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七年级历史复习提纲1-8课

七年级历史复习提纲1-8课

来源:华佗小知识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的建立(常考) 时间:581年 建立者:隋文帝杨坚 都城:长安 2、隋朝的统一 时间:5年

统一标志: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

二、“开皇之治” 隋文帝的统治措施: ①改革制度 ②发展生产 ③注重吏治

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三、隋朝大运河的开通 (常考点)

1、皇帝:隋炀帝2、路线: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全长两千多公里。 (大运河从北到南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3、开凿的目的:① 加强南北交通;②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4、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 时间:618年 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 都城:长安 (常考点)

二、贞观之治 1、唐太宗的治国思想(常考点):①注重吸隋亡的教训,明白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②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③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④大臣要廉洁奉公,统治才能巩固。 2、治国措施(常考点):①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负担;②注意“戒奢从简”③下令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端整顿吏治;④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3、唐太宗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出现繁荣景象,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常考)

4、“房谋杜断”指的是唐太宗时期重用的两位宰相:房玄龄、杜如晦。当时最著名的谏臣是魏征,唐太宗把他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常考)。

※ (常考)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这句话的意思是:统治者好比是船,人民就是水;水能使船在水上航行,也能把船打翻。这句话表明了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 三、女皇帝武则天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改唐朝的国号为周,在位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常考) 第3课 开元盛世

一、开元之治 唐玄宗改革措施(常考):(1)任用贤才(姚崇);(2)重视吏治;(3)提倡节俭;(4)重视农业生产. 这些改革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

二、盛世经济的繁荣

唐朝的经济繁荣表现在:(一)农业方面:①水利事业发达;②农耕技术的发展:南方水稻采用育秧移植栽培;③蔬菜新品种大都从西域传入(唐朝时,饮茶之风全国范围盛行。)④生产工具的改进——曲辕犁和筒车。(常考)(二)手工业方面:①丝织业发达;②陶瓷业发达(越窑青瓷(称誉:类玉、类冰),邢窑白瓷(称誉:类雪、类银)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常考)(三)商业方面:唐朝大都市有长安、洛阳、广州、扬州。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区;市是商业区。(常考点)

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年间),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国力增强,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常考点) 三、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安史之乱。 (常考)

※ 常考点:唐玄宗在位前期的统治跟唐太宗的相似点有:善于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重视农业生产,注意节俭等。

四:唐朝前期皇帝先后顺序:唐高祖(建立唐朝)、唐太宗(贞观之治)、武则天(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开元之治、开元盛世)。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 一、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 (常考)

二、科举制的影响:1、改善了用人制度;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常考) 三、科举制的废除:科举制度在我国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 常考句子:“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常考)

第5课 “和同为一家“ 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

1、被各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的是:唐太宗。

2、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3、文成公主入吐蕃 ①在位皇帝:唐太宗;②作用: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常考)

4、金城公主入吐蕃:8世纪初,唐朝(唐中宗时)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赞普尺带朱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

二、唐朝周边的少数民族关系(常考)

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一、对外友好往来主要城市:长安、洛阳、广州、扬州。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都称中国人为“唐人”。 二、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1、遣唐使来唐目的:学习唐朝先进文化; 2、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①政治制度: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②文字:他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③社会习俗: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常考)3、鉴真东渡:唐玄宗时,高僧鉴真东渡日本(第六次才成功),贡献:他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的传播唐朝文化,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常考)

三、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往来 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文化。(新罗人崔致远入唐求学,在唐做官。)

四、玄奘西游:贞观初年(唐太宗时)前往天竺(指今印度半岛),并在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佛学大师。玄奘贡献:写成《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常考)

第7、8课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二) 1、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 2、唐印制的《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李白(诗仙)、杜甫(诗圣)、白居易。①李白的诗歌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他被成为诗仙。②杜甫的诗歌深刻反映,被后人称为“诗史”,代表作是“三吏”“三别”他被称为“诗圣”。③白居易生活在唐朝中期,提倡诗歌要更多的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

4、唐朝书法最著名的当推颜真卿和柳公权。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颜真卿,他自创“颜体”代表作:《颜氏家庙碑》。柳公权自创“柳体”,代表作:《玄秘塔碑》。后人把他们并称为“颜筋柳骨”。 5、隋唐时期,影响较大的画家有唐朝的阎立本和吴道子。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代表作是《历代帝王像》和《步辇图》。吴道子开创写意画先河,被后世称为“画圣”,代表作是《送子天王图》。 6、石窟中最著名的是坐落在今天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里面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7、隋唐时期的音乐、舞蹈,大量吸收了西域各族和周边各国的传统乐舞并加以创新,呈现盛世特色。主要有《霓裳羽衣曲》、《秦王破阵乐》、《胡旋舞》(其中最著名的舞蹈家是公孙大娘,善剑器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