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民族、民间舞中傣族舞的风格特点
摘要:随着我国舞蹈艺术的不断发展,民族、民间舞蹈作为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舞蹈艺术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傣族舞蹈是具有浓郁傣族民族风情的舞蹈艺术,在进行舞蹈表演的过程中,风格十分多样,且舞蹈艺术表演个性和表演形式也都呈现出鲜明的傣族舞蹈艺术风格。所以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针对傣族舞展开分析研究,就傣族舞中的风格特点和艺术形式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蹈、傣族舞、风格特点引言
舞蹈是一门融汇了表演艺术与舞者思想灵魂的艺术。在民族民间舞蹈中,傣族舞的表演具有鲜明的傣族民族风格特色。傣族舞在表演的过程中,不仅风格多种多样,而且舞蹈表演优美动人,因此艺术特色十分明显。因此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针对傣族舞蹈的风格特点展开了研究,就傣族舞蹈表演中的民族性风格特色的主要风格特点进行了研究。
本文论述的主要问题是傣族舞蹈的主要风格特点。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对傣族民族舞蹈艺术进行了综合的探讨,以促使读者对傣族民间舞蹈艺术形成简单的认知。其次对傣族舞蹈艺术的主要风格和主要特色进行了总结分析,促使舞蹈演员对舞蹈演员更好进行傣族舞蹈艺术的演绎提供支撑。本文论述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研究傣族舞蹈的风格特点以更好的促进舞蹈演员进行傣族民族舞蹈的艺术表演。通过研究,让更多人了解傣族舞蹈艺术,同时也为推动舞蹈演员在进行傣族舞蹈艺术表演过程中提升舞蹈艺术表演的水平提供有效的支撑和借鉴。
一、傣族舞的历史来源及生活环境对傣族舞蹈艺术风格的影响、
傣族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早在公元一世纪,傣族就存在于现今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傣族自治县一带。随着漫长的历史发展,傣族在后天历史的进程中也逐渐实现着民族民俗文化发展的变迁。而今的傣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发展壮大,其不仅仅是分布于我国云南地区,同时还实现了界的发展,邻国老挝、缅甸、越南等都有傣族的艺术的分布。因此,漫长的发展历史促使傣族在进行舞蹈艺术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独具的鲜明风格。事实上,早在公元1世纪,汉武帝开发西南后就与内地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一直保持往来。因此早在东汉时期,傣族舞蹈艺术就已经初现规模。东汉时,傣族首领多次派遣使者率表演乐舞、魔术、杂技者到洛阳献艺。由此可见,傣族的乐舞文化早在两千年前已有相当高的水平。
由于傣族分布于云南地区,因此当地湿热的气候促使舞蹈艺术表演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其独具的鲜明风格和鲜明个性。在傣族地区,独特的地理特征以及当地的文化艺术发展对整个傣族的民族文化艺术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并促使傣族舞蹈艺术在后天发展过程中实现着不断的发展和变迁。由于受到当地地理位置和生活习惯的影响,傣族舞在进行舞蹈艺术表演过程中呈现出“三道弯”的艺术表演特色,身、手、腿的造型都以呈现出“三道弯”的体态为美。傣族舞中身、手、腿造型“三道弯”的体态造型是与他们长期生活在在亚热带地域,与姑娘着紧身上衣、长筒裙,与其崇奉小乘释教,与他们极为喜爱孔雀、视其为圣鸟相互联系。
2、傣族舞的基本特征体现
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傣族舞蹈艺术在表演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鲜明的舞蹈艺术特征,诸如舞蹈体态特征、舞蹈律动特征、舞蹈表演特征等。因此,舞蹈演员在进行傣族舞蹈艺术表演的过程中通过特殊舞蹈艺术表演特征的呈现,为推动傣族舞蹈艺术发展提供了切实可循的借鉴意义。
在当前傣族舞蹈艺术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俗称的傣族舞分为两类:一类是我们所熟知的“孔雀舞”,另一类就是我们所说的“象脚鼓舞”。 象脚鼓因其造型颇似象脚而得名,是傣族最有特色的平易近族曲谱。象脚舞的舞蹈形式自由,潇洒热情。而我们所熟知的孔雀舞历史悠长,在当前舞蹈艺术表演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孔雀舞几乎已经成为傣族舞蹈的代名词了。在傣族舞蹈艺术发展进程中,“孔雀舞”是傣家最喜爱的舞蹈,也是傣族人平易近审美特征的活跃具体的浮现。因此通过对舞蹈艺术表演特征的分析和理解,有助于促使我们更好的理解傣族舞蹈艺术的风格特色,为推动傣族艺术的发展起到有效支持。(1)傣族舞蹈的体态特征
从傣族舞蹈艺术表演的体态特征上来看,傣族舞动艺术表演的最大特征便是体态三道湾。体态三道弯主要表现在以S状造型作为基本体态特征。在傣族舞蹈艺术表演中,三道弯已经成为傣族舞蹈艺术表演的最突出特征。在傣族舞蹈表演的三道弯中,三道弯的位置有着明确的规定。首先是身体整体的三道弯:第一道弯年夜立起的脚掌至弯曲的膝部,第二道弯年夜膝部到胯部,第三道弯年夜胯部到倾斜的上身。在进行三道弯艺术表演过程中,手臂的动作也是三道弯:第一道弯指的是指尖至手腕,第二道弯是手腕至肘,第三道弯是肘至臂。最后是腿部的三道弯:第一道弯是立起的脚掌至脚跟,第二道弯是脚跟至弯屈的膝,第三道弯是膝至胯。
在傣族舞蹈艺术的舞蹈表演过程中它具有相对静止的“雕塑性”特点。因此在进行傣族舞蹈艺术表演中,舞蹈演员通过在舞蹈动态过程中身体保持相对静止的三道弯姿态,能够有效的推动傣族舞蹈艺术表演风格的形成。随着傣族舞蹈艺术发展的不断进步,三道弯姿态也成为傣族舞蹈艺术表演中最突出的特点,为实现整个舞蹈艺术表演风格的呈现和表演技巧的更好发扬起到了积极的推动意义。
(2)傣族舞蹈的律动特征
在律动表现方面,傣族舞蹈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自身独树一帜的鲜明特点。律动特征是傣族舞蹈艺术表演过程中最重要的特色之一,通过律动的表现,促使傣族舞蹈艺术在表演过程中形成鲜明的节奏感,促使傣族舞蹈艺术的表演更具风格和特色。
以孔雀舞为例。傣族舞蹈表演艺术者在进行孔雀舞的表演过程中,通过对孔雀飞跑下山、漫步森林、饮泉戏水、追逐嬉戏、拖翅、抖翅、展翅、登枝、歇枝、开屏、飞翔等等动作艺术的模仿,跳出丰富多彩的舞蹈动作和富于雕塑性的舞姿造型。因此在进行傣族舞蹈艺术表演过程中,每一个舞蹈艺术动作都有着严格的标准和要求,也有固定的步法和地位。所以在进行傣族舞蹈艺术表演的过程中,每个动作都有固定的鼓语伴奏。所以这也促使傣族舞在表演过程中形成鲜明的韵律感特征。(3)傣族舞蹈的表演特征
从傣族舞蹈艺术的表演来说,傣族舞蹈表演也具有鲜明的特征。从舞蹈动作上来说,傣族舞动作优美、灵活、矫健、感情含蓄。在进行傣族舞蹈艺术的表演过程中,傣族舞蹈动作大多婀娜多姿,节奏较为平缓,但外柔内刚,充满
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着内在的力量。因此傣族舞蹈艺术表演呈现出鲜明的舞蹈艺术表演特色。3、傣族舞的文化风格特征
民间舞蹈是一切舞蹈之母,民间舞蹈源于民族文化。因此在进行傣族舞蹈艺术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要充分的把握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表演风格,同时也要对傣族舞蹈艺术表演过程中的文化艺术特征进行把握。在进行傣族舞蹈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傣族舞经过漫长的历史沿承,对云南地区的传统民族、民俗文化艺术特征进行了传承。因此在进行傣族舞蹈艺术表演的过程中,不仅要表现出傣族舞蹈艺术的体态、韵律以及动作美感,同时还要吸纳文化的精神传承,通过文化的传承推动舞蹈艺术发展的更好呈现。在进行傣族舞蹈艺术表演过程中,傣族民间舞蹈的动作特色、表演技巧、肢体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特色,是其深远和厚重文化内涵的反映,如果只关注舞蹈形式的绚丽、结构的精密、表现手法的完美而忽视舞蹈背后文化内涵的价值,是无法真正理解傣族舞蹈的真美内涵的。因此,我们在研究傣族民间舞蹈时,应对其民族文化内涵给予高度重视。
傣族舞蹈源于我国云南地区,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其也将云南地区神秘而浓厚的民族氛围进行了传承。因此在进行傣族舞蹈艺术表演的过程中,不仅仅要进行傣族舞蹈艺术的发展,同时还要有极高的文化品位和浓郁的民族文化色彩,极尽东方韵致。因此在傣族舞蹈表演中透露出山水秀美、人文毓秀的夺目光彩,充满着平和、恬静、隽永、含蓄的风格,朴实自然毫无雕凿之感。所以傣族舞蹈的文化艺术传承特征也十分值得重视。4、总结
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针对傣族舞蹈艺术的基本风格和基本特点展开了探讨。通过探讨总结出傣族舞蹈艺术在表演过程中鲜明的三道弯体态特征、独特的律动特征以及优美、灵活、含蓄、矫健的表演特征。此外,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还对傣族舞蹈艺术在长久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鲜明文化艺术特色进行了剖析。通过本文的研究,本文认为:傣族舞是我国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发展中独具特色的舞蹈艺术形式,不仅具有鲜明的艺术风格特征,同时也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最大限度的吸纳了文化艺术的传承。因此傣族舞蹈艺术在我国民族民间舞蹈发展历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参考文献
[1]苏天祥.试论傣族舞蹈的发展演变和形式风格[J].民族艺术研究,1996(03)[2]张大鸣.傣族生态环境与傣族舞蹈[J].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