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年6月第25卷第12期Chin J Health Lab Tec,Jun.2015,Vo1.25,No.12 .1935. ・微生物检测方法・ 1种沙门菌位相变异实验的方法学研究 侯水平,伍业健,张欣强,胡玉山,吴新伟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广州510440 摘要:目的用一种新的位相变异(诱导)实验方法对沙门菌进行血清型鉴定。方法取1滴(约50 )诱导血清到直 径6 cm的平板中,再加入约5 ml的软琼脂,待凝固后将沙门菌点种到平板。37℃培养24 h后,取菌落边缘部分对 H因子鉴定。同时,按照GB4789.4—_2O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中的简易平板法、倒 管法和玻管法进行位相变异实验对H因子进行鉴定。结果 184株沙门茵中有176株按照本方法确定了血清型,有 156株经诱导后得到了另一相H因子;而用平板法、倒管法和玻管法分别有77株、120株、112株确定了血清型。本方法 的诱导成功率远高于国家标准推荐的平板法、倒管法和小玻管法。结论该方法是一种可靠的沙门菌位相变异实验的 方法,可以在日常工作中广泛使用。 关键词:沙门茵;位相变异实验:血清学 中图分类号:R378.2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8685(2015)12—1935—03 Methodological research on the phase inversion test f0r a Salmonlla HOU Shui—ping,WU Ye—jian,ZHANG Xin—qiang,HU Yu—shan,WU Xin—wei Gnangzhou Center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Gnangzhou,G n础ng 51044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newphaseinversiontestmethodforthe serologicalidentiifcation ofSalmonella.Melhods To add one dmp(about 50 microliter)of phase inversion serum to simple plate th 6 em in diameter,and then pour 5 ml of melted swarm agar.Spot Salmonella in the center ofthe simple plate after the medium setting.After preparation at 37℃for 24 hours. to sample the periphery of the swal3tn zone to detect H phase.Meanwhile,H phase Was also detected by simple plate method, inverted mini—tube method and small tube method according by GB 4789.4--2012“Food Safetv National Standard,Food Mi— crobiology Inspection。Salmonella Inspection”.Results Out of 184 Salmonella strains,176 strains were identiifed for sero- types according to this method and after being inducted,156 of them obtained their another H phase.And 77,120,1 12 isolates were clearly serotyped by simple plate method,inverted mini—tube method and small tube method respectively.The Success rate of this method was much higher than the methods recommended by the national standard,such as simple plate met}lod,in— verted—tube method and micro—tube method.Conclusion This method is reliable in Salmonella phase inversion test and can be widely implemented in the routine work. Key Words:Salomnella;Phase inversion test;Serology 沙门菌的血清学鉴定在肠杆菌科中比较复杂,因 其血清型由0抗原、H I相因子和HⅡ相因子共同决 1材料与方法 定(有些仅有一相H因子),目前大约有2 500多种血 1.1材料菌株:共184株,其中52株分离于健康 清型…。在日常工作中,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型在沙门 体检人群的肛拭子,3O株分离于食品污染物监测的食 菌的分型中非常重要,同时经常遇到H因子没有很好 品,102株分离于临床腹泻患者的粪便,并经全自动生 生长而无法分型的现象。并在国家标准GB 4789.4— 化鉴定系统VITEK2均鉴定为沙门菌。 2010中推荐了3种位相变异试验方法来诱导另一相 1.2仪器与试剂直径6 cm的无菌塑料平皿(广东 H因子。本方法使用诱导血清抑制沙门菌某一相H 环凯生物科技公司),诱导血清(泰国S&A公司,批 因子发育,间接促进其另一相H因子的生长,从而可 号:3753)和鉴定血清(泰国S&A公司,批号:3579), 以很好地鉴定其血清型。 0.5%软琼脂(本中心培养基室于2014年5月10日 配制,有效期3个月)。 1.3方法用接种环取1环菌株划线接种在软琼脂 基金项目:广州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2013—2015—07) 斜面上,37℃培养24 h后,取斜面上菌苔进行血清凝 作者简介:侯水平(1981一),男,硕士,主管技师,主要从事病原生 集实验,得出此沙门菌的O群和某一相H因子;在无 物学方面的研究。 菌平板上滴1滴(约50 1)已经凝集的H因子诱导 通讯作者:吴新伟,E—mail:3114365@qq.com 血清,将0.5%的软琼脂完全融化后,冷至45℃~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5年6月第25卷第12期Chin J Health Lab Tec,Jun.2015,Vo1.25,No.12 期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的工作量,提高阳性检出率, 减少人为误差。一次性多功能采样管的应用也减少 了玻璃器皿的重复使用,减轻了清洗、灭菌等辅助环 节的工作量,降低了辅助环节污染风险与实验室环境 污染风险。在从业人员检钡4过程中,实时荧光PCR 法的应用可以显著缩短报告出具时间。 实时荧光PCR技术具备快速化、自动化与客观 性,是现代化检测手段的发展趋势,但其普遍应用则 存在局限,检测环境要求较高,需要配备实时荧光 PCR仪,试剂耗材成本比传统培养法更高,尤其是本 实验所采用的十字交叉定位法,试剂成本耗费更多。 若将其作为大批量样本的筛查手段,以其检测效率 高、劳动强度小、检测结果客观准确等优势,在规模化 检测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WS 271—2007感染性腹泻诊断标准 [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f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WS 287--2008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 疾诊断标准[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Li Q,tang J,LuanG,et a1.Molecular beacon—based homogene- OU8 ̄uorescence PCR assay for the diagnosis of infectious diseases 『J].Anal Sci,2000,16(2):245—248. [4] 石晓路,扈庆华,张佳峰,等.多重实时PCR快速同时检测沙门 菌和志贺菌[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12):1053— 1056. [5] 丁水军,陈棋炯,孙永祥,等.方阵式荧光PCR在从业人员肠道 致病菌筛查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24(11): 1576—1578.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ws/T 454--2014 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沙门菌、志贺菌检验方法[s].北京: 中国标准出版社,2014. [7]汪武新,韦炳扬,刘海文,等.荧光PCR快速检测从业人员肠道 致病菌结果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1,11(8):971—972. [8] 王琳,江鹏飞,李贻汉,等.荧光PCR在基层从业人员带菌检测 中应用的可行性评价[J].中国卫乍榆验杂志,2013,23(3): 664—666. 收稿日期:2014—11—27 (上接第1936页) 如果菌株量较大则非常耗时。因此,本方法更适合在 日常工作中应用。目前,对沙门菌位相变异实验的方 法研究较少,有王海燕等采用血平板一搭桥法和傅丹 青等采用50%琼脂浓度法 ]。 在实践中还发现,热风循环式的孵箱的湿度很 低,不利于沙门菌的鞭毛在软琼脂上生长,甚至还会 造成软琼脂干裂。所以通常将试验的平皿放入一个 湿盒中(一边放人平皿,一边有少些水)或者放人纸盒 (纸盒底部铺上蘸水的纸巾),然后再放入孵箱中培 养。同时建议国标GB 4789.4--2O10附录B中扩 大沙门菌血清表的范围,并补充血清表内符号的说 指该O因子是由噬菌体溶原化产生的 ]。 参考文献 l 1] Grimont PAD,Weill F.Antigenic formulae of the salmonella sero. var8:9th editioned[M].Paris:WHO Collaborating CenterforRef- erence and Research on Salmonella,2007,1 3.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GB 4789.4 01O 食品安全国家标 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 社,2010, [3] 王海燕,宋曼丹,赖蔚莓,等.血平板一滤纸条搭桥法在沙门菌 血清分型中的应用[J].华南预防医学,2011,37(2):75—77. [4]傅丹青,孙永祥,丁水军.营养琼脂斜面法在沙门菌“H”抗原位 相变异中的应用[J].预防医学论坛,2009,15(12):1291— 1292. 明:{}符号指血清型中{}内的因子具有排他性,不能 与其他{}内的因子同时存在。[]符号表示在野生菌 株中罕见。()指O或H因子仅有弱凝集。一下划线 [5]朱超,许学斌.沙门菌属血清学诊断[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 社,2009:288—289. 收稿日期:2014—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