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货币概述试题
一、单选
1.在下述五种表述中,哪种使用了经济学家的货币定义?( )。
A.“上周你挣了多少钱?” B.“我到商店里去时总是确信带足了钱
C.“爱财是万恶之源。 D.“那位歌星确实很富,他的钱多得不得了。” E.“他有份好工作,挣钱很多。”
2. 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这被称为( )。
A. 简单的价值形式 B. 扩大的价值形式 C. 一般的价值形式 D. 货币形式 3.当一切商品的价值都在某一种商品上得到表现,这被称为( )。
A. 简单的价值形式B. 扩大的价值形式C. 一般的价值形式D. 货币的价值形式 4. 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
A. 实物货币 B. 代用货币C. 信用货币 D. 电子货币 5. 贝币和布帛是我国历史上的( )。 A. 信用货币B. 纸币C. 实物货币D. 金属货币 6. 马克思的货币起源理论表明( )。
A. 货币是国家创造的产物 B. 货币是先哲为解决交换困难而创造的 C. 货币是为了保存财富而创造的D. 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7. 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采用的货币形态是( )。 A. 实物货币 B. 代用货币 C. 信用货币 D. 电子货币 8. 典型的银行券属于( )类型的货币。
A. 实物货币 B. 代用货币C. 信用货币 D. 电子货币 9. 商品的价格是( )。
A. 商品与货币价值的比率 B. 同商品价值成反比 C. 同货币价值成正比 D. 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10.货币在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时,执行( )职能。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11. 货币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起媒介作用时,执行( )职能。 A. 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12.货币在退出流通,被保存、积累时执行( )职能。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13.货币在进行价值单方面转移时,执行( )职能。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14.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是( )。
A.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B. 货币运动伴随商品运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 货币作为价值的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
15. 货币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执行( )职能。 A. 价值尺度 B. 贮藏手段C. 世界货币 D. 支付手段 16.货币职能中,可以采用观念上的货币的是(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17.下列属于货币支付手段的是( )。
A. 一辆车价值20万 B. 书店购书付款 C. 缴纳赋税 D. 市场买菜
18.某公司以延期付款方式销售给某商场一批商品,则该商场到期偿还欠款时,货币执行(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19.在一国货币制度中,( )是不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 A. 主币 B. 本位币C. 辅币 D. 支票存款
20.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仅有我国单独设置的指标是( ) A. 现金 B. 活期存款C. 储蓄存款 D. 基本建设存款
21.流通中的现金加银行存款代表的是货币层次中的( ) A. M1 B. M2 C. M3 D. M4
22.历史上最早的货币制度是( )。
A. 金本位制B. 银本位制 C. 金银复本位制 D.信用货币制
23.金银复本位制中,金银两种货币均各按其所含金属的实际价值任意流通的货币制度是( )。
A. 平行本位制 B. 双本位制C. 跛行本位制 D. 单本位制 24.格雷欣法则起作用于( )。
A. 平行本位制B. 双本位制C. 跛行本位制D. 单本位制 25.格雷欣法则是( )法则。
A. 劣币驱逐良币B. 良币驱逐劣币C. 劣币良币并存 D. 纸币铸币同时流通
26.如果金银的法定比价为1:13,而市场比价为1:15,这时,充斥市场的将是( )。 A. 银币 B. 金币 C. 金币和银币同时D. 都不是 27.我国目前实行的货币制度是( )。
A. 金本位制B. 银本位制 C. 金银复本位制 D.信用货币制
28.在货币存量的测算中,如果研究货币支付功能及其的,那个指标最好() A. M1 B. M2 C. M3 D. M4
29.决定货币需求量的因素中,与货币需求量成正比的是() A. 信用程度B. 货币流通速度 C. 市场利率水平 D. 收入状况 30.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货币形态是( ) 。
A.实物货币 B.信用货币 C.代用货币 D.电子货币
31.如果金银的法定比价位1:13,而市场比价位1:12,这时充斥市场的将是( ) 。 A.银币 B.金币 C.金币银币同时 D.都不是
32.某公司以延期付款方式销售给某商场一批商品,则该商场到期偿还欠款时,货币执行 职能。
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购买手段 D.贮藏手段 33.本位货币是( ) 。
A.本国货币当局发行的货币 B.以黄金为基础的货币
C.一个国家货币制度规定的标准货币 D.可以与黄金兑换的货币 34.在一国货币制度中,( ) 是不具有无限法偿能力的货币。 A.主币 B.本位币 C.辅币 D.都不是 35.格雷欣法则起作用于( ) 。
A.平行本位制 B.双本位制 C.跛行本位制 D.单本位制 36.历史上最早的货币制度是( ) 。
A.金本位制 B.银本位制 C.金银复本位制 D.金块本位制 37.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是( ) 。 A.呈正比 B.呈反比 C.相一致 D.无关 38.辅币的名义价值( )其实际价值。 A.高于 B.低于 C.等于 D.不确定
39.典型的金本位制是( )。
A.金块本位制 B.金汇兑本位制 C.金币本位制 D.虚金本位制 40.有关人民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本身有价值 B.是价值符号
C.是信用货币 D.是以国家掌握的商品作为物质保证 41.金本位的特点是黄金可以( ) A.自由买卖、自由铸造、自由兑换 B.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出入 C.自由买卖、自由铸造、自由输出入 D.自由流通、自由兑换、自由输出入
42.“劣币驱逐良币”这一规律出现的货币制度是( ) A.金本位 B. 银本位 C.金银复本位 D.纸本位
43.流动性最强的金融资产是( )。
A.银行活期存款 B.居民储蓄存款 C.银行定期存款 D.现金
44.一定时期内货币流通速度与现金和存款货币的乘积就是( )。 A.货币存量 B.货币流量 C.货币增量 D.货币总量 45.马克思的货币起源理论表明( )。
A.货币是国家创造的产物 B.货币是先哲为解决交换困难而创造的 C.货币是为了保存财富而创造的 D.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46. 价值形式发展的最终结果是( )。
A.货币价值形式 B.纸币
C.扩大的价值形式 D.一般价值形式 47.在货币层次中,货币具有( )的性质。
A.流动性越强,现实购买力越强 B.流动性越强,现实购买力越弱 C.流动性越弱,现实购买力越弱 D.答案AC是正确的 48.货币流通具有自动调节机制的货币制度是( )。
A.信用货币制度 B.金币本位制 C.金块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 49. 金属货币制度不具有的性质是( )。
A.流通中主币为金属铸币 B.辅币铸造 C.主币无限法偿 D.辅币无限法偿 50.银铸币按照法定比价流通是( )。
A.金汇兑本位制 B.金块本位制 C.双本位制 D.平行本位制
二、多选
1.在下列货币职能中,不能采用观念上的货币,而必须采用现实的货币的有(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E.世界货币 2.货币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主要表现为( )。
A.国际间一般的支付手段 B.国际间一般的购买手段 C.促进金融市场发展 D.促进全球化 E.国际间财富转移的一种手段 3.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的主要特征有( )。
A.不兑现的纸币一般由银行发行,国家法律赋予其无限法偿能力
B.纸币不与金银保持等价关系 C.货币通过银行的信贷程序发行
D.银行存款也是通货 E.黄金完全退出货币流通 4.相对于纸币,支票发明以后有下列优点:( )。 A.当交易量很大时,人们无须携带大量通货
B.支票经常是有往来的,彼此可以抵消,无须运送通货 C.支票可以在账户余额内开出所需金额,免去了找零的麻烦
D.具有无限法偿能力 E.具有100%的流动性
5.金币本位制的特点( )。
A.以黄金为货币金属 B.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
C.价值符号可以自由兑换金币 D.黄金可以自由输出与输入 E.金币的名义价值等于实际价值 6.下列属于辅币的特点的有( )。
A.专供日常零星支付 B.实际价值低于其名义价值
C.可以自由铸造 D.是有限法偿货币 E.国家垄断铸造 7.在我国货币层次中准货币是指( )。
A.银行活期存款 B.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C.居民储蓄存款 D.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 E.现 金
8.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下,主币具有以下性质( )。
A.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 B.国家法定价格标准 C.足值货币 D.发行权集中于银行或指定发行银行 E.名义价值低于实际价值 9.流通中使用银行券存在于( )条件下。
A.银本位制 B.金银复本位制 C.金币本位制 D.金汇兑本位制 E.金块本位制
10.所谓一般等价物的含义是指( )。
A. 一般人都需要 B. 能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 C. 与一切商品相交换 D. 能表现商品的使用价值 11.决定货币需求量的因素中,与货币需求量成正比的是( ) A. 消费倾向 B. 物价水平 C. 市场利率水平 D. 收入状况
12. 货币职能中,必须采用现实的货币的是(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E. 世界货币
13.货币职能中,两个基本职能是( )。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 D. 支付手段 E. 世界货币
14. 货币发挥流通手段职能时的特点是( )。
A. 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B. 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
C. 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D. 可以是不足值的货币 E. 可以用货币符号代替真实货币
15. 货币发挥支付手段的职能表现在( )。 A. 税款交纳 B. 善款捐赠
C. 工资发放 D. 商品赊销
16. 我国货币层次体系中,M2 指标所包含的内容有( ) A. 现金 B. 企业支票存款
C. 储蓄存款 D. 基本建设存款 E. 定期存款
17. 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是( )。
A. 货币币材 B. 货币单位
C. 货币的铸造和偿付能力 D. 货币的发行流通程序 E. 准备金制度
18.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认为货币需求动机包括( ) A. 交易动机 B. 营业动机
C. 预防动机 D. 投资动机 E. 发展动机
19. 在银行货币存款的创造过程中,活期存款的创造数额受以下哪些因素影响( ) A. 存款准备金率 B. 超额准备金率 C. 现金漏损率 D. 存款利率 E. 定期存款利率
20. 历史上残缺不全的金单本位制是指( )
A. 金汇兑本位制 B. 金币本位制 C. 金块本位制 D. 金银复本位制
21.一般而言,货币层次的变化具有以下( )特点。
A.金融产品创新速度越快,重新修订货币层次的必要性就越大 B.金融产品创新速度越慢,重新修订货币层次的必要性就越大 C.金融产品创新速度越快,重新修订货币层次的必要性就越小 D.金融产品创新速度越慢,重新修订货币层次的必要性就越小 E.金融产品越丰富,货币层次就越多 F.金融产品越丰富,货币层次就越少
22.在我国货币层次中,狭义货币量包括( )。
A.银行活期存款 B.企业单位定期存款
C.居民储蓄存款 D.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存款
23.信用货币包括( )。
A.实物货币 B.金属货币 C.纸 币 D.银行券
24.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口径,对现钞的正确表述是( )。
A.居民手中的现钞` B.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 C.企业单位的备用金 D.银行发行库中的现金 25.货币的作用可以表现在以下方面( )。
A.降低了产品交换成本 B.提高了衡量比较价值的成本 C.提高了产品交换成本 D.降低了衡量比较价值的成本
三、判断
1.货币和财富是同一个概念。( 错 )
2.货币和财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货币只是财富的一小部分。( 对 ) 3.金融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同时金融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对 ) 4.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现代经济也正在逐步转变为金融经济。( 对 )
5.人们可以用货币来计量收入水平,所以人们的收入就是他所持有的货币。( )
6.利率变动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包括货币供求。当货币供给增加,超过货币需求时,利率水平就会上升。( )
7.目前,世界各国普遍以金融资产安全性的强弱作为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 ) 8.我国货币的发行量取决于银行拥有的黄金外汇储备。( ) 9.格雷欣法则是在平行本位制下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 10.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本位币可以自由铸造与熔化。(对 )
11.现代经济中的信用货币是纸制的价值符号,它不具备典型意义上的储藏手段职能。(对 )
12.金块本位制下,金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 ) 13.金汇兑本位制规定银行券不能兑换黄金,但可换取外汇。(对) 14.最早的货币形式是金属铸币。( )
15.劣币驱逐良币律产生于信用货币制度的不可兑换性。( ) 16.人民币制度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对 )
17.银行券是随着资本主义银行的发展而首先在欧洲出现于流通中的纸制货币。 (对 ) 18.纸币之所以能成为流通手段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价值。( ) 19.信用货币制度下金银储备成为货币发行的准备。( ) 20.执行价值尺度的货币必须是真实的货币,不能是货币符号等。( ) 21.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真实的货币,不能是货币符号等。(对 ) 22.所谓贬值就是指纸币发行量大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时候造成的纸币含金量下降现象。(对 )
23.国家手中掌握的黄酒是保持货币比值稳定的物质基础。( ) 24.货币层次的划分是按照货币的的流动性和可接受性来划分的。(对 ) 25.中国货币层次划分与国外货币层次划分区别在于中国有M0指标,而西方国家没有。( ) 26.决定货币的需求因素中,收入状况、信用状况与货币需求量成正比关系。( ) 27.市场利率水平越高,货币需求量就越大。( ) 28.货币流通速度越快,货币的需求量就越大。( )
29.货币创造的而唯一办法就是通过财政部授权印钞厂印制出通货。( ) 30.创造存款的过程受到存款准备金率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等的影响。(对 ) 31.只要是国家铸造的货币都具有无限法偿的能力。( ) 32. 货币作为交换手段不一定是现实的货币。( ) 四 答案: 1.单选
1.B;2.C;3.D;4.A;5.C;6.D;7.C;8.B;9.D;10.A
11.B;12.C;13.D;14.D;15.C;16.A;17.C;18.D;19.C;20.A 21.A;22.B;23.A;24.B;25.A;26.A;27.D;28.B;29.D;30.A 31.B;32.A;33.C;34.C;35.B;36.B;37.C;38.A;39.C;40.A 41.B;42.C;43.D;44.B;45.D;46.D;47.D;48.B;49.D;50.D
2.多选
1.BC; 2.ABE; 3.ABCE; 4.ABC;5.ABCDE ;6.ABDE; 7.BCD; 8.ABD; 9.CDE 10.BCD; 11.ABD; 12.BC; 13.AB;14.AC;15.ACD ;16.ABCDE; 17.ABCDE;
18.ABCD; 19.ABC;20.AC;21.ADE;22.AB;23.CD;24.ABCD;25.AD 3.判断
1.错 2.对 3.对 4.对 5.错 6.错7.错; 8.错; 9.错;10.对; 11.对; 12.错; 13.对14.错15.错16.对17.对18.错19.错20.错21.对22.对23.错24.对25.错26.错27.错28.错29.错30对;31.错;32.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