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枷的读音是:lián jiā。
连枷的拼音是:lián jiā。 注音是:ㄌ一ㄢˊㄐ一ㄚ。 繁体是:連枷。 结构是:连(半包围结构)枷(左右结构)。 简体是:连枷。
关于连枷的成语
枷脰械手 比屋连甍 披枷戴锁 根连株拔 拔茅连茹 接二连三
连枷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
连枷liánjiā。(1)亦作“梿枷”。一种农具或武术器具,在一个长木柄上装上一排木条或竹条,可用来打谷脱粒。连枷[liánjiā]⒈亦作“梿枷”。一种农具或武术器具,在一个长木柄上装上一排木条或竹条,可用来打谷脱粒。英flail;基础解释:用来击打谷类使壳剥落的农具。
二、引证解释
⒈亦作“连耞”。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的农具,用来拍打谷物使脱粒。引《说文·木部》:“柫,击禾连枷也。”宋范成大《秋日田园杂兴》诗之八:“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二:“﹝连耞﹞击禾器……其制:用木条四茎,以生革编之。长可三尺,阔可四寸。又有以独梃为之者,皆於长木柄头,造为擐轴,举而转之,以扑禾也。”鲍昌《庚子风云》第一部第十七章:“大海和爱兰就用连枷来打豆子。”⒉旧时一种可以同时枷禁多人的刑具。引《醒世姻缘传》第八三回:“四个人一面连枷,枷号二月示众。”
三、网络解释
连枷连枷,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用来拍打谷物、小麦、豆子、芝麻等,使子粒掉下来,也作梿枷。唐代,连枷就经过加重改造用于军事,主要用于守城。综合释义:连枷,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用来拍打谷物、小麦、豆子、芝麻等,使子粒掉下来,也作梿枷。唐代,连枷就经过加重改造用于军事,主要用于守城。《说文·木部》:“柫,击禾连枷也。”宋范成大《秋日田园杂兴》诗之八:“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二:“﹝连耞﹞击禾器……其制:用木条四茎,以生革编之。长可三尺,阔可四寸。又有以独梃为之者,皆於长木柄头,造为擐轴,举而转之,以扑禾也。”鲍昌《庚子风云》第一部第十七章:“大海和爱兰就用连枷来打豆子。”旧时一种可以同时枷禁多人的刑具。《醒世姻缘传》第八三回:“四个人一面连枷,枷号二月示众。”汉语大词典:(1).亦作“连耞”。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的农具,用来拍打谷物使脱粒。《说文·木部》:“柫,击禾连枷也。”宋范成大《秋日田园杂兴》诗之八:“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二二:“﹝连耞﹞击禾器……其制:用木条四茎,以生革编之。长可三尺,阔可四寸。又有以独梃为之者,皆于长木柄头,造为擐轴,举而转之,以扑禾也。”鲍昌《庚子风云》第一部第十七章:“大海和爱兰就用连枷来打豆子。”(2).旧时一种可以同时枷禁多人的刑具。《醒世姻缘传》第八三回:“四个人一面连枷,枷号二月示众。”国语辞典:用来击打谷类使壳剥落的农具。由一根长木柄和一排竹条或木条构成。也作「连耞」。连枷[liánjiā]⒈用来击打谷类使壳剥落的农具。由一根长木柄和一排竹条或木条构成。也作「连耞」。其他释义:农具,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或木条构成,用来拍打谷物,使子粒掉下来。也作梿枷。
关于连枷的造句
1、有时一个人受到厄运的可怕打击,不管这厄运是来自公众或者个人,倒可能是件好事。命运之神的无情连枷打在一捆捆丰收的庄稼上,只把秆子打烂了,但谷粒是什么也没感觉到,它仍在场上欢蹦乱跳,毫不关心它是要前往磨坊还是掉进犁沟。
2、青海沿黄河岸边有船头号子、放木号子,林区有伐木号子,农区有打夯号子、打墙号子、打连枷号子等。
3、丹尼洛默不作声地疾驰,左手中持着一柄拔出的短剑,像用连枷打谷似的用那条短柄长鞭抽打着栗色大马的收缩进去的两肋。
4、目的观察多孔有机玻璃板外固定器治疗连枷胸的临床效果。
5、目的探讨创伤性连枷胸的抢救与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
关于连枷的词语
连理枝 连珠炮 金枷玉锁 比屋连甍 拔茅连茹 枷脰械手 接二连三 璧合珠连 根连株拔 披枷戴锁