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操《炫酷少年》教案
场 羽毛球馆一个 水平二 啦啦操单元 第1次课 学生人数:48 男生22 女生26 时间:2017.4.28
学1.认知目标:了解健美操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明白体育锻炼和终身体育的道理。 习 2.技能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80%的学生熟练掌握健美操操化动作,体目现阳光、活力,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能力。 地 音响一个 器材 标 3.情感目标:培养良好的协作精神,体验合作帮助带来的喜悦和成功感。 重 点 重点:动作的协调性与表现力; 难难点:动作与音乐节奏的配合。 点 教 学 学习四个组合动作---成套动作完整练习---小组合作探究 ---分小组展示、 流程 课 的 时 次 教学内容 教法 学法 组织与队形 结间 数 构 1.课堂常规: a.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 b.安排见习生,宣布 1.师生问好。 教师宣布上课。 安排见习生 宣布课的内容与任务 2.教师通过音乐领学生跳热身操热身。 1.教师用简单的语言讲解上课常规及要求,让学生注意聆听并能明白。 2.学生认真完成热身操动作。 要求:学生精神饱满,安静有序。 组织:成四列横队 ★★★★★★★★★ ★★★★★★★★★ ★★★★★★★★★ ★★★★★★★★★ ☆ 激 趣 7 分1次 目标、内容。 2.热身操《活力无限》、《我型我酷》 3.静态拉伸 要求:动作到位,使身体尽量舒展到位。 导 钟 学 3.老师带领学生练习,3.拉伸时动作尽量间中进行辅导。 舒展到位。 2 3-4次 2-3次 1.健美操《炫酷少年》1.进行集体学习。 的学习。 a.学习4个组合动作。 b.成套动作完整练习。 a.教师讲解示范,强调重点; b.配音乐带领学生练习成套动作,指导学生体会动作的连贯性及愉悦感。 1.练习时注意力集中,动作到位。第二遍练习要求动作有力度和表现力。 2.体验并回顾动作要领,难点动作反复练习。 3.合作探究后分组展示。 要求:感受动作与音乐配合带来的愉悦感及组员之间合作学习的成就感。 1. 组织教学 集体学习 四列横队 2.分小组集体练习,小组长带领散点练习 增 0 分 趣 促 学 钟 2-3次 1次 2.分小组合作探究。 2.分小组合作练习。 练习前要提出要求,练习结束后要同学相互评价。 要求:动作有节奏、协调,逐步过渡到自由个性、有表现力。 3.分小组展示、评比。 3.组织学生小组间进行展示,评比。 8 课课练: 教师讲解动作,放音乐, 学生随老师一起完成。 学生按要求坚持完成每次练习,遵守 组织:成四列横队 ★★★★★★★★★ 分 1次 1.仰卧举腿 钟 2.游式挺身 3.平板支撑 规则,注意安全。 ★★★★★★★★★ ★★★★★★★★★ ★★★★★★★★★ ☆ 1.放松操 1.放音乐,学生随教师一起放松。 2.学生评价本节课全班 1.师生一起在音乐下放松,并对本节 组织:成四列横队 身 5 心 分 1次 恢 钟 复 2.小结评价。 3.师生再见! 的表现。 3.教师总结本节课总体情况。 课进行评价。 2.在快乐的气氛中跟老师再见! ★★★★★★★★★ ★★★★★★★★★ ★★★★★★★★★ ★★★★★★★★★ ☆ 易犯错误预防纠正:注意每个动作与音乐协调配合,积极表现自己。教学中多强调,让他们学会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 平均心率: 130-140次/分 160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安全提 练习密度:70%左右 平均心率:130-140次/分钟 1.衣裤口袋中不要放硬物,如眼镜, 发夹等(课前提示)。 预计练习密度 预计心率曲线 示 2.场地平整,没有尖锐的物体,如小石头,钉子等(课前检查)。 3.运动过程中如有身体不适,立即报告老师。 90 8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学与教的课后反思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健美操自编动作教学,动作既简单,又赋予活力,我用健身房的模式进行教学,全程用伴随着音乐动起来,新动作开始时,我用慢动作,跟着音乐的节奏两拍一动,待学生掌握动作后,我加快节奏,一拍一动。本课的重难点都是围绕着音乐的节奏和肢体的协调,所以教师无需讲太多,只要带领学生一起做动作,我稍稍提示即可。 健身房模式的教学有利有弊。优点在于全程由音乐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高,气氛活跃,不枯燥;缺点是一节课下来,都有音乐,听久了难免觉得有些吵。教师没有做过多的讲解,学生有些动作掌握得有些粗糙。 通过本课教学,我深深的反思到,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我不应该局限在健美操的固定教模式(学校教法和健身房教法),而应该是两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效果应该会更好。 一节课下来,学生基本掌握健美操的动作,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都得到了提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积极探究的意识进一步激活,团队精神,创新精神及自信心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虽然整个教学过程完整流畅,但在教学过程中还有一些不足之处。通过这节课,我自己也感受很深,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还需不断的努力,应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身体条件、运动能力和兴趣爱好,做到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体育学习和活动的成功感,使所有学生都取得进步和发展,使所有学生都能爱上我所教授的体育课,让体育课变得更加丰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