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八册课音乐(人音版6-8)

第八册课音乐(人音版6-8)

来源:华佗小知识
第六课 风景如画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曲调的顺序,提高音乐记忆力,本文转自[教育文稿网] www.eduwg.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2,能从《荫中鸟》的乐曲声中听辨各种小动物、各种鸟鸣叫声等,以体验这种描绘功能,从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欣赏《森林的歌声》

1,激疑引趣:(出示题目)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的乐曲是一首中国的器乐合奏《森林的歌声》,待会边听边想:森林的歌声,会是谁在唱呢? 2,初听,感受乐曲旋律。(播放第一段) 3,让学生自由说说。 4,复听(播放 第二段),思考:

有几种主奏乐器?试试你的耳朵灵敏感。

5,出示三段主体旋律,哼唱,熟悉主体旋律。

6,再听(播放第一段)。

师:请同学们看着教材中的谱例,边听边轻声哼唱,并把乐曲的结构按顺序排列记录下来。 7,还听(播放 第二段)。听后 交流感受,教育学生加强环保意识,保护森林资源。 二、聆听《荫中鸟》

1,音响直接导入——欣赏《荫中鸟》中间部分的片段(各种鸟鸣声的片段),以激发听全曲的欲望。设问:你听到什么动物鸣叫?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2,揭题:笛子独奏《荫中鸟》。 3,欣赏整段音乐。

师:仔细听,看看,你们能听到多少种鸟在鸣叫?想象一下,森林里发生了什么? 4,听后师生交流。教师小结。

(教师可以结合《鸟的天堂》中的一段: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一那只,另一只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5,再次欣赏,感受树林中的热闹情景。

6,师:你回忆一下,还听过哪首乐曲中出现过鸟鸣的形象? 7,拓展欣赏唢呐曲《百鸟朝凤》、二胡曲《空山鸟语》、曲笛曲《鹧鸪飞》。

8,小结:森林是大自然的资源,有森林就有各种动物。我们要保护森林,保护大自然的生态。爱护大自然就是爱护地球,也是为了人类生存、爱护自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

2,通过演唱《小溪流水响丁冬》,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对祖国的赞美与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小溪流水响叮咚》。

【教学难点】切分节奏、附点四分节奏、一字多音、长音的演唱及用自制的打击乐器为歌曲

伴奏。

【教学过程】

一、漫步音乐,营造氛围:

1,在《小溪流水响叮咚》的伴奏音乐声中走进教室。

2,师生交流: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是啊,现在正是一个春暖花开、风景如画的好时节,今天,老师就要带大家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风光。 二、音乐之旅,攻克难点:

1,导语:听,小动物们正在欢迎我们呢!让我们放松心情,迈出轻快的脚步,走进大自然的怀抱。

2,播放春天风光图片(结合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的内容),配上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的伴奏。

3,你们看到了什么?

4,师生交流。

5,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旋律。

师:让我们来听听,小溪流在奔向大海的一路上,心情是怎样的? 6,交流反馈:一路上,小溪流的心情是怎样的?(欢快)

7,再听歌曲,熟悉歌词。

师:让我们再来听听,边听边仔细看歌词,你是从歌曲的那些地方体会到小溪流欢快的心情的?

8,结合学生的回答,练耳模唱:

(1)小溪的歌声既欢快,又跳跃,师弹“54 30 | 10 32 | 10 60 |”,生用“啦”模唱; (2)有时,小溪的歌声既连贯,又优美,师弹“51 25 | 3. 1 | 2 17 | 1 - | 1 0 |”,生用“啦”模唱,注意气息连贯。 (3)再连起来听琴模唱。 9,有感情地念歌词。

师:确实,这是一首优美、带有感情,又充满童趣的歌曲,让我们从歌词中去领略小溪的美! 10,表演歌曲,

(1),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有层次的为歌曲选择打击乐器并边编配伴奏型,以烘托优美借景抒情的情绪,描绘风景如画的意境及借景抒发对祖国、对人民的爱戴之情。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用情演唱《茨黎花》。

2,演唱《茨黎花》时尽情抒发对大自然的赞美,及其借景抒情表达对祖国、对党的热爱。 3,进行选择结束音的练习。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演唱《茨黎花》。 【教学难点】演唱中掌握附点二分音符的时值。 【教学过程】

一、学生听音乐拍手进教室,师生问好。 二、表演《茨藜花》 1,引入新课:

你们知道哪些花?它们分别表达什么含义? 2,聆听歌曲《茨藜花》旋律 (1)感受乐曲的情绪和风格。

(2)感受乐曲的节拍特点,并跟着乐曲划拍子。

师:这一曲调从风格上听是少数民族的民歌音调。这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布依族的民歌音调。 3,欣赏歌曲《茨藜花》范唱。 师:“茨黎花’的红色象征什么? 4,学唱曲调:

(1)范唱曲调:要求学生用手指着歌曲旋律听教师范唱,本文转自[教育文稿网] www.eduwg.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 (2)讲解附点二分音符。

(3)学生听琴用“la”模唱歌曲旋律。 注意感受歌曲起伏的旋律。

5,学唱歌曲。注意一字多音的连贯流畅。

6,借景抒情,深情地演唱《茨藜花》表达布依人对党的一片赤诚之心。

三、拓展(了解更多的有关花的歌曲) 1,请学生聆听歌曲《牡丹之歌》 感受歌曲情绪和风格。

2,让学生想想自己知道的那些民歌、美声、戏曲是歌唱花的?说出名字。 老师可以让学生们多了解一些知识。 如:江苏民歌《茉莉花》等

师:民歌从起源流传再到发展,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民歌不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组成部分。2000年,著名歌唱家到奥地利维也那金色大厅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她演唱的第一首歌就是江苏《茉莉花》受到了奥地利观众的热烈欢迎,她为宣传中国传统的优秀音乐文化作出了贡献,为中华民族争了光,成为世界和平的文化使者。所以,我们对待民族音乐要树立起这样的理念——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音乐无国界!而民歌《茉莉花》,正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典型例子。 四、音乐活动——选择结束音填入曲调

1,分别先把两曲调识谱,唱连贯流畅,并自然地分别将“6”或“1”作为结束音填入试唱。从感觉上你认为哪个音更通顺有结束感。

2,第一曲《三套车》片段,结束为6,第二曲是《雪绒花》片段,结束音为1。 第七课校园里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激发我们联想起可爱的校园生活,热爱我们的校园。 2、学会给歌曲分段。

教学内容:学唱《校园多美好》。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学习《校园多美好》

看图,联想其他表现校园活动的音乐

1.教材插图中有四幅画,这四幅画都有相关音乐: (1)升旗——《国歌》, (2)广播操——《广播体操音乐》 (3)眼保健操——《眼保健操音乐》 (4)课间——歌曲《哦!十分钟》

设问:谁能哼唱几句?

2.还有哪些音乐能使你联想起校园生活? 例:《队歌》、《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乒乓变奏曲》、《荡 秋千》„„

3.小结:校园的生活是多么丰富多彩。

4.谈话导入:在众多的校园歌曲中,已故作曲家施光南创作的《校园多美好》颇受师生欢迎,它营造了当今校园的朝气蓬勃的气氛是校园流行歌曲中的上品,非常切合本课课题。

5.欣赏歌曲范唱。设问:歌曲的情绪怎样?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 6.学唱前8小节:

(1)提示:曲调的节奏较密集,十六分音符频频出现,时而在前半拍,时而在后半拍,在读谱时要认真细致。

(2)教师放慢速度范唱前8小节曲调,要求学生随教师速度用4/4拍指挥图式看谱划拍。(波音与倚音暂时不唱,在较流畅地唱好曲调时再加入。)

(3)全班分为四小组,每组自学2小节曲调,在学好应该自学的2小节前提下,鼓励超额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4)四个小组按曲调顺序接唱。超额学好的可随其他组一起唱。教师及时纠正不准确处。

(5)按原速流畅地轻快地唱好前8小节曲调。

7.在教师指导下,用点谱法学唱后8小节曲调。注意乐句的完整性。8.完整地、流畅地、轻快地唱好全曲并填入歌词。注意一字一音,吐字清楚,口腔不要开得太大。

9.讨论歌曲处理。

(1)歌词是否仅仅是描绘校园的美景? (2)歌曲的高潮在哪里?

(3)最后一句“待到明朝百花吐艳,风光更妖娆。”的含义是什么?

10.有感情地、朝气蓬勃地,用稍快的速度演唱歌曲。

11.表演歌曲。配上打击乐(按教材要求),尝试在何处加入铃鼓,使歌曲的气氛更为热烈。如学生中有跳舞特长的,可编集体舞,跳唱结合,边唱、边跳、边奏,把校图生活表演得淋漓尽致,把课堂气氛也推向高潮。 12.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

教学目标:

1、学会用正确的声音演唱歌曲。.唱好《冬夜静悄悄》的二声部合唱,以表达学生们对老师的一片深情。

2、试唱各乐句的练习,并把它们排列成通顺的乐段,非理性感受乐段旋法。 教学内容:学唱《冬夜静悄悄》;练习。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发声练习

二、学习《冬夜静悄悄》

1.校园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师生情也是其中之一。

山村学校的老师夜里家访,给我们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师生情。——请听《冬夜静悄悄》。 2.设问:歌曲讲述了什么?你想像当时是怎样的情景?

3.再欣赏一次范唱。请大家看着歌谱,注意每句的开始有什么规律?(第一乐段是弱起,第二乐段是强起。)

4.学唱第一乐段: (1)教师范唱曲调。

设问:这一乐段由四句组成,在节奏上有什么规律:

(2)拍打节奏。

(3)轻轻地边拍打节奏、边哼唱曲调(或一组学生哼唱,一组 学生拍打节奏,然后交换进行)。

(4)连贯地、深情地唱第一乐段曲调,并填上歌词。 5.学唱第二乐段:

(1)该段曲调从单一声部来看并不难,很多小节均呈模进或重复, 难是难在平行三度的二声部合唱。 (2)采用前几课的二声部训练方法: a.平行三度的音阶训练

b.分二个声部自学各自的声部曲调。

c.合成时,要求轻声能相互倾听,把自己的声音融合在其中。 d.用“呣”过渡,在和谐的前提下填入歌词。 6.深情地朗诵歌词。

7.有意境地、深情地表演歌曲,表达师生之间的友情。 三、把乐句排列成通顺的乐段练习

(1)流畅的、准确地将四句乐谱唱熟。

(2)第一句是已规定的起句。

(3)通过试唱,判断有结束感的尾句。

(4)中间的二句通过分别排列试唱,判断通顺的乐段。 (5)一般情况下应该是:

四、教师小结: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在欣赏《运动员进行曲》过程中,边听边作队列队形变化,以表现运动员们朝气蓬勃的形象;

2、在欣赏《打字机》时,能准确同步与打字机声配音响,以锻炼对声音的敏锐反应。

教学内容:聆听《运动员进行曲》;聆听《打字机》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运动员进行曲》

1.设问:在开运动会时,运动员入场式播放哪一首乐曲?我们每天做广播操在排队进入操场时播放什么乐曲? 2.欣赏一首合唱曲,请听听这首合唱曲,你熟悉吗?——初听《运动员进行曲》(合唱)。 3.讨论:

(1)在运动场上听到的乐曲是什么演奏形式?

(2)合唱与铜管乐各有什么特征?同一曲调两种表现形式你的感受是一样的吗? 4.聆听《运动员进行曲》。

要求细致地听各声部是怎样表现的?旋律部分与伴奏部分各有哪些声部承担?(如果记不

住可以边听边用纸与笔作些图形记录。)

5.讨论合唱曲的结构。

6.根据音乐的结构,各组讨论设计队列队形的变化。 7.在音乐声中各组队列队形展示。

8.完成课本上的作业。用线连线、体裁与情绪“进行曲→雄壮有力”,初步了解三种体

裁的基本风格特征。

三、欣赏《打字机》

1.实物导入:教师准备一台打字机出示(学校里外语教师一般都有外文打字机),介绍给学生:这是一台外文打字机。让学生试打一行到发出“叮”声。 2.欣赏《打字机》(管弦乐)。 设问:

(1)在乐曲的伴奏声部中,你听到什么音响声?(打字机击键声、铃声、倒机声。)(2)乐曲分几部分组成?教材中的图形谱是第几段的曲调?

请你看图形谱跟着音乐唱一唱,乐曲给你什么感受?(ABA三部分组成) 3.议论问题(可以复听其中片段)。

4.介绍作品创作的背景(请见教材分析)。

5.复听乐曲。要求学生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找出铃声“叮”出现的规律,并用拍手或其他音响与音乐中的“叮”同步打出,要准确而整齐。 四、教师小结 第八单元理想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长大后希望成为怎样的人?本单元的四首音乐作品提供了几个侧面:有科技类《种太阳》;有航运类《小纸船的梦》,有教师类《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以及各行各业的英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他们为祖国,为“四化”流汗,是我们的榜样!你的理想是什么? 2.演唱《种太阳》,并进行编创表演,从该曲调学唱过程中,学习曲调的重复与相似部分,为进一步学习重复与模进手法作铺垫。

3.在学唱《小纸船的梦》中,顺带学习变音记号——降记号,并在唱结尾句“”曲调实践中把它唱准,以加强音乐的色彩变化,营造梦境的氛围。

4.从聆听的二首歌曲中,进一步巩固演唱形式分类的知识;听辨“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乐句重复次数,并画图形谱。 教材分析

1.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这是一首献给教师的歌曲。歌曲赞美了人民教师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和托起下一代新人的崇高责任感。歌曲采用山东琴书的音调为素材,真挚、纯朴,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由两个乐段及一个尾声组成。

2.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歌曲作于1980年夏。歌曲

曲调爽朗、刚劲,节奏明快,简洁,歌词采用第一人称的手法,词曲结合保持一字一音,使歌曲洋溢着蓬勃的朝气和欢乐的情绪。歌曲采用主、副歌的形式。主歌部分为齐唱或领唱,句式短促,时而三拍子、时而二拍子,更还有四拍子、三种拍子交迭,使音乐富有变化和活力。

3.歌曲《种太阳》

曲调欢快活泼,富有童趣,歌曲通过欢快跳跃的旋律,富有幻想的歌词,表达了少年儿

童创造理想未来的天真美好的愿望。采用4/4拍,大调式,歌曲为单二部曲式结构。4.歌曲《小纸船的梦》这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儿童抒情歌曲。它以优美委婉的旋律和质朴坦诚的语言,展示了一颗纯真的童心,寄寓了孩子美好的憧憬。歌曲分为主题与副歌。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学唱《种太阳》;聆听《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

教学过程:

表演《种太阳》 1.自然知识导人。

设问:在宇宙的星球中,有几个地球、太阳、月亮?回答是肯定的只有一个。为什么有白天、黑夜;有冬天、夏天?地球的两端北极与南极终年冰雪不化?如果按生物自然的规律,种什么收什么,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么能否设想播种一颗太阳,能结出许多太阳来呢?

2.欣赏《种太阳》范唱。

设问:种出来的太阳,派什么用处?“种太阳”是孩子们的什么想法?歌曲的含义是什么?

3.师生初步讨论歌曲的内容,听范唱片段,以初步理解词义。 4.学唱曲调:

(1)听辨曲调中相同部分。

教师范唱第一乐段(第17小节)曲调,要求学生听出哪一部分(乐节)是相同的,出现几次,并唱出这一部分。

(2)学唱第一乐句。

师生共同用4/4拍指挥图式划拍。板书该乐句,师生接唱,学生唱前2小节,教师接后2小节。即(学生)(老师)交换接唱(后2小节切分节奏不必讲解,让学生在听教师接唱中模仿)。

(3)学唱第二乐句。

在第一乐句的下方,对齐板书第二乐句:画出前2小节的图形:引导学生了解相似模仿,并进行视谱唱准。

(4)在唱好第一、二乐句的基础上,自学第三、四乐句。 (5)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

(6)完整地、流畅地、富有天真童心地演唱曲调。 5.学唱歌曲:

(1)朗诵歌词,并进行初步学唱歌曲。

(2)分析讨论歌词的大胆理想,以及这种积极探索大自然的精神。

设问:种太阳的目标在第二乐段中已阐明,你是怎样理解“世界每一个角落都会变得温暖又明亮”。 (3)以纯朴地情感演唱歌曲《种太阳》。

6.表演歌曲:

(1)根据对歌曲理解,分组设计、编排表演唱。形式不拘,各组可充分发挥各组学生的想像及特长,如独唱与伴舞;小组表演唱,小品表演等等。 (2)各组展示交流,集体点评。

7.小结:有理想是“四有”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聆听《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1.谈话导课:教师的职业对学生来讲,既神气又神秘,因此有很多学生把当一名教师

作为自己的理想。女声独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就是赞美人民教师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和托起了一代新人的社会责任感。

2.欣赏女声独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设问:歌曲表达了什么内容与情感?歌曲表现为什么采用女声独唱?(细腻、亲切)

3.复听:要求能记住歌曲标题“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曲调,并能模唱。用图形谱把它记录下来。

4.讲解:歌曲的音调富有民族风格,采用山东琴书的音调为素材,创作而成,旋律乡土气息浓郁。

5.用投影机打出歌谱,学生随着录音轻声跟唱。 6.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小纸船的梦》;聆听《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表演《小纸船的梦》

1.基本训练:

以上两条练习均用慢速或中速,要求二声部和谐、均衡。注意XXX00X节奏。2.理想谈话导入:

长大后当一名船长,走遍全世界,这也许是很多人的理想;我们班上有那么一位小朋友,为了长大当上一名船长,他折小纸船,希望小纸船变成大船„„请听范唱《小纸船的梦》。

设问: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由几部分组成?是几拍子的歌曲?速度怎样?

3.先学合唱部分:

(1)教师分别范唱二个声部的曲调。

(2)学生分声部自学。用3/4拍指挥图比划拍视唱。 (3)分声部交流自学成果,教师点评、指导。

(4)二声部合成,并填上歌词。注意声音的和谐。 4.再学唱第一乐段。教师

点指导第四乐句的曲调:

这四句的节奏与音准都较难,尤其是七度大跳音程,教师适当用琴带一下,帮助学生唱准,其他三乐句可让学生自学。 5.全曲合成,并填上第一段歌词。 6.讲解变化音降记号:

(1)复习升记号:演唱上学期第六课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复习音名与变音记号(详见第七册第六课)。

(2)出示降记号:听辨《小纸船的梦》前奏:板书“”,并在键盘图上指出这三个音的位置。如有口风琴,可利用口风琴的键盘找到1=F(调)中的“”,并吹奏感受其音高。 (3)完成课本上的听辨练习。

(4)唱好歌曲中的结束句。感受和声音程的变化效果。 7.完整地唱全歌。要充满向往的神情演唱。

表演歌曲:

(1)伴奏练习。重点是在教师指导下,根据班级实际情况,使用有固定音高的旋律乐器按谱练习。

(2)演出形式上可采用领唱与合唱。要注意伴奏声部的音量不能太大,要突出歌唱的声部,处理好唱与伴奏的关系。

(3)完整地、有感情地表演歌曲,抒发第一人称“我”的理想。聆听《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8.我们即将完成小学四年级的学习,如果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将是怎样的你和我? 9.欣赏《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用投影机打出歌谱。 设问:歌曲的内容与情绪是怎样的?

10.复听歌曲,跟录音轻声哼唱。 歌曲提出了三个问题,美妙的春光属于谁?创造这奇迹要靠谁?举杯赞美谁,光荣属于谁? 11.师生讨论。

12.长大后,你希望成为怎样的人?用诗、歌、画、舞来表达。 13.小结:美好理想必需通过自己的努力奋进,才能实现。 14.课堂小结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