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42・(总522) 中医正骨2007年7月第19卷第7期 肌肉血管瘤的诊治 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 ̄ ̄(323000) 叶方陈丹张帆 蓝树华 柳育健 吕国强应锦和 吴泉州 主题词 肌肉血管瘤/诊断与治疗临床研究 原发于骨骼肌,由胚胎或血管细胞发生的良性肿瘤称肌 肉血管瘤(Intranuscular Hamangioma IMH),它以血管在肌肉 组织异常增生为特征,可以浸润肌间隙,亦可累及邻近的数块 肌肉,体积小,尤其含纤维、脂肪增生。文献报道占血管瘤的 1%…。临床诊疗中对本病认识不足,带来的诊治失误屡见不 鲜。本文拟对我院1998年1月 ̄2006年1月收治的l9例四 肢肌肉血管瘤的临床治疗分析,结合文献提出参考意见,旨在 加深对本病的认识。 1临床资料 本组19例,男l3例,女6例。年龄4~46岁,平均23 岁。病史2个月~l6年,平均26个月。发病部位下肢l4例, 上肢5例。侵润l块肌肉者l5例,2块以上者4例,有l例邻 近肘关节。有局限性压痛l4例,扪及肿块儿例,肿块穿刺有 陈旧性液体9例。3例见皮肤有浅蓝色改变。x线片示软组 织肿块伴钙化6例,彩超示肌层混合性团块(血管瘤)改变l5 例,MRI示软组织肿块(血管瘤)l8例,确诊l5例。均采用手 术治疗,术后均经病理证实。随访l2例,随访时间5个月~5 年,平均30个月。复发2例,出现全身其他部位肌肉血管瘤l 例,9例恢复正常工作、学习及生活。 2典型病例 患者男,9岁,主诉左前臂肿块1年入院,1年前曾有左前 臂外伤史,肿块生长缓慢,偶有疼痛,活动后及长时间下垂患 肢肿块增大,压迫肿块能缩小。查体左前臂近左肘关节触及 一约8cm×3cm×3cm大小肿块,表面光滑,皮肤浅蓝色,质地 软,边界不清,略能活动,无压痛,皮温正常,未及搏动感。x 线片示左前臂中上段前内侧软组织肿块伴钙化,左侧尺骨远 端骨骺发育迟缓(图1);超声检查示左前臂肌层内探及一8.0 crnX 2.9cm的混和性团块,内呈筛网状,并不规则的液性暗 区,暗区内充满细小光点,并可见漂浮,另见一0.4cm×0.4cm 的强光团,后伴声影(钙化),团块边缘不规则,边界尚清。 CDFI示团块内血流丰富。MRI示左前臂中上段前内侧可见 梭形软组织肿块影,约3.20cm×9.91cm大小,边界尚清,内 可见多发班点状结节短T2钙化;增强后肿块呈不均匀明显强 化。左尺骨受压弯曲(图2)。术中见左前臂中上段筋膜下见 一约8cm×3cm×3cm肿块,包绕掌长肌、指浅屈肌、指深屈 肌、尺神经,表面见小静脉曲张,无包膜,无搏动。术后病理检 查为(左前臂)肌肉血管瘤伴血栓形成及血栓机化、钙化。 3讨论 原发于骨骼肌肉的血管瘤称之为横纹肌血管瘤,横纹 l浙江省人民医 (杭州) 肌血管瘤系错构瘤的一种,本病的发病因素很多,目前大多数 学者认为系胚胎期肢芽中血管网分化过程异常导致不正常血 管网残留在肌肉中形成 J, 少数可能与外伤有关。临床 较为少见,占血管瘤总数的 0.8%,多见于四肢(约占 45%),其中下肢较上肢多 见,其次为躯干。病灶随年 龄增长逐步增大,大多在20 -30岁出现症状,且通常以 疼痛、局部肿块为主要临床 表现 3】。疼痛原因有以下几 点:①肿块压迫神经;②局部 缺血、缺氧;③瘤体内血栓形 图1左前臂X线侧位片 成或血栓机化、钙化引起局 左前臂中上段前内侧 部坏死;④并发静脉炎。 软组织肿块伴静脉石 图2左前臂MRI矢状位【左)、横断位【右)片 左前臂中上段前内侧可见梭形软组织肿块影,内可见 多发性斑点状、结节状钙化,增强后肿块呈不均匀明显强化 若对本病有足够的认识,根据病史、查体,结合辅助检查, 可作出诊断。作者认为,以下几点可作为诊断参考:①四肢任 何部位的疼痛性或无痛性肿块,生长缓慢,肿块边界不清,表 面皮肤颜色正常或改变,关节活动受限;②肿块在肌肉收缩、 松弛时大小有改变的,尤以收缩时增大的;③彩超检查肌肉间 不规则}昆合性或筛网状肿块,内见不规则的液性暗区,彩色多 普勒血流显像(CDFI) ̄块内血流丰富;④X线检查软组织肿 块伴钙化;⑤c丁检查软组织肿块伴静脉石(钙化),骨骼外形 改变;⑥MRI检查肿块TJ像呈低密度影,T2像呈高密度影, 增强后肿块呈不均匀明显强化;⑦血管造影可明确诊断。作 者认为,x线检查能显示软组织肿块,静脉石及骨骼受累情 况,但不能显示病变范围及其与正常组织的关系。由于影像 重叠多对静脉石的发现率不高L4 J。 彩超是一种经济、无创的检查,能显示肿块的大小形态、 内部结构、深度及其与周围软组织的关系,CDRI能显示肿块 内部及周边血流特点,提示主要血管来源。CT能显示肿块大 小形态,静脉石,以及骨骼受累情况,但CT常不能清晰显示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医正骨2007年7月第l9卷第7期 (总523)・43・ 肌肉缝扎阻断血液供应,如瘤体与重要血管、神经密切相邻或 病变范围及其与正常组织的关系,而且大多数软组织肿块无 特征性的CT表现。MRI检查软组织分辨能力强,对肿块的 包绕时,细心分离神经、血管,再切除瘤体。本组有l例瘤体 与掌长肌、指浅屈肌、指深屈肌、尺神经紧密相连,分离后予掌 定性定位诊断有较好价值,对确定肿块的深度、范围与主要血 管、神经、肌肉及骨骼的侵犯情况有重要价值【5j。血管造影检 查虽能明确诊断,但创伤大,并发症多,经济负担重。在基层 医院尤以彩超、CT、MRI检查较为理想,其中MRI具有软组 织分辨力高及多参数/多方位成像等独特优势,能较好反映 IMH病理组织学构成和形态特点,是IMH诊断与鉴别诊断 的重要方法。 长肌、指浅屈肌大部切除,指深屈肌残留瘤体予电灼及肌肉缝 扎,神经外膜剥除;l例瘤体与桡静脉粘连,予静脉部分切除 重建;2例术后随访无明显功能影响。无复发。⑥术后常规 放置引流皮片或引流管,防止血肿压迫。⑦术后早期功能锻 炼,防止粘连,尽早恢复患肢功能。⑧有条件者术前可在DSA 介入栓塞瘤体滋养血管,以缩小瘤体及减少术中出血,利于手 术切除,减少术后复发。 血管瘤治疗方法很多,有局部硬化剂注射、放疗、血管栓 塞和手术切除。目前以手术切除为宜。因为硬化剂注射可使 5参考文献 (1]WildAT,RaabP,KrauspeR.Hemangiom a of skeletalmuscle[J]. Arch Orthop Trauma Surg,2000,120(3,4):139—143. 肌肉纤维化挛缩引起继发畸形;放疗对s],JL骨骼有损害;血管 栓塞费用高,技术要求高,肿块坏死不彻底,术后容易复发。 肌肉血管瘤大多与血管、神经相邻,有的甚至包绕神经、肌腱、 骨骼,盲目切除势必会对患肢产生重大影响,切除不彻底。术 (2]尹玉春,乔建国,罗亨卿./J,Jh四肢横纹肌血管瘤[J).中华小儿 外科杂志,2002,23(3):242. 前需制定详细治疗计划,手术过程细心谨慎。作者体会:①术 前可借助彩超、CT、MRI明确肿块大小形态,做好体表标志。 ②复习局部解剖结构。③四肢上好驱血带、止血带减少术中 出血,有利于血管瘤的暴露及切除。④手术切口尽量大,一般 超过原术前标志约2~3crn,利于瘤体暴露及切除。⑤受瘤体 累及的肌肉在尽量保留其功能下切除,残留瘤体可予电灼或 [33黄文才,沈钧康,范国华.骨骼肌血管瘤MRI与病理对照分析 (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23(2):205—206, (4]刘辉,粱长虹.肌内血管瘤的MRI诊断(J].实用医学杂志, 2002,18(6):637—638. [5]乔巨峰,郑少俊,刘林,等.骨骼肌内血管瘤影像学与临床病理对 照(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杂志,2000,6(3):183—185. ’(2006—08—31收稿 2006—12—01修回) (上接第41页)中下段骨折时,应肘关节的屈伸活动,避 端的接触和愈合。作者采用髓内钉内固定就是利用了牢固内 固定和纵向加压的原理,促进骨折端在机械应力作用下骨化 免在骨折断端产生剪力。复位后常用宽5cm的松紧带两端缝 合后套于肩肘关节上,维持骨折断端间的压力,不易产生分离 移位,使骨折端有更好的接触和刺激新骨痂形成。④切开复 位内固定:对于不稳定骨折采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有困难, 并难以满足骨折早期愈合需要的,或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开放 性损伤的,应及时行切开复位内固定。⑤术后引流:为减少感 染,术后应常规闭式引流,给予必要抗生素。⑥石膏外固定: 愈合;同时带锁髓内钉还可防止断端的剪力、移动或旋转作 用。单纯接骨板内固定达不到纵向加压和坚强的内固定作 用,往往发现骨折端有骨折缝隙、对合不紧密。没有牢固的内 固定,很难保证骨折端有良好的血液供应,因血液供应不足而 导致萎缩性骨不愈合。在随访的患者中33例发生术后骨不 连,多数因在采取内固定时不牢固所致。此外,骨折端血液供 应及患者全身状况对骨折愈合关系密切。对所有骨折不愈 合,作者均通过内固定加自体骨移植爬行,刺激骨折端,促进 骨愈合;对骨不连患者行手术治疗时切除硬化端,打通髓腔, 改善骨折端的血液供应,在坚强的内固定同时采取自体松质 骨移植。在采取植骨后,33例骨不连患者X线显示均有不同 如果拍片见骨折端间隙加大,说明骨折端固定不牢,必须加强 外固定,目前我们改用肩人字石膏外固定。这种石膏固定外 展后去除了重力的分离因素,也去除了不利于骨折愈合的侧 方剪力。⑦功能锻炼:病人内固定手术后即进行握拳;8~12 周骨折临床愈合后去除石膏外固定,进行伸屈肘功能锻炼,仲 屈肘范围由小到大,逐渐增加。去除外固定后第2天开始指 导患者肩、肘关节功能锻炼【3J。随访中,有l例患风湿性关节 程度的骨痂生长。再者,作者采用活血化瘀法,加快局部及全 身产物代谢,防止骨折局部有害物质堆积。内服活血灵解毒 饮促进了术后局部和全身代谢产物的排泄,减少了术后患者 毒素的吸收,在调节患者全身身体状态中发挥作用。 炎患者,因治疗、术后功能锻炼不及时,出现肘关节活动时疼 痛,屈伸范围在0~90。之间,功能严重受限。 4.3骨折不愈合的治疗讨论骨折的愈合,作者归结为四个 5参考文献 (1]韩一生,赵广跃,刘建,等.非扩髓型肱骨内锁髓内钉的研制和临 床应用(J].中华骨科杂志,1997,17(4):229. 方面,分别是:①骨折断端固定的牢固程度;②断端局部血供 及患者全身状况;③内骨痂(软骨痂)及外骨痂形成速率;④营 养供给和代谢产物排泄功能。而骨折的愈合主要取决于骨折 断端的可靠固定和生物活性两个因素,但大多数不愈合是由 于缺乏固定造成的HJ。因此,治疗骨不愈合,除单纯的压应力 (2]郭世绂.临床骨科解剖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434—435. [33吴富章,郭涛,杨军,等.髓内扩张自锁钉治疗肱骨干骨折[J].临 床骨科杂志,2005,8(4):362—3653. 外,如能消除断端的剪力、移动或扭力,则骨折断端将在短期 内骨化,在坚强的固定下骨不愈合的组织将转化成骨。另外, 加压可以使夹在骨折端的软组织坏死而被吸收,有利于骨折 (4]李起鸿,区伯平,吴继明,等.加压外固定治疗骨折不连接(附22 例报告)(J].中华骨科杂志,1987,7(4):248. (2006一儿 29收稿2007.02—10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