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莲文化”材料汇编

“莲文化”材料汇编

来源:华佗小知识
 莲

“莲文化”材料汇编

莲池学校 五年级六班 栾佩霖

一、莲的历史

莲,又叫荷花、芙蕖[fú qú]、水兰、水芙蓉、菡萏[hàn dàn]等,是多年生草本睡莲科植物。莲科有8属,80多种。根据用途可分为藕莲、子莲、花莲;根据花瓣数可分为单瓣、半重瓣、重瓣。莲每年夏季开花,碧水之中,绿叶红花,高雅、纯洁、美丽,可供人观赏,美化环境。莲全身是宝:藕可食用,制藕粉;莲子是滋补食品;藕节、莲子、根须、叶子、花、莲篷都可入药。

莲与文化关系最深的是中国,在中国莲花被崇为君子,自古以来,中国人便喜爱这种植物,认为它是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德的象征,因此诗人有“莲生淤泥中,不与泥同调”之赞。在中国文学里,与莲有关的诗词歌赋不计其数。

二、莲的品质

莲,即荷花,是高洁的象征,它出淤泥而不染,清洁无暇,故而中国人民喜欢莲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以独有的圣洁、坚贞、不向世俗屈服、清新脱俗的品格和气质,千百年来为人们所赞颂。

莲为多子植物,符合人们祈求子嗣繁衍的传统。后来人们又以其吉祥寓意而衍生出各种寓意,如“一品清廉”、“喜得连科”、“并蒂同心”、“因荷得藕”、“本固枝荣”等。莲谐音廉,含为官清廉寓意。

莲与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莲”就是“佛”的象征。在佛教上被认为是西方净土的象征,是孕育灵魂之处。佛身多置于莲花之上,所以佛座亦称莲座。历代诗人把莲花喻为君子,给以圣洁的形象。

三、莲的诗词

1、《爱莲说》(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2、《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3、《江南》(汉)乐府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4、《青阳渡》(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5、《赞莲》

陆上百花竞芬芳,碧水潭泮默默香。

不与桃李争春风,七月流火送清凉。 6、《莲花》(唐)温庭筠(yún) 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苹。 应为洛神波上袜,至今莲蕊有香尘。

四、学习莲文化,培养自己高尚的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1、出淤泥而不染---莲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不随世俗、洁身自爱和天真自然不显媚态的可贵精神。

在学习中我要自制力强,上课认真听讲,课后自觉完成作业。即使周围同学吵闹或者在嘈杂的环境中我也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去学习知识。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莲里外贯通、外表挺直、表里

如一、不牵扯攀附的高尚品质。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莲如傲然不群的君子一样,决不被俗人们轻慢玩弄

生活中我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莲从淤泥中生出,说明它周遭的环境很差,但在如此逆境中还可以洁身自好的话,是一个真正的君子。现在的商品经济社会中,一切向“钱”看,学校中也存在攀比之风。我要以学习为重,坚决抵制不良风气。尊敬老师,团结同学,助人为乐,做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莲风度高雅,但毫无哗众取宠之心;秀丽端庄,却没有娇柔造作之态。朴实中见俊逸,恃重中显高洁,这就是莲花美之所在。我们应学习莲的品格:内敛而不事张扬,奉献而不求索取,浊世中不随波逐流,默默地延续着自己的根本,执著着自己的追求,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