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做汤圆
一、引言
做汤圆是一道具有浓厚传统文化氛围的食品。通过制作汤圆,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传统的中国民俗文化,并培养他们的手工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本教案旨在通过制作汤圆这一活动,结合数学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算法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
1. 2. 3.
了解汤圆的由来和制作过程 学习汤圆制作的数学算法
提高学生的手工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准备
1. 2.
汤圆制作所需材料:糯米粉、水、花生馅、黑芝麻馅、红豆沙馅等 班级分组表
四、教学过程
1. 了解汤圆的由来和制作过程(15分钟)
• 介绍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汤圆是元宵节的传统食品之一。 • 讲解汤圆的制作过程,包括材料准备、搅拌成团、揉成圆形、加入馅料等。
2. 学习汤圆制作的数学算法(30分钟)
• • 性。
讲解糯米粉与水的比例关系,引导学生计算所需的材料量。
引导学生理解揉搓汤圆的动作和节奏,培养他们的手指灵敏度和协调
3. 汤圆制作实践(60分钟)
•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配备一个组长负责沟通。
• 每个小组按照教师的指示,进行汤圆的制作实践。 • 教师在制作过程中指导学生使用数学算法,例如计算材料比例、计算馅料用量等。
4. 汤圆分享和品尝(15分钟)
• 每个小组制作完成后,展示他们的成果并分享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解决方法。
• 学生品尝自己制作的汤圆,感受劳动的成果和传统文化的乐趣。
五、课堂评价
1. 2. 3.
老师观察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审查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运用数学算法的能力。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分享经验的能力。
六、课后延伸
1. 2. 3.
鼓励学生了解更多中国传统节日和食品。
组织学生分享自己在制作汤圆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
邀请学生家长来学校参加汤圆制作活动,加强家校合作。
以上是《大班数学教案做汤圆》的内容,通过这个教案,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到数学算法和应用,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希望本教案对于大班数学教学能够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