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九(上)化学期末试题

九(上)化学期末试题

来源:华佗小知识
九年级化学期末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K:39 Mn:55 O:16 Fe:56 Zn:65 Mg:24 Al:27 Cu:63.5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计32分) 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融化成水 B.钢铁做成炊具 C.动物呼吸 D.木料做成课桌 2、下列物质的用途只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用铜作导线 B.用二氧化碳灭火 C.用氦气充填气球 D.用CO冶炼金属 3、下列物质的名称与化学式相符的一组是( )

A.氯化铵(NH4Cl) B.氧化铁(FeO) C.氖气(Ne2) D.硫化钠(Na2SO4)

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 + O2 C.C + O2

CO2 B.C + O2 CO2 D.2C + O2

CO2↑ 2CO2

5、昌乐县被称为“宝石之乡”,主要生产蓝宝石,还有一种与蓝宝石类似的宝石叫祖母绿,它的化学式是Be3Al2(SiO3)6,其中铍元素的化合价是( ) A.+1 B.+2 C.+3 D.+4 6、下列是电解水的示意图,从中你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化学变化中分子要分解,而原子不能分解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

C.氢原子核中不含中子 D.每2个水分子分解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 7、A、B、C三种物质各15g,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只生成30gD;若增加10gC,A与C恰好完全反应。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为( ) A.3∶2 B.2∶3 C.5∶2 D.5∶3 8、下列不能用于鉴别CO和CO2两种气体的方法是( ) A.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B.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C.分别通入灼热的氧化铜中 D.分别通入水中

9.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的是( )

A.木炭

B.红磷

C.硫粉

D.铁丝

10.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错误的是 ( )

A.倾倒液体 B.量取液体 C.点燃酒精灯 D.滴加液体 11.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 )

1

A.中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12.榴莲被誉为“果中之王”。切开榴莲时可闻到特殊香味,这说明( )

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质量很小 C.分子体积很小 D.分子间有间隔

13.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最常用的方法是 ( )

A.分别测定它们的密度 B.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C.观察颜色并闻它们的气味 D.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 14.碘被公认为人类的“智慧元素”。右图是元素周期表中关于碘元素的信息。下列关于碘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碘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C.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

B.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 D.原子序数为53

15.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它们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是混合物 B.都是可再生能源 C.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D.燃烧时都会放出热量

16.现将A、B两种物质各10g混合加热,A完全反应,成8克C和4克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 ( ) A.:1:1 B.1:2 C.4:1 D.5:1

二、填空题(共4个小题,共10+8+6+9分,计33分)

1.用化学符号填空:

两个氢原子________;干冰_______;锌离子_______;铁________;乙醇_______; 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________;石灰石_________;生石灰_________ 烧碱____________;碳酸氢根离子__________。

2.请以氢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五种气体中,按要求将相应物质的化学式填写在题中的空白处。

(1)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气体是_______; (2)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__; (3)焊接金属时常用作保护气的是_______; (4)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吸收的气体是_____。

3.(3分)已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其运动速度越快。如左下图所示,玻璃管两端甲、乙处分别同时放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氨分子(NH3)和浓盐酸接触时会产生大量白烟,则白烟较多处应该是右下图的 处 (填A、B、C),理由是 。

4.(7分)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甲:浓氨水 中点 乙:浓盐酸 甲、乙、丙、丁表示四种物质,它们的部分化学式和微观示意图分别列于下表。

2

B A C 物质 化学式 微观 示意图 甲 H2O 乙 C 丙 ? 丁 H2 图例: ? (1)请写出丙物质的化学式 ,画出丁物质的微观示意图 。 (2)构成甲物质的粒子是 (填“分子”或“原子”),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

是 。(填化学式)

(3)甲和乙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丙和丁,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若20g甲与12g乙充分反应,可生成丙物质的质量为 g。

三、实验题(共2个小题,共10+10分,计20分) 1. (6分)二氧化碳已逐渐成为一种备受关注的物质。

(1)下图所示的三个实验中,实验1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 ;

实验2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3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2)比较归纳是化学学习常用的一种方法。对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C→CO2;CH4→CO2;

CO→CO2,通过比较归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数字序号)。 ①三种转化关系中发生的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

②三种转化关系中C、CH4、CO都能在点燃条件下转化为二氧化碳 ③三种转化关系中发生的反应都属于氧化反应 2. (8分)请你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 1 )指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H 、I ;

3

(2)用D装置收集某种气体时,如何判断气体已收集满: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可以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

(4)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其水溶液称为氨水。某课外兴趣小组同学用加热氯化铵和消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他们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若选用G装置收集氨气,应从 (选填“a”或“b”)通入,为防止多余的氨气逸出到空气中,应采取的措施是 。

四、计算题(共2个小题,共6+8分,计14分)

34.(5分)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它燃烧后只生成水对环境无污染。若使40g的氢气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克?

35(7分)氧化铜和木炭的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25.4g铜,计算原混合

物中氧化铜和木炭粉各多少克。

一、选择题1-5CDACB 6-10CADDD 11-15BADBB 16-(16)D

二、填空题 1、2H;CO2;Zn2+ Fe(NO3)3 C2H5OH;;2、SO2;O2;N2;CO2;

4

3.C,氨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运动速率快,扩散的路程相对远一些

(1)CO

三、实验题

(2)分子 H2O、CO (3)H2O+CO2= CO+H2 28

1.(1)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大 CO2 + H2O = H2CO3

固体逐渐减少,有无色气泡产生,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aCO3 + 2HCl == CaCl2 + CO2↑ + H2O (2)② ③

2.答案:(1)烧杯,漏斗;(2)瓶内的水全部排完,瓶中有气泡冒出;(3)A、B,E、G;(4)C,b,将a导管排出的气体通入酸溶液(或水)中。

四、计算题

1. 解:设消耗氧气的质量为x。

2 H2 + O2 2H2O

4 32

40g x

4=

3240gx

x=320g 答:消耗氧气的质量为320g。

2.解:设原混合物中氧化铜和木炭粉的质量分别为x和y。

C2CuO 高温 + 2Cu + CO2↑ 12 159 127 x y 25.4g

12x127 x=2.4g 25.4g159y127 y=31.8g

25.4g答:原混合物中氧化铜和木炭粉的质量分别为31.8g和2.4g。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