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华佗小知识。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技术创新与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模式

技术创新与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模式

来源:华佗小知识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国软科学2001年笫1期 技术创新与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模式 赵愚 ,蔡剑英 ,罗荣桂 (1.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筒述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所程;给出了技术创新对我国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三个效应;就我国企 业如何遥用技术创新构建自己的企业柱 竞争力,提出了自我发展构建内在的企业挂心竞争力模式,和与拥有 互补优势的企业建立战略联盟或兼并收昀的模式: 关键词:技术创新;柱心竞争力;模式;企业 中围分类号:F0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9753(2001)O1—0094—04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the Constructing Mode of Core Competitiveness ⅢChi.na’s Enterprises ZHAO Yu .CAI Jian—ying ̄.IJU0 Rong—gui r』.School of Management,Centred China Univen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GG74,China; 2 School ofManagement. ̄ahan UrdversE蹿of Technoloy, ̄uhan 430070,Chigna)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ina’s enterprises tech—innovation is related in this paper Three棚一 ciencies of teeh—innovation increasing China’s enterprises c0re competiitveness axe introduced.and the paper also diseusse ̄how to oonsttuet the mode of㈣competitiveness in China’8 enterprises Key words:tech—irmovation;core eompelitivene ̄.s;mode:enterprise 企业是由一系列生产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当 企业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好地使用这些要素完成某项 丁:作时,企业就拥有了一定的竞争优势,企业竞争力 的实质就是企业有效使用生产要素的能力。竞争力 的形式多种多样,如由出色的市场营销经验和高效 的市场分销网络形成的市场营销方面的竞争力,由 掌握某种重要技术专利或拥有某核心技术而具有的 技术方面的竞争力,等等。而在企业竞争力中那些最 为1979—1992年,企业技术创新的探索阶段;第三阶 段为1992年至今,企业技术创新与国际惯例全面接 轨,通过运用核心竞争力求生存和发展的阶段。对于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我们从制度、市场和过程三个方 面对三个阶段进行比较,具体详见表L 二、技术创新对提高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效应 1.技术创新的自催化效应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 主体,也是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前提。对 于企业内部涌现出来的技术创新成果和外部环境中 的技术扰动,企业具有一种很强的自催化功能。随着 基本的、能使整个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获 得稳定超额利润的竞争力,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Core Competence)。在这里,我们着重论述技术创新 与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模式,这是因为2l世 项技术创新成果在一个企业内部的迅速扩散,成 为核心技术,以至成为企业新的核心业务,企业将逐 纪是高科技的世纪,对我国来说,大力发展高科技产 业及用高技术革新改造传统产业,将是实现我国产 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提高企 业国际竞争力的最主要的途径。 渐形成自已的新的核心竞争力和技术模式,这时企 业的技术结构趋于相对稳定,能够在一个较长的时 期内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和规模经济收益。所以,由技 术创新能力带来的竞争力超越了具体的产品和服 务,以及企业内部所有的业务单元,将企业之间的竞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历史进程 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 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 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 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建国五十年以来,我国企业技术 争直接升华为企业整体实力之间的对抗,因此,核心 竞争力的“寿命”比任何产品和服务都长,关注技术 创新能力构建起来的核心竞争力比局限于具体产品 业务单元的发展战略能更准确反映企业长远发展的 客观需要。 创新的历史进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l:第一阶段为 1950—1979年,企业技术创新的起步阶段;第二阶段 收藉日期:2000—0l—O3 基盒项耳;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99019) 2.技术创新的低成本扩散与收益放大效应技 作者简介:赵愚(1961一),男,湖南常德人,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企业蕾理技术创新与我田企业撮心竞争力的构走模式 表1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各阶段比较 第一阶段(1950—1979年) 企业技术创新起步阶段 :第二阶段(1979—1992年) 企业技术创新探索阶段 第三阶段(1992至夸) 企业技术创新与国际惯例垒面接轨阶段 主体:,企业是附属物和执行者; 主体、地方、国有企业 主体: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的地位  开始确立,直接干预程度减弱; 制 机制:企业既无压力.叉无动力,也 西集体 个体外商等投资主体多元化;度 力.权渍、利严重脱节。 方 面 机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主要方向的企 机制:企业有一定投资决策权、有一定的 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压力和自主尉力运行机制、约束机制和 权、责、刺开始结合。 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机制开始建立 需求市场:卖方市场.技术生命周期长; 需求市场:由卖方向买方转变,技术生命 需求市场:国际与国内市场融合,需求层次上 要素市场:市场对人才、资金等要素资源配 周期缩短; 市 置基本不起作用。 场 方 面 配置作用增强 升,竞争激烈,技术生命周期明显蜻短; 物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开始发挥 企业通 要素市场:市场对人才、资金等要素资蔼 要素市场:资车市场开始发育,市场对^、财、 过内部或外部重组, 获取构成棱心竞争力 的专长和技能,达到竞争力要素整合。 技术引进为主.播建企业为主,技术引进技 企业技术引进与自主刨新开始结台,技 开始意识到企业按心竞争力的重要,产、学、 过 术制成品的短流程 程 方 术改造成为关键阶段.投资比重上升.萎 研合作得到强化,企业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 术 f进消化吸收开始尝试。 能力明显提高,通过运用核心竞争力求生存 和发展.特刷是磐司进^,技术剖新趋点 和东平明显提高,技术创新形成完整过程。 面 术创新成果在企业内部技术扩散是实现技术刨新规 模经济性、增加刨新收益的主要手段。在企业经营电, 三、国外企业如何运用技术创新构建自己的核心 竞争力 由技术创新成果构建成的新技术尤其是核心技术在 不同产品或产业中的扩散和渗透,使企业技术扩散产 生“收益倍放”效应。如佳It ̄(Canon)公司将微电子、激 光、精密仪器等方面的核心技术广泛直用和扩散到照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的 基础,是将技能、资产和运作机制有机融合的企业自 组织能力,是企业推行内部管理性战略和外部交易性 战略的结果。就技术刨新而言,如何运用技术刨新构 像机、摄像机、计算机、复印机、传真机、激光打印机、 图像扫描仪、细胞分析仪等产品中,可以使同一技术 同时在不同的产品市场上获得巨大的创新收益。当 然,通常企业技术扩散过程中的收益放大效应主要源 建自己的核 b竞争力,企业经营者们需要考虑和处理 好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什么样的技术创新构建的核 心竞争力是必须的;第二,同行中遥遥领先的企业与 中小企业所必须的由技术创薪所构建的核 b竞争力 是否相同;第三,技术创薪构建的核心竞争力能否提 高企业的排行榜名次;第四,本企业由技术创薪构建 的核心竞争力与竞争对手相比处于何种定量位置上; 第五,如何运用技术创新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 下面以全球规模的制药公司为例证明技术创新 于企业多元化经营、国际化经营与纵向一体化生产体 系,其实质在于企业内部资源尤其是企业技术创薪能 力的优化配置,以构建企业核 b竞争力 。 3.技术创新增强企业整体实力效应由技术创 新能力构建成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可增强企业在相关 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其意义远远超过单一产品市 场上的胜败,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更为深远的意义,即 更关注企业长远发展的需要,追求的不仅是如何在当 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经营方法,以供我国企业借鉴 和参考。 制药公司运用技术创新构建其核心竞争力,有如 下方式可供选择:第一,强化本公司的自我开发能力, 或是提高获得外部技术专利的能力;第二,通过技术 创新提高产品的独创性,或是加快产品开发的速度; 前的市场做得更好,而是如何获得在未来市场上的竞 争优势地位。如摩托罗拉(Mm,商ar)公司建立在其无 线电通讯技术专长基础之上核心竞争力,不仅使其在 核心业务交换机等通讯产品市场上享有持久的优势 地位,在BP机、移动电话和无线移动通讯装置的产 品领域也遥遥领先。由此可见,用技术创新能力构建 第三,通过技术创薪提高产品自身竞争力并加快投入 市场的速度。 根据对世界20家顶级制药公司的调查,波士顿 成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使竞争对手很难以模仿,因而具 有较强的特性和进人壁垒。 咨询公司(BEG)对这些企业在90年代的业绩产生的 极大差别和这些企业出现优劣发展不同的原因进行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中重软科学2o虹年第1期 了分析I I。首先最引入注目的是美国默克(Merck) 公司,它是全球最大的制药企业,它在各个项目中均 处于优势地位,利润率也高。该公司在80年代强化 本公司的自我开发能力,对所有医药行业中的商 品领域都作了研究,其研究开发之早,商品的独创性 都首屈一指。它们在开发期上也作了极大的努力,过 去一项新产品的临床试验与审批一般要花100到 200个月,而它们将这一时间缩短为40到80个月, 且成功率极高。 另一家大型制药厂葛兰素(Gbxo)公司则只参 与了医药行业中类商品中的五大类,而且加入时 间要比别的公司晚。但是它们在抗溃疡剂H 希洛克 和抗生素先锋霉上获得成功,取得了极大成效。葛兰 素公司的优势在于一旦开始研究,则大力加快研究开 发的速度,并争取早日成功。所以说,它们的成功关 键是研究开发过程。 综上所述,着眼于技术创新构建起来的核心竞争 力来观察企业活动,就能从与以往有关企业战略的书 本理论不同的角度重新进行思考。比如:“规模化经 济”战略可重新定义为“由技术创新所构建的核心竞 争力”的规模;“集中化、特殊化”战略可重新定义为 能同时聚焦的“由技术创新所构建的核心竞争力”的 集中化、特殊化;“差别化”战略可认为是提供附加价 值的“由技术创新所构建的核心竞争力 的差别化。 四、运用技术创新与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模式 企业经营战略的关键在于培养和发展能使企业 在未来市场中居于有利地位的核心竞争力。在战略 管理过程中,企业应首先考察现有资源和核心竞争力 以及在适当的市场机会中这些资源和竞争力的价值, 然后确定与未来可能存在的商业机会所要求的资源 和竞争力相比的差距,最后进行如何弥补差距的战略 决策。就运用技术创新,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而 论,弥补差距的基本模式有二个:一是自我发展构建 内在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二是与拥有互补优势的企业 建立战略联盟,或兼并收购拥有某种企业所需要的专 长的企业,为我所用。 1自我发展构建内在的企业核0竞争力的模式 核心竞争力战略观念不鼓励企业进入那些与其核心 优势缺乏较强战略关联的产业领域,只有建立在现存 优势基础之上的战略才会引导企业获取或保持持久 的战略优势。所以,企业应更多地考虑自己的能力和 资源,在自已拥有一定技术优势的领域附近经营,而 不是简单地考虑市场吸引力,盲目进入其他领域。就 如何运用技术创新使企业在其核心技术方面的专长 成为核心竞争力,即自我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其技 术创新本身应具备: 第一,该技术创新需要具备充分的用户价值,即 能为用户提供根本性的好处或效用。如本田公司在 发动机方面的专长是其核心竞争力,因为对客户来说 这是最有意义的专长。 第二,技术创新应该具备独特性。独特性是公司 的这样一些特征:竞争对手无法对其加以复制或者复 制起来难度很大,即使这种能力所带来的收益令竞争 对手垂涎三尺。如果企业专长很容易被竞争对手所 模仿,或遥过努力可以很快建立,它就很难给企业提 供持久的竞争优势。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具有的独特 性和持久性在很大程度上由一系列有关联的技术创 新内化于企业整个产品体系中组成。如菲利浦 (Philips)公司,它在VCD影碟机的市场占有率不 是很高,但它遥过开发和拥有国际上最先进数字激光 技术的VCD核心机芯却占有近乎垄断的“数字视听 产品市场份额”;还有斯高柏(C—Cube)公司的解 码芯片,其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核心解码技术同样垄 断市场而大获其利。 第三,技术创新应具备一定的延展性,应能为企 业打开多种产品市场提供技术支持,对企业一系列产 品的竞争力都有促进作用。拥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 力,意味着企业在参与依赖核心竞争力的最佳产品市 场上拥有的主动权和选择权。如夏普(Sharp)公司 的液晶显示技术,使其可以在笔记本电脑、袖珍计算 器、大屏幕电视显像技术等领域都具有竞争优势。 21世纪是高科技的世纪,如果公司没有取得由技术 创新构建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的领先地位,被拒之 门外的就不仅仅是一种产品市场,而是会失去一系列 市场和商业机会”】。 第四,对顾客潜在需求的把握能力。分析和预测 顾客需求是中长期行为还是一时的流行行为,这是技 术创新项目选择和技术创新成果形成产品进入市场 所要求的,也是技术创新是否能构建企业新的核心竞 争力将经受市场检验这一客观现实的能力。这里, “新的核心竞争力”是相对“成熟的核心竞争力”而 言的。所谓“成熟的核心竞争力”是指通过技术创新 的手段充分满足顾客和企业明确需求的能力;而“新 的核心竞争力”则指通过技术创新等手段以更高层次 的对顾客潜在需求的把握能力。 我们说核心竞争力是由一系列专长和技能共同 构成的,企业在通过技术创新构建和发展其核心竞争 力的过程中,必然会在所需要的各种专长方面面临程 度不同的供给不足,所以,如何运用各种方式获取建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企业蕾理技术御新与我圈企业挂心竞争力的构走豢式 立核心竞争力所必需的专长和技能这是每个企业都 须考虑的。这里,对尚未有核心技术建立起来核心竞 争力的企业来说,尽快通过技术创新构建其核心竞争 力的迫切性是显然的;对那些已经有某项核心技术而 拥有较强的成熟的核心竞争力,并在当前市场上具有 显著竞争优势的企业来说,培育和发展其新的核心竞 争力同样迫切。因为,不管企业已经建立起来的成熟 的核心的竞争力多么强大,随着市场需求特点的变化 或其他竞争对手的模仿努力,已有的竞争力会被削 弱,或者会从根本上被新的市场需求所淘汰。如目前 掌握了与无氟制玲相关的各种技术专长的公司,可以 此作为核心竞争力在“绿色环保制冷产品”市场上取 得相当的竞争优势,但当其他制冷产品与设备企业纷 纷掌握了有关技术专长以后,这个专长就仅仅是进人 这一市场的基本条件。 2.企业收购兼并和与拥有互补优势的空业形成 战略联盟的模式 对于运用技术创新开发与获取构 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专长和技能,如果因为受到企业 内部资源的约束和传统观念的约束,通过企业内部发 展建立核心专长困难很大或时间不允许,不妨通过吸 收外部资源,则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必要的竞争 力要素。我们认为获取外部资源的具体途径有:第一, 吸收掌握关键技术的人才;第二,与拥有核心技术的 公司建立战略联盟;第三,直接通过兼并收购拥有某 种企业所需要的专长的企业,为我所用。如康柏 (Corapag)公司1998年初收购老牌厂商DEC,并利用 其DEC在计算机技术方面核心技术,重新划分了世 界PC领域的势力范围。北方电讯(N0m1)公司1998 年收购了Bay,也是利用Bav在互联网络领域的核心 技术优势,使自己从单一的电信厂商向网络领域进 军。 定程度上,竞争力要素的重组过程是原有企业 核心竞争力扩展范围的阶段和通过优势互补确立新 的竞争优势,使核心竞争力发展壮大的过程,是企业 通过兼并收购获得核心技术而成长得以实现的过 程。这里,我们给出思科(cisc0)公司如何通过收购而 成长的典型案例。 思科公司成立于1984年,是世界领先的网间网 互联解决方案提供商,在ATM网络方面占有市场最 大的份额,互联网(1ntemet)上80%以上的骨干路由 器均来自思科公司,1998年营业额达85亿美元,思 科是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公司之一,在上市之后仅八 年多时间里,其股票市值已比最初上市时增长了 1500 ̄,股票市场总值达到了3000亿美元以上,在纽 约证券市场其市值仅次于微软(Microsoft),通用电气 (GE)成为全美市值第三大上市公司i6]。又据新华社 2000年3月28日电,由于美国思科公司的股票价格 持续攀升,该公司的市场价格已超过微软公司,成为 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思科公司之所以能够快速成 长,与它的收购战略密切相关。 思科的收购与众不同。一般的观点是,收购的目 标是提高自身的市场占有率,变竞争对手为合作伙 伴,这种在目前大多数的IT企业和其它企业的收购 案例中,目的都是如此。但这种观点的局限性是仅仅 将眼光放在了市场的表面,而没有看到市场变化的本 质。思科公司没有将收购的目标瞄准强大的竞争对 手,而是看好了一些新兴的小型的IT企业,他们往往 有极具创意的新技术和好产品,最重要的是他们拥有 顶级的技术开发人员。思科公司的目标也是这些新技 术、好产品和优秀的技术开发人员,它的发展战略很 明确:如果自己的技术开发人员和工程师不能开发出 类似的产品,那么为什么不买过来呢?在四年多的收 购过程中,思科成功地收购了20多家公司,他们全都 有效地融人到思科公司的庞大体系之中,并且都在为 思科公司的高速发展提供着动力。在收购过程中,思 科公司变得越来越会将收购公司迅速地消化和吸 收。思科公司收购的有效性还在于,不仅保留了被收 购公司的技术与产品,同时被收购公司人员构成也十 分稳定,他们通常会很乐于留在思科公司继续任职。 据统计在14个被思科收购的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中, 有9人目前仍留在思科工作。 通过思科公司这一典型案例,给我们以生动的启 发:收购兼并在扩大企业的产品范围、技术创新、核心 技术、吸收高科技人才、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方面确 实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同时,我们也深深地知道, 收购兼并只是一种手段和过程,企业的发展和成长才 是最终目的。 参考文■: [1]王末.我国企业技术进步的过程演变与历史阶段划分 f】].中国工业经济,1999,(11):21—26. 【2]陈佳贵,张建忠企业集团技术创新活动的五种效应 [J】.中国工业经济,1999,(4):58—63. [3】今村莫明一流企业别重复恐龙现象[N].中国经营 报,1999—04—20(6】 [4 J迈克尔·渡特.竞争优势[MJ.腺小悦译.北京:华夏 出版社,1997. 【51齐世锦,杨建龙.核心竞争力:企业重组中的一个额概 念[J].中国工业经济.1999,(2):64—69. [6]Art witinmnn.Cisco Systems.hRp://”Ⅲeiseo yslems.1999—12—06. (本文责编:李琳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huatuo0.cn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17654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