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速德上线巨野至单县(鲁皖界)段
四分部墩柱首件施工总结 (K81+405桥式通道)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国葛洲坝集团 山东巨单高速公路总承包项目部 二零一七年十二月
国家高速德上线巨野至单县(鲁皖界)段
四分部墩柱首件施工总结 (K81+405桥式通道)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国铁建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 巨单高速公路Ⅳ标段工程项目经理部 二0一七年十二月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 - 1 - 二、编制原则 ........................................................................... - 1 - 三、工程概况 ........................................................................... - 1 - 四、人员与机械配置 ................................................................. - 2 - 五、实施过程 ........................................................................... - 3 - 1、前期准备 ........................................................................................ - 3 - 2、破除桩头 ........................................................................................ - 3 - 3、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 - 5 - 4、钢模板制作与安装 ....................................................................... - 7 - 5、混凝土浇注 .................................................................................... - 8 - 6、保温 ................................................................................................ - 8 - 7、拆模与养生 .................................................................................... - 9 - 六、墩柱首件成果及分析........................................................ - 10 - 1、混凝土强度 ................................................................................. - 10 - 2、混凝土外观 ................................................................................. - 10 - 3、竖直度 ......................................................................................... - 11 - 4、柱顶标高 ..................................................................................... - 11 - 5、断面尺寸 ..................................................................................... - 11 -
- 1 -
6、轴线偏位 ..................................................................................... - 11 - 七、首件结论及其建议 ........................................................... - 11 - 1、凿除桩头 ..................................................................................... - 11 - 2、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 - 11 - 3、混凝土浇注 ................................................................................. - 12 - 4、钢筋保护层 ................................................................................. - 12 - 5、机械设备、劳动力配置 ............................................................ - 13 - 七、其他注意事项 .................................................................. - 13 - 八、附件(见附页) ............................................................... - 14 -
- 2 -
四分部墩柱首件(K81+405桥式通道)施工总结
一、编制依据
(一)巨单高速公路工程招标文件; (二)巨单高速公路施工图纸和设计说明;
(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四)《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1-2008);
(五)《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07);
(六)《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T F50-2011); (七)《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 (八)其它相关的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 二、编制原则
(一)严格执行相关的国家相关规范、规程和标准;
(二)方案编制尽可能做到与施工组织设计相结合,内容全面,措施得力,安全稳妥,经济合理,能全面指导工程的施工;
(三)充分考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采取积极有效的保护措施,周密安排线路与既有道路平交施工的交通疏解和安全防护,减小施工对周围居民的干扰。 三、工程概况
本施工段为国家高速徳上线巨野至单县(鲁皖界)段第四施工段,主线路线起点桩号K68+800,终点桩号K92+200,路线全长23.4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标准路基宽度27m,设计速度120km/h。
- 1 -
本施工段桥梁均为跨越沟渠、道路而设,本着经济、实用、安全、方便施工的原则,上部结构中小桥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及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小箱梁,大桥采用装配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柱式台或肋板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
本工程各式桥梁与桥式通道共计34座,墩柱直径1.0m~1.6m不等,各直径墩柱共计457根,墩柱高度在1m~10m不等,桩基较墩柱直径宽10~20cm。
本次选取的K81+405桥式通道共8根墩柱,首件施工选取2#墩的0#桩。本次首件施工的墩柱直径为1.1m,高度为2.908m,桩基直径为1.2m,较墩柱宽10cm。混凝土浇筑日期为2017年11月29日。 四、人员与机械配置
1、人员配置
⑴、现场生产副经理1名。负责指挥、管理、协调现场生产。 ⑵、技术员2名、质检员1名、安全员1名、试验员2名。根据各自岗位职责,具体落实现场管理并做好每项工序的记录。
⑶、钢筋笼加工班班组长1人,钢筋工3人,电焊工3人,负责钢筋笼加工制作、施工现场钢筋笼焊接等作业。
⑷、挖掘机操作手1名,空压机操作人员4人,进行桩头破除。 ⑸、吊车操作手1名,模板工4人,混凝土浇筑工4人,负责现场机械操作、模板安装 、混凝土浇筑等作业。
2、机械设备、材料配置
表2.2-1 主要机械设备、材料表 序号 1 设备名称 汽车吊 型号和功率 25t 单位 台 数量 1 备注 破除桩头、钢筋笼、模板吊运安装等 - 2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挖掘机 空压机 电焊机 钢筋切断机 调直机 运输车 砼罐车 吊罐 串筒 振捣棒 棉被 塑料布 PC300 7.5KW GQ-50B 9m长 4 0.5m³ 长1米,外径30cm 直径50mm,长5米 1.5×2米 台 台 台 台 台 台 辆 个 节 台 条 ㎡ 1 1 3 2 1 1 4 1 2 2 8 20 桩头基坑开挖 破除桩头 钢筋笼制作 钢筋笼制作 箍筋调制 钢筋笼运输 砼运送 砼浇注 砼浇注 砼振捣 砼保温 砼保温 五、实施过程
1、前期准备
⑴、图纸会审及安全技术交底
项目部组织技术员、试验室、测量班、安全部、质量部及施工班组负责人进行图纸会审,完成墩柱首件专项施工方案报批并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⑵、 对钢筋原材进行取样送检,确保钢材合格。钢筋原材检验报告见附件。
2、破除桩头 ⑴、基坑开与挖放线
基坑边坡采用1:0.5坡比开挖,开挖土方临时堆放在基坑外侧,离基坑边缘保留2m安全距离。开挖出的土方使用密目网进行覆盖。基坑采用1.2米高钢管护栏维护,张拉密目防护网并悬挂警示标志。
桩头基坑开挖完成后,测量人员进行放线线,设计桩顶标高为
- 3 -
+43.8m,桩头凿除标高为+42.8m,在桩头相应位置做好墨线标记。
⑵、环切
使用风镐在破除桩头标高位置以上30cm处将主筋凿出,确定主筋位置及混凝土层厚度(由于桩头破除位置可能位于灌桩护筒内,直径大于1.2米,主筋保护层较大)。使用混凝土专用切割机沿墨线标记进行环切,确保不割伤主筋。
⑶、剥离主筋
环切完成后使用风镐将24根主筋全部剥离。剥离过程中风镐钻头不得钻伤主筋;主筋不得随意弯折。
⑷、断开桩头
主筋全部剥离后,从环切面将桩头混凝土整体断开,汽车吊垂直吊离基坑。断开桩头过程中保证基桩不得出现劈裂。桩头凿除完毕后照片如下:
- 4 -
图5.2-1 环切法凿桩头
3、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⑴、下料
根据图纸要求计算主筋下料长度。如需接长,采用双面焊,焊缝长度不短于5d,接头处需打弯,保证两根钢筋同心。
加强筋使用专用弯弧机弯制,接头处采用单面焊,焊缝长度10d。加强筋外径尺寸要求:±5mm。
箍筋使用前需进行调制。 ⑵、钢筋笼制作
因桥墩立柱钢筋笼较短,无法使用滚焊接制作,施工现场采用传统方法制作。制作过程如下:
先将4根主筋对称固定在2个加强圈→依次根据设计间距焊接其余20根主筋→缠绕箍筋
- 5 -
图5.3-1 制作过程示意图
设计图纸中柱高小于4米的立柱,加强筋数量为1个。但1个加强圈难以控制笼子质量,施工过程中增加1个加强圈,2个加强圈间距2m。
钢筋笼焊接完成后清除焊渣,检查焊缝如不饱满或存在夹渣,需补焊。钢筋笼制作完成后对整体尺寸、主筋间距、箍筋间距等进行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⑶、钢筋笼安装
钢筋笼验收合格后运至施工现场,使用汽车吊安装。检查笼底中心位置无误后即可与桩基预留筋焊接。
焊接采用单面焊,焊缝长度10d,焊缝分四段布置,每段长度2.5d,如下图所示:
- 6 -
图5.3-2 立焊示意图
钢筋笼安装完成后对焊缝、中心位置、垂直度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4、钢模板制作与安装 ⑴、模板制作
模板由专业模板厂家统一加工制作,运至施工现场先检查模板尺寸、顺直度等,符合要求。
⑵、模板打磨
将板面上残留油漆、毛刺等去除干净、打磨平顺,涂刷脱模剂待用。 ⑶、模板安装与加固
模板为两半式组合模板,使用汽车吊整体吊装就位。吊装后先校准底部中心位置。校准后进行固定。
模板顶口设置4根可调长度钢丝缆,挂线坠从四个方向进行垂直度
- 7 -
调整,垂直度偏差控制在5mm以内。
模板位置及垂直度调整完毕后,调整保护层厚度。设计保护层厚度为6cm,调整保护层使用直径12cm圆形混凝土垫块。
模板及保护层调整完毕后进行底部封堵。模板底部外侧使用砂浆塞缝,内侧使用发泡剂填充,待发泡剂凝固后使用刀片沿模板边缘将多余发泡剂切除。封堵完毕后彻底清理底部杂物。
模板加固完毕后使用全站仪对模板顶部中心位置进行复核,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5、混凝土浇注
2017年11月29日上午11:00,混凝土由项目部拌和站拌和,运至施工现。混凝土塌落度实测为20cm。
该柱高2.908m,浇注过程中料斗下方加装2节长度1m串筒,保证混凝土下落过程中不发生离析。
混凝土按照30cm厚度分层浇注、分层振捣。每层振捣深入下层10cm。振捣棒沿四周顺时针或逆时针振捣,每圈振捣2遍,不得超过3遍。
6、保温
由于当日气温较低,预报夜间温度为-2℃,混凝土浇注完成后立即进行保温。柱顶以及模板外侧均包裹棉被进行保温。
- 8 -
图5.6-1 混凝土浇注完成后保温
7、拆模与养生
混凝土达到2天强度后进行模板拆除,模板拆除不得硬砸硬撬,拆除过程不得对墩柱表面造成损坏。
- 9 -
拆模后立即包裹一层塑料薄膜、一层棉被,外面包裹一层塑料防水布,并用绳子扎紧。养生时间不得少于14天。
图5.7-1 拆模后保温养生
六、墩柱首件成果及分析
1、混凝土强度(强度检测报告见附件)
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保温保湿措施到位,混凝土强度达到合格标准。 2、混凝土外观
墩柱外观良好,混凝土色泽均匀,墩柱表面平整,无蜂窝、麻面及
- 10 -
露筋现象,无裂缝。
外表存在少量小气泡,我部将对外加剂含量进行微调,试打试验柱以指导墩柱大面积施工。
3、竖直度
墩柱成品实测竖直度为0.08%、0.1%,满足规范要求。 4、柱顶标高
实测墩柱顶标高为46.5、46.562、46.562,偏差分别为8mm、6mm、6mm,满足规范要求。
5、断面尺寸
实测墩柱直径为1.1m,满足规范要求。 6、轴线偏位
实测中心点坐标为:X=38488.959,Y=502837.145;设计中心点坐标为:X=38488.954,Y=502837.145;偏差为△X=5,△Y=0,偏差数据在规范要求的允许误差内。
通过对首件墩柱施工的数据进行分析表明,我部施工的首件墩柱施工质量过关,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施工工艺切实可行,可以指导后续墩柱大面积施工。 七、首件结论及其建议
1、凿除桩头
破桩头均由专业工人进行,破除过程顺利。
总结:采用环切法施工,基桩顶面平整、无劈裂,符合设计要求。 2、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墩柱钢筋笼与桩基钢筋焊接完毕后,90cm搭接区内箍筋间距不均匀。
总结:后期钢筋笼制作时,根据图纸计算好搭接区箍筋量,提前绕
- 11 -
在钢筋笼末端,端头焊接或绑扎在主筋上,主筋立焊完毕后,打开端头后箍筋自然下垂,方便安装及控制间距。
3、混凝土浇注
2017年11月30日中午拆除模板,拆模后发现墩柱顶部存在少量气泡,中间及下部气泡较少。
原因分析:混凝土塌落度稍大,顶部振捣遍数不足,存在漏振现象。 总结:混凝土塌落度控制在140~160mm左右。振捣遍数2遍为宜。
4、钢筋保护层
2017年12月4日下午,对2-0#墩柱进行保护层检测。设计净保护层厚度4.7cm,合格保护层为4.2~6.1cm。检测过程中发现墩柱西侧下部区域保护层厚度偏小约1cm。
图6.4-1
- 12 -
原因分析:混凝土振捣过程中,部分垫块发生位移,导致局部区域钢筋保护层厚度不满足要求。
总结:首件墩柱使用的垫块为直径12cm,厚度3cm的混凝土垫块,垫块安装过程中与箍筋存在冲突,振捣过程中垫块易发生偏位或破碎,对保护层影响较大。后期将更换为直径8cm垫块,厚度5cm。每2米设置一道,每道对称安装4块,焊接在主筋上,如下图所示。
图6.3-1 垫块安装示意图
5、机械设备、劳动力配置
施工现场配备挖掘机1台、25T汽车吊1台,空压机1台,钢筋工3人,模板工4人,混凝土工4人。
总结:机械设备及人员配置满足施工要求。 七、其他注意事项
1、随时关注天气预报,做好防冻保温的准备措施。 2、施工过程中加强安全防护,具体措施如下:
⑴、基坑围护牢固,悬挂警示标志,夜间悬挂爆闪警示灯。
- 13 -
⑵、模板安装及混凝土浇注使用的脚手架安全牢固,设置斜撑及钢丝缆。脚手板全部采用厚度5cm以上实木板。
⑶、劳保用品配备齐全。
⑷、安全用电等其他事项符合相关安全规范要求。 八、附件(见附页)
-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