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丘北县民中2018-2019学年10月份考试
高一物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分卷I
一、单选题(共12小题,每小题3.0分,共36分) 1.以下说法中的“时间”指时刻的是( )
A. 在第15届亚洲杯中国对阵科威特的比赛中,凭借张琳M和邓卓翔分别在第58分钟和第67分钟的进球,国足以2∶0击败对手
B. 我国航天员翟志刚在“神七”飞船外完成了历时 20分钟的太空行走 C. 我国实行每周工作40小时的劳动制度
D. 我国发射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环绕地球运行68.5小时后,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 2.下列所研究的物体,可看做质点的是( ) A. 天文学家研究地球的自转
B. 用GPS确定远洋海轮在大海中的位置 C. 教练员对百米运动员的起跑动作进行指导
D. 在伦敦奥运会比赛中,乒乓球冠军张继科准备接对手发出的旋转球 3.关于加速度表达式a=A. 利用a=
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求得的加速度是Δt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
B. Δv表示在Δt时间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它的方向不一定与加速度a的方向相同 C.
表示速度的变化率,是标量
D. 加速度a与Δv成正比,与Δt成反比
4.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交流电的周期是0.02 s,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的点为记数点,在每两相邻的记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 )
A. 0.2 m/s2 B. 2.0 m/s2 C. 20.0 m/s2 D. 200.0 m/s2
5.飞机起飞的过程是由静止开始在平直跑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过程.飞机在跑道上加速到某速度值时离地升空飞行.已知飞机在跑道上加速前进的距离为1 600 m,所用时间为40 s,则飞机的
加速度a和离地速度v分别为( ) A. 2 m/s2 80 m/s B. 2 m/s2 40 m/s C. 1 m/s2 40 m/s D. 1 m/s2 80 m/s
6.在行驶汽车上的乘客,看到道路两旁的树木不断向后退,这是因为乘客选择的参考系是( ) A. 所乘坐的汽车 B. 地面上的建筑物 C. 道路旁的树木 D. 路边站着的人
7.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初速度为6 m/s,经过一段位移x后速度变为同向的4 m/s,则运动中的平均速度为( )
A. 5 m/s B. 由于x未知,无法确定平均速度
C. 4 m/s D. 由于加速度a及位移x未知,无法确定平均速度 8.物体的加速度为3 m/s2,表示这物体( ) A. 每秒运动3 m
B. 每经过1 s,其速度增大3 m/s C. 每经过1 s,其速度变化大小为3 m/s D. 每经过1 s,其速度减小3 m/s
9.一质点沿x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B. 该质点在t=1 s时的速度大小为2 m/s
C. 该质点在t=0到t=2 s时间内的位移大小为6 m D. 该质点在t=0时速度为零
10.如图所示,A、B两物体从地面上某点正上方不同高度处,同时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A的质量比B的质量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可能在空中相撞 B.A、B落地时的速度相等
C. 下落过程中,A、B速度变化的快慢相同
D. 从开始下落到落地,A、B的平均速度相等
11.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在 0t1时间内( )
A. 甲、乙两物体的初速度相等 B. 甲、乙两物体的末速度相等 C. 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D. 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相等
12.如图所示,将小球a从地面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的同时,将另一相同质量的小球b从距地面h处由静止释放,两球恰在处相遇(不计空气阻力).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球a竖直上抛的最大高度为h B. 相遇时两球速度大小相等
C. 相遇时球a的速度小于球b的速度 D. 两球同时落地
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4.0分,共16分) 13.(多选)在运用公式v=v0+at时,关于各个物理量的符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必须规定正方向,式中的v、v0、a才取正、负号 B. 在任何情况下a>0表示加速运动,a<0表示做减速运动
C. 习惯上规定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a>0表示做加速运动,a<0表示做减速运动 D.v的方向总是与v0的方向相同
14.(多选)在如图所示的v-t图中,A、B两质点同时从同一点在一条直线上开始运动,运动规律用A、B两图线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1 s时,B质点运动方向发生改变 B.t=2 s时,A、B两质点间距离一定等于2 m C.A、B同时从静止出发,前2 s内朝相反的方向运动 D. 在t=4 s时,A、B相遇
15.(多选)下列关于速度、速率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有恒定的速率时,其速度仍可能有变化 B. 物体有恒定的速度时,其速率仍可能有变化 C. 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很小
D. 物体具有沿x轴正向速度时,可能有沿y轴负方向的加速度
16.(多选)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更换不同砝码重复三次实验,经数据处理做作三条v-t图象,如下图所示,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三次实验中加速度最大的是图中直线c B. 三次实验中加速度最大的是图中直线a C. 图象为倾斜的直线表示小车的速度恒定 D. 图象为倾斜的直线表示小车的加速度恒定
分卷II
三、实验题(共2小题,共14分)
17.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记录小车运动的一段纸带如下图所示,在纸带上选择A、B、C、D、E、F六个计数点,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1)由纸带提供的数据求出打下点C、E时小车的速度,填入下表:
(2)根据表中的数据,在下图中作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
(3)根据作出的v-t图线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2.
18.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
图1 图2
(1)将实验装置按如图1进行安装后,打点计时器接通交流电源后准备释放小车.操作中的明显错误是________
A.没有平衡小车和木板间的摩擦 B.所挂钩码的质量没有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C.没有使用低压交流学生电源 D.小车离开打点计时器距离较远
(2)如图2所示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为计数点,则计数点间的时间T=________s.已知Δx=2.20 cm,则B点的瞬时速度v=________m/s. 四、计算题 19.如下图所示.
(1)试分析各段的运动情况; (2)画出它的a-t图.
20.一列从车站开出的火车,在平直的轨道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这列火车的长度为L,火车头经过某路标时的速度为v1,而火车尾经过此路标时的速度为v2,求: (1)火车的加速度a;
(2)火车中点经过此路标时的速度v; (3)整列火车通过此路标所用的时间t.
21.在世界杯比赛中,运动员在罚点球时,球获得20 m/s的速度并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脚与球作用时间为0.1 s,球又在空中飞行0.2 s后被守门员挡出,守门员双手与球接触时间为0.1 s,且球被挡出后以20 m/s沿原路反弹,求: (1)罚点球的瞬间,球加速度的大小; (2)守门员接球瞬间,球加速度的大小.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进球这个事件对应的是时间点,指时刻;每周工作的时间和太空行走、飞船绕行时间这三个过程都对应时间段,指时间间隔. 2.【答案】B
【解析】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作质点,故A错误; 当研究海轮的位置时,海轮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故能看做质点,故B正确; 研究运动员的起跑动作,运动员的形状不能忽略,故不能看做质点,故C错误;
研究乒乓球的旋转,需要看球的转动方向,而一个点无法研究转动方向,所以不能看做质点,故D错误. 3.【答案】A 【解析】利用a=
求得的加速度是Δt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A正确;根据a=
表示速度的变化率,是矢量,C错误;a=
知,速度变化是加速度的
量的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B错误;定义式,加速度a的大小决定于比值4.【答案】B
,加速度与速度变化量、变化的时间无关,D错误.
【解析】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实验点未画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 s,
2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式Δx=aT,整理得:a=
=
m/s2=2.0 m/s2.
5.【答案】A
【解析】 根据x=at得a==6.【答案】A
【解析】如果选所乘坐的汽车为参考系,乘车人看到道路两旁的树木不断向后退,A正确. 如果选地面上的建筑物为参考系,因为建筑物与树木是相对静止的,所以应该看到树木静止不动,B错误.如果选道路旁的树木为参考系,因为树木是相对静止的,所以应该看到树木静止不动,C错误.如果选路边站着的人为参考系,因为路边站着的人与树木是相对静止的,所以应该看到树木静止不动,故D错误. 7.【答案】A
【解析】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6 m/s,末速度v=4 m/s,则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8.【答案】C
m/s=5 m/s.
=
2
m/s2=2 m/s2,飞机离地速度为v=at=2×40 m/s=80 m/s.
【解析】物体做变速运动,不同时间段内,每秒的位移不同,A错;仅凭所给条件不能确定物体是加速还是减速,B、D错.由Δv=aΔt得,每经过1 s,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小为3 m/s,C对. 9.【答案】D
2
【解析】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x=v0t+at,由图可知,第1 s内的位移为x1=2 m,前2 s2
内的位移为x2=8 m,则有:2=v0+a,8=2v0+2a,解得:v0=0,a=4 m/s,A、C错误,D正
确;该质点在t=1 s时的速度大小为v=at=4 m/s,B错误. 10.【答案】C
【解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加速度相同,都是g,与物体的质量无关,下落过程中,速度变化的
2
快慢相同,A、B不可能在空中相撞,A错误,C正确;根据v=2gh可得,物体落地时的速度v=
,由于两物体从不同高度开始自由下落,故到达地面时速度不相同,B错误;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等于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
=
=即平均速度是落地速度的一半,两个
物体落地的速度不相等,所以平均速度也不相等,D错误. 11.【答案】B
【解析】t=0时刻的速度即为初速度,由图知,甲物体的初速度比乙的大,故A错误.t1时刻两图线相交,说明甲、乙两物体的末速度相等,故B正确.﹣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乙的斜率较大,故乙的加速度比甲的加速度大,故C、D错误. 12.【答案】C
【解析】ab两个球在相等的时间内,运动距离都是,加速度大小也相等,根据运动的对称性得,在处相遇时a球的速度刚好为0,故a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A、B错误,C正确;对球a:=gt2,得运动时间t=先落地,D错误. 13.【答案】AC 【解析】 14.【答案】BC
【解析】由图知,在0~2 s内,B质点的速度均为负值,说明在0~2 s内运动方向不改变,A错1×2 m=1 m,B的位移为:xB=-×1×2 m=-1 m,故A、误;在前2 s内,A的位移为:xA=×B两质点间距离为s=xA+
=2 m,B正确;前2 s内A朝正方向运动,B朝负方向运动,C正确;,ta=2
;对球b:h=gt,运动的时间tb=
,ta>tb,即b球
速度-时间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图线在t轴上方,位移为正值,在t轴下方位移为负值,前4 s内A的位移大于B的位移,两者从同一地点出发,故在t=4 s时,A、B没有相遇,
D错误. 15.【答案】ACD
【解析】物体有恒定的速率,速度的方向可能变化,则速度可能变化,A正确;物体有恒定的速度,知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B错误;物体的速度很大,速度变化可能很慢,加速度可能很小,C正确.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与速度的方向没有关系,所以D正确. 16.【答案】BD
【解析】根据图象可知,a的斜率最大,因此加速度最大,A错误,B正确;图象为倾斜直线斜率不变,则表示加速度不变,故C错误,D正确. 17.【答案】(1)0.35 0.55 (2)
(3)1.0
【解析】(1)vC=vE=
DF=
BD=
==0.55 m/s.
=0.35 m/s;
=
(2)画出的v-t图象应为一条倾斜的直线,如下图所示:
(3)由图象的斜率可求得加速度a=18.【答案】(1)D (2)0.1 0.55
2
=1.0 m/s.
【解析】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不需要平衡摩擦力,也不需要满足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直接使用220 V的交流电源,不需要使用低压交流学生电源;实验开始时,小车应紧靠打点计时器,故选D.
(2)相邻计数点间有5个间隔,则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 s,B点的瞬时速度vB=
m/s=0.55 m/s.
19.【答案】(1)0~2 s内做正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
在2~4 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4~6 s内先做正方向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负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见解析
【解析】(1)质点在0~2 s内加速度a1=
=
m/s2=3 m/s2,方向为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
=
m/s2
动;在2~4 s内加速度a2=0,做匀速直线运动;在4~6 s内加速度不变,a3=
2
=-6 m/s,方向为负方向,这段时间内质点先做正方向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做负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
20.【答案】(1) (2) (3)
【解析】(1)从火车头经过某路标到火车尾经过此路标,火车的位移x=L,由速度与位移的关系v-v=2ax得a=
.
.
(2)从火车头经过某路标到火车中点经过此路标:有v2-v=2a,解得v=(3)火车通过此路标的过程中,由位移公式L=即整列火车通过此路标所用时间为21.【答案】200 m/s2 400 m/s2 【解析】由加速度公式a=
,设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
=
m/s2=200 m/s2 .
t=
t,得t=
.
罚球瞬间,球的加速度为a1=守门员接球瞬间,球的加速度为 a2=
=
m/s2=-400 m/s2,
负号表示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