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干部:
今天让我在这里做个交流,我诚惶诚恐,其实根本谈不上交流,只不过是跑到关公面前耍耍大刀,敬请各位“关公”予以斧正。
除旧便是成功 创新便有成就
成功教育是一种教育方法,但不是一种简单的具体方法,而是一种方法体系,成功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它的实施需要各部门的配合协调。
成功教育的基本策略有这样的五点: (一)、以长扬长,着眼于实现成功突破 。 (二)、环境催发,致力于营造追求成功的校园文化 (三)、优化主体性班级教育,为学生进取提供内动力 (四)、建立成功教学系统,注重因材施教和潜能开发 (五)、优化教师管理,促进教师成功转型
根据成功教育的基本策略,结合我们学校的实际,我个人认为,开展成功教育能否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深入学习领会,教师转变观念。随着教育形势的转变,学校的硬件设施在不断的充实,新课程的全面铺开,新大纲、新教材、新的教学目标必将进入实质性的“”阶段。不过,我们现在是用老方法那新教材教新学生,“穿新鞋,走老路”,自然感到很别扭,新的教学方法并未落到实处。究其原因,关键还是教师的教育观念难以转变,观念决定着行为。实施成功教育我们能不能从这三个词语开始。
第一个词是关注,关注全体学生,尤其那些默默无闻的学生,要从内心深处认识到每位学生都是人才,都能成才,只有这样才能使全体学生有安全感、温暖感、自信感、成功感。越是默默无闻,越是成绩不好的学生越是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而我们往往忽视这样的学生。
第二个词是容忍,对待学生不适当的言行要容忍。中学生处于自我意识觉醒阶段,尤其是我们学校的学生逆反心理非常强烈。主要是学生本身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变化的显著时期,意识强,表现欲望高,喜欢标新立异,尤其是不专心搞学习的学生,遇事总想发表独特的见解,做出异乎寻常的举动,以期引起别人的注意,显示其的个性。因此,我们要能够容忍学生这些怪异的言行举止,然后认真研究其成因,寻找积极的疏导方法。面对叛逆学生,电影《四分钟》中音乐教师克鲁格夫人的方法是:无条件地忍受,努力放大闪光点
第三个词是欣赏,欣赏学生的闪光点。我们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那些较严重的“问题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将闪光点放大,让每个“问题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问题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设想一下,如果我们把以往的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那会不会完全是另一种美好的情景。哪怕
是一点点进步,只要老师善于拿出来,晾一晾,晒一晒,就会极大地增强学生的活力,就会给学生以成功之感。
这几个词语说起来并不新鲜,但是,真正落实其实困难很大,因为我们的心里承受力是有限的,但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扫除心中的传统观念的阴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
第二打破课堂模式,力求百花齐放。开放的课堂,才是超越课堂的“课堂”,才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才是学生不断得到发展的课堂。开放的课堂,应是让生活走近学生的课堂;开放的课堂,应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课堂;开放的课堂,应是民主的课堂;开放的课堂,应是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的课堂。
模式是千篇一律的,而学生是形形色色的,是活生生的个体的人,怎样才能够是每一位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都有所收获,那就要激发所有学生的潜能。那就要选取合理的方式激活课堂,我个人认为以学生为本,让生活走进课堂,便是激活课堂的一种重要方式,看我们现在的学生,老师们常说,我们二中的学生其实只要不谈学习个个就都是好学生,其实,我们这里的学生有没有成功的欲望呢,肯定有,关键是缺乏动力,缺乏良好的习惯,那么我们能不能把生活合理的带进课堂,以生活来刺激学生,以生活的情商来促进学习的智商,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自我培养良好的习惯。前不久看了一个校园题材的电影,其中一位新来的化学老师第一节教给学生制作冷霜,女生满脸搪,第二节把学生带到天台上跳舞,借助阳光、空气、温度简单的介绍了无机物和有机物。教导主任非常担心害怕,生怕被校长知道,后来这样的课堂得到了校长的肯定。有时在想学生从上学开始学习语文,无非就是那几类阅读文章,分析那几类文章,可是到了高三,学生的这些能力到底怎么样,是不是我的语文教学太程式化了。我们是不是也可以不让课堂程式化,机械化,让老师们大胆改革,百花齐放。说实话我们单凭高考成绩很难扬远名,即使年年是同类学校第一的名气,可是社会上不完全是冲着我们这个“第一”才把学生送到我们学校,而是冲着学校在多方面表现出来的声誉来的,与其如此,还不如在课堂教学改革上迈出大的一步,十六中的生本课堂就是一个例子,我们完全可以在这个方面比他们跑得更远,飞得更高。
第三开展第二课堂,优化学生特长。前些年提到过第二课堂,但是从时间上和精力上很难落实。开展第二课堂,优化学生特长实际上是因材施教的一种延伸。《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 》中说道,“切记,一个学生一个世界,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天生我才必有用,上天生我必生才。我们山区有没有姚明、周杰伦、袁隆平那样的人才,肯定有,只不过没有被发现,或许发现后没有被优化、被发展从而成为一般的人。我们学校有没有一些非凡的人才,也肯定有。我想新课程就需要我们发现这些不一般的人才,发现那些一般人的才能,并使之得到优化,得到长足的发展。面对唯唯诺诺的乖学生电影《蒙
娜丽莎的微笑》中老师沃森的办法是不要科科拿A,就要你的见解;面对委靡的学生电影《生命因你而动听》中霍兰老师的方法是不作期望和要求只是引领。 (来自今年教师节的特别节目“电影中的的教师形象”)
就拿我们班贺远航来说,原来是一个我行我素,课堂上不愿意表达,不听讲,不做作业,思想偏激的学生,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另类,从高二下学期宣传传媒专业以后,他有读传媒的想法,我们就乘机激将他,“连大声读书都不想读,怎么搞传媒,”后来就慢慢开始小声读书,暑假20天的培训,可以说判若两人,开学那天打电话没有听出来是他,现在我认为他是十几个传媒学生中出色的一个。以往的纪律涣散的毛病也没有了,上课也注意听讲了。
我们能不能拿出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比如下午第三节课来真正开展第二课堂,真正落实社会实践,让学生的特长实实在在的得到优化、发展。从而让学生借此做自己想做的事,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四搭建展示平台,增强成功信心。教师无论课堂还是课余都要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
一是利用学生群体资源,教师学生一同成长。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群体资源,学生的资源不仅仅指学生手头的资料,其实学生本身就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教师的任务就是探寻、开发学生现有的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来拓展将有的资源。遇到什么问题,让学生一讨论,全都解决。同时,给每一位学生一个展示的机会,可谓一石几鸟。
二是利用随机生成问题,引导学生体验、探究。不少老师都忽略了随机生成的问题,或者不敢直面随机生成的问题,而错过了为学生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也错失了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学习的良机。教师应当打造民主、舒畅、宽松而又紧张的学习环境,积极引导学生探究随机生成问题,这一探讨的过程本身就给学生以成功的感受和体验,也培养了学生参与课堂、积极思考的自觉性与主动性,更有利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真诚交流与互动。
三是利用活动竞赛,体现尊严价值。“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心灵的召唤。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竞赛、各种活动为学生提供体验成功的机会,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平台。成功需要自信,培养自信的重要方法就是增加成功的次数和增强成功的体验;不仅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
比如,语文组的作文赛,古诗词背诵赛、演讲竞赛、书法赛,摄影赛等,都会有一大批学生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不仅会激励获奖学生不断进步,还会形成辐射效应。让每个学生都能具有尊严,实现价值,享有成功的喜悦。
第五建立激励机制,创新评价方案。评价方案具有杠杆原理,要么很省力的撬动地球,要么再费力也撬不动一粒砂子。要让评价方案成为教师学生开拓创新,积极进取的动力。教师的量化考核是不是也应该随着成功教育的落实而进行大的调整。能不能由成绩分数的考核
倾向于学生素质的考核,能不能由单一的终结性考核倾向于多面的过程考核,能不能由相互比较型考核倾向于自我比较型考核······只有这样,老师看到的是阳光明媚,自然心情就畅快,那么在教学中也能阳光普照,学生得到的就是阳光的抚慰。
班级的量化是不是也可以由固定的条文倾向于自主的评估,由横向的攀比倾向于纵向的进步等等。
成功教育要落实下去,就不怕投资,投的是精神、时间、方式甚至学校的得失,只要我们全体师生都动起来,都互动起来,大胆地革除旧的观念,创出新的工作方式,我们现在投入的是心血与汗水,明天收获的就一定是灿烂的阳光。
不当之处甚至错误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干部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