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自主维护(TP M)实践的剖析 任郭锋 (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飞机分公司 西安) 摘要关键词先用年度量化考核数据,即设备完好率和利用率,说明推进TPM所带来的效益。再用事例阐述推进TPM的内动力和 航空企业量化考核TPM推广B 外部环境,介绍推进TPM的方法一5S扩展法,全面展现全员上下推进TPM的氛围及精华内容。 经验与效果 中图分类号V261 文献标识码一、推进TPM的效果“可视化” 公司的生产任务也增加许多。为了保障科研生产任务的顺利完 设备的完好率和利用率是设备管理的两大指标,它们不但 可视化推进TPM所带来的效益,而且是持续推进TPM的衡量 标尺。2010年初,公司启动推行TPM后,2011年从1万台设备 中精选出122台关键设备,每天统计故障情况。每天关键设备完 好率=每天完好的关键设备台数/122台x100%。2013年关键设 备的完好率情况,如图1。图l中横坐标表示天数。 成,一方面成批引进了先进的数控设备,另一方面由公司副总带 队,以数控车间为中心,全面推进TPM管理。因为设备是公司生 产制造的核心:在现阶段生产任务繁重之时,如果设备发生故障 停机,员工的收入不但受到影响,还会影响科研任务的顺利完 成。因此,一线员工都有降低设备故障的诉求。在长期的生产实 践活动中,员工们看到了“重视设备保养、实施6S管理、推进 TPM”所带来的好处,并得到了实惠,乐于开展TPM改善活动。 例如,加工飞机中的一块大零件所用毛料的价值就是几百万元, 2012年在全公司范围内实行绩效考核,要用数据来量化管 理成果。设备管理方面开始统计金属切削设备的主轴运转时间, 计算出设备的利用率,用来考核设备使用的效率。每月切削设备 利用率=每月主轴运转的时间/每月制度工作时间x100%。2013 为了确保加工时的“零”损失,员工都期待着用TPM的“零”目标 来加以实现。即,用TPM来提高工作效率和保证产品质量,以达 到既能完成生产任务,又可提高个人收入的目的。 2.推进rrPM的环境 年数控车间的设备利用率情况,如图2。 100 公司为持之以恒地营造创新氛围,建立了全新的企业文化。 由于在长期的创新实践中,员工们已逐渐接受了创新理念,能够 自觉学习创新的方法。6S、TPM、精益60-、精益生产等理念,已经 在创新的环境中扎根生长。 (1)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2010年1月,中国航空工业 26 51 76 lOl l26 l5l 176 201 瓣 搂95 妇 魁9O 艘 斗K 85 1 集团公司给西飞公司下达了推进TPM的要求和实施指南,并下 拨了TPM推进的专项资金。西飞公司是中航工业的下属单位, 立即成立了TPM推进机构。公司实施6S已有1O年,在中航工 业内获得过6S铜牌,目前正在争创6S银牌。通过6S的整理、清 图1关键设备完好率 堡 60 瓣 暖 5O 除、定位、定置、清洁等活动,公司的环境变换一新。员工改变了 环境,环境塑造了员工,渐渐地培养了员工规范行事的良好习 惯,这些是全员开展TPM改善的基石。 (2)实施全员性的改善活动。公司质量管理制度规定了QC n寸In 卜。o 0 磊 4o 嚣30 搽 2O 一 (班组建设)活动的开展计划,主要内容是按照PDCA循环改进 方式,每年都有200多项课题围绕质量状况实施改进。通过精益 图2每月切削设备利用率 图1说明关键设备故障在减少,图2表明数控设备的效率 60-的实施,不但培养了精益工程师,以及精益绿带、黑带持证人 员300多名,并且每年都有新的改善项目在做。2005年以来,西 在提高。量化指标的优化,不但坚定了各级领导的决心,增强了 员工的信心,也保证了生产顺利进行。 二、实施氛围 飞公司各总厂(部)、分厂(处)的一把手,每年都有1项改善项 目,即,“一把手创新工程”,全公司每年约有200项以上。同时, 波音公司的精益专家每年都无偿地对供应商进行培训,如西飞 公司推行精益生产、TPM理论培训等,并且带领西飞全体员工 进行了实际改善活动。 1.推进TPM活动开展的内动力 近年来,随着国际形势的严峻以及国家对国防预算的增加, 围 设备管理与维伍2014№7 (3)培训宣传,并贯穿始终。利用公司园区网、电视台、广播 站、西飞集团报等媒体,大力宣传和报道6s、Qc、TPM、精益生产 的理论与方法,以及活动开展情况等。公司在5年前就引进了时 代光华网络培训课程,对员工进行素养、安全、技能、管理等方面 的全方位培训,其中包括6S、TPM、精益生产等课程。尤其在 TPM方面,多次邀请西 E工业大学的教授给公司领导、TPM推 进员等进行专门培训。 三、推进TPM的方法——5S扩展法 种类,或润滑剂使用不当等。 (3)可视化管理。通过在螺栓上标注配合记号,让员工能准 确地看出螺栓的扭矩是否正常;对仪表进行标注,方便确定是否 处于适当的测量范围;用颜色和符号以更快地识别流过管道的 液体类别和流向等。 2.现场清扫、点检和改善 (1)关闭并锁定总电源开关。让设备操作者按照关机顺序来 关闭机床,断开总电源。波音专家拿出一把锁,锁定总电源,然后 拍照记录。 (1)整理。将T作场所中的任何物品均分为必要与非必要, 必要的保留,不必要的及时清除。目的是腾出空间,防止误用、误 送情况发生,塑造清爽的工作现场。 (2)整顿。将必要的物品分门别类按照规定的位置合理摆 放,并加以标识。目的是消除“寻找”时的浪费,工作场所清洁明 了。如丁具箱的痕迹管理等。 (3)清洁。清除并防止工作场所内的污垢,保持干净整洁的 环境,目的是减少污垢对品质的影响,减少工业伤害事故发生, 营造令人心情愉快、干净亮丽的工作氛围。将清洁与点检工作结 合起来进行,既在清洁中对设备进行点检,又在清扫中发现微缺 陷、污染源、困难源等,并及时进行清除或隔离。 ①建立防错机制。主要是为预防出错建立的,例如,起重机 的上升行程限位装置,即使其失控,吊钩提物上升时也不会撞击 顶部。当吊钩接近顶部时,上升限位开关断电,吊钩上升停止。各 类行程限位装置、光电保护装置、起重机重量器等,以及其 他防错措施的制定与推广,都是为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做保证 的,也是点检工作中的重点。 ②人机:[程学。为方便人员操作和检修设备,提高工作效 率,要求各类:【具、量具均应摆放在操作者身边的合理位置,以 减少取放时间。各类仪表的位置不宜过低或过高,应当高度合 理,方便检验人员工作。 ⑧可视化管理。为把潜在的信息显现化,起到提醒与警示作 用,防止差错发生,在仪表刻度盘上用绿色表示正常,红色表示 异常,既一目了然,又便于点检。例如,小轿车油箱盖上标注上了 “93 ’,可防止汽油错加情况。 (4)规范。就是将所做的工作实现制度化、程序化,并将职责 落实到每个岗位及员工身上。目的是维持前3s成果。 (5)素养。养成良好工作习惯,自觉遵章守纪,培养进取精神 和树立团队意识。目的是提升员工品质,营造团队精神。 四、波音公司TPM专家现场实战 1.TPM启动会 参会人员有设备操作与维护者,TPM推进员,设备使用、维修 与管理部门领导,公司副总等。波音TPM专家的授课内容如下: (1)零失误的合理性。因为99.9%都不行,如果事件完成 99.9%,每天就有2000班次的飞机不能安全着陆(2009年波音 数据)。通过观察和触摸设备上的组件,找出松动的紧固件、连接 件,擦洗油污和粉尘聚集的地方。发现潜在缺陷需及时排除,应 在小问题发展成大问题之前就被发现和解决,既可节省维修时 间,又能节约相关费用。 (2)润滑的重要性。实践证明,有70%的机械故障都是因不 适当润滑引起的。主要包括润滑剂太多或太少,不正确的润滑剂 (2)依据团队人数分配并清扫责任区。 (3)拍照(定点摄影)。拍照时告诉全体队员,发现问题时需 先拍照;问题解决(改善)后,再进行拍照。在总结会上,用照片的 前后对比来显示大家的劳动成果。 (4)发现问题要挂上黄色标牌。标牌分上下页,自带有复印 功能,一式二份。在黄色标牌上用笔记录出发现的问题、问题部 位、发现人姓名。上页是自带胶的卡片,可粘贴在TPM可视板 上。下页是带细铁丝的标牌,挂在机床问题处。问题解决后,应摘 掉黄色标牌和去掉可视板上对应的卡片。 (5)用颜色管理、形迹管理、6s方法等,加强机床现场管理。 例如,给冷却液箱盖板上突出的螺栓涂上黄色油漆,起到警示作 用;TPM专家用泡沫板把工具箱做成形迹管理的样子,便于寻 找和取放。 3.规范的制定(修改) (1)在推行自主维护(TPM)时,如制定开机流程、关机流程、 点检流程等规范时,让设备操作者参与规范的编制,不但可更多 的掌握机床的结构性能,发表个人意见和困难,还能更好的执行 规范。按照“遵循员工参与的原则”,由操作者参与规范的制定, 可达到“我制定我遵守,我检查我改善”的目的。 (2)在确定了点检部位之后,还要编写点检流程,应以尽量缩 短操作者的移动距离为原则,使操作者在最短时间内能够检查完 所有的点检部位。因此,可靠的工作流程是实现效率最高的基础。 (3)可靠性工作流程及量化检查内容,保证了结果的一致 性。任何经过培训的操作者,只要使用同一点检流程,检查质量 都是一致的。 4.TPM总结会 在召开总结会之前,事先把设备简介、TPM团队、启动会上 领导讲话、波音专家授课、现场清洁情况、改善前后对比、制定点 检规范等照片,按顺序制成PPT文件。TPM队员轮流走上讲台, 对照投影仪画面讲解改善机床的方法与结果。不但使团队士气 大增,也使员工素养得到大幅度提高。 全员自主维护(TPM)的内容之一就是全员参与,建立健全 创新机制,通过培训与宣传来树立全体员工的创新意识,同时还 要包容员工的创新失败等,这是确保工作开展的基础与原则。由 于操作者长期与设备相伴,最掌握设备的习性,一旦拥有了创新 精神,开始了改善的实践,设备的技术状态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 而不断提升。通过开展全员自主维护,既减少了时间、空间、材 料、能源、劳动力等方面的浪费,不断降低成本、持续提高效率, 还能完成“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使命。 [编辑王永洲] 设置管理与维任2014 No7 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