1±1.17 0.376 86.9±i.23 88.3±1.21 87.2±0.45 0.306 P<O.01 87.5±0.49 0.375 P f 物J『!】i 40 87.2±0.85 87.5±i.35 88.5±1.O5 88.8±0.6l 0.348 0.124 0.301 0.1鹋 50 6o P {j8.9±0,70 89.0±0.56 O.0394 89.O±O.95 88.6±1.35 0.865 粗蛋自质 40 50 38.4±0.:j2 38.6±0.42 38.2±0.55 38.3±0.35 38.0±0.47 38.1±O.7O 38.5±0.93 38.3±0.93 0.3l9 O.902 E;o P 胡.5±O.70 lO.846 38.2±0.40 0.919 8.4±0.3O 30.67l 38.2±O.95 0.898 0.847 作者简介:曲连发(1988一).男,回族,河南省平顶山-+-z.,硕士,主要从事营养与饲料方面的研究。 成年鸡感染时多为隐性经过,其他禽 容物,用温生理盐水制成压滴标本. 如野鸡、孔雀、珍珠鸡等时有发生。 病原体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但 在保温(40 ̄C)条件下镜检虫体,如见 到作钟摆状运动的活虫,即可确诊。 5防治与讨论 谨防孔雀感染组织滴虫病 当其钻人异刺线虫卵随之排出体外后, 则可在外界长期存活。主要感染中雏 和青年鸡,成年鸡也可以感染,但呈 治疗药品有甲硝唑.治疗剂量为 0.02—0.04%浓度拌料,用作预防按 一河北省正定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0∽0∞00一 隐性经过,并成为带虫者。本病通过 消化道感染,病鸡为主要传染源;此 外,蚯蚓、蟋蟀等节肢动物吞食了土 壤中的异刺线虫的虫卵或幼虫而成为 0.01%浓度饮水,连用3~7d。左旋咪唑 40mg/kg体重.口服。1次/d。连用2d 或丙硫咪唑30mg/kg体重,口服,1 次/d,连用2d。补充V 可阻止盲肠出 胡 建 建 传播媒介。本病多在春末至初秋的暖 热潮湿季节,鸡群管理条件差、鸡群 血,补充v (鱼肝油)可促进盲肠和 肝脏损伤的恢复。如果有细菌性感染, 密度大、鸡舍潮湿、堆放砖瓦杂物、 饲料质量差、维生素缺乏等都可成为 发病的诱因。 2临床症状 可适当使用广谱抗菌素,饲料中添加 0.1%土霉素。连用5d。 孔雀感染组织滴虫病主要是由于 畜主饲养场内既有柴鸡、元宝鸡、乌 鸡、火鸡,还饲养了鹅鸭水禽,各种 禽类混养,致使疫病互相传染所致。 而且饲养管理是散养模式.场内潮湿. 孔雀表现全身症状.如食欲减退 或废绝,精神萎顿,步态瞒珊,头下 垂,眼半闭,羽毛蓬乱,身体蜷缩, 下痢,排出淡黄色稀粪。有时带有血 液,出现血便的多为急性病例。全身 症状加重,贫血,消瘦,面部皮肤呈 2015年l2月21日.正定县某特 禽养殖户前来中心畜禽门诊就诊,为1 只2年龄成年孔雀,体况良好。肌肉 丰满,尾部污染黄色不消化粪便。经 问诊、病理剖检、化验室诊断,确诊 暗紫色,严重时呈暗黑色或黑色,故 有“黑头病”之称。病愈后粪便中仍 带有虫体。带虫时间可达数周。 3病理变化 缺乏消毒设施。预防孔雀感染组织滴 虫病主要做到孔雀与鸡分开饲养,鸡 与火鸡不能混养.定期驱除鸡群中的 异刺线虫.同时加强卫生消毒和饲养 管理,保持饲养场干燥。 6鉴别诊断 主要与鸡盲肠球虫病容易混淆。 在临床症状上组织滴虫病初期拉 黄色、淡绿色带泡沫的稀粪,少见血 主要在盲肠和肝脏,盲肠外观粗 大,触之坚硬,呈香肠状,粗细不均 为组织滴虫病。组织滴虫病例多见于 蛋鸡,孔雀感染组织滴虫病是首次遇 见,而且是发生在冬季更为罕见。主 匀,肠腔内容物坚实干燥,成为一条 能完整剥出的栓子。横断切开,切面 呈同心圆层状,中心是黑红色凝血块, 外面包裹着灰白色或淡黄色的坏死的 肠壁组织。肝脏的病变是体积增大, 表面形成一种圆形或不规则的、稍稍 凹陷的溃疡灶,溃疡呈淡黄色,边缘 稍为隆起 4实验室诊断 便,中期排褐色恶臭稀粪.后期鸡冠 暗黑色:球虫病则拉暗红色的粘稠粪 或血样稀粪。而鸡冠呈苍白色。在剖 检变化上组织滴虫病一侧或两侧盲肠 肿大。肠壁增厚,黏膜出血,内有干 诉已经死亡3只,临床症状相似,开 始没有重视,第3只死亡后才来就诊. 可为损失较大 组织滴虫病又称黑头病、传染性 盲肠肝炎等,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 于鸡的盲肠和肝脏所引起的一种急性 酪样坏死物形成凝固栓子,似香肠样, 肝肠表面有特征性溃疡病灶:球虫病 则两侧盲肠肿大,内有血粪,浆膜上 常见不规则的出血点.盲肠黏膜糜烂, 但一般不形成栓塞.肝脏一般见不到 溃疡病变。 原虫病。主要特征是盲肠发炎.肝脏 有纽扣状坏死性溃疡灶。 1流行病学调查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特征 性病理变化可初步诊断本病。确诊检 查病原的方法是采取孔雀新鲜盲肠内 雏鸡、雏火鸡最易感组织滴虫病, 3讨论与结论 酸结合形成结合棉酚脱毒。本试验表明,棉粕脱毒率随着温 度的提高而提高,湿度对其脱毒率影响不显著(P>O.05),这 可能是由于测定差异导致的。试验表明,湿度为50%,温度 为120%为棉粕的最适脱毒条件。 湿热处理法是传统的处理工艺,一般采用蒸煮或蒸汽等 加热加压方法脱毒。其原理是根据棉籽饼粕在水中可破坏棉 籽色素腺体,使游离棉酚释放出来,在高温下蛋白质和氨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